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手術名稱
顯微支撐喉鏡下杓狀軟骨切除術
3 顯微支撐喉鏡下杓狀軟骨切除術的別名
4 分類
耳鼻喉科/喉手術/喉麻痹、環杓關節固定及誤吸的手術/雙側聲帶麻痹手術/聲帶外移固定術/杓狀軟骨切除術
5 ICD編碼
30.2903
6 概述
顯微支撐喉鏡下杓狀軟骨切除術的優點是:①手術損傷較喉裂開術小;②術后傷口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低;③該術式具有既能改善呼吸又不必在頸部做切口的優點。
7 適應癥
顯微支撐喉鏡下杓狀軟骨切除術適用于:
2.因雙側聲帶外展麻痹而行氣管切開術后經保守治療仍不能拔管,病人不愿意長期戴氣管套管者。
8 禁忌癥
1.因解剖異常使直達喉鏡不能通過聲門上區喉部者。
2.因頸椎病變頸部不能仰伸者。
9 術前準備
1.術前應詳細做體格檢查,并攝頸部側位X線片,以排除氣管狹窄。
3.直達喉鏡檢查和頸段氣管鏡檢查,探觸杓狀軟骨的活動度。
4.手術器械準備支撐喉鏡一套,雙目手術顯微鏡,喉顯微手術器械一套,電凝器。
10 麻醉和體位
11 手術步驟
11.1 1.氣管切開術
先在局麻下行氣管切開術,經氣管切開處插入麻醉插管,開始全麻。
11.2 2.安置支撐喉鏡
麻醉達到適當深度后,肌肉完全松弛時,病人肩下墊枕,頭略后仰,口內放置牙墊。術者站立于病人頭端,左手持喉鏡,沿舌根輕輕伸入,暴露會厭,將喉鏡遠端尖部越過會厭,挑起會厭,調整喉鏡的位置至能滿意暴露喉部時,接上支撐架,固定之。
11.3 3.調試手術顯微鏡
移動手術顯微鏡,使手術顯微鏡的物鏡能通過喉鏡看到聲門,對準焦距后,固定手術顯微鏡。
11.4 4.切除杓狀軟骨
用喉顯微手術器械,在杓狀軟骨表面做切口,切開杓狀會厭襞黏膜(圖9.6.4.1.1.3.1-1),分離黏膜下的軟組織,暴露出杓狀軟骨的上部,以小鉗子夾住杓狀軟骨,分離周圍組織,取出杓狀軟骨(圖9.6.4.1.1.3.1-2)。在剝離杓狀軟骨過程中出血常引起術野不清,妨礙操作,可用針形電凝器止血(圖9.6.4.1.1.3.1-3),若無此裝置,也可以鉗夾浸有腎上腺素的小棉球壓迫出血點。電灼去除杓狀軟骨后的組織腔,利于以后瘢痕形成牽拉聲帶向外側移位(圖9.6.4.1.1.3.1-4)。對合杓狀會厭襞上的切口,撤出喉鏡。
12 術后處理
1.術后應禁聲10d以上,直至瘢痕形成,聲帶最大限度外移時方可發聲。
2.氣管切開護理。
4.必要時可以全身應用抗生素。
13 述評
1.杓狀軟骨未能全部去除。
2.聲帶術后外移不滿意。
3.因術中出血不易控制使手術不能進行而改行其他種類的手術。
4.術后喉內瘢痕形成致使以后的聲帶外展術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