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心肺制備 (最后修訂于2010/2/26 19:48:11)[共75字]
摘要:心肺制備heart-lungpreparation是只保持心與肺相聯而與其它部分完全隔離。可利用灌流液進行循環,主要用于血液循環和呼吸相關關系的研究。......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丹溪手鏡》:[卷之中發明五味陰陽寒熱傷寒湯丸藥性(二)]〔潤心肺咳逆〕
五味子皮肉甘酸,核中辛苦總有咸故云五味,強陰滌熱,逐冷止嗽。小青龍收逆氣安肺;真武湯理咳逆散水。杏仁甘苦性溫有毒潤大腸風閉便難,解肌表時行頭痛,利胸中氣逆心下煩熱。麻黃湯散寒;陷胸丸泄滿;大青龍發榮衛寒邪;麻仁丸潤津液不足。凡六方同用。《丹溪手鏡》元朱丹溪公元1281—1358年
- 《質疑錄》:論心肺遠血腎肝近血
《金匱要略》論大便下血,分糞前為近血,糞后為遠血。此以血來有遲早,而分遠近,未嘗主于心肺、腎肝之所出為遠近也。丹溪乃言血在糞后者,出于心肺,心肺在上,故血來遲;血在糞前者,出于腎肝,腎肝在下,故血來早。夫心主血,肺則主乎氣矣;肝藏血,腎則藏乎精矣。大便所下之血,本于濕熱之氣,傷于大腸而為病。此血總屬大腸經來,故人有終年患之,而不見其形痿體憊者。此濕熱之邪,而非四臟所傷之血。若四臟有傷,而頻下無度,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六中風論]治心肺中風方
半金散治心肺中風。昏困不省。心胸滿悶。抽掣短氣。汗出不休。烏蛇肉(酒浸去皮骨,焙,一兩)天麻(一兩)全蝎(去毒,一兩炒)僵蠶(去絲嘴炒,一兩為末)朱砂(半兩,研飛)龍腦(一錢研)上為末。拌勻細。每服半錢。溫湯調下。無時。比圣丹治如前。干全蝎(去毒,一兩,微炒)羌活(去蘆,半兩)白附子(半兩)天南星(半兩生)黑附子(一枚重半兩上,炮裂去皮臍)上為細末。入膩粉一錢。研勻。煉蜜和丸綠豆大。每服五七粒。荊
- 《女科經綸》:[卷三胎前證上]妊娠子煩屬心肺虛熱痰積于胸
單養賢曰∶是心肺虛熱,或痰積于胸。若三月而煩者,但熱而已。若痰飲而煩者,吐涎惡食,煩躁不安也。大凡妊娠,既停痰積飲,又寒熱相摶,氣郁不舒,或煩躁,或嘔吐涎沫,劇則胎動不安,均為子煩也。《女科經綸》清蕭塤公元1644-1911年
- 心肺氣虛證與脾肺氣虛證鑒別
定義 心肺氣虛證由于心肺兩臟之氣不足,心失所養,肺之肅降功能減退導致的心悸、咳喘和氣虛證候。 脾肺氣虛證由于脾肺兩臟之氣不足,脾的運化功能減退,肺之肅降無權出現的腹脹、便溏、食欲不振、咳喘和氣虛證候。 病因 心肺氣虛證多因先天稟賦不足,氣血不充,或后天脾胃虛弱,元氣生化乏源,或熱病汗出及吐下亡陰,氣隨汗泄,元氣損傷過度而致氣虛證。若久病咳喘,易耗傷肺氣,思慮勞損,易損心氣,正如《不居集》
- 《難經古義》:卷之下
(第三十一舊三十二)難曰五臟俱等(列)而心肺獨在鬲上者。何也。然。心者血。肺者氣。血為榮。氣為衛。相隨上下。謂之榮衛。通行經絡。榮周于外。故令心肺在鬲上也。按此篇所述。五臟同輩等列。而心肺獨在鬲上。脾肝腎三臟。皆在鬲下。上焉則清陽之處。下焉則濁陰之地。此乃心肺獨似有貴焉。夫心者生化榮血。肺者營運衛氣。一身氣血。率皆賴于二臟之運化。則其所職最重。故心肺之所貴者無他。唯在血與氣耳。素問曰。鬲肓之上。中
- 薩勃心肺復蘇機進行心肺復蘇的效果觀察
【摘要】目的比較薩勃心肺復蘇機與標準心肺復蘇術的心肺復蘇效果。方法將152例心肺復蘇患者(全部為院內搶救)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用薩勃機(62例)和標準心肺復蘇術(90例)進行復蘇,除顫、藥物應用及亞低溫治療等基本相同。其中超長心肺復蘇患者20例,使用薩勃機心肺復蘇儀12例,標準心肺復蘇8例,排除就診時間影響因素后,比較兩種方法對心肺復蘇成功率及存活率的影響。結果薩勃心肺復蘇機心肺復蘇復蘇成功率明顯高
- 心肺功能評價對全肺切除術的臨床指導意義
【摘要】目的探討術前心肺功能的評價對全肺切除病人順利恢復的臨床指導意義。方法總結28例全肺切除病人的臨床術前心肺功能評估情況。結果發現結合病人年齡、病史、體格檢查、常規肺功能檢查、單側肺功能試驗及運動試驗能客觀評價擬施全肺切除病人的術前心肺耐受能力。結論心肺功能評價既可避免讓一些患者失去手術時機,又可減少術后心肺衰竭等并發癥。關鍵詞心肺功能評價研究全肺切除術肺葉切除術目前仍然是治療局限的非小細胞肺
- 第三節 肺原性心臟病
第三節 肺原性心臟病 肺原性心臟病(corpulmonale,簡稱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氣管-肺組織或肺動脈血管病變所致肺動脈高壓引起的心臟病。根據起病緩急和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臨床上以后者多見。本節重點概述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慢性肺原性心臟病 慢性肺原性心臟病(chronicpulmonaryheartdisease)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動脈血管慢性病變所致的肺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高
- 烏司他丁在心肺復蘇期間臨床價值
【摘要】目的觀察心肺復蘇(CPR)全身炎癥綜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的發生,探討烏司他丁在心肺復蘇期間的臨床價值。方法將CPR患者隨機分為三組,A組在心肺復蘇同時立即開始應用烏司他丁20萬u溶于20ml生理鹽水中靜脈注射,每12h1次,8次,共41例;B組為心搏恢復后立即開始應用烏司他丁20萬u溶于20ml生理鹽水中靜脈注射,每12
- 心肺復蘇的方法及研究進展
心肺復蘇的方法及研究進展(pdf)心肺復蘇指當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和心跳驟停時,在體外所實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施。但復蘇成功率不高(國內為1%~18%),近年來通過眾多專家的努力,在復蘇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以期能提高復蘇的成功率。現對心肺復蘇的方法及研究進展綜述如下。1徒手心肺復蘇法1.1標準心肺復蘇(CPR)法的修訂20世紀70年代開展了入院前心搏驟停現場早期救護,并使CPR標準化[1]。200
- 師范大學生心肺復蘇知識調查
【關鍵詞】心肺復蘇術;知識,態度,實踐;學生心肺復蘇是心跳、呼吸驟停時的現場急救措施,快速、有效的心肺復蘇可使死亡的發生減少到最低限度。有研究表明,在心跳停止4min內開始有效心肺復蘇者約50%被救活,4~6min開始者10%被救活,10min以上開始有效心肺復蘇者極少存活[1]。要提高心肺復蘇搶救的成功率,必須依靠全民參與[2]。為了解師范大學生心肺復蘇知識現狀,以便為開展高校大學生心肺復蘇知識
- 心肺移植術后胸片追蹤監測的意義
【摘要】目的探討心肺移植術后胸片追蹤監測的意義。方法對1例同種異體心肺移植術后的18張胸片,結合臨床表現對胸片進行分析總結。結果患者術后出現急性損傷反應,治療過程中出現急性排斥反應,出院后出現慢性排斥反應或排斥藥物的毒性反應X線表現。結論心肺移植手術胸片追蹤監測能及時發現心、肺及胸膜出現的病理變化,對指導臨床治療,提高治療質量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心肺移植術;胸片監測;排斥反應材料本院成功進行
- 聚焦心肺移植:ECMO讓供體等待不再悲傷!
4月26~27日,由中華醫學會繼續教育部、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主辦,江蘇省無錫市人民醫院承辦的第四屆全國心肺移植高級研討會在江蘇無錫召開,來自全國心肺移植領域約200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據了解,這是自2007年我國制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和實施器官移植準入制度以來的首次心肺移植高級研討會。 在為期兩天的議程中,來自北京、上海、臺灣等地的心肺移植專家就我國目前心肺移植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無
- 薩博心肺復蘇機在心肺復蘇中的應用體會
【摘要】自2008年本科引進薩博心肺復蘇機應用于臨床心臟呼吸驟停患者的急救,其效果明顯優于傳統CPR,心肺復蘇機比人工徒手操作具有獨特的優越性,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關鍵詞】薩博機;心肺復蘇;體會 “薩博心肺復蘇器是依照美國心臟學會所定心肺復蘇指南標準而設計的機械心肺復蘇設備,其巧妙而嚴謹的設計使心臟按壓與機械通氣同步,準確有效進行。極大地提高了心肺復蘇的成功率,且操作方便
- 慢性肺原性心臟病誤診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原性心臟病臨床誤診的原因,總結臨床診斷慢性肺心病的經驗及教訓。方法以1977年全國制定的慢性肺心病診斷標準,對236例出院診斷為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X線表現、心電圖及超聲心動圖等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從心血管內科的角度,分析其誤診及漏診的心血管疾病問題。結果本組慢性肺心病臨床誤診率為18.64%(44/236),其中常見的老年性心臟病24例,占誤診的54.55%,擴
-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臨床診斷的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診斷。方法對30例肺心病和95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選擇性項目比較分析。結果在疾病加重期胸悶、氣喘、咳嗽、心悸、肺部羅音、被動體位等不能作為肺冠心與肺心病的區別比較點。心絞痛、心梗、左心室擴大或全心擴大、左束枝或雙束枝阻滯或房室傳導阻滯、心電圖ST-T改變有區別的意義。結論提出分值計算法來確定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診斷。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與冠狀動脈粥樣硬
- 《針灸大成》:[卷一]難經
之以論三陰,三陽之脈者,以陰陽始生之淺深而言之也。十二難曰∶經言五臟脈已絕于內,用針者反實其外,五臟脈已絕于外,用針者反實其內。內外之絕,何以別之?然,五臟脈已絕于內者,腎肝氣已絕于內也,而醫反補其心肺;五臟脈已絕于外者,其心肺脈已絕于外也,而醫反補其腎肝。陽絕補陰,陰絕補陽,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醫殺之耳。《靈樞》云∶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又云∶所謂五臟之
- 肺心病并發冠心病12例臨床分析
【摘要】對12例肺心病并發冠心病進行了分析,認為本病臨床表現不典型,常為不典型心絞痛或無痛性心肌梗死,易發生急性或慢性左心功能不全。對于長期慢性肺心病,特別是高齡患者應高度警惕并發冠心病的可能。及時進行有關檢查,在診治過程中應密切注意預防和發現左心功能不全。【關鍵詞】肺心病;并發癥;冠心病;病因學肺心病并發冠心病臨床并不少見,其二者在癥狀學表現上極為相似,兩者并存增加了病情的復雜性,并給診斷帶來一
- 肺心病心電圖改變的特點與發生機制
【關鍵詞】肺心病;心電圖;低電壓;心律失常 1導致肺心病心電圖改變的影響因素 肺心病患者由于肺動脈壓逐漸增高,右心室壓力負荷增大,進而導致右心室代償性肥厚和擴張,容量負荷隨之增大,右心房也相應發生改變。在心電圖上,可出現P波異常和胸導聯QRS波及ST、T等變化。因左室壁比右室壁厚(3∶1),故輕度右心室肥厚在心電圖上難以顯示。隨病情的加重,右室明顯肥厚時,心電圖診斷右室肥厚的可能性也逐漸增
- 心肺復蘇后伴多器官功能障礙患者的監測與護理
【摘要】目的討論心肺復蘇后伴多功能器官障礙(MODS)患者的臨床監測與護理,從而進一步提高心肺復蘇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方法回顧2001~2006年在我院ICU心肺復蘇后4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總結了心臟驟停復蘇開始時間、復蘇持續時間、心搏驟停時心電圖表現、心搏驟停原因、心肺復蘇治療原則、重要器官的臨床監測與護理。結果45例患者中心肺復蘇成功33例,心肺腦復蘇成功18例。其中30例患者合并兩個以上臟
- 心臟停搏心肺腦復蘇后的康復對策
【摘要】目的探討CA心肺腦復蘇后的康復對策。方法分析我科17例CA患者心肺腦復蘇后所實施的康復治療措施。結果生存1年以上者8例,其中1例生存16年。康復的具體有效措施實施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后。結論維持循環穩定、支持呼吸等綜合性心臟康復方案是CA心肺腦復蘇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關鍵詞】臟停搏心肺腦復蘇康復心臟停搏(cardiacarrest,CA)心肺腦復蘇后的有效康復措施直接關系到患者能否順利康復,
-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一諸證門]肺消證
(主心肺。出《素問·氣厥論》)心移寒于肺,肺消,飲少溲多,當補肺平心。死不可治,乃心肺為賊也。黃湯主之∶治肺消,飲少溲多,補肺平心。移寒在肺,痿劣。黃(三兩)五味子人參桑白皮(銼。各二兩)麥門冬(去心,二兩)枸杞子熟地黃(各一兩半)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無時。《黃帝素問宣明論方》金劉完素公元1115-1234年
- “薩勃”心肺復蘇器1005型搶救院內心跳呼吸驟停成功4例分析
我院自2002~2003年來,應用美國產1005型“薩勃”心肺復蘇器搶救院內心跳呼吸驟停,成功4例。4例患者均為在我院門診和急診就診時發生心跳呼吸驟停,采用“薩勃”心肺復蘇器1005型及時、有效地行機械心肺復蘇(CPR)使得4例患者搶救成功并完全康復,現將有關資料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例1,男,67歲,于2002年10月21日10時46分因心前區劇烈壓榨樣疼痛2h到我院急診,心電圖示廣泛前壁急性心肌
- 超重肥胖對大學生心肺功能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超重、肥胖對大學生心肺功能的影響,為大學期間醫療保健和體育教學工作提供依據。方法對正常體重、超重、肥胖大學生肺活量、肺活量指數、脈搏、血壓等心肺功能指標進行分析。結果超重、肥胖是高收縮壓、高舒張壓的重要危險因素。男生超重組、肥胖組高SBP和高DBP的檢出率分別為17.95%,3.05%,26.83%和10.36%,明顯高于女生(1.29%,0.86%,7.89%和5.26%)。超重
- 腦鈉素、內皮素測定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臨床價值的探討
1均參與肺心病的發生及發展過程,但在肺心病情況下,兩者之間無顯著相關性。關鍵詞肺心病內皮素腦鈉素腦鈉素(BNP)是鈉肽類家族的一個新成員[1],具有利鈉、利尿、舒張血管的作用,BNP升高程度在充血性心衰的診斷及預后有重要價值,這已有報道,但在肺循環中的作用尚未十分清楚。而內皮素1(ET_1)是一個強力的血管收縮肽,可導致肺動脈高壓,為了解這兩種多肽對慢性肺心病的影響,我們采用放免法測定肺心病患者
- 《素問經注節解》:[內篇卷之二]陰陽別論
之言陰陽大別,故以別論名篇焉。但其中所定死期,不可執泥。蓋人非軒岐,其言恐難鑿鑿,是以并皆節略云。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岐伯對曰∶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按∶四經即肝心肺腎,獨缺脾者,以土分王于四季,脾不主時,故言四經而脾自在其中,非五臟之外別有四經也。從,附從也。脈之正曰經,附曰從。經專指臟,從則兼腑而言,亦猶合之為四時,分之則為十二月也。從,去聲。)脈有陰陽,知
- 不加“口對口”單獨胸外按壓復蘇法ECPC研創成功的真諦
【摘要】目的揭示舉世首創成功單獨胸外肺心按壓不加口對口通氣CPR——ECPC的研創史,告知世人操作恰當適宜的單獨胸外肺心同步按壓本身可兼有有效的肺通氣。方法回顧ECPC的研創歷史。1982年張天平教授研創不加“口對口”單獨行胸外肺心同步按壓CPR-ECPC急救首例心性猝死成功。本法應用全手掌(指)按壓胸骨中下段,壓幅深(4~6cm),頻率慢50~70(80)次/min,每次壓胸起到了人工循環兼有效
- 產科猝死的原因及預防的臨床分析
死指外表健康或病情已穩定的情況下,患者發生意料不到的,非暴力或中毒所致的突然死亡。可隨時隨地發生,50%以上發生在院外,且多在癥狀發生后2h內死亡。現國內外對猝死的診斷標準不盡相同,本文采用的是美國心肺血液病研究所及國內教科書的診斷標準,把從突然發生癥狀到死亡的時間規定為24h,國外多把產科猝死的范圍定為孕產婦或新生兒的突然死亡。隨著兒科學的發展,筆者認為,產科猝死應為圍產期婦女發生的猝死。其發生
- 高原地區心肺復蘇的幾點體會
高原地區由于缺氧等自然環境特點及其引起機體一系列生理病理改變,使得心肺復蘇進行與在平原地區有所不同,現就筆者在高原地區進行心肺復蘇的幾點體會作一簡要介紹。1高原自然環境特點對心肺的影響高原是指海拔3000m以上,能激發機體發生生物學效應的環境及高度,具有空氣稀薄、寒冷、風大等自然環境特點,其中空氣稀薄、大氣壓和氧分壓低是高原環境影響機體的主要因素。隨著海拔升高,空氣逐漸稀薄,大氣中氧分壓也逐漸降低
- 心肺復蘇急救與護理
【關鍵詞】心肺復蘇急救護理多種危重病及意外造成的心臟呼吸驟停是急診科常見的急癥,心肺復蘇是搶救心跳呼吸驟停的基本措施。護理人員只有熟練掌握心肺復蘇的操作步驟及方法,思維敏捷,有迅速的應急能力,觀察病情有預見性,并在復蘇過程中與醫生密切配合,及時準確的完成急救狀態下的各種治療和護理工作,才能提高心肺復蘇成功率。近年來,心臟驟停復蘇成功率明顯提高,但復蘇后仍需做大量細致的護理監測工作[1,2]。 1
- “薩勃”Thumper-1005型心肺復蘇器在急診心肺復蘇中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薩勃”心肺復蘇器Thumper-1005型在心跳呼吸驟停進行心肺復蘇(CPR)時應用價值。方法240例病人在行復蘇前條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隨機分兩組,每組120例,運用美國產“薩勃”心肺復蘇器Thumper-1005型在急診心跳呼吸驟停病人行機械(活塞)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resusitation,機械CPR),下簡稱Thumper組;對照組采用標準心肺復蘇(
- QT離散度與肺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關系
【摘要】目的研究QT離散度與肺心病的關系,以及其對肺心病室性心律失常(VA)的預測作用。方法分析79例肺心病患者及40例正常人(對照組)的QT離散度(QTd),心率校正QT離散度(QTcd),并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肺心病患者的QT的離散度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P0.001);肺心病VA患者的QT離散度延長更為明顯,與無VA患者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01)。而且隨著QTd的延長,VA的發生率
- 高原地區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臨床特點分析
心律失常可反映高原肺心病的病情嚴重程度本組資料顯示,同一患者可出現多種心律失常,即兩種及兩種以上心律失常,包括傳導阻滯。從單一個體來看,發生心力衰竭與心律失常無必然聯系,因為發生心力衰竭的根本原因是心臟前后負荷、心肌收縮能力即與心臟的整體功能狀況有關;但從整個人群來看,多種心律失常發生心力衰竭的比例較單一心律失常高,前者是后者的3.5倍,說明多種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普遍較重,心律失常可間接反映缺氧
- 慢性肺心病的診斷與綜合治療
【關鍵詞】肺心病肺心病(又稱肺源性心臟病)是指由于各種不同的病因損害肺臟的結構和功能,引起右心室肥厚及右心衰竭。在我國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病程長,可持續性加重,致殘率和死亡率較高,是呼吸系統危害最突出的疾病之一。為便于診斷及治療,常將肺心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在臨床上以慢性居多。在中醫學上屬“喘證、“痰證、“水腫、“飲證范疇。1肺心病的病
- 人體心肺移植切取供體1例的手術配合
人體心肺移植始于上世紀60年代末,隨著心臟移植技術、免疫學的發展、新的免疫抑制劑的臨床應用,目前心肺移植術已成為有效治療終末期心臟和肺臟疾病的方法。我院在動物實驗研究的基礎上,于2004年4月初成功地實行了1例同種異體心肺移植術,手術配合如下。 1臨床資料 將一名因車禍腦外傷致死的26歲女性肺供給一名先天性心臟病、心房間隔缺損、肺動脈高壓、艾森曼格綜合征的34歲女性患者。 2術前準備 (1
- 一起醫療事故不同級別鑒定結論剖析與思考
晚11時因“軟組織損傷”到某鎮衛生院住院治療。入院時全身疼痛,下肢麻木,不能活動,無咳嗽、嘔吐,未大小便。入院查體:血壓120mmHg(16/9kPa),呼吸淺快,神清,下頜部有一皮下小血腫,頸軟,心肺未見明顯陽性體征;腹軟、臍周有壓痛;四肢正常,胸、腰、骨盆片未見陽性X線征象。經支持、抗炎、止血、鎮痛等治療,病情好轉準備出院。6月7日上午9時遵經治醫生醫囑輸Co氨基酸(500ml/瓶),輸后30
- 超聲心動圖對肺心病右心功能評價研究進展
【關鍵詞】肺心病;右心功能;超聲心動圖肺源性心臟病(corpulmonale,簡稱肺心病)是指由支氣管-肺組織、胸廓或肺血管病變致肺血管阻力增加,產生肺動脈高壓,繼而右心室結構或(和)功能改變的疾病。肺心病是我國呼吸系統的一種常見疾病,臨床上主要以慢性肺心病多見,病理上主要表現為肺動脈高壓形成及隨著病情的發展,右心輸出量下降,右心室殘余血量增加,舒張末壓增高,致使右心擴大和右心功能衰竭[1]。肺心
- 氯沙坦和黃芪注射液對慢性肺心病急性發作期的治療和心臟的保護作用
【摘要】目的探討研究氯沙坦(LosartanLST)和黃芪注射液對慢性肺心病的治療和心臟的保護作用。方法將25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發作期隨機分成3組:常規組(A組),給予吸氧、祛痰平喘、抗感染、激素、利尿、強心等常規治療;對照組(B組),同A組治療但不用利尿、強心劑,加用LST;治療組(C組),同B組治療,加用黃芪注射液,并對治療結果和心臟保護作用進行臨床分析。結果總有效率A組59.3%,B組94.
- 美托洛爾治療肺心病心律失常及其對肺通氣安全性觀察
院,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心律失常仍然存在且頻發者,13例為肺心病緩解期因心律失常而住院;男54例,女24例,年齡61~86歲,平均72.5±6.91歲。頻發房性早搏(含室上性心動過速)65例,快速性心房纖顫8例,單純頻發室性早搏5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合并有室性早搏17例。1.2用藥指征與給藥方法對急性加重期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償患者,病情已得到控制但仍存在明顯心律失常并伴有心功能不全征象,或緩解
- 《難經集注》:[卷之三]臟腑配像第五(凡六首)
三十二難曰。五臟俱等。而心肺獨在膈上者。何也。然。心者血。肺者氣。血為榮。氣為衛。相隨上下。謂之榮衛。通行經絡。營周于外。故令心肺在膈上也。丁曰。心肺主通天氣。故在膈上。楊曰。自齊以上通為陽。自齊以下通為陰。故經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天陽地陰。即其義也。今心肺既居膈上而行榮衛。故云榮周于外。虞曰。心為帝王。高居遠視。肺為華蓋。位亦居膈。心主血。血為榮。肺主氣。氣為衛。血流據氣。氣動根據血。血
-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易漏診合并冠心病的原因分析
慢性肺心病和冠心病大多是中、老年的常見病、多發病,而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則往往易被漏診,筆者從幾個方面淺談漏診的原因如下。 1心前區疼痛 肺心病急性發作時,支氣管-肺感染可累及胸膜、心包膜而引起胸痛,故易與心絞痛相混淆;亦可出現胸悶、心前區不適,很象不典型心絞痛。二者并存時,由于慢性長期缺氧,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心絞痛癥狀往往被右心衰竭及肺部感染癥狀所掩蓋,因而此類患者呈典型心絞痛表現者不多見
- 胸腔鏡手術治療肺心病合并自發性氣胸
【摘要】目的探討肺心病合并自發性氣胸患者行胸腔鏡手術治療的可行性。方法將我院同期治療的肺心病合并自發性氣胸患者分兩組:第1組(僅行胸腔閉式引流)34例,第2組(行胸腔鏡手術)22例。對比研究兩組患者術后心肺功能及復發情況。結果各組無術后死亡;第1組心律失常2例,無呼吸衰竭,出院后13例復發,復發率38.2%;第2組心率失常4例,呼吸衰竭2例,出院后無復發,復發率0。結論對不吸氧情況下血氣分析PaO
- 《醫學衷中參西錄》:[一、醫方(三)治大氣下陷方]2.回陽升陷湯
治心肺陽虛,大氣又下陷者。其人心冷、背緊、惡寒,常覺短氣。生黃(八錢)干姜(六錢)當歸身(四錢)桂枝尖(三錢)甘草(一錢)周身之熱力,借心肺之陽,為之宣通,心肺之陽,尤賴胸中大氣,為之保護。大氣一陷,則心肺陽分素虛者,至此而益虛,欲助心肺之陽,不知升下陷之大氣,雖日服熱藥無功也。或問∶心臟屬火,西人亦謂周身熱力皆發于心,其能宣通周身之熱宜矣。今論周身熱力不足,何以謂心肺之陽皆虛?答曰∶肺與心同居膈
- 第四節 心肺功能測定
第四節 心肺功能測定 心肺功能測定不僅對于慢性心肺疾病患者的診斷康復治療及預后非常重要,而且也是其他許多殘疾患者康復評估的重要內容,如高位截癱、嚴重的脊柱側彎及胸椎后凸畸形、運動神經元病、肌病等程度不等地影響心肺功能,在康復醫療中應引起重視,勿以遺漏。 一、心功能評估 康復醫學科在臨床心臟專科的檢查、診斷和心功能檢查(如右心功能測定,左心功能測定、肺臂循環時間測定等)基礎上,側重心功能容量的
- 心肺聯合移植術后并發癥的護理體會
心肺聯合移植術主要適用于先天性心臟病繼發肺血管病、原發性肺高壓和肺囊性纖維化等終末性心肺疾病。由于成功率和長期存活率普遍不高,截止到目前為止,國外開展不足3000例,國內報道不足10例,其中國內存活最長1例為83天。手術后的精心護理,對提高心肺移植成功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社會價值。我科于2004年2月8日收治1例34歲女性患者,并成功地在全麻體外循環下行同種異體心肺聯合移植術。術后經過我們全體
- 第五節 肺疾病
標準是殘氣量超過肺總量的35%,最大通氣量低于預計值的80%,肺總量超過預計值的100%,1秒用力呼吸量低于肺活量的60%。典型肺氣中患者的胸廓前后徑增大,呈桶狀胸。胸廓呼吸運動減弱。叩診呈過清音,心濁音界縮小或消失,肝濁音界下降。語音震顫減弱。聽診時呼吸音減弱,呼氣延長,用力呼吸時兩肺底部可聞及濕啰音和散在的干啰音。劍突下心音增強,肺動脈瓣第二音亢進。 肺氣腫的嚴重后果有①肺源性心臟病及衰竭
- 霧化吸入與靜脈注射西地那非在預防心肺分流術引起肺內皮組織功能障礙的差別效應
【關鍵詞】霧化吸入西地那非心肺分流術肺內皮組織功能障礙 為評價霧化吸入與靜脈注射西地那非對心肺分流術后肺內皮組織相關的舒張、血液動力學的情況和氧化作用等方面的效應,AubinMC等人進行了一項研究[JCardiovascPharmacol,2008,51(1):1117]。研究設有五組長白豬作為對照:①對照組;②心肺分流術組:最低數量為90頭體溫正常的長白豬行心肺分流術;③心肺分流術前給予霧化
- 《內經》論胸痛
胸痛指以胸中疼痛為主癥的一類病證,或某些疾病中的一個癥狀。胸為心肺之外廓,胸脅為肝膽經脈之所過,氣機升降之道路,腎之經脈從肺出絡于心,故胸痛多與心肺疾病、肝膽氣逆、腎氣虧虛等有關。《內經》中多篇都涉及到胸痛,比如《素問·臟氣法時論》、《素問·舉痛論》、《靈樞·五邪》、《素問·脈解》等。 病因病機 《內經》認為,胸痛可因感受外邪,氣郁水結,
- 真武湯加味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觀察真武湯加味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療效。方法:將80例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均予西醫常規處理,治療組加服中藥。觀察并比較兩組癥狀積分、心功能、治療前后血氣分析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的變化。結果:在西醫常規處理基礎上合用真武湯加味對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血氣分析及血流變有明顯的改善使用。結論:真武湯加味治療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有較好的療效。【關鍵詞】慢性肺心病;真武
- 《養生導引法》:六、氣門
〔原文〕一法∶兩手向后,合手拓腰向上極勢,振搖臂肘來去七。始得手不移,直向上向下盡勢來去二七。去脊心肺氣壅悶。〔解說〕兩手向后,左右兩手相合盡力托腰向上,振搖兩臂肘來去七次。然后同前式樣,合手托腰,將雙手直向上向下用力摩腰反復十四次。可治脊、心、肺氣壅悶不舒。〔原文〕二法∶兩足兩指相向,五息止,引心肺。去厥逆上氣。極用力,令兩足相向,意止引肺中氣出,病患行肺內外展轉屈伸,隨無有違逆。〔解說〕兩足趾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