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下焦元氣,指腎氣而言[1]。見《脾胃論》:“下元土盛克水,致沖、任、督三脈盛。”腎居下焦,內藏元陰、元陽之氣,故稱“下元”。
3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下元
- 《普濟方》:[卷二百二十諸虛門]補虛治痼冷
(一兩炮裂去皮臍)天炮銼)白術茱萸(一絲子(二兩下三十補骨脂丸(出圣惠方)補暖脾腎虛冷氣。壯腰腳。...
- 《普濟方》:[卷二百十九諸虛門]補壯元陽
一兩)香(半兩)川椒(鹽湯送下一兩飲酒萬安丸治補下元。起陰陽。安魂定魄。和三焦。破積聚。消五谷。安臟...
- 《普濟方》:[卷二百二十一諸虛門]補虛理腰膝
(炒)木瓜(去頂瓤一枚每服茴香子丸(出圣惠方)治下元虛冷。腰膝疼痛。肌肉消瘦。漸加無力。茴香子(一兩...
- 《雜病廣要》:[內因類]脹滿
不免偏見,姑存之。)病因下焦虛寒(說見后治宜溫補下元條。)病不外氣水(氣血水相因)腫脹之病,原有內外...
- 《普濟方》:[卷二百二十二諸虛門]補虛益精髓
各一兩溫酒固真丸(出御藥院方)能養真氣。補不足。下元衰憊。精神減少。常服令人益精髓。南乳香(半兩)代...
- 更多古籍中的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