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關節鏡是用來觀察關節內結構和病變的內窺鏡。最常用于膝關節,適用于臨床不易確診的關節內病變和損傷,如關節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十字韌帶損傷、腫瘤及滑膜炎等檢查。
可以直接檢查和在關節內取活體;沖洗關節腔,治療關節病;在直視下摘除關節游離體及損傷的關節軟骨碎片;能準確定出病變部位,有助于指導手術,并可免去不必要的手術。操作用的工具有穿刺套管針、關節鏡、活體組織鉗、光源和專用照相機等裝置。操作時可選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上止血帶。
插入關節鏡的部位,常取髕腱外側入路,有時也取髕腱內側、髕上囊內側或外側。先向關節內注入生理鹽水75~100ml使關節囊膨脹,而后在選定部位作一小切口,向關節內插入直徑為4.5mm的套管針,從套管插入關節鏡,順序觀察關節腔內組織結構并攝影。
也可經套管插入有活體組織鉗的關節鏡,在直視下取活體組織或夾出游離體。沖洗關節腔,拔管后縫合皮膚,用彈性繃帶包扎,一周后拆線。術后不久即可恢復原工作。本檢查有時可損傷關節面軟骨、韌帶或滑膜,而致血腫或創傷性關節炎等,應予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