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心氣實:1.病機;2.病證名。
4 病機·心氣實
心氣實為病機[1]。即心氣盛[1]。《黃帝內經靈樞·本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又稱心氣實、心陽盛[1]。心主血脈,藏神,其氣過亢,可表現為神志或血脈的病證[1]。《黃帝內經靈樞·淫邪發夢》:“心氣盛,則夢善笑、恐畏。”《諸病源候論·心病候》:“心氣盛,為神有余,則病胸內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髆腋間痛,兩臂內痛,喜笑不休,是心氣之實也。”治以清心瀉火為主[1]。
5 病證名·心氣實
心氣實為病證名。出《小兒藥證直訣》。又名心實。指邪熱壅遏于心的證候。小兒純陽之體,感邪后易于化熱而壅遏于心而成,癥見驚悸、昏譫等。又因小兒初生,神怯易驚。而心惡熱,與風相搏則發搐,故肝風易得心熱之助,而致風火相煽,壯熱、驚搐、昏迷交作。因而病理上《育嬰家秘》有小兒“心常有余”之說。《太平圣惠方》:“夫心實則生熱,熱則陽氣盛,陽盛則衛氣不行,榮氣不通,遂令熱毒稽留,心神煩亂,面赤身熱,口舌生瘡,咽燥頭疼,喜笑恐驚,手心熱滿,汗出衄血,其脈洪實相搏者,是其候也。”《本草經疏》:“心實即實火實熱五證:譫語,屬心家邪熱;舌破,屬心火;煩躁,屬心家邪熱及心火內炎;自笑,屬心家有熱邪;發狂,屬心家有邪熱甚。”
6 參考資料
治療心氣實的方劑
- 抑心氣湯
心)1分,犀角屑1分,沉香1錢,木香1錢。主治:心氣實熱,火氣炎盛,銷爍金精,肺受心邪,因而生痰,脈...
- 瀉心湯
別名:黃連湯組成:黃連1兩(去須)。主治:小兒心氣實,則氣上下行澀,合臥則氣不得通,故喜仰臥,則氣...
- 冷附湯
上切片,分兩服。功能主治:壯脾胃,去痰實,降虛熱心氣。主瘧疾。用法用量:每服以水2盞,加生姜10大片...
- 蓮心清火湯
2錢,麥冬1兩,北五味5分,天冬1錢。功能主治:心氣素虛,心包之火大動之,夢遺,陽痿不振,易舉易泄,...
- 散痛丸
:散痛丸組成:陳茶1兩,乳香5錢(為末)。主治:心氣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1丸,淡醋湯送下。制備方...
- 更多治療心氣實的方劑
治療心氣實的穴位
- 心念
、ST段明顯改善,缺血性心電圖恢復時間短,從而證實了電針心俞和內關對急性心肌缺血具有協同保護作用。...
- 心俞
、ST段明顯改善,缺血性心電圖恢復時間短,從而證實了電針心俞和內關對急性心肌缺血具有協同保護作用。...
- 三焦
等。推拿部位名·三焦:三焦為推拿部位名。用于治療心氣冷痛等癥。有4個位置:①位于總筋穴與天河水穴之間...
- 巨缺
(《針灸穴名解》)。出處:《脈經》:寸口脈滑,陽實,胸中壅滿,吐逆。宜服前胡湯,針太陽、巨闕瀉之。...
- 少沖
,心主血脈為人體生命活動之中心,血液循行脈中,賴心氣鼓動周流全身,營養機體,維持各臟腑組織器官的正常...
- 更多治療心氣實的穴位
治療心氣實的中成藥
- 柏子養心丸
、炙甘草、朱砂。具有補氣,養血,安神的功效。用于心氣虛寒,心悸易驚,失眠多夢,健忘。《中華人民共和國...
- 活心丹
評:活血化瘀,益氣強心,鎮靜開竅。用于心血瘀阻、心氣虧虛引起的胸痹、冠心病心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 山藥丸
1兩,干地黃1兩半,防風1兩半。主治:肝肺積熱壅實,上沖入腦,致生花翳白陷外障。初患之時,發歇忽然...
- 定心丸
方名:定心丸組成:消石半兩,丹砂1分。主治:心熱實在內,狂妄不常。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糯米汁入油...
- 斑龍丸
絲、熟地皆腎經血分藥也,大補精髓;柏子仁入心而養心氣,又能入腎而潤腎燥,使心腎相交。心志旺而神魂安,...
- 更多治療心氣實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心氣實
- 《金匱要略心典》:[卷下]婦人妊娠病脈證治第二十
腰以下重。如有水狀。懷身七月。太陰當養不養。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宮及關元。小便微利則愈。傷胎。胎傷而...
- 《金匱要略淺注》:[卷九]婦人妊娠病脈證治第二十
腰以下重。如有水狀。懷身七月。太陰當養不養。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宮及關元。小便微利則愈。尤在涇云、傷...
- 《普濟方》:[卷十八心臟門]心狂
余。則笑不休。蓋心臟神。在聲為笑。在志為喜。今心氣實。則神有余。則陽氣越。所以有喜笑之證。方七寶鎮...
- 《普濟方》:[卷十六心臟門]心實(附論)
浸去滑姜汁焙)前胡(滓。食抑心氣湯(御藥院方)治心氣實熱。火氣炎盛。銷爍金精。肺受心邪。因而生疾。若...
- 《黃帝素問直解》:[卷之七]六元正紀大論第七十三篇
故厥陰所至為戾。悲,悲哀,心氣虛也。妄,狂妄,心氣實也。脈虛而熱則衄,脈虛而寒則。少陰屬心主脈,故...
- 更多古籍中的心氣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