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心臟神經 (最后修訂于2010/2/24 20:52:20)[共708字]
摘要:心臟神經cardiacnerve指支配心臟活動的末梢神經。兩棲類以上的脊椎動物的心臟,分布有迷走神經的分支和從頸部、胸部交感神經節發出的交感神經的分支,它們分別作為抑制和興奮的神經,通過兩者的相互拮抗作用以調節心臟的活動機能(魚類中有的缺乏交感神經)。有的種類(如狗、蛙等),這兩種神經纖維合在一起,形成迷走交感神經(nervusvagosympathicus),心肌神經的作用:(1)周期變動作用(chronotropicaction):是對竇房結(變溫脊椎動物為靜脈竇)的作用,刺激抑制神經將使心動周期延遲(陰性作用),刺激興奮神經則加速心動周期(陽性作用)。(2)強度變動作用(inotropicaction):是對心肌的直接作用,抑制神經使心肌收縮強度減弱(陰性),興奮神經則使心肌收縮強度增強(陽性)。(3)傳導變動作用(dromotropicaction):主要是對刺激傳導系的作用,對收縮的傳導速度,抑制神經起陰性作用,興奮神經起陽性作用。此外,對心肌的閾值、收縮速度、不應期的長短、時值、代謝等的拮抗作用也清楚。兩種神經的中樞即心臟神經中樞(cardiaccenter),各自位于延腦......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心臟神經官能癥的中醫藥治療進展
心臟神經官能癥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關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由于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創傷等因素的作用,中樞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發生障礙,受植物神經調節的心血管系統也隨著發生紊亂,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癥狀。此病中、青年發病率較高,20~50歲較多見;女性多于男性,尤多見于更年期婦女。心臟神經官能癥主要臨床表現為心悸、胸悶、胸痛、氣短、乏力、頭暈、緊張、焦慮、失眠多夢、善太息等。本病可
- 心臟神經功能紊亂與其心電改變
1)生理因素:是由于心室復極過程本身的變化而引起T波改變,心肌的復極作用與心肌的代謝密切相關,因而任何可以影響心肌代謝的因素,均可引起原發性T波改變,下面幾種生理因素均可出現暫時性的T波改變:a.神經系統功能變化。交感神經興奮如感情激動,神經緊張或立位時,T波常降低甚至倒置(反之迷走神經興奮時T波可增高)。b.心臟在胸腔中的位置變化。c.呼吸時的變化。d.飲食、吸煙的影響。檢查前飲用冷水、冰塊均可
- 心臟神經密度下降預示可能患帕金森氏癥
新華網東京1月3日電(記者錢錚)日本一個研究小組的研究顯示,心臟神經密度下降的人患帕金森氏癥的可能性較大。 據日本《朝日新聞》3日報道,京都市宇多野醫院和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選擇了400名具有患帕金森氏癥跡象的人,為他們靜脈注射特殊的放射性同位素,并通過儀器檢測其心臟的神經密度。最終的檢測及診斷結果表明,心臟神經密度下降者中,有超過90%的人在之后的檢查中被確診為帕金森氏癥。 帕金森氏癥的病因是
- 黛安神治療心臟神經癥的臨床觀察
【摘要】心臟神經癥又稱心臟神經官能癥,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本病雖不影響患者生命,但是可使患者長期處于病態中而不能自拔,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學習及生活質量,其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視。由于本病長期以來缺乏診斷的有效指標造成了治療的延誤,使患者身心健康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該病診斷主要靠臨床癥狀和醫務人員的經驗,根據臨床心臟彩色多普勒,冠脈造影,活動平板等項檢查排除器質性心臟病來確定,對于本病尚無較理
- 小兒心臟神經癥30例的臨床分析
電圖:竇性心律不齊20例,胸片及心臟B超均無異常,心肌酶均正常。空腹血糖及甲狀腺激素正常,腦電及腦CT正常。1.3治療正確解釋本病與其他心臟器質性病變的區別,消除患兒及家長的恐懼和擔心。門診給予口服神經調節性藥物如:維生素B1、維生素B6、谷維素、維生素C。也可以給予安慰劑如健腦合劑、安神口服液等。除此之外應用暗示療法也很重要。1.4結果30例患兒經1~2個月治療,癥狀減輕6例,發病頻率減少5例,
- 兒童心臟神經癥的心電圖及臨床分析
心肌相對缺血,心電圖可表現為竇速或伴有ST-T的改變,ST段下降多在0.05mV左右,T波多為低平或淺倒。臨床主訴心悸、呼吸困難、胸痛、胸悶和疲乏無力等。年長兒可因過勞、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等致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使迷走神經和交感神經張力改變,產生電不穩定性,導致房室結區、希氏束、浦肯野氏纖維的自律性增高,但最高頻率通常200次/min。即迷走神經張力增強時,自律性最強的節奏點受到抑制則起搏點由高
- 35例小兒心臟神經癥病因探討
一標準,參考張乾忠提出的診斷標準[2]:①患兒有較多心血管功能失調癥狀,其中以呼吸困難、心悸、胸痛、乏力為最常見,這些癥狀的出現和加重與活動并無密切的關系,而與精神緊張、情緒不穩定有關;②常同時存在神經官能癥(包括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③與癥狀繁多相反,常缺乏有意義的陽性體征;④經全面系統的實驗室檢查未發現器質性心臟病及其他疾病的證據。 1.3臨床表現35例均有呼吸困難,表現為胸悶,氣短,憋
- 曲生論治心臟神經官能癥經驗小結
曲生主任醫師為國家第五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吉林省名中醫,長春市名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50多年,尤以中醫內科擅長,包括心病、脾胃病、腎病等,經驗豐富。心臟神經官能癥屬于神經官能癥的特殊類型,無器質性心臟病,臨床常見,多發生于青年和壯年,女性多于男性。現將曲生主任醫師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的臨床經驗介紹如下。病因病機心臟神經官能癥的主要臨床表現有心悸、心慌、心前區疼痛
- 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的心理護理
近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愈加認識到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對疾病發生發展的影響,因此,運用心理學的理論,以預防減輕疾病或促進疾病痊愈的護理方法已成為護理工作重要組成部分。心臟神經官能癥是一種心臟非器質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在心臟方面的表現。通過臨床觀察其療效單用藥物效果不佳,因而,我們通過實施心理護理,對53例患者進行了對比分析,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
- 心臟α肌動蛋白基因在胚胎心臟發育中的時空表達
2006年01月20日中華兒科雜志2005Vol.43No.10P.772-7768(上海)為了了解心臟α肌動蛋白(cardiacalpha-actin,CAA)基因在胚胎心臟發育過程中的時空表達規律,探討其與心臟畸形發生的關系。研究者用電刺激方法制備雞胚心臟畸形模型。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胚胎發育不同階段CAA基因表達量的動態變化;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CAA蛋白在胚胎不同發育時期表達部位的變
- 中醫辨證治療心臟神經癥
腎不交型,予黃連阿膠湯加減,藥用:黃連、黃芪、白芍各10克,阿膠、雞子黃各15克。每日1劑,水煎服,1日3次,4周為1個療程。本方中黃連、黃芩除熱止煩,芍藥、阿膠、雞子黃養陰補虛。 除了服藥治療,心臟神經癥患者還要多參與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可選擇集體性活動,如打羽毛球、籃球、兵乓球等。在這里推薦一項運動爬山,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邀上三五好友一起去爬爬山、賞賞花,不僅可以愉悅心情,還能達到強
- 穩心顆粒配合耳穴壓豆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65例臨床觀察
<0.05),肝腎功能均無異常變化。結論穩心顆粒配合耳穴壓豆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有較好的療效,未見明顯不良反應。【關鍵詞】心臟神經官能癥;中醫藥療法;穩心顆粒;耳穴壓豆 心臟神經官能癥又稱功能性心臟不適,是神經官能癥的一種特殊類型,臨床以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如胸悶、心慌、氣短、胸痛,可兼有神經官能癥的其他癥狀,如容易激動、失眠、多汗、發抖、眩暈、多夢等表現。心臟神經官能癥一般并無器質性心臟
- 升陷湯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32例
心臟神經官能癥是由于神經功能失調,引起心臟血管功能紊亂所產生的綜合征。臨床上具有典型的心血管癥狀,如心悸、氣短、心前區疼痛;并有全身性神經官能癥的表現,如頭痛、失眠、焦慮、緊張、多汗等;心電圖檢查大致正常。2年來我們以升陷湯加減治療本病32例,取得較滿意療效,現總結如下。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心血管神經官能癥患者62例,均為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內科門診或住院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
- 栝蔞薤白半夏湯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治驗
蔞薤白半夏湯;心臟神經官能癥心臟神經官能癥是一種以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的神經官能癥,癥狀復雜多變,西醫用鎮靜劑、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治療,病情遷延不愈。筆者自2004年以來,應用栝蔞薤白半夏湯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6例,全部治愈,隨診4年未復發。1臨床資料6例患者均為女性,平均60歲。就診時患者均有胸悶、心前區疼痛、心悸等不適癥狀,確診前均查心電圖、24h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以及心得安
- 兒童心臟神經癥臨床特點及診治對策研究
討兒童心臟神經癥發病因素、表現特點、治療方法及療效,以提高兒科醫生對該病的認識及診治水平。方法取1999~2003年兒科門診及住院病人符合兒童心臟神經癥者128例,分析發病情況、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結果及臨床診治情況。結果內向型性格發病的內在因素(102例,79.7%),緊張性生活事件是發病的主要誘發因素(120例,93.8%),兒童以心臟軀體化癥狀為主(128例,100%),而較少伴有神經癥精神
- 靜心飲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35例
【關鍵詞】心臟神經官能癥靜心飲心臟神經官能癥又稱功能性心臟不適,是神經官能癥的一種特殊類型,以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可兼有神經官能癥的其他癥狀。本病癥狀多種多樣,時好時壞,影響勞動力。由于本癥無器質性心臟病的改變,主要是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所致。因此,主要是對癥治療,而中醫藥治療有其優越性。筆者自擬靜心飲治療本癥,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1.1觀察對象本組共35例,其中女性30例,
- 心臟神經官能癥也會引起失眠、多夢嗎,如何調治?
提起神經官能癥,人們并不陌生,它通常是醫生給那些有頭暈、頭痛、失眠等癥狀,卻又查不出任何原因者下的診斷。其實,心臟也可患神經官能癥,在引起心慌、憋悶等癥狀的同時,伴有明顯的多汗、疲倦、失眠和多夢等。 有關心臟與大腦的聯系,《黃帝內經》中指出:“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可見古人就把精神、感情與心臟聯系在一起。盡管現代醫學認為精神活動是人腦的產物,與心臟無關,但仍認為心臟與腦之間,
- 心臟神經官能癥
臟病同時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礎上發生。病史應詳細詢問有無焦慮、情緒激動、精神創傷或過度勞累等誘因,是否曾被診斷為“心臟病“,心慌、氣短或心前區不適等感覺與活動、勞累和心情的相關關系,睡眠狀況如何。既往的心臟檢查結果、用藥史及療效有助于診斷。(二)體檢發現:體格檢查常無特殊發現。多呈焦慮狀態或緊張表情,血壓可正常或輕度升高。心臟聽診時可有心率增快、心音增強,可伴有心前區I-II級柔和的收縮期雜音,偶有早
- 心臟神經癥的自我防治方法有哪些?
伴有其他疾病,還是不休息為好。工作若不是強體力勞動,可以堅持正常的工作和勞動。對缺少體力活動的病人,還要適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或體力勞動,以便增強體質,改善大腦的神經功能,同時也可以調整支配心血管系統的神經功能。臥或坐的生活不利于精神和心臟生理變化的康復。 (3)正確對待自己,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和學習,使之有規律。正確地去面對生活、工作、學習、家庭、婚姻等問題,提高抵御各種精神刺激的能力。只有這
- 心臟神經官能癥
概述是神經官能癥的一種特殊類型,臨床以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可兼有神經官能癥的其他癥狀。體檢體格檢查常無特殊發現。多呈焦慮狀態或緊張表情,血壓可正常或輕度升高。心臟聽診時可有心率增快、心音增強,可伴有心前區I-II級柔和的收縮期雜音,偶有早搏出現。輔助檢查心電圖常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部分病人出現ST段壓低或水平性下移,T波低平、雙相或倒置,多在II、III、aVF或V4-6導聯出現,并經
- 剛柔辨證心臟神經癥
兩種,即心悸、胸悶、胸憋、善太息,胸痛、痛無定處或脘腹脹滿、舌紅苔白、脈弦的肝郁氣滯證,以及心悸、胸悶胸痛、乏力、食少納呆、腹脹便溏,倦怠懶言,少氣乏力,舌淡紅苔白脈沉細的肝郁脾虛證。 趙志付治療心臟神經癥的治則治法主要包括:治療心肝火旺證用黃連解毒湯加減;治療心肝陰虛證用芍藥甘草湯合天王補心丹加減;治療肝郁氣滯證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肝郁脾虛證用逍遙散加減。如配合針灸治療效果更好。常用穴位有內
- 心臟神經官能癥的挑割療法
病因見驚悸穴位:心俞肝俞膽前腎俞操作步驟:常現消毒上穴后,順皮紋切開皮膚0.5厘米,埋入醫用羊腸線1-2厘米,然后縫合l針,蓋上消毒敷料,1周后拆線。作者:
- 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心肌梗死對交感神經重構的影響
術(transplantation),可增加有功能的心肌細胞數目,已在動物實驗、臨床應用中取得一定的成果。但骨髓干細胞心肌移植治療對交感神經重構的影響的研究較少,筆者就此方面的研究現狀展開綜述。1心臟神經分布的特點心臟受交感神經及迷走神經雙重支配,交感神經來自頸部及胸部交感神經節,節后纖維在心臟附近形成心臟神經叢,然后分布于整個心房,并跨過房室溝后分布在心室肌表面的心外膜層,并和冠狀動脈伴行穿過心
- NatureCommunications:缺血壞死心肌交感神經支配或能重建
作用-阻止心肌缺血壞死后致命性心律失常的發生。這種特殊的物質能進入心肌瘢痕促進心臟神經的再生。這個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上。這種化合物名為西格瑪內肽(intracellularsigmapeptide,ISP),一直被CaseWesternReserveUniversity神經科學的Silver教授用于脊髓修復的研究。他與同事從事心臟病研究的Habeck
- 心得安試驗在心臟神經官能癥的臨床應用
心電圖無明顯改善而使試驗呈陰性。對部分試驗陽性者的跟蹤隨訪顯示,經β-受體阻斷劑治療后,臨床癥狀和心電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當今隨著社會高科技的發展,醫療領域的各種先進醫療設備的迅速發展,尤其對心臟方面的各種檢查儀器一應俱全,而臨床上常見的心臟病患者心電圖檢查又具有ST-T改變,往往通過眾多檢查項目均為正常,其實,對這類心率快,ST-T改變只限于肢體導聯者,只要給其做一項心得安試驗,診斷大致即
- 四逆散臨床應用進展
如口苦嘔惡酌加川連、吳茱萸、佛手片、郁金;便秘腹脹大便干結者,酌加萊菔子、制大黃;傷食生冷,胃寒作病可加高良姜、桂枝;胃腸積熱加黃芩、姜半夏。7天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忌冷飲,避免勞累、情志刺激。3心臟神經官能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臨床可見胸悶、胸痛、心悸、善太息、失眠、體倦乏力等癥狀,且諸癥隨情志變化而波動,多屬于中醫“郁證、“胸痹等范疇。五志過激傷及肝木,肝氣郁滯,可致心
- 心血管神經癥
心血管神經癥所謂心血管神經癥,是由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的心血管系統功能紊亂的一組精神神經癥狀。這種病人多伴有身體其他部位神經癥的癥狀群。心臟神經癥,實際上是全身神經癥的一部分。原因和發病機制往往與不良的環境和軀體因素有關。由于內外因素的影響,使調節、支配心血管系統的植物神經的正常活動受到了干擾,心臟也就出現了一時性的功能紊亂。臨床表現心悸呼吸困難心前區疼痛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診斷和鑒別診斷心絞痛甲狀腺功
- 中西醫結合治療植物性心律失常124例
傳導阻滯7例,竇性心動過速4例(心率大于100次/min),竇性心動過緩19例(心率小于60次/min),Ront3例,用藥前均查肝、腎功能,血、尿常規,12導聯心電圖和24h動態心電圖,部分患者行心臟多普勒檢查,兩組檢查結果大致相同。以上病例基本上排除了器質性心臟病。治療過程中一般每周做一次心電圖,特殊情況隨時做心電圖,以了解心律變化情況。1.2治療方法治療組:西藥用谷維素30mmg,每日3次,
- 什么叫心臟神經癥?
所謂心臟神經癥,是由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的心血管系統功能紊亂的一組精神神經癥狀。這種病人多伴有身體其他部位神經癥的癥狀群。心臟神經癥,實際上是全身神經癥的一部分。心臟神經癥的原因,往往與不良的環境和軀體因素有關。由于內外因素的影響,使調節、支配心血管系統的植物神經的正常活動受到了干擾,心臟也就出現了一時性的功能紊亂。疑病心理也是發生心臟神經癥的原因,病人常常對一時性的心前區不適感疑慮重重,并對此長期
- 第二節 共鳴火花療法
區或相應穴位),偏頭痛、血管性頭痛(作用領區和頭部)。 禁忌證 惡性腫瘤,出血傾向、血液病、化膿過程及性肺結核,以及局部放療少于二周者。 [附]處方舉例 1.共鳴火花電療 中等劑量 移動法 心臟部位 每日1次 12-15分鐘 12次 適應證:心臟神經官能癥及功能性冠狀動脈痙攣伴有心絞痛者。 2.共鳴火花電療 中等劑量 移動法 肛門病灶區 每日1次 12-15分鐘 12次 適應證:痔瘡
- 青年人出現了心律失常一定是心肌炎嗎?
有些青年人經常因工作緊張、疲勞、驚嚇后出現胸悶、氣急及心跳快、心慌等癥狀。檢查心電圖有心律失常。而常常認為患了心肌炎,其實并不一定是心肌炎所致。以上癥狀出現的心律失常大多數為功能性,即心臟神經功能調節失調所致。因此多見于精神刺激,大腦過度緊張的人,由于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發生障礙,影響心血管的正常功能,造成心律失常。 因此,發生上述情況,首先,不要緊張,放下思想包袱,聽輕松音
- 心律失常與性別、年齡有關嗎?
心律失常在性別上是無明顯差異的,但年輕女性中(年青人)因心臟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心律失常比男性稍多。 一般正常的心率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慢,在嬰幼兒,當竇性心動過速時,其頻率可高達230次/分;成人卻很少超過180次/分,通常低于140次/分。竇性心律不齊,在兒童和青年期很常見,至成年期就較少見,但到老年期又較多見。過早搏動,在嬰幼兒期是罕見的,但至成年期,卻極為常見。先天性完全性房室性傳導阻滯,
-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止痛藥干擾心臟自我修復
許多心臟病患者在胸痛發作時都會服用止痛藥,但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疼痛恰恰是刺激人體進行自我修復的表現,濫用止疼藥會干擾這一過程。 據美國心臟協會下屬雜志《循環》報道,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等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心臟病發作時,心臟神經系統會產生疼痛反應,并會釋放一種名為“P物質”的分子,它會激發身體的自我修復努力,將骨髓中的干細胞移動到心臟缺氧的受損部位。接著,干細胞形成新的血管,為心臟提供新鮮的
- 中醫藥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臨床觀察
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組共60例,男44例,女16例,年齡19~65歲;病程最長3年,最短半年。其中冠心病18例,房室傳導阻滯(Ⅰ°、Ⅱ°)12例,高心病12例,心臟神經官能癥3例。1.2診斷標準60例全部經過查體并做心電圖、心臟超聲,提示:心動過緩、心律失常。排除心力衰竭、心房纖顫、先天性心臟瓣膜病。中醫辨證屬于“心陽瘀阻型”。1.3治療方法根據辨證分析,采用溫陽行氣活血法。方劑組成:制附子
- 急性胸痛32例臨床分析
例(15.6%),出汗、心前區不適7例(21.9%),放射性疼痛3例(9.4%),嘔吐、咯血5例(15.6%),暈厥1例(3.1%),咳嗽、發熱6例(18.8%),皮膚燒灼樣痛1例(3.1%),肋間神經走行處有壓痛1例(3.1%)。基礎疾病高血壓16例,吸煙者6例,糖尿病8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5例,慢性肺病史4例,房顫1例。 1.2方法 所有病例均詳細詢問發病史、疼痛部位、性質、嚴重程度、持續
- 酸棗二陳湯治療失眠38例分析
、期前收縮、更年期綜合征、焦慮癥等病癥為主,各項檢查指標均正常,排除器質性疾患。將3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8例,男2例,女16例,年齡18~68歲,平均43歲。考慮為神經衰弱者7例,心臟神經官能癥者5例,更年期綜合征者6例。公司職員6例,退休工人5例,學生1例,更年期婦女6例。對照組20例,男2例,女18例,年齡19~67歲,平均43歲。考慮為神經衰弱者8例,心臟神經官能癥者6例,更
- 炙甘草湯加減治療早搏60例
“脈結代”范疇,多屬心氣、心陽不足,或氣陰兩虛或兼有痰濕、瘀血、肝陽上亢特點。炙甘草、黨參、大棗益氣以補心脾;生地、麥冬、阿膠、麻子仁甘潤滋陰、養血補血、柴胡、半夏疏肝理氣、薤白開胸散結理氣,酌情配伍活血化瘀、燥濕化痰之藥,使全方溫而不燥,氣血流通,脈道通利,共收益氣復脈,滋陰補血,散氣理結之功,是臨床治療早搏的有效方劑。 作者單位:075000河北張家口解放軍第251醫院心臟內科作者:肖樹平
- 坦度螺酮治療軀體病伴發焦慮32例療效觀察
【摘要】 目的:評價坦度螺酮治療軀體病伴發焦慮的療效和不良反應。方法:選擇符合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14分,符合第七版內科學原發性高血壓、心臟神經癥、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斷標準者,給予坦度螺酮治療8周,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結果:坦度螺酮治療軀體病伴發焦慮療效較好,不良反應較少。結論:坦度螺酮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抗焦慮藥,可以作為治療軀
- 卡托普利、尼群地平與氫氯噻嗪治療老年人高血壓療效觀察
塑,進而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根據分子生物學進展,認為心功能不全是能量不足和基因表達異常所致[2]。能量不足與心臟神經內分泌有關,在心功能不全時,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被激活,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兒茶酚胺分泌增加,兒茶酚胺對心肌細胞有直接毒害作用,使心功能不全進一步加重,卡托普利可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減少兒茶酚胺分泌及降低心肌缺血,尤其對高血壓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療效較佳,而且ACEI逆轉左心室肥厚的作用
- 針灸治療常見病圖解
神經性嘔吐八、呃逆第三節循環系統疾病一、高血壓病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三、心動過速四、慢性風濕性心臟病五、心臟神經官能癥六、白細胞減少癥七、貧血八、血管性頭痛第四節泌尿生殖系統疾病一、慢性腎小球腎炎二、腎孟腎炎三、遺尿癥四、尿潴留五、遺精六、陽痿……第五節內分泌系統疾病第六節神經、精神系統疾病第二章傷、外科疾病第三章婦科疾病第四章兒科疾病第五節五官科疾病第一節眼部疾病第二節口腔疾病第三節耳
- 針炙治病取穴熟記歌訣
次:1紙張:膠版紙出版日期:2005-9-1字數:141000版次:1a內容提要:作者以自己長期從事針灸臨床的經驗和熟記針灸取穴的體會,較詳細地介紹了常見急癥,傳染病,呼吸、消化、循環、泌尿、生殖、神經、內分泌、血液系統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外科感染、內肛腸疾病、疼痛、婦科疾病、兒科疾病、皮膚科疾病和五官科疾病的針灸取穴歌訣,并對取穴要點、針灸方法、療程、療效等進行了詳盡的解釋。本書對針灸臨床醫師熟
- 中醫內科臨床手冊(精)
紙出版日期:2005-11-1字數:596000版次:1a內容提要:本手冊分十章,介紹了包括內科急癥、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泌尿系統、血液系統、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疾病、風濕及結締組織疾病、神經系統等共120余種疾病。重點闡述疾病的中醫辨證施治,也介紹現代的診斷方法,及時反映了當代中醫內科的學術水平,提供了較為實用的診斷、辨證和治療方法。可供中醫內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及中西醫結合醫務人員參考
- 中華影像醫學.影像核醫學卷
管系統第1節解剖生理基礎第2節心肌灌注顯像第3節核素心室顯像第4節親心肌梗死顯像第5節心臟神經受體顯像第6節核素顯像測定心肌存活第7節大血管核素顯像第8節核素顯像在心血管病無創診斷中的綜合評價第7章呼吸系統第1節解剖生理基礎第2節肺灌注顯像第3節肺通氣顯像第4節肺動脈血栓栓塞陽性顯像第5節臨床應用第8章神經系統……第9章消化系統第10章骨骼系統第11章內分泌系統第12章泌尿生殖系統第13章血液及
- 單味中藥療法
第四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第五節心臟神經官能癥第六節高血壓病第七節高血脂病第八節病毒性心肌炎第九節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第十節腦動脈硬化癥第十一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第十二節腦梗塞(包括腦栓塞)第十三節腦血管意外后遺癥第十四節血栓性靜脈炎第十五節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第四章消化系統疾病第五章泌尿系統疾病第六章血液系統疾病第七章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第八章結締組織疾病第九章神經與精神系統疾病第十章骨傷科疾病第十一
- 心肌炎為什么會出現心律失常?
,心肌的變性病灶總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癥。病灶通常最終由疤痕組織代替,所以在局灶性變性之后,總有局部的纖維化。由于心肌的炎癥反應,對心肌內小血管的損傷,和由于免疫機制的產生,可出現冠狀動脈小分支病變,心臟神經病變和心臟收縮過度狀態。如當心室的小動脈被阻塞時,則導致心肌供血不足,收縮能力喪失,心輸出量下降,出現心臟擴大和衰竭。當傳導系統的小動脈阻塞時,影響到心臟復極,便可發生傳導障礙,心律不齊,從而出現
- 《醫學衷中參西錄》:[五、醫案(十三)癇痙癲狂門]7.神經鍺亂
天津黃××,年二十歲,得神經錯亂病。病因因心中忿郁,久之遂致神經錯亂。證候心中滿悶發熱,不思飲食,有時下焦有氣上沖,并覺胃脘之氣亦隨之上沖,遂致精神昏瞀,言語支離,移時覺氣消稍順,或吐痰數口,精神遂復舊。其左脈弦而硬,右脈弦而長,兩尺皆重按不實,一息五至。診斷此乃肝火屢動,牽引沖氣胃氣相并上沖,更挾痰涎上沖以滯塞于喉間并沖激其腦部,是以其神經錯亂而精神言語皆失其常也。其左脈弦硬者,肝血虛而火熾盛也
- 全肺切除圍手術期心肺并發癥的防治探討
為室上性心動過速等。術后病人血流動力學發生改變,血管床面積減小,右心負荷加重,可誘發心律失常的發生。另外,有作者[3]認為術后疼痛、低氧血癥及血容量不足或容量超負荷都是造成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手術心臟神經叢損傷程度、迷走神經興奮性的改變是造成術后心律失常的可能因素[4]。因此我們考慮防治心律失常應注意:(1)術中、術后充分給氧,必要時面罩吸氧,積極消除造成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的各種可能因素。(2)保
- 中年2型糖尿病心臟植物神經功能改變與血糖代謝的關系
【摘要】目的探討中年2型糖尿病心臟植物神經功能改變與血糖代謝的關系。方法對53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無創傷性心臟植物神經檢查,并進行分析。結果心臟植物神經功能正常組與異常組HbA1C的關系經t檢驗統計學顯示,HbA1C濃度與心臟植物神經功能改變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01)。心臟植物神經功能正常組與早期病變組HbA1C的關系經t檢驗統計學顯示,HbA1C濃度在心臟植物神經功能正常組與早期病變組之
- 心律失常過早搏動的中西結合護理體會
慮過度、驚恐等,常為本病的誘因。所以要重視做好情志護理,避免情志刺激。當病人心悸發作時常自覺心慌恐懼,六神無主,此時最好有人守護在旁,使其感到放心,穩定情緒;(3)心悸經常發作者,要重視休息。若屬于心臟器質性病變者則要臥床休息,甚至絕對臥床;(4)對重癥心悸病人,要嚴密觀察脈象、呼吸、面色、血壓的變化。若見脈結代、呼吸不暢、面色蒼白等心氣衰微表現時,立即予以吸氧,報告醫生。同時可針刺內關、神門。⑤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腦梗死1例臨床分析
血小板藥的患者,發生繼發性血栓事件的危險增大。(3)老年人動脈硬化嚴重,基礎病變多,并發腦梗死比例明顯增加;(4)AMI后低血壓,心衰導致血流緩慢,腦缺血易導致腦血栓形成;(5)發生AMI時,通過心臟神經反射引起腦血管痙攣,導致血流緩慢,內皮系統損害,致血管內血栓形成。一般情況下,腦梗死發生后,腦組織即發生水腫,且有逐步加重的趨勢,在7~10天發展至高峰,本例患者梗死面積大,病情重,死亡時恰是腦水
- 倍他樂克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臨床分析
后的前3天雙肺啰音和臨床癥狀的變化,加量后患者主訴癥狀加重雙肺啰音增多時停用或減量。 根據國內外大量的臨床實驗和對CHF的基礎研究,β-受體阻滯劑改善CHF的機制為:(1)衰竭心臟腎上腺素能活性增加,主要來源于心臟神經元衍生的去甲腎上腺素(NE),而NE是一種選擇性β1受體激動劑,該受體信號傳遞興奮是主要的心臟正性通路,因此,治療心衰要阻滯β1受體。(2)倍他樂克是一種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無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