百科詞條:心臟占位病變 (最后修訂于2020/8/26 14:51:21)[共438字]
摘要:什么是心臟占位病變“心臟占位病變”是醫學影像診斷中的專門名詞,通常發現在B超、CT、磁共振檢查結果中,它泛指被檢查的部位有一個“多出來的東西”,而不涉及病因,包括腫瘤(良性的、惡性的)、寄生蟲、結石等。有經驗的大夫一般都可能作出明確的診斷,只有在難以確定的情況下,才使用這個名詞。心臟占位性病變患者診斷中超聲診斷的作用目的分析心臟占位性病變患者診斷中超聲診斷的作用。方法以2014年1月~2018年12月間入本院治療的68例心臟占位性病變患者為研究主體。分成A組和B組,均是34例。A組給予超聲造影診斷,B組行超聲心動圖診斷,對比診斷效果。結果兩組對于心臟占位性病變的發病位置和病灶性質、類型的診斷效果無差異(P>0.05)。以A組診斷為病理診斷標準,B組的診斷準確率為91.18%,敏感度為96.77%,特異度為33.33%,對比無差異(P>0.05)。結論為心臟占位性病變患者行超聲診斷的效果較理想,可明確檢出病灶位置、腫瘤性質與類型,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第十節 心肌疾病
下列條件有助鑒別:①年齡:冠心病多發生在40歲以上者,而心肌病以中年人好發。②病史:冠心病往往有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史,而心肌病常有心衰史、心慌、氣短、下肢浮腫。胸部可有刺痛或胸悶不適,有典型心絞痛者約占10%。③心臟擴大:冠心病在反復心力衰竭后方引起心臟擴大,心肌病時心臟擴大為主要表現,心臟擴大而搏動弱。④超聲心動圖:冠心病時,心臟擴大不明顯,心臟呈局限性搏動減弱,而心肌病心臟顯著擴張,心室壁搏動...
- 第八章 心臟及外周血管--第一節 心臟檢查
產生。此外,心室肌的收縮,心房收縮的終末部分,半月瓣開放以及血流沖入大血管等,所產生的振動亦參與第一心音的形成。第一心音聽診的特點為音響低鈍,在心前區各部均可聽到,而以心尖部為最強,持續時間較長,約占0.14~0.16秒。圖9-1-9心動周期圖 ②第二心音發生于心室收縮末期和等容舒張期。它標志著心室舒張的開始。主要與半月瓣的關閉、大血管內血流加速度、大血管本身的振動有關。此外,房室瓣的開放、心...
- 第二章 心與大血管--第一節 X線診斷
球或其他形狀,有時由于右心房增大,使心右緣呈一個大弧,而心左緣則平直;③心搏動一般明顯減弱或消失,但在心包增厚不顯著的部位,心可局部膨大,搏動明顯增強;④心包鈣化是縮窄性心包炎的特征性表現,國內資料占縮窄性心包炎的1.23%~1.56%。鈣化可呈蛋殼狀、帶狀、斑片狀或結節狀等。鈣化多分布于房室溝、右心房室的周圍、右心室的胸骨面及膈面等處。其次為左心室除心尖以外的部位。一般,鈣化不易在后前位上發現...
- 缺血性心臟病
等度擴張的情況下,貯藏在10℃溶液中備用。局部使用稀濃度罌粟堿(每500ml生理鹽水含60mg)可預防靜脈痙攣。在游離切取大隱靜脈的同時,另一組手術醫師作胸骨正中切口,縱向劈開胸骨,切開心包,顯露心臟,于腔靜脈和升主動脈遠段分別插入引血和給血導管,左側心腔放減壓引流導管,連接于人工心肺機,建立體外循環。手術過程中應重視保護心肌,采用血液降溫,心肌局部降溫及灌注冷心臟停搏液等措施,并盡量縮短阻斷升...
- 心肌梗塞并發二尖瓣關閉不全
嚴重,需緊急施行外科治療。經右心Swan-Ganz導管檢查確定診斷后,應立即進行主動脈內氣囊反搏,暫時改善或維持循環功能后,在體外循環結合低溫下進行手術。前胸正中切口,縱向鋸開胸骨,切開心包,顯露心臟。與此同時,切取一段大隱靜脈供作分流移植術。然后全身肝素化,于上、下腔靜脈或右心房內插入引血導管,升主動脈內插入給血導管,開始體外循環,用冷生理鹽水作心臟局部深降溫,于升主動脈放置阻斷鉗,經升主動脈...
- 腦卒中患者459例心電圖特點分析
底節,心電圖異常發生率最高,而在大腦皮層各腦葉發生率則低,與國內文獻報道一致[1]。見表1。表1腦卒中部位與心電圖改變關系(略)2.2心電圖異常與腦卒中性質的關系腦出血患者中出現心電圖異常者124例占86.71%;腦梗塞者中有134例出現心電圖異常占49.08%;蛛網膜下腔出血者有36例出現異常占83.72%。腦出血與腦梗塞之間心電圖異常發生率差異有顯著性(X2=56.41,P0.01)。蛛網膜...
- 風濕性二尖瓣狹窄
【概述】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是急性風濕熱侵犯心臟后所遺留的慢性心臟病變,目前在我國仍相當多見。風濕性心臟瓣膜病以二尖瓣最為常見,其次為主動脈瓣,三尖瓣很少見,肺動脈瓣則更為罕見。慢性風濕性心臟病可累及數個瓣膜。臨床上最常見的是單獨二尖瓣病變,約占70%,次之為二尖瓣合并主動脈瓣病變約占25%,單獨主動脈瓣病變約占2~3%,三尖瓣或肺動脈瓣病變則多與二尖瓣或主動脈瓣病變合并存在。【治療措施】二尖瓣狹窄的...
- 結腸鏡檢查過程中病人心電圖的變化
ZBICKA-PAC-ZOS[7]報道的結腸鏡檢查病人心律失常發生率達70.9%的結果明顯低,可能與本組病例未用鎮靜、解痙、止痛劑有關。本研究還顯示,結腸鏡術中出現ST段水平或下斜型壓低0.1mV者占17.05%,高于國內研究結果,其原因可能與我們采用持續12導聯監測有關,而目前國內外內鏡檢查中應用的心電監護設備常為單通道或三通道心電監護,因這類監護儀導聯數目少,不能全面反映心臟各個部位的供血情...
- 應變和應變率成像評價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前后左心收縮功能變化
的變化,反映的是心肌發生形變的程度;應變率指局部心肌組織運動速度的階差,即兩點的速度差與兩點間距離之比,反映的是局部心肌形變發生的速度。 左室心肌纖維[2]主要由縱行和環行肌纖維組成,其中縱行纖維占70%。根據心肌的解剖排列,心肌沿左室長軸方向的舒縮運動對正常心臟的舒縮功能的維持起重要作用,心肌缺血時的運動異常應該也表現在長軸方向的運動上。本研究運用應變和應變率成像技術對健康人和冠心病患者冠狀...
- 第二節 心肌的生物電現象和生理特征
肌細胞發生興奮,膜內電位由靜息狀態下的-90mV迅速上升到+30mV左右,即肌膜兩側原有的極化狀態被消除并呈極化倒轉,構成動作電位的升支。除極相很短暫,僅占1-2ms,而且除極幅度很大,為120mV;可見,心室肌細胞的除極速度很快,膜電位的最大變化速率可達800-1000V/s。 (2)復極過程:當心室細胞除極達到頂峰之后,立即開始復極,但整個復極過程比較緩慢,包括電位變化曲線的形態和形成機制均...
- 心肌梗塞并發二尖瓣關閉不全
下翻動。乳頭肌功能失調病例則顯示乳頭肌收縮功能減低,心室收縮時二尖瓣瓣葉邊緣對合不良,心肌游離壁亦顯示運動失常。選擇性左心室造影可明確診斷,判定二尖瓣關閉不全的輕重程度,了解左心室壁運動功能異常的部位和程度,查明有無室壁瘤并可排除心室間隔穿破。但對病情危重的病例宜采取慎重態度,不宜常規進行此項檢查。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術有助于確定需要同期施行冠狀動脈分流移植術的部位。慢性乳頭肌缺血引致的二尖瓣關閉...
- 輪狀病毒致嬰幼兒腹瀉的血清心肌酶譜分析
診斷,對及時治療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傳倉.輪狀病毒血癥及腸道外損害.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2,12(12):753. 2李寧.輪狀病毒腹瀉患兒心臟損傷的相關因素.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1,22(8):732. 3鄧穎敏.感染性腹瀉患兒心肌酶的變化.廣東醫學,1998,19(12):938. (編輯江風) 作者單位:528313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陳村醫院作者:李道清廖紅英李敏...
- 慢性心功能不全
和限制型心肌病等,引起心室充盈受限,體、肺循環充血。心力衰竭的誘發因素 國內臨床資料分析,89.8%的心力衰竭發作有誘發因素。常見的誘因如下:1.感染 呼吸道感染為最多,其次為風濕熱。在兒童風濕熱則占首位。女性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亦常見。亞急性感染性心膜炎也常因損害心瓣和心肌而誘發心力衰竭。2.過度體力活動和情緒激動。3.鈉鹽攝入過多。4.心律失常 特別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顫動(...
- 第八節 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左心室前壁中、下部和心室間隔的前2/3,迥旋支供血給左心室前壁上部,心臟膈面的左半部或全部和左心房。右冠狀動脈供血給右心室、心室間隔的后1/3和心臟膈面的右半部或全部。心臟的竇房結由右冠狀動脈供血者占60%,而心臟的房室結和房室束由右冠狀動脈供血者占90%,上述三支冠狀動脈之間有許多細小分支互相吻合,近年將左冠狀動脈主干也作為冠狀動脈的一支,合稱為四支冠狀動脈。 動脈的粥樣硬化可累及冠狀動脈中...
- 流行性出血熱引起心電圖改變100例分析
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出血熱輕型占44%,出血熱中型占38%,出血熱重型占18%,心電圖改變發生率出血熱重型占57%,出血熱輕、中型占43%。 2結果分析 出血熱在臨床可分為四期: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隨著各期病程的發展心電圖也有相應的改變。心電圖改變主要表現在心律變化、心肌損傷。出血熱各期心律變化主要表現在竇速、竇緩、心臟傳導阻滯。 流行性出血熱還可以引起心肌損...
- 第十一節 心包炎
tive pericarditis) 縮窄性心包炎為心包炎癥后心臟被堅厚,僵硬、纖維化的心包所包圍,影響心室正常充盈,回心血量減少,引起心排血量降低和靜脈壓增高等一系列循環障礙的臨床表現,發病率約占心臟病總數的1.6%。 病因 部分由結核性、化膿性和非特異性心包炎引起,也見于心包外傷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有許多縮窄性心包炎病人雖經心包病理組織檢查也不能確定其病因。心包腫瘤和放射治療也偶...
- 右位心伴先天性心臟病7例報告及文獻復習
ranspositionofgreatarteries,TOF:tetralogyofFollot,VSD:ventricularseptaldefect 1.2手術方法全組有5例病人行手術治療,占71.4%。其中4例手術方式為室間隔和房間隔缺損修補術,均為補片法修補。另1例為單心房分隔+心內膜墊缺損修補術(表1)。與正常手術相反,術者手術時的位置是站在患者的左側。2例未手術的原因分別為左心發...
- 心肌梗塞
1年達到高峰,1982年后有所下降,1985年后又上升,1989年(300例)病例數為1970年(78例)的3.84倍。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國內資料比例在1.9∶1至5∶1之間。患病年齡在40歲以上者占87%~96.5%。女性發病較男性晚10年,男性患病的高峰年齡為51~60歲,女性則為61~70,隨年齡增長男女比例的差別逐漸縮小。60%~89%的病人伴有或在發病前有高血壓,近半數的病人以往有心絞...
- 第四章 血液循環--第一節 心臟的泵血功能
高,直到心室等容舒張相結束,心房血得以進入心室為止,由此形成的上升波稱v波。隨后房室瓣開放,血液由心房迅速進入心室,房內壓下降,形成y降波。 一個心動周期中,心房壓力波動的幅度較小。成年人于安靜臥位,左房壓變化幅度為0.3~1.6kPa(2~12mmHg);右房壓為0~0.7kPa(0~5mmHg)。 (三)心房和心室在心臟泵血活動中的作用 心室~動脈壓力梯度是引起半月瓣開放、推動血液由心...
- 地爾硫艸卓對冠心病P波離散度及心率變異性的影響
P波起點與終點均取與等電位線交處,取基線平穩的心動周期分別測量各導聯P波時限,取其均值為該導聯P波時限,以最大P波時限(Pmax)減去最小時限(Pmin)得到差值為P波離散度(Pd)。50ms心率數占所分析信息期內的心率數的百分比(PNN50),24h連續正常R-R間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 1.3統計學方法P波離散度及心率變異性有關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
- 第五節 慢性風濕性心瓣膜病
瓣環成形術 若由于瓣環擴張或者瓣膜病變輕,活動度好,以關閉不全為主的病例,可考慮行二尖瓣環成形術。 外科治療的注意事項同二尖瓣狹窄章節。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在慢性風濕性瓣膜病中,主動脈瓣病變約占30-40%,且多數合并有二尖瓣病變。男性較多見。單純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多為非風濕性。 病理及病理生理 主動脈瓣增厚縮短,僵硬,游離緣有贅生物。瓣膜根部常有交界處粘連,可造成不同程度狹窄。風濕性...
- 第三節 心律失常
據異位起搏點的部位,可分為房性、結性、和室性陣發性心動過速。房性與結性心動過速有時難以區別,常統稱為室上性心動過速。 病因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病因在國人最常見為預激綜合征(含隱匿性旁道),約占60%,房室結雙通道占30%,其它心臟病包括冠心病、原發性心肌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洋地黃中毒等約占10%,室性陣發性心動過速常伴有各種器質性心臟病,最常見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二尖瓣脫垂、艾勃斯坦...
- 第七章 病毒性心肌炎--第一節 病毒性心肌炎
紅細胞SOD急性期降低,血中脂質過氧化物(LPO)增高。而恢復期前者升高,后者降低,使用抗氧化劑治療有一定效果。 三、病理 急性心肌炎病理改變輕重不等。輕者常以局灶性病變為主,而重者則多呈彌漫性病變。局灶性病變的心肌外觀正常,而彌漫性者則心肌蒼白、松軟,心臟呈不同程度的擴大、增重。鏡檢可見病變部位的心肌纖維變性或斷裂,心肌細胞溶解、水腫、壞死。間質有不同程度水腫以及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少數多核...
- 腦心綜合征診治體會
代謝終產物,經檢測,患者血兒茶酚胺、去甲腎上腺素增高,尿VMA定量25.25μmol/24h。2結果經院內密切監測及院外追蹤(除已死亡5例),15例病人出現的心律失常、心肌酶譜異常及心電圖改變隨顱腦病變穩定而逐漸恢復正常,完全恢復多在1個月以后。3討論3.1腦心綜合征的概念腦心綜合征通常是指患者原無冠心病及相應的心電圖改變,但在卒中發作時,特別在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及廣泛性腦缺血壞死的患者中,發...
- 小兒風濕熱
濕性肉芽腫可在血管周圍及腎臟的小動脈中找到。【流行病學】本病多見于學齡兒童。從北京兒童醫院(1995~1971RH)1,477名風濕熱住院患者的年齡分布,可看出此病好發于學齡兒童。計4歲以前17名僅占1.21%,4~6歲133名占8.95%,7~10歲557名,占37.74%,11~14名770名占52.1%,即將近90%的病例發病在7歲以上。性別差異不大。大多數在冬春兩季發病,與上呼吸道鏈球菌...
- 感染性心肌炎
導阻滯、室內傳導阻滯、陣發性心動過速、過早搏動、心房撲動、心房顫動及心室顫動等。慢性病例可見左心室肥厚。4.超聲心動圖檢查大約1/3病例可見左室擴大,室間隔及左室后壁運動幅度降低,但無特異性。5.同位核顯像檢查67Ga心肌顯像陽性提示心肌炎。111In單克隆抗肌凝蛋白抗體心肌顯像可檢測心肌壞心,有助于心肌炎診斷。6.其他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輕度增高,中性粒細胞增多,血沉略增快。血清谷草轉氨酶(GOT...
- 評價心率變異性在冠心病中的臨床意義
的均衡性,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活動增高,迷走神經活性降低〖16,17〗謐炊霾洳課揮胄腦嘧災魃窬低乘鷙τ泄兀氨諦募」K瀾戲喬氨諦募」K闌頰逪RV更小。另一方面,HRV分析對判斷冠脈血管病變程度及冠心病患者的預后有重要價值。Dovgalevskil等〖19〗對同一心功能分級的冠心病患者行HRV分析,發現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越嚴重,HRV越低。當有多支冠狀動脈病變時,迷走神經受損的同時,交...
- 腦出血94例心電圖分析
4):208. 4AbildskovJA:Advancesineleclroc-ardiography,P423,GruneStratˉton,Inc.NewYorkLondony1972. 5王晉源.神經心臟學(摘要).中華神經精神疾病雜志創刊十周年論文集(下),1985,37. 作者單位:400020重慶市第四人民醫院心電圖室(收稿日期:2004-06-30)(編輯青山)作者:付新云杜長國...
- 似急性心肌梗死樣重癥心肌炎的臨床分析
3)心電圖動態變化大,壞死、損傷型波多見,發生廣泛、定位不明確、無典型演變過程;(4)壞死性Q波少見呈一過性或可逆性改變,本組2例搶救成功,病愈后復查心電圖,異常Q波消失;(5)臨床感冒發熱癥狀與心臟癥狀不相稱;(6)心肌酶升高早,持續時間長;(7)病情一經控制,預后良好。本組4例愈后門診隨訪1年,一般情況良好。而心肌梗死患者年齡一般比較大,無病毒感染病史。常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和冠心...
- 超聲造影在肝臟良惡性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其余為等或低增強;肝血管瘤呈現自周圍向心性緩慢充填式增強或周邊增強,持續較長時間,周邊結節樣增強為血管瘤所特有;肝局灶結節性增生(FNH)表現為快速增強,在實質相開始減退,部分病例可見增強的血管由中心向外周放射狀分布;肝轉移癌缺乏血供者表現為動脈相周邊增強,內部多為無增強區,周邊高增強環厚薄不一;肝炎性假瘤(IPL)和肝硬化增生結節大多在動脈相、門脈相及實質相均未見異常增強和廓清區。惡性病變患者...
- 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心率變異性分析
ratorycomponentofHRV.AmheartJ,1991,121:1070. 9陳柯萍,陳新.心率變異性與冠狀動脈疾病的關系.臨床心電雜志,1996,5:153. 10胡靜泠,秦勉,杜修海,等.心率變異性與冠狀動脈病變范圍及嚴重度關系初探.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00,21(4):269-271. 作者單位:100029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心內科 (編輯:余強)作者:杜英朱輝姜紅...
- 中年2型糖尿病心臟植物神經功能改變與血糖代謝的關系
應,按Ewing[3]分級法分為正常、早期病變、典型病變、嚴重病變、不典型病變5型。 1.3糖化血紅蛋白(HbA1C)測定采用微柱法,正常值為4%~7.2%。 2結果 2.1一般情況正常5例,占總人數9.43%,平均HbA1C6.64%。異常48例,占總人數90.57%,平均HbA1C8.14%,其中早期病變19例,占35.85%,平均HbA1C7.49%;典型病變7例,占13.21%,平...
- 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心電圖及心肌酶譜改變的研究
圖改變的影響差異無顯著性(P>0.05)。腦出血與腦梗死對心肌酶譜升高的影響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急性腦血管意外病變部位與心電圖改變本組264例腦血管意外患者,160例心電圖改變,占60.6%。左基底節—丘腦與右基底節—丘腦對心律失常的影響差異有顯著性(P<0.05),左側心律失常高于右側。基底節-丘腦對其他心電圖改變的影響差異無顯著性(P>0.05)。左右大腦皮質對心電圖影響...
- 第三節 肺原性心臟病
能磷酸鍵合成降低,使心功能受損;②反復肺部感染、細菌毒素對心肌的毒性作用;③酸堿平衡失調、電解質紊亂所致的心律失常等,均可影響心肌,促進心力衰竭。 三、其他重要器官的損害 缺氧和高碳酸血癥除對心臟影響外,尚對其他重要器官如腦、肝、腎、胃腸及內分泌系統、血液系統等發生病理改變,引起多臟器的功能損害,詳見本篇第六章呼吸衰竭。 [臨床表現] 本病發展緩慢,臨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種癥狀和體征...
- 風濕熱
況(住房和經濟條件)的改善,以及采取廣泛的預防措施有密切關系。我國以東北和華北地區較高,華東、華中和西南、西北地區次之,華南較少。發作季節以寒冬,早春居多,寒冷和潮濕是本病的重要誘發因素。急性風濕熱占內科住院病人的百分比已從1958年的2.49%降至近年的.86%。在上海醫科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華山醫院1948~1957年,1958~1968年和1969~1979年三次分析各種病因的心臟病住院構成...
- 腦血管意外患者心電圖及心肌酶譜改變的研究
心電圖改變的影響差異無顯著性(P>0.05)。腦出血與腦梗死對心肌酶譜升高的影響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腦血管意外病變部位與心電圖改變本組264例腦血管意外患者,160例心電圖改變,占60.6%。左基底節-丘腦與右基底節-丘腦對心律失常的影響差異有顯著性(P<0.05),左側心律失常高于右側。基底節-丘腦對其他心電圖改變的影響差異無顯著性(P>0.05)。左右大腦皮質對心電圖影響...
- 對早期復極綜合征的重新認識
型心肌病并非罕見的疾病,因此兩者并存的概率不會太低,在ERPV患者偶然發現肥厚型心肌病,很難說明其內在聯系。4.2.5ERPV與冠心病:Sharkey等報道11%接受溶栓治療者診斷錯誤,其中ERPV占30%。臨床上因ERPV患者出現胸痛等癥狀誤診為急性心肌梗死者時可見到,但是另一方面,ERPV也可與冠心病并存。不要因為患者心電圖呈ERPV改變,把患者胸痛等癥狀均歸咎于功能性,認為無病理意義。有人...
- 尿毒癥心肌病研究進展
過重導致循環充血的病人和左室功能不全的病人,后者通過血透可獲得立即和長時期的改善;用其測LVEF及左室收縮舒張時間可區別患者有無左室功能不全。心肌核素顯像可發現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缺損及灌注異常,后者約占70%;MRI可用于診斷心包囊腫和評估與心包有關的心臟旁團塊。這兩項檢查費用較高,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尚無報道,目前僅在其他檢查不能確診時試用。5.3心電圖尿毒癥患者心電圖缺乏特異性,繆初升[21]等對...
- 健康查體人群ST-T改變及心得安試驗的診斷價值
狀和體征,僅在體檢中發現ST-T具有明顯改變,就應該考慮到無癥狀心肌梗死的危險性,須盡早采用心得安試驗或其他方法來確診心臟有無器質性病變,從而避免潛在的心臟疾患所導致的猝死等意外現象的發生。【參考文獻】1黃宛.臨床心電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 2楊國杰,楊立新.冠心病臨床手冊.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42. 作者:謝華,何麗麗作者單位:710600陜西西安,蘭州軍區臨...
- 心臟瓣膜退行性變超聲心動圖表現與臨床分析
依據[1]:多切面顯示心臟瓣膜呈局限性或彌漫性增厚、增強,且瓣膜厚度≥1.0mm;瓣膜可有不同程度的僵硬、活動度減低。 2結果 2.1心臟瓣膜退行性變累及各瓣膜情況主動脈瓣退行性變127例占49.2%(圖1),二尖瓣退行性變47例占18.2%(其中1例并發前組部分腱索斷裂),三尖瓣退行性變5例占1.9%,主動脈瓣和二尖瓣聯合退行性變79例占30.6%(其中3例并發二尖瓣前組部分腱索斷裂...
- 心得安試驗鑒別ST—T改變
應用于臨床,但冠心病患者應用心得安可以減少心肌耗氧量,使缺血性ST—T改變轉為正常或好轉,本文5例考慮冠心病者,有2例ST—T恢復正常,研究表明,心得安對鑒別缺血性和非缺血性ST—T改變有意義,p受體阻滯劑減少心肌耗氧量,可使部分心肌缺血引起的ST—T改變正常化,因此,心得安試驗可作為鑒別診斷方法之一。 作者單位:265500山東煙臺,煙臺市福山區人民醫院 (編輯:李弋)作者:吳忠祥 胡玉琴...
- 第17章 心絞痛
梗死擴展。 3.變異型心絞痛 疼痛劇烈,歷時長者說明冠狀動脈主支痙攣,也可發展為心肌梗死。 (三)1979年WHO發表的冠心病命名和診斷標準將心絞痛分為兩大類。 1.奮力型心絞痛 由勞動引起心臟負荷增加,心肌氧需量上升。 2.自發型心絞痛 休息時發作,發作時心電圖出現短暫的ST段抬高或壓低,主要由冠狀動脈痙攣引起,常不伴心肌氧需量的增加。 三、診斷 對胸痛或胸悶是否為心絞痛常根據病史...
- 第一節 總論
瓣脫垂,心包叩擊音的出現,提示縮窄性心包炎的存在。 3.有無心臟雜音。心臟雜音對診斷心臟病有重要意義。舒張期雜音常表示有器質性心臟病。但出現收縮期雜音,不一定說明有心臟病,應根據雜音的響度、性質、占時長短和有無傳導而定。如伴有細震顫則可肯定為器質性,三級以上的收縮期雜音也多為器質性。 此外,聽診還可發現心律失常,發現心包摩擦音可確診為急性心包炎。 (四)血管的檢查對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可提供信...
- 第八節 心律失常
動的形成或傳導,稱為隱匿性傳導。 4.折返激功(impulsereentry)從某處傳出的激動沿一條途徑傳出,又從另一條途徑返回,使該處再一次激動,稱為折返激動。已公認在快速型異位心律的發生機理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形成折返激動有三個基本條件:①存在解剖的或功能的折返通路;②單向傳導阻滯;③傳導速度減慢。如圖18-8-3β通道呈單向阻滯,激動不能下傳而可緩慢地逆傳。激動沿α通道下傳、緩慢沿β通道...
- 缺血性心臟病
室結。右冠狀動脈占優勢的病人尚供血到部分左心室和心尖部。左右冠狀動脈在心肌膈面分布區域頗多變異,供血范圍較大的冠狀動脈分支發生狹窄病變時,心肌缺血損傷的區域就較廣,病情更為嚴重(圖3)。(3)右前斜位(4)左前斜位圖3 冠狀動脈解剖學[分型]根據心臟十字區亦即心臟后壁兩側心室、心房及房室間隔交接處的血供來源,左、右冠狀動脈分布情況可分為三種主要類型:1)右冠狀動脈優勢型此型最多見,約占80%。右...
- 第三節 常見心血管疾病外科治療適應癥和方法
心電圖:各導聯QRS波群低電壓,T波低平或倒置。部分病人可見心房纖顫。 超聲心動圖:可見心包增厚、粘連、積液和鈣化、心房擴大,心室縮小,心功能減退。 右心導管檢查:心排血量低于正常。心腔各部位壓力普遍升高,肺毛細壓亦升高,右室舒張壓升高明顯,舒張早期低垂,晚期升高。 5.鑒別診斷:慢性縮窄性心包炎根據病史、癥狀和體格檢查多不難診斷,但常需注意與心肌病、肝硬化、瓣膜病所致心衰等鑒別。 ...
- 第九節 先天性心臟血管病
0歲左右為佳。 先天性心臟血管病中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法樂氏四聯癥較易并發感染性心內膜炎,影響預后,需注意防治。 心房間隔缺損(AtrialSeptal Defect) 先心病中最常見,占先心病總數的20-25%,女性較多見。 病理解剖 按胚胎發育及病理解剖部位不同,分為三型: 一、繼發孔未閉 最多見。缺損部位距房室瓣較遠。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原發房間隔吸收過多或繼發房間隔發育障...
- 第二節 各別藥物臨床藥理學
于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伴或不伴結外途徑;房顫或房撲伴快速心室率;由于冠狀動脈痙攣引起的室性心率失常。口服用于與洋地黃合用,控制房顫或房撲的快速室率;肥厚性心肌病,如伴左心功能不全、病竇、顯著房室結病變者不用。 4.禁忌證 病竇綜合征,Ⅱ度或Ⅲ度房室阻滯,心源性休克,低血壓(非心動過速所致),與心率無關的心力衰竭,疑洋地黃中毒。避免用于正在服用β阻滯劑、雙異丙吡胺、利血平病人,也不用于WPW綜合...
- 《古本難經闡注》:正文
瞑。目瞑者。為失志。失志者。則志先死。死則目暝也。(此三陰因厥陰同于心臟故不言六陰而六陰在內矣)前言五臟之氣絕。則以五行日干相克之期應之。此言三陰絕。死不待日矣。目眩者。目眩亂而見不真也。轉者。瞳反也。目瞑則無所見矣。志死則不知喜怒之類也。六陽氣俱絕。則陰與陽相離。陰陽相離。則腠理泄,絕汗乃出。大如貫珠。轉出不流。即氣先死。旦占夕死。夕占旦死。前言三陰絕。死不待日。此言六陽絕。死不待時。乃見陽重...
- 房室管畸形
【概述】房室管畸形曾稱為心內膜墊缺損,第1孔型缺損,房室共道,或原發孔缺損是第1隔與心內膜染發育不全形成的一系列先天性心臟畸形。主要病變是房室環上、下方心房和心室間隔組織部分缺失,且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房室瓣畸形。房室管畸形不多見,在各類心房間隔缺損病例中僅占5%。【治療措施】Kirklin等于1954年應用Gross“心房井”方法矯治部分型房室管畸形獲得成功;1955年又在體外循環下開展直視手術治療...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