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醫術語·心包
心包即心包絡的簡稱[1]。心包絡為心臟的外衛組織器官[1]。與三焦相為表里[1]。通常以心臟的外膜稱心包,所附的絡脈稱包絡,二者合稱心包絡[1]。它有保護心臟的作用,并能代君(心)行事、受邪[1]。手厥陰經屬心包絡;手少陽經散絡心包[1]。其背俞為厥陰俞,募穴為膻中[1]。
4 西醫術語·心包
心包(圍心膜) pericardial membrane 是包圍在心臟外表面的上皮即心外膜(epicardi-um),折回而成為包圍整個心臟外面的第二膜(即圍心膜)。從發生學來看,圍心膜和心外膜均起源于中胚層,心外膜是內臟上皮(splanchnopleure),圍心膜接觸體腔上皮。
5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心包
- 《辨證錄》:[卷之四]狂病門(六則)
見妄言如見鬼狀,又是陰癥,何也?陽明之火盛,由于心包之火盛也。陽明屬陽,而心包屬陰,心包與陽明之火,...
- 《素問靈樞類纂約注》:[卷上]經絡第二
下循內。(肩肘之間為。音柔。)行少陰心主。(心。心包。)之前。下肘中。(盡處為肘。)循臂內上骨下廉。...
- 《辨證錄》:[卷之六]火熱癥門(十六則)
,面目紅赤,易喜易笑者,人以為心火熱極也,誰知是心包膻中之火熾甚乎。夫心包之火,相火也,相火者,虛火...
- 《靈樞經脈翼》:[卷下]手厥陰心包絡經歌
手厥陰心包絡之經腦走腋而腋走手是經多血少氣起于天池止于中沖計九穴左右共一十八穴心包一名手心主以藏象校...
- 《辨證錄》:[卷之六]燥癥門(十五則)
瞳神日加緊小,口干舌苦,人以為心火之旺也,誰知是心包之干燥乎。夫目之系通于五臟,不止心包之一經也。瞳...
- 更多古籍中的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