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小紅米果為中藥名,出自《云南中草藥》,為《廣西藥用植物名錄》記載的紅紫珠之別名[1]。
3 小紅米果的別名
小紅米果、野蘭靛[2]
4 來源及產地
馬鞭草科植物紅紫珠Callicarpa rubella Lindl.的葉。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云南。[2]
5 性味
微苦,涼[2]。
6 功能主治
1.治吐血,衄血,咯血,尿血,痔瘡出血。煎服:15~30g。[2]
7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小紅米果
- 《本草述鉤元》:[卷十四谷部]粳
味甘寒。主治清熱止煩渴。利小便涼血。吐血不止。陳紅米泔水溫服一鐘。日三次。衄血《本草述鉤元》清楊時泰...
- 《本草分經》:[同名附考]谷類
豆。赤小豆緊小黯赤者入藥,稍大而鮮紅者不治病,米紅米黑者是相思子,亦名紅豆。豆即大豆黃卷。貍豆一作黎...
- 《外科理例》:[附方]如圣丸
十味為細末。用紅米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用六安茶煎湯送下。日進三半年全愈。小便尿如靛水黑色...
- 《簡明醫彀》:[卷之二疸證]黃腫
姜、棗湯下,病去七分,藥止。制礬法綠礬(十兩)、小麥(一升),淘凈曬燥,入鍋內用好米醋五、六碗煮半...
- 《醫學見能》:[卷三證治]刀傷跌打
煨酒調散。官桂(四分)丁香(十只)小茴香(八分)紅米(八分)火酒(一杯)八角茴香(八分)調加水少許,...
- 更多古籍中的小紅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