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衛生總微》卷十
2.1 方名
消乳丹
2.2 消乳丹的別名
消乳丹
2.3 組成
丁香半兩,木香半兩,青皮(去瓤炒黃)半兩,肉豆蔻(面裹煨)半兩,牽牛子(炒黃)半兩。
2.4 主治
飲乳過多,吐奶瓣不消。
2.5 消乳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3-5丸,乳上沾吮服。
2.6 制備方法
上為末,滴水為丸,如針頭大。
2.7 附注
消乳丹(《普濟方》卷三九四)。
3 《衛生總微》卷十三
3.1 方名
消乳丹
3.2 組成
蝦蟆10個(燒灰),木香1兩,蓬術1兩(炮),青皮1兩(去瓤),青黛1兩,肉豆蔻(面裹煨,去面)1兩,膩粉2錢,續隨子1分(炒),麝香少許。
3.3 功效
磨積化疳。
3.4 主治
小兒傷乳凝滯。
3.5 消乳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5-7丸,乳汁送下,不拘時候。
3.6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黍米大。
4 《直指小兒》卷四
4.1 方名
消乳丹
4.2 組成
4.3 主治
4.4 消乳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5丸,米飲送下,日2次。
4.5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稀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古籍中的消乳丹
- 《幼幼新書》:[卷第二十七]吐第二
飲乳過多,胸膈不快,或多吐,大便奶瓣不消,宜用消乳丹方,兼宜令兒乳后常服。木香丁香青橘皮(炒黃)肉...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十三]食氣積癖論
末。醋糊為丸芥子大。每服三四丸。米飲下。臨臥。消乳丹治傷乳凝滯。能磨積化疳。大妙。蝦蟆(十個燒灰)...
- 《嬰童百問》:[卷之七]驚瀉第六十九問
此瀉合溫補,至圣保命丹、鉤藤飲主之。或乳隨糞下,消乳丸、進食丸主之。或微渴心脾喘燥狂熱,此瀉尤難治,...
- 《醫學入門》:[外集·卷五小兒門]附∶小兒病機
傷。內傷乳食不化,面黃腹脹,瀉如抱壞雞卵臭者,消乳食丹∶丁香、木香、青皮、肉豆蔻、三棱、莪術各等分,...
- 《幼科證治準繩》:[集之八·脾臟部(下)黃膽]消食
)上為末,面糊丸綠豆大。食后紫蘇湯下二三十丸。〔丹溪〕治小兒吐瀉黃膽方三棱蓬術青皮陳皮神曲麥芽黃連...
- 更多古籍中的消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