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痘疹金鏡錄》卷首
2.1 方名
瀉黃納谷散
2.2 組成
石膏、黃連、生地、丹皮、木通、甘草(炙用)、生甘草、牛蒡子、山楂、荊芥穗。
2.3 主治
痘邪熱犯胃,唇口燥裂,口中膩渴,甚至舌起芒刺,嘴黑如煤,漿后身猶壯、熱,種種燥熱而不思食者。
2.4 瀉黃納谷散的用法用量
2.5 加減
重者,加大黃。
古籍中的瀉黃納谷散
- 《玉機微義》:[卷五十小兒門]論吐瀉有傷乳食有風有熱有寒有虛
見證吐瀉因傷風得之身溫乍涼乍熱睡多氣粗大便黃白色嘔吐乳食不消時咳嗽更有五臟兼見證當煎入臟君臣藥先大青...
- 《證治匯補》:[卷之二內因門]傷食
氣。潛耗津液。積聚轉固。而藥之余毒留于腸胃。漸變嘔吐腫泄痿黃。即或臨時痊可。而暗奪其紀者多矣。(匯補...
- 《保嬰撮要》:[卷十五]作渴不止
癥頓愈,佐以九味蘆薈丸而愈。一小兒口干作渴,發冷泄瀉,諸藥不效,皆謂不起,右關脈弦數,按之沉伏,尋揣...
- 《麻科活人全書》:[卷之三]微汗自汗大汗無汗第五十七
水煎服。靜遠主人化斑湯石膏知母元參麥冬牛蒡子連翹黃芩地骨皮淡竹葉水煎服。秘本黃連湯黃連黃柏黃芩麥冬...
- 《痘疹心法要訣》:[卷二痘形并證治門]鎖口
黃連生地青皮木通石膏丹皮荊芥穗牛蒡子(炒、研)大黃紅花紫花地丁引加燈心,水煎服。【方歌】鎖口瀉黃散...
- 更多古籍中的瀉黃納谷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