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獻血反應 (最后修訂于2017/3/15 22:41:34)[共52字]
摘要:獻血反應(adversedonationreactions)是指因獻血引起人體生理性或病理性的異常反應。......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無償獻血與機采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的分析與比較
【摘要】目的分析獻全血和機采血小板發生獻血反應的原因,以預防和減少獻血反應的發生,確保獻血者的安全。方法觀察、分析無償獻血者和機采血小板的獻血反應發生的情況。結果捐獻血小板的獻血反應要多于捐獻全血的獻血反應,獻血反應原因也有所差異。結論在對獻全血和捐獻血小板的獻血者獻血反應的預防和處理上應有所不同,充分保障獻血者安全獻血,加大獻血的關愛力度,以保留獻血者,避免因獻血反應導致血源流失。【關鍵詞】無償
- 機采血小板獻血反應的原因分析及預防與處理
【摘要】目的減少獻血反應,保障獻血者安全,更好地開展和推廣成分獻血。方法收集本中心2006年因獻血反應予以中斷采集的機采血小板獻血者13例,對獻血反應的原因、如何處理及預防進行分析和總結。結果出現獻血反應的多為女性,兩性之間差異有顯著性;緊張、睡眠不足、疲勞等因素易引發獻血反應。結論對機采血小板獻血者獻血前進行嚴格的體格檢查非常必要。【關鍵詞】血小板;獻血反應;原因;預防;處理Analysison
- 醫生不良誘導致中度獻血反應1例
【關鍵詞】不良心理誘導中度獻血反應1病歷摘要患者,男,27歲,體重68kg,初次獻血,于9月5日在朋友的陪伴下來到街頭采血車上捐血。在填寫獻血體檢單時詢問醫生獻血有什么感覺?平常愛開玩笑的體檢醫生信口回答:眼冒金花,兩腿發軟,全身無力。體檢化驗合格開始采血,獻血者表現出情緒緊張,當采血至350ml時,該獻血者說:不行了,不行了,我開始眼冒金花,兩腿發軟,全身無力。隨即面色蒼白,出虛汗,并出現暈厥,
- 獻血模式及獻血量與獻血反應的關系
【摘要】目的分析個人自愿無償獻血、計劃無償獻血及獻血量與獻血反應的關系。方法統計2003年1月~2005年12月北京血液中心個人自愿無償獻血和計劃無償獻血共521764人次獻血員情況。結果獻血反應發生率計劃無償獻血組比個人自愿無償獻血組高,兩組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比較獻血量200ml和400ml的獻血反應發生率在計劃無償獻血組和個人自愿無償獻血組差異均無顯著性。結論個人自愿無償獻血40
- 空腹機采血小板引起獻血反應1例
【摘要】目的探討并找出機采血小板發生獻血反應的各種因素,做好血小板采集過程中的巡視及護理工作,提高機采血小板的質量,為臨床提高高質量的機采血小板。方法認真分析判斷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做好采前宣傳、采中護理、采后注意事項的告知。結果經對癥處理大約5min后獻血反應癥狀開始緩解,10min后癥狀完全消失。結論積極觀察掌握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的各種因素,做好不良反應發生的預防護理工作,減少和有效的處理獻血反
- 特殊獻血反應3例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獻血反應常見的有暈厥、惡心嘔吐及局部不良反應,少見的有肌肉痙攣或抽搐,個別的發生心功能紊亂、驚厥、既往疾病的復發或加重等。主要表現為頭暈、惡心、出汗、面色蒼白,較重者意識喪失、驚厥及大小便失禁。一般經平臥、休息,對癥處理可很快恢復。但也有少數獻血者的獻血反應極其特殊,筆者在工作中曾遇到3例,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例1,無償獻血者,女,23歲,大學生,街頭,第1次獻血200ml。采血前經查體
- 流動采血車獻血反應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
青島市自《獻血法》頒布實施以來,血站的服務模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轉變,流動采血車每天開上街頭,停靠在商場或人群密集的地方,迎接來自各地的獻血者。筆者于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對流動采血車上的無償獻血者的獻血反應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青島市臺東采血點2004年共有11603人參加無償獻血,年齡18~55周歲,所有獻血者均按衛生部標準要求,經咨詢、體
- 無償獻血者獻血反應的心理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
心理因素是發生獻血不良反應的重要因素,多見于初次獻血者。初次獻血者恐懼心理的產生大部分是因為對獻血知識及獻血過程不夠了解,獻血者的恐懼心理不但會影響獻血者的情緒,而且會引起獻血反應而使采血中斷。因此,在獻血過程中,運用心理學分析獻血者出現獻血反應的誘因及心理變化,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至關重要。本文就此分析導致獻血者不良反應的心理因素并探討其相應的護理對策。1獻血不良反應的心理因素1.1獻血前精神過
- 采血車與采血室內獻血反應誘因的分析與護理
【摘要】目的通過對獻血者在采血車和采血室內出現的獻血反應進行比較,查找原因實施護理對策,降低獻血反應的發生率。方法對來自采血車、采血室的7539名獻血者的獻血過程進行監測,發現51名獻血反應者,就其產生原因進行比較、分析總結。結果采血車內獻血者的反應率高于采血室內獻血者的反應率。結論針對采血車內發生獻血反應的原因,改善獻血環境,營造良好的獻血氛圍,提高獻血者的滿意度。【關鍵詞】采血車;采血室;獻
- 獻血反應2668例的應急處理
成都市血液中心采血二隊自1998年10月1日開展無償獻血征集工作以來,已采集4,9606人(次)血液。其中發生輕、中、重度獻血不良反應2668人(次),經過及時和適當處理后,均迅速好轉和痊愈,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1獻血反應的分類 按反應程度,分輕、中、重度,輕度占絕大部分,詳情見表1。 表149606名獻血者中發生獻血反應的分類(略) 2獻血反應的原因分析 參加獻血的人員,按規定一次獻血
- 機采血小板中常見獻血反應預防
隨著無償獻血隊伍的擴大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單采成分血以其濃度高、療效好、不良反應少等優點越來越被臨床所接受。但與采全血相比,機采成分血為雙臂或單臂循環采集,費時較長,容易發生一些獻血反應。下面就我站采用Amicus、CS-3000、MCS+血細胞分離機進行血小板采集過程中一些獻血反應的原因及預防做以下分析與探討。 1獻血反應情況分析 我站機采科自1997年開展無償機采血以來,共采集7589人次,
- 重度獻血反應1例報告
。 討論:無償獻血200~400ml對正常人的健康無影響,但文獻記載獻血時偶有重度不良反應[1]。筆者從事多年的體檢工作,通過體檢參加獻血的人數5萬人以上,僅見此1例重度反應。經回顧分析造成嚴重獻血反應的原因,一般都有潛在的因素而在體檢中疏忽了。事后通過獻血者本人和家屬的詳細回憶,該獻血者在幼年的時候,曾有多次高燒抽搐的病史,并在青春期發作過1次。這是引起獻血后嚴重反應的潛在因素。由于腦部功能病
- 獻血者類型與獻血反應情況的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獻血者類型與獻血反應發生的關系。方法從獻血反應發生的情況,觀察、分析其與獻血者類型誘發因素的關系。結果獻血反應的發生及反應的程度與獻血者類型有關,計劃無償獻血者獻血反應的發生比例及反應的程度均大于非計劃無償獻血者。結論保障獻血者安全獻血,在加大無償獻血宣傳力度基礎上,要注重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素質。【關鍵詞】獻血;獻血者類型;獻血反應WHO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遠程教材將獻血者類型分為:
- 獻血不良反應的調查分析及護理
【關鍵詞】獻血不良反應;護理 無償獻血發展的動力是讓獻血者享受快樂的獻血過程。隨著無償獻血事業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適齡健康公民參與其中,我市自2008年醫療臨床用血已全部來自自愿無償獻血。隨著人數的逐年增加,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高,獻血反應的發生除引起獻血者恐懼,產生負面心理外,還因血液不足量,不得不報廢,造成血液浪費,并影響再次獻血的積極性,對無償獻血宣傳工作造成不利的負面影響。筆
- 高原地區預存式輸血在先心病手術中應用探索
組進行比較,探索預存式自體輸血措施在高原地區開展的可行性。方法將16例有手術指征的先天性心臟病室缺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為預存式自體輸血+庫血輸注;對照組為只輸庫血。觀察患者自體血抽取時是否出現獻血反應,并對比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24hRBC計數、Hb、HCT、PLT、PT、TT以及輸用自體血及異體血量及是否出現死亡病例等情況。結果實驗組與對照組術前及術后RBC計數、Hb、HCT、PLT、PT、T
- 流動獻血車獻血量與獻血反應的統計分析
隨著人們對無償獻血認識的不斷提高,我市中心血站自2001年5月起,將以往間斷上街的流動獻血車改為每周6天街頭采血,無償獻血中99%都是在獻血車上采集完成。4年來志愿獻血者多次獻血和一次選擇獻血400ml的人數正逐年遞增,筆者對2001年5月~2004年12月兩輛流動獻血車志愿獻血者的獻血量和出現獻血反應情況進行了比較,情況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分析對象 兩輛流動獻血車街頭74944人
- 不同獻血體位與獻血反應及獻血量關系分析
“無償獻血,拯救生命”,這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也是每一個適齡健康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而獻血過程中發生的不良反應,雖然發生率低,卻大大影響著公民獻血的熱情。在目前獻血者短缺的情況下,如何減少獻血反應及增加獻血量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現就獻血體位與獻血反應及獻血量的關系探討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均取自煙臺市中心血站:(1)采血車Ⅰ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四零六廠制造,車上座位全是緊貼車窗
- 機采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的原因及分析
應。結論為減少獻血者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機采血小板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的原因、種類、臨床表現,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和護理,對保障獻血者的安全至關重要。【關鍵詞】不良反應;機采血小板;獻血反應,護理;獻血反應,預防血細胞分離機機采血小板可減少獻血人數,降低紅細胞浪費,提高血小板采集數量和質量,從而降低輸血傳播疾病的概率和輸血反應率。隨著血細胞分離機性能的不斷提高,可從獻血者血循環中一次
- 淺談心理學在獻血過程中的重要性
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無償獻血已成時尚。由于獻血者各自的心理活動不同,獻血行為表現也不同,常會出現一些獻血反應,而影響獻血的順利進行。因此,醫護人員掌握心理學知識在無償獻血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既能促進獻血工作順利進行又能減少獻血反應的發生。結合工作實踐談談心理學知識在獻血中的應用體會。 1心理因素與獻血表現 心理是腦的功能,腦是心理活動的器官,心理反應是客觀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通過大腦活動而產
- 穿刺靜脈局部反應的原因分析及預防
穿刺靜脈局部反應是獻血后常見的一種局部不良反應,有皮下血腫、靜脈炎兩種。它的發生不僅給獻血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精神的壓力,而且間接影響無償獻血工作的開展。我中心通過對1999年發生的靜脈反應進行研究分析并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1穿刺靜脈局部反應資料我中心1999~2003年的靜脈局部反應資料見表1。表11999~2003年靜脈局部反應資料例(%)(表略)1999年發生
- 無償獻血者心態分析及護理體會
【摘要】目的通過分析獻血者心態,做好心理護理,減少獻血反應。方法在獻血者開始獻血到結束約20min,進行觀察及比較心態分析。結果觀察的140名無償獻血者中,發生反應的有5例,3例完成了采血,2例終止采血。結論針對獻血員心態分析進行心理護理,產生不同的護理效果,保護獻血者,使他們建立信心,再次無償獻血。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心理護理己成為醫學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應用于臨床對病人有良好的療效,
- 獻血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及預防
到大小便失禁的惡性痙攣。(4)恢復期:神志清楚,自述全身乏力,面色由白轉紅,四肢轉暖,心率恢復正常,脈搏和緩有力。 2結果 見表1。 表1獻血不良反應與各種誘因的關系(略) 注:1673例獻血反應經處理后在5~30min進入恢復期 3討論 心理因素是發生獻血不良反應最重要因素,多見于初次獻血者,獻血時因其情緒過度緊張、恐懼,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經興奮,血壓下降,腦供血不足而引發不良反應。體
- 當代針灸精粹
使讀者從中獲得大量信息,介紹的治療方法操作簡便,應用范圍廣,療效確切,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適于各級臨床醫師、基層醫務人員、醫學院校師生和針灸愛好者閱讀參考。作者簡介:目錄:第一章內科一、急癥休克高熱獻血反應暈厥急腹痛二、傳染病艾滋病淋病奈瑟球菌感染瘧疾破傷風脊髓灰質炎百日咳肺結核淋巴結核急性病毒性黃疸型膽炎乙型肝炎慢性遷延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腸傷寒真菌性腸炎三、理化、生物因素中毒食源性
- 淺談對無償獻血者的心理護理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護理在無償獻血中的作用。方法通過嚴密觀察,根據獻血反應判斷標準對獻血者出現獻血反應,進行對癥處理和必要的心理護理。結果心理護理直接影響獻血者的情緒及血液質量。結論針對性心理護理可以減少或有效處置獻血反應,保護獻血者,使他們建立信心,再次參加無償獻血。【關鍵詞】無償獻血者;心理護理 我們對獻血者出現的獻血反應進行對癥處理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 無償捐獻機采血小板者167例整體護理
8例,女69例。年齡22~53歲,其中22~30歲45例,占26.95%;~40歲78例,占46.71%;~53歲44例,占26.34%。獻血小板次數:第1次64例,占38.32%;第2次38例,占22.75%;第3次及以上65例,占38.92%。發生獻血反應26例,獻血反應率15.57%;其中低鈣反應21例,占獻血反應總數的80.77%,輕度獻血反應5例,占獻血反應總數的19.23%。 1.
- 獻血暈針反應及其處理
從1998年10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在全國開始實施,該法規定“國家實行無償獻血制度”。5年多來,全國大多數采供血機構已實現了從有償獻血到無償獻血制度的轉變。在開展無償獻血中,雖然采血過程是嚴格和安全的,但仍有少數獻血者發生獻血不良反應,主要是暈針反應。因此,注意預防和及時、正確處理暈針反應十分重要。現將本血液中心采血二隊的獻血者近5年多來發生暈針反應及其處理情況報道如下。 1獻血者選
- 無償獻血者獻血副反應預防及護理
,在62386例集體無償獻血者中發生副反應者為357例,反應率為0.57%;其中,因心理因素所致發生反應者為285例,占獻血人數的0.46%,占反應總人數的79.83%;非心理因素所致的副反應僅占獻血反應的20.17%(72/357),占獻血人數之比為0.11%(72/62836)。 2副反應的原因分析 從本文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在集體獻血時獻血者因心理因素所致發生副反應的比例占發生副反應總數的
- 護理的質量在無償獻血中的作用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的頒布與實施,獻血的模式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由有償獻血轉為無償獻血,其涉及面廣、社會性強。在獻血過程中,護理的質量直接影響獻血者的情緒及血液質量。對獻血者能及時、有效、正確的護理,特別是心理護理,不僅能給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體貼,也可減少或避免獻血中不良反應的發生;同時對獻血者保留、動員其再次獻血及促進無償獻血事業順利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1獻血前的護理工作由于獻血者都是來自
- 無償獻血者采血后發生暈厥的預防體會
目前無償獻血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已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無償獻血的行列中。采血時有少數人會發生獻血反應,主要的是暈厥,為減少獻血反應的發生,使大家對獻血不再懼怕,預防獻血反應的發生就顯得尤為重要。現將筆者在工作中的一點體會總結如下。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2003年我站共采血9600例次,發生暈厥84例次,發生率為0.9%,其中初次獻血70例次(83.3%),空腹獻血者12例次(14.3%),因
- 無償獻血者獻血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
體獻血時獻血者發生不良反應的原因及其預防和護理措施進行研究探討,以促進無償獻血活動健康發展。1臨床資料本文隨機選用了興安盟地區2000年至2007年由政府下達任務指標的集體無償獻血資料8360例;獻血反應是獻血者生理和心理應激反應引起的綜合征。可分為心理因素和非心理因素所致的兩類。通過對8360例集體無償獻血資料進行統計分類,在8360例集體無償獻血者中發生不良反應者為97例,反應率為1.16%;
- 影響高原地區初次獻血者的心理因素
隨著獻血模式的改變和醫護水平的不斷提高,探討影響獻血者心理的諸多因素已成為新的課題。我們在重視研究生理因素對獻血者影響的同時,還不應忽視社會心理因素對獻血者的作用。在血站的實際工作中,必須針對不同職業、不同文化層次和來自不同地區的高原獻血者,所表現出的不同心態,與之及時溝通,從心理方面解除其顧慮,以減少獻血反應的發生。1獻血環境對獻血者的心理影響1.1陌生的采血環境對獻血者的心理影響初次獻血者來到
- 對靜脈穿刺不當引起疼痛性休克1例的處理
靜脈穿刺是一項操作相對簡單,但在整個采血過程中,對操作技術要求嚴格、規范,技術含量高,責任心較強的工作。獻血員在獻血中和獻血后,出現不同程度的獻血反應,時有發生,但在采血中由于穿刺不當而引起嚴重的獻血反應,如疼痛性休克伴小便失禁,筆者在20多年的護士生涯中,偶遇1例,現報告如下。 1病歷摘要 患者,男,35歲,體重70kg,“A”型血,是本站的長年獻血員,獻血前體檢測BP95/62mmHg,
- 自身輸血
,如多次輸血后產生多種紅細胞抗體者,血小板輸注無效者,IgA缺乏者,稀有血型。1.2.2禁忌證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動脈瓣狹窄,房室傳導阻滯,心律失常,嚴重高血壓患者。服用抑制代償性心血管反應藥物的患者,有嚴重的獻血反應史患者。1.3血液的采集與保存1.3.1全血的采集與保存對擇期手術患者,一般主張在已確定手術日期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分次采集患者自身全血,置4℃保存,并于手術中或術后返輸,采血量可按患者
- 采集血液缺量原因分析與對策
92/61708)。其中200ml血袋采集缺量164袋,缺量率0.46%(164/36010);400ml血袋采集缺量128袋,缺量率0.50%(128/25698)。捐血者因心理緊張等原因導致的獻血反應是采血量不足的主要原因。結論給捐血者提供輕松、愉快、舒適的捐血環境,消除捐血者心理緊張,可以有效減少血液因采集缺量而造成的血液報廢。 【關鍵詞】血液;缺量;獻血反應 Causesandcoun
- 獻血時獻血者不良反應的原因及預防與護理
獻血者在規定的時間內一次獻血200~400ml一般不會影響健康,但也常有獻血后不良反應發生。獻血反應的發生并非器質性病變所致,其主要原因是精神高度緊張、恐懼扎針時疼痛等各種因素引起的心交感神經興奮性減弱,反射性迷走神經活動性增強,導致血輸出量驟減,出現一般性腦供血不足,嚴重者可引起短暫性意識喪失,發生抽搐、昏厥等現象。尤以暈厥反應為多見。據我站統計,2004年1月~2005年6月共采血12430人
- 如何對無償獻血者實施心理護理
【關鍵詞】護士;無償獻血;心理護理由于無償獻血者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需求不同,護士實施無償獻血護理過程中,應注意改善無償獻血者的心理狀態,調動無償獻血者的主觀能動性,以達到獻血護理目標的最佳效果。創造安靜、舒適的無償獻血環境,使無償獻血者獲得生理、心理需要的外部條件;心理護理是完成獻血關鍵,針對個體差異,因人施護;獻血反應的心理護理應著重穩定無償獻血者情緒,使無償獻血者增加信心;獻血后應激發無償獻血者
- 淺談無償獻血的護理工作
神高度緊張,采血護士應盡量地找話題同他們進行交談,盡快分散獻血者的注意力。同時要鼓勵和贊揚其獻血行為,用關心體貼的話語分散無償獻血者注意力,放松其心情,以減少采血反應的發生,順利完成采血。一旦發現獻血反應,無論是輕度、中度或重度,護理人員首先要沉著、冷靜,更不能慌張,要及時有效地采取措施。停止采血,讓其平臥、抬高雙腳、松開衣領及腰帶,得到充分休息,保持空氣流通,更不能讓其他獻血者圍觀,以防發生連鎖
- 獻血采血后發生暈厥317例的誘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暈厥是獻血者在獻血過程中或獻血后突然發生短暫的意識喪失,也是常見的一種獻血反應。若觀察處理不及時可發生嚴重后果而增加獻血者的痛苦,給采血工作帶來不必要的困難。筆者統計2004年我站無償獻血者48150人次,其中317例發生獻血暈厥反應,現將暈厥發生的誘因分析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48150人次,為2004年青島地區參加無償獻血的獻血者年齡18~55歲,獻血前嚴格按衛生部《獻血者
- 護理工作質量在無償獻血中的重要性
交談。可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等選擇不同的話題,盡快分散獻血者的注意力。總之將獻血者的痛苦減少到最低程度,讓他們有個愉快而順利的獻血經歷,為再次獻血樹立更好的信心。個別少數人也會發生獻血反應,其原因有:初次獻血或多或少都有些恐懼,加上對獻血知識了解少,有思想顧慮,心情高度緊張,也有的當看到別人獻血或發生反應時,自己尚未采血即暈厥。有的還因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獻血前休息欠佳、饑餓、獻血
- 101例靜脈采血后皮下瘀血分析
【關鍵詞】采血靜脈采血后皮下瘀血是較為常見的輕度獻血不良反應之一,因其對獻血者身體無嚴重傷害,往往被采供血機構忽視。我站自引進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以來,堅持“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原則,認為忽視獻血者的感受將使獻血者流失,獻血后留下皮下瘀青將對周圍的人產生不良的負面影響。為進一步加強對獻血者的服務,我站對2007年市內5個采血點的獻血人群進行調查,結果如下。1對象與方法1.1對象20
- 護理工作在無償獻血招募中的作用
疑慮。向他們宣傳講解有關獻血知識、血液生理知識和獻血意義。 1.2向捐血者細致地講解獻血前后的注意事項使獻血者充分認識到健康的公民適量獻血對身體有益無害,同時讓他們知道在捐血時空腹、疲勞容易引起獻血反應,采血前飲酒、熬夜、疲勞、服藥等易造成ALT偏高,造成血液的浪費[1]。了解血站工作的性質及意義,取得獻血者的信任,減輕其心理負擔。用護士的耐心、細心、貼心和真心換取獻血者的愛心。使處于不同心理狀
- 傳統獻血模式與現代無償獻血模式下獻血報表的統計學分析
【摘要】本文從統計工作的角度,按獻血者來源的構成不同,對1991~2002年期間獻血用血統計月報表進行匯總和比較,通過分析比較,可以看出ALT、HBsAg、HCV為血液主要淘汰項目,并明顯觀察到部分指標在特定階段內的異常變化,這就提示在獻血員隊伍中可能出現的異常疫情。經分類統計,ALT、HBsAg、HCV篩選項目在無償獻血模式下的淘汰率顯著低于傳統獻血模式下的淘汰率,這就說明無償獻血模式可以為市民
- 獻血后皮下瘀血的預防
獻血后穿刺部位局部青紫腫脹是一種最多見的獻血不良反應,嚴重時獻血者一側前臂青紫腫脹、疼痛,肢體活動受限,給獻血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增加其對獻血的恐懼心理,影響了無償獻血工作的開展。2002年以來,筆者采用三指按壓法及有效的宣傳等預防措施,使獻血者獻血后局部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下降,最大限度地減輕獻血者痛苦,現報告如下。 1預防方法1.1嚴格無菌操作采血工作人員在采血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 錫林浩特地區計劃無償獻血與自愿無償獻血人群血液安全性比較分析
錫林浩特地區地處中蒙邊界,地廣人稀,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的無償獻血人群。為探討本地區計劃無償獻血與自愿無償獻血人群血液安全性,筆者分析比較了8934例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現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檢測對象2005年7月~2006年5月間錫林浩特地區無償獻血者8934例。其中,計劃無償獻血3595例,自愿無償獻血5339例。1.2試劑與方法HBsAg、抗-HCV、抗-HIV、梅毒初檢均采用ELI
- 計劃無償獻血向自愿無償獻血轉移的探討
辦,杜絕拖拉作風。 3.3加強硬件投入,完善必備的服務設施。服務設施是體現人文關懷的重要物質基礎。要因地制宜地改善和美化候采與獻血環境,配置電視、報紙,播放輕音樂,提供開水、飲料、飲食。對偶有不良反應的獻血者給予特殊關懷,及時恰當的處置,使獻血者處處體會到血站人性化的溫暖和愛護。 3.4獻血激勵機制兌現。用血者凡是符合免費用血和退還用血補償金,堅決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報銷用血費用和返還用血補償金,
- 無償獻血愛的奉獻——中山三院醫務人員積極參加無償獻血
隨著廣州地區醫務工作者迎春無償獻血活動的開展,我院醫護工作者無償獻血活動拉開了序幕!1月20日上午,我院門診大樓13樓人潮涌動,氣氛熱烈。僅半天時間,已有453名醫護人員無償獻血!無償獻血是國家倡導,提高國民體質,保障醫療安全的重要舉措。在廣州市政府的號召下,經過廣大市民的努力,近幾年廣州地區已實現全部臨床用血來自于無償獻血;作為臨床用血的主要單位,我們深知血液的重要;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深知血液
- 加強無償獻血志愿者隊伍建設促進無償獻血工作的實踐
【摘要】1998年,隨著我國《獻血法》正式實施,無償獻血成為我國采供血機構采集血液唯一的合法制度途徑。貫徹落實《獻血法》,在公益、奉獻、互助精神感召下,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無償獻血,基本滿足了臨床醫療用血需求,本文簡要回顧了近年來本地區加強無償獻血志愿者隊伍建設,促進無償獻血工作的做法,拋磚引玉,希望與同行學習討論。【關鍵詞】無償獻血;志愿者;工作實踐 無錫市無償獻血在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熱情支持下,
- 語言對初次獻血者的心理影響
無償獻血活動的深入展開,越來越多的人樂于作出奉獻,踴躍獻血。人們初次獻血時的體驗,往往決定著他們是否再次獻血。因此,探討影響初次獻血者的心理因素,已成為新的課題。在工作實踐中我們發現,采血工作的環境、醫護人員的語言態度、行為方式等都會對初次獻血者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采血人員的言談話語,更直接導致初次獻血者的心理變化。醫護人員與獻血者融洽的語言交流,會使獻血者消除心理顧慮,減少獻血反應的發
- 機采血小板獻血者枸櫞酸鹽反應情況分析
應用血細胞分離機采集血小板對獻血者是安全可靠的,但在采集過程中有部分獻血者出現枸櫞酸鹽反應,筆者觀察了134例機采獻血者的反應,現將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標本來源 2004年9月~2005年5月我站機采血小板獻血者1087例,男862例,女225例,年齡20~52歲。均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標準,機采前進行血常規檢測,采集1個治療量獻血者血小板計數(150~200)×109/
- 淺析無償獻血400ml的科學性探討
,輸血免疫不良反應及經輸血途徑傳播相關疾病的機會相應增加。所以,病人在總輸血量不變的情況下,輸入血液的人份越少越安全,并使配血失誤率大大降低,符合安全輸血的宗旨。 3.4400ml獻血量不會增加獻血反應的發生2001~2004年青島市總獻血反應為1832人次,獻血量200ml為1232人次,反應率為1.53%;200~400ml為600人次,反應率為0.73%;一次獻血400ml發生反應的人數遠
- 無償獻血工作管理與人性化服務
設置人性化:青島血站獻血者99%是在流動采血車上完成整套采血過程,因此車輛設施要充分體現人性化設置,流程設置合理,且采血座椅、躺椅符合人體生理基本需求,有采血間、獻血后的休息間、飲水間,還要考慮有獻血反應的躺椅等;(2)工作人員人性化:所有上崗人員衣帽整齊,態度和藹,性格開朗,言語謙遜禮貌,既溫文爾雅,又樸素大方,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增強對獻血者的服務觀念,并能與之進行良好的語言溝通協調;(3)樹立人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