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行遲(retardation in walking[1])為病證名[2]。是指以小兒18個月還不能行走為主要表現的疾病[1]。五遲之一[2]。出《小兒藥證直訣》。
4 癥狀
小兒周歲以后甚至二、三歲還不能步行者為行遲[2]。
5 病因病機
《證治準繩·幼科》:“凡兒生至周歲三百六十日,膝骨成,乃能行。”
肝主筋,腎主骨,小兒肝腎不足,或哺養失宜,脾胃虛弱,元氣不充,影響筋骨的發育,故遲遲不能行動[2]。
6 治療
肝腎虛弱者,宜滋補肝腎,用六味地黃丸加鹿膠、牛膝之類;元氣不足者,宜補益元氣,用調元散[2]。
虛證不明顯者,可用五加皮散(五加皮、牛膝、酸木瓜,共研末,每服一錢半,粥飲調服)。但應注意檢查,排除其他疾患如小兒麻痹后遺癥、肌營養不良,或骨外傷等。
7 參考資料
治療行遲的穴位
- 大赫
時并用變化更為顯著。如果對上述穴位埋針,則可改善遲發排卵,黃體功能不全或兩者并存障礙。現代研究證明...
- 少關
兒陷囟。《席弘賦》:小腸氣撮痛連臍,速瀉陰交莫再遲。《外臺秘要》:任脈、沖脈、足少陰之會。《普濟》...
- 陰交
兒陷囟。《席弘賦》:小腸氣撮痛連臍,速瀉陰交莫再遲。《外臺秘要》:任脈、沖脈、足少陰之會。《普濟》...
- 小關
兒陷囟。《席弘賦》:小腸氣撮痛連臍,速瀉陰交莫再遲。《外臺秘要》:任脈、沖脈、足少陰之會。《普濟》...
- 聽會
不快情,紅腫生瘡須用瀉,宜從聽會用針行。《勝玉歌》:耳閉聽會莫遲延。聽會穴研究進展:治療神經性耳聾:...
- 更多治療行遲的穴位
治療行遲的方劑
- 柴胡引子
、玄參、升麻各等分。制法:上銼細。功能主治:小兒行遲,小兒自小傷抱,腳纖細無力,行止不得,或骨熱疳勞...
- 澡浴方
半兩,桑白皮半兩,白礬半兩,蔥白少許。主治:小兒行遲。小兒自小傷損,腳纖細無力,行止不得,或骨熱疳癆...
- 虎脛丸
、肉桂。制法: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兒行遲。用法用量:3歲兒每服1丸,每日3次。內熱者,去...
- 苡仁丸
、當歸、苡仁、棗仁、防風、羌活各等分。主治:小兒行遲,稟受肝氣怯弱,致兩足攣縮,兩手伸展無力。用法用...
- 地黃丸
婦女月經先期,經來量少;小兒囟開不合,羸瘦骨蒸,行遲、語遲、齒遲,舌紅少苔,脈細數。現用于慢性腎炎、...
- 更多治療行遲的方劑
治療行遲的中成藥
- 健兒膏
拼音:jiànérgāo中藥部頒標準:拼音名:Jian‘erGao標準編號:WS3-B-2014-9...
- 濟生腎氣丸
冷怯寒神疲,面色皎白或灰滯,舌質淡胖,脈沉細或沉遲無力。②痰飲、喘咳:癥見怯寒肢冷,小腹拘急不仁,...
- 顛茄片
拼音:diānqiépiàn英文:顛茄片藥典標準:品名:顛茄片DianqiePian處方:顛茄浸膏1...
- 四神丸
為臣藥。五味子酸溫,固腎澀精,收斂止瀉;生姜散寒行水;大棗滋養脾胃,共為佐藥。諸藥合用,腎溫脾暖,...
- 細辛腦
,以治風寒咳喘證,或寒飲咳喘證。此外,細辛腦辛溫行散,芳香透達,吹鼻取嚏,有通關開竅醒神之功,故可...
- 更多治療行遲的中成藥
行遲相關藥物
- 癸氟奮乃靜注射液
)主要有錐體外系反應,如:震顫、僵直、流涎、運動遲緩、靜坐不能、急性肌張力障礙等。長期大量用藥可引...
- 健兒膏
【標準來源】部標十冊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藥品名稱】品名:健兒膏漢...
- 鹽酸氟奮乃靜片
、急性肌張力障礙和類帕金森病。長期大量使用可發生遲發性運動障礙。可發生心悸、失眠、乏力、口干、視物...
- 司莫司汀膠囊
【藥品名稱】通用名:司莫司汀膠囊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SemustineCapsules漢語拼音:...
- 司莫司汀膠囊
【藥品名稱】通用名:司莫司汀膠囊曾用名:甲環亞硝脲商品名:英文名:SemustineCapsules...
- 更多行遲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行遲
- 《素問六氣玄珠密語》:[卷之六]陰虧平正紀篇
氣見乙之色也見畢次有白氣自乙橫流至丑乃終其色澹其行遲或有赤氣并至或后有赤氣來表火行勝次后有黑氣至表水...
- 《醫醫小草》:附∶游藝志略
氣海者也。西士言脈管內其血行速.微絲血管內,其血行遲,查得總脈管內,每秒時行十二寸,足脈管內,每秒時...
- 《萬病回春》:[卷之七]小兒雜病
研細末,入米醋調,敷絹帛上,烘熱貼之,亦良法也。行遲發遲者,血氣不充也。行遲宜調元散治小兒稟受元氣不...
- 《本草新編》:[卷之三(角集)]荊芥
曰∶荊芥本陽藥,而非陰藥。陽入陰則行速,陽入陽則行遲。夫陽屬氣,而陰屬血。血行遲,而氣行速。荊芥入血...
- 《素問經注節解》:[內篇卷之一]六節臟象論
制謂準度,紀謂綱紀。準日月之行度者,所以明日月之行遲速也;紀化生之為用者,所以彰氣至而斯應也。氣應無...
- 更多古籍中的行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