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xī hé liǔ
2 英文參考
Chinese tamarisk[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amaricis cacume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hinese tamarisk twi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acumen Tamaricis(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hinese tamarisk twi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西河柳
西河柳為中藥名,出自《本草匯言》,為《本草圖經》記載的檉柳之別名[1]。為檉柳科植物檉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 的干燥細嫩枝葉[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Cacumen Tamaricis(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Chinese tamarisk twig(《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西河柳的別名
7 來源及產地
檉柳科植物檉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細嫩枝葉[3]。主產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云南、福建、廣東、甘肅等地[3]。
8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密生,綠色或帶紅色,細長,常下垂。葉互生,極小,鱗片狀,卵狀三角形,頂端漸尖,基部鞘狀抱莖,無柄。總狀花序集為疏散的圓錐花序;花小,白色至粉紅色,苞片三角狀;萼片5;花瓣5,花絲較花冠長,花盤10或5裂;子房上位,1室,花柱3。蒴果小。種子先端有叢毛。花期4~9月,果期8~10月。
9 生境
生于山野濕潤砂堿地及河岸沖積地。多栽培。
10 采制
5~6月割剪嫩枝葉,陰干。
11 性狀
莖枝呈細圓柱形,直徑0.5~1.5mm。表面灰綠色,有多數互生鱗片狀小葉。質脆,易折斷。稍粗的枝表面紅褐色,葉片常脫落而殘留突起的葉基,斷面黃白色,中心有髓。氣微,味淡。
12 性味
13 功能主治
①治麻疹透發不暢,喘嗽煩躁,風疹身癢。煎服并煎水外洗[3]。
②治感冒頭痛,慢性氣管炎,風濕關節疼痛,小便不利。煎服:4.5~9g[3]。
14 化學成分
本品含檉柳酚(Tamarixinol)、檉柳醇(Tamarixol)、檉柳酮(Tamarixone)、槲皮素[3]。
含樹脂、槲皮素-甲醚(quercetin-monomethylether)鞣質、水楊甙(salicin)。
15 藥理作用
煎劑對小鼠有止咳作用,在體外對肺炎球菌、甲型鏈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桿菌均有抑制作用[3]。
16 附注
同屬植物華北檉柳T.juniperina Bge.及五蕊檉柳T.pentandra (Desv.)Pall.的細嫩枝葉,亦供藥用。
17 西河柳的藥典標準
17.1 品名
西河柳
Xiheliu
TAMARICIS CACUMEN
17.2 來源
本品為檉柳科植物檉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干燥細嫩枝葉。夏季花未開時采收,陰干。
17.3 性狀
本品莖枝呈細圓柱形,直徑0.5~1.5mm。表面灰綠色,有多數互生的鱗片狀小葉。質脆,易折斷。稍粗的枝表面紅褐色,葉片常脫落而殘留突起的葉基,斷面黃白色,中心有髓。氣微,味淡。
17.4 鑒別
(1)本品粉末灰綠色。葉表皮細胞橫斷面觀類方形,外壁增厚并呈乳頭狀突起。不定式氣孔下陷。硫酸鈣結晶眾多,大多聚集呈簇狀,有的棱角明顯。纖維多成束,壁稍厚,木化,表面平滑或有刺狀突起;有的周圍細胞含有硫酸鈣結晶,形成晶纖維。可見螺紋導管和具緣紋孔導管。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5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西河柳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醇-丙酮-甲酸-水(10:6:0.5: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3%三氯化鋁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17.5 檢查
水分不得過15.0%(附錄ⅨH 第一法)。
17.5.1 總灰分
不得過15.0%(附錄ⅨK)。
17.6 浸出物
照水溶性漫出物測定法(附錄X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不得少于25.0%。
17.7 西河柳飲片
17.7.1 炮制
除去老枝及雜質,洗凈,稍潤,切段,干燥。
本品呈圓柱形的段。表面灰綠色或紅褐色,葉片常脫落而殘留突起的葉基。切面黃白色,中心有髓。氣微,味淡。
17.7.2 鑒別、檢查、浸出物
同藥材。
17.7.3 性味與歸經
甘、辛,平。歸心、肺、胃經。
17.7.4 功能與主治
17.7.5 用法與用量
3~6g。外用適量,煎湯擦洗。
17.7.6 貯藏
置干燥處。
17.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8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80.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00.
用到中藥西河柳的方劑
- 竹葉柳蒡湯
湯為方劑名,出自《先醒齋醫學廣筆記》方。處方:西河柳五錢,荊芥穗、蟬蛻、薄荷、甘草、知母(蜜炙)各...
- 清胃石膏湯
)6分,荊芥3分,生地3錢,花粉8分。主治:小兒麻后,牙疳黑爛。用法用量:加西河柳2錢,清水煎服。...
- 細柳散
liǔsǎn《仙拈集》卷三:方名:細柳散組成:西河柳葉(風干)。主治:悶痧。用法用量:水調服4錢,...
- 桑防白膏湯
:桑葉防風豆豉牛蒡桔梗前胡杏仁土貝人中黃霍石斛西河柳功能主治:疏風宣肺,清熱解毒。治喉痧。痧透喉寬...
- 透斑解毒湯
透絡提斑。主治:時毒疫癥,斑痧尚未盡透。用法用量:先用野菇根2兩,鮮西河柳3錢,煎湯代水,煎湯服。...
- 更多用到中藥西河柳的方劑
用到中藥西河柳的中成藥
- 小兒疏表丸
白茅根葛根板藍根前胡黃芩荊芥穗大青葉梔子天花粉西河柳水牛角濃縮粉制法:以上二十味,粉碎成細粉,混勻...
- 小兒羚羊散
翹250g牛蒡子125g浮萍125g赤芍75g西河柳250g牛黃125g黃連125g葛根125g川...
- 小兒金丹
活、生地黃、木通、大青葉、荊芥穗、桔梗、前胡、西河柳、赤芍藥、天南星(制)、玄參各9g,鉤藤、半夏...
- 兒童回春丸
g前胡75g玄參75g桔梗75g柴胡37.5g西河柳37.5g升麻20g牛蒡子(炒)75g制法:羚...
- 五粒回春丸
g柴胡30g淡豆豉40g荊芥穗40g前胡60g西河柳30g桔梗60g浙貝母40g牛蒡子(炒)60g...
- 更多用到中藥西河柳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西河柳
- 《續名醫類案》:[卷二十八·小兒科]疹
而愈。一兒疹發不出,喘嗽,煩躁悶亂。繆仲淳治,西河柳五錢,麥冬三錢五分,牛蒡三錢五分,蟬蛻、荊芥、...
- 《本草綱目拾遺》:[卷六木部]檉柳
俗名西河柳,性最透發。綱目檉柳下云,其枝葉消痞,解酒毒,利小便,不及治疹之用。宏治紹興府志∶檉俗呼...
- 《專治麻痧初編》:[卷三繆氏《廣筆記幼科》]痧疹續論
壅于肺故也,慎勿用定喘藥,惟應大劑竹葉石膏湯加西河柳兩許,玄參薄荷各二錢。如冬天寒甚痧毒為寒氣郁于...
- 《專治麻痧初編》:[卷六]王氏滄洲《古方選注》
無余蘊矣。德按∶天時陰雨地居新屋,宜加銀花貫仲西河柳活蘆根;毒盛者加紫雪丹。痧疹竹葉石膏湯竹葉(三...
- 《馮氏錦囊秘錄》:[痘疹全集卷三十三(麻疹門)麻疹門雜癥]論余熱余毒
苦寒以開發之,惟忌酸收,最宜辛散,辛散如荊芥、西河柳、干葛、石膏、鼠粘、麻黃;清涼如玄參、竹葉、天...
- 更多古籍中的西河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