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內容簡介
下丘腦-垂體前葉及某些周圍內分泌腺之間的分泌功能存在著調節反饋或制約平衡的相互關系。下丘腦通過一系列的促垂體前葉激素(或因子)調節垂體前葉的功能,垂體前葉激素又可反饋影響下丘腦(短環)或通過某些周圍靶腺激素反饋影響下丘腦-垂體前葉(長環) 的分泌功能,使之興奮(正反饋)或抑制(負反饋)。而下丘腦又可受到更高級的神經中樞影響,被興奮或抑制。下丘腦-垂體前葉功能試驗一般包括對有關激素基礎值的測定及動態功能試驗,可從而揭示其分泌功能是否正常或不正常時病變所在環節:為下丘腦、垂體還是周圍腺體。動態試驗可分為興奮試驗和抑制試驗二類。
2.1 興奮試驗
可利用:①下丘腦的釋放激素(RH)對垂體相應促激素的刺激作用,迄今化學結構業已闡明,被人工合成并已應用于臨床者有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LRH)二種。②垂體前葉促激素對相應周圍腺的刺激作用。③一些藥物或神經遞質對某一內分泌的直接興奮,如口服左旋多巴后刺激生長激素(GH)分泌,氯丙嗪刺激泌乳素(PRL)分泌等。④一些物質對某一周圍激素的阻滯從而解除了其對下丘腦-垂體的反饋抑制,達到對某一腺體的興奮,如甲吡酮抑制皮質醇產生。興奮試驗主要在分泌功能不足時可了解其腺體的儲備功能情況,有助于判斷病變所在環節。
2.2 抑制試驗
可利用: ①下丘腦的抑制激素對相應促激素的抑制作用,迄今化學結構已闡明,被人工合成,已可試用于臨床者有生長激素釋放抑制激素(GHIH)。②外源性激素,如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地塞米松等,對下丘腦-垂體的反饋抑制。③一些藥物或神經遞質對某一激素的直接抑制,如多巴胺抑制PRL分泌等。抑制試驗一般可協助診斷內分泌功能亢進情況,及判斷其病變所在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