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實。原產亞洲東南部,我國臺灣、廣東、廣西、福建、四川、云南、貴州等也均有栽培,以臺灣、廣東最多。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經處理脫澀后,洗凈鮮用。我國栽培的有甘蕉,粉蕉兩個品種。甘蕉果形短而稍圓,粉蕉果形小而微彎。其果肉香甜,除供生食外,還可制作多種加工品。
香蕉是人們喜愛的水果之一,歐洲人因它能解除憂郁而稱它為“快樂水果”,而且香蕉還是女孩子們鐘愛的減肥佳果。香蕉又被稱為“智慧之果”,傳說是因為佛祖釋迦牟尼吃了香蕉而獲得智慧。香蕉營養高、熱量低,含有稱為“智慧之鹽”的磷,又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鉀、維生素A和C,同時膳食纖維也多,是相當好的營養食品。
2 香蕉的別名
蕉子、蕉果、甘蕉
3 香蕉的營養價值
1. 香蕉含有大量糖類物質及其他營養成分,可充饑、補充營養及能量;
2. 香蕉性寒能清腸熱,味甘能潤腸通便,可治療熱病煩渴等癥;
4. 香蕉中含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物質,可以抑制血壓的升高;
5. 香蕉果肉甲醇提取物對細菌、真菌有抑制作用,可消炎解毒;
6. 香蕉中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等可以防癌抗癌。
4 香蕉的選購及保存
1. 優質香蕉果皮呈鮮黃或青黃色,梳柄完整,無缺只和脫落現象,一般每千克在25個以下;單只香蕉體彎曲,果實豐滿、肥壯、色澤新鮮、光亮、果面光滑,無病斑、無蟲疤、無霉菌、無創傷,果實易剝離,果肉稍硬;
2. 香蕉在冰箱中存放容易變黑,應該把香蕉放進塑料袋里,再放一個蘋果,然后盡量排出袋子里的空氣,扎緊袋口,再放在家里不靠近暖氣的地方,這樣香蕉至少可以保存一個星期左右;
3. 香蕉容易因碰撞擠壓受凍而發黑,在室溫下很容易滋生細菌,最好丟棄;
4. 老人吃香蕉時,不要狼吞虛咽,以免被噎著。
5.香蕉在儲存和運輸的過程中,香蕉表皮的細胞被破壞,里面的氧化酶素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了一種黑色的物質,香蕉皮就變黑了。是香蕉變成熟的一個過程,果肉甜度變高,并不影響本身營養。
6. “巴拿馬病”是一種由植物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又稱鐮刀菌枯萎病,俗稱香蕉黃葉病。這種病原真菌通過感染香蕉根部,擴展到球莖和加莖,并在維管束組織中阻礙香蕉的水分和養分傳導,最終導致病變。“巴拿馬病”的外部癥狀表現為黃葉,最后整株枯死。通常,患病的香蕉植株在結果前就已經死亡,即使能結果,其果實也很小,根本不能成為商品果。“巴拿馬病”的病原生物根本不會擴展到香蕉的果皮,更不會到達果肉。行業內稱“巴拿馬病”為“蕉癌”,是對這種植物疾病的形容,指染上這種真菌的香蕉植株很難以存活。迄今為止,沒有科學研究結果顯示,香蕉“巴拿馬病”的病原生物能跨越植物界侵染危害動物。
5 香蕉適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尤其適合口干煩躁、咽干喉痛者,大便干燥、痔瘡、大便帶血者,上消化道潰瘍者,飲酒過量而宿醉未解者,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者;
2. 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者不宜多食、生食,急慢性腎炎及腎功能不全者忌食。
6 香蕉的食療功效
香蕉味甘、性寒,入肺、大腸經;
具有清熱,生津止渴,潤肺滑腸的功效;
7 香蕉的食用建議
每天1~2支
1. 治痔瘡便血連皮燉食;
2. 治便秘:熟透鮮果1~2個,剝去外皮吃,每天睡前及起床后各1次。
3. 香蕉屬于熱帶水果,適宜儲存溫度是11~18度,一般情況下保存時間最長的是13度,不能放冰箱里保存。
8 《全國中草藥匯編》:香蕉
8.1 拼音名
Xiānɡ Jiāo
8.2 香蕉的別名
弓蕉、香牙蕉、甘蕉
8.3 來源
芭蕉科芭蕉屬植物香蕉Musa paradisiaca L. var. sapientum O. Kuntze,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一般鮮用。
8.4 性味
甘、澀,寒。
8.5 功能主治
全草:用于流行性乙型腦炎,白帶,胎動不安;外用治癰癤腫毒,丹毒,中耳炎。
香蕉皮或果柄:高血壓。
8.6 香蕉的用法用量
鮮品1~4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搗汁搽患處。治中耳炎,取莖汁滴耳。
8.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9 《中華本草》:香蕉
9.1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9.2 拼音名
Xiānɡ Jiāo
9.3 英文名
Banana
9.4 香蕉的別名
蕉子、蕉果
9.5 來源
藥材基源:為芭蕉科植物大蕉和香蕉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Musa sapientum L.[Mlparadisiaca L.var.sapientum(L.)O.Kuntze]2.Musa nana Lour
采收和儲藏:果實將成熟時采收,鮮用或曬干。
9.6 原形態
1.大蕉,多年生叢生草本,高3-7m。具匍匐莖,假莖厚而粗重,多少被白粉。葉柄甚伸長,長在30cm以上,多白粉,葉翼閉合;葉直立或上舉,長圓形,長1.5-3m,寬40-60cm,葉面深綠,葉背淡綠,被明顯的白粉,基部近心形或耳形,近對稱,先端銳尖或尖。穗狀花序下垂,花序軸無毛,苞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30cm以上,脫落,外面呈紫紅色,內面深紅色,每苞片有花二列,雄花脫落;花被片黃白色,合生花被片長4-6.5cm,離生花被片長約為合生花被片長之半,為透明蠟質,具光澤,長圓形或近圓形,先端具小突尖、錐尖或卷曲成囊。果序由7-8段至數十段的果束組成。果長圓形,按長寬比例較短粗,果身直或微彎曲,長10-20cm,棱角明顯,果柄通常伸長,果肉細膩,緊實,未成熟前味澀,成熟時味甜或略帶酸味,但缺香氣或微具香氣,無種子或具少數種子。花、果期全年。
2.香蕉,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莖。植株叢生,一般高不及2m,高型的達4-5m。假莖均濃綠而帶黑斑,被白粉,尤以上部為多。葉柄短粗,通常長在30cm以下,葉翼明顯,張開,邊緣褐紅色或鮮紅色。葉片長圓形,長(1.5-)2-2.2m,寬60-70cm,先端鈍圓,基部近圓形,兩側對稱,葉面深綠色,無白粉,葉背淺綠色,被白粉。德狀花序下垂,花序軸密被褐色絨毛,苞片外面暗紫色,雄花苞片不脫落,每苞片內有花2列;花乳白色或略帶淺紫色,離生花被片近圓形,全線,先端有錐狀急尖,合生花被片的中間二側生小裂片,長約為中央裂片的1/2。最大的果叢有果360個之多,重可達32kg;一般的果叢有果8-10段,有果150-200個;果長圓形,長15-25cm,果棱明顯,有4-5棱,先端漸狹,果柄短,果皮青綠色,果肉甜滑,無種子,香味特濃。花、果期全年。
9.7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多為栽培。
資源分布:1.我國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及云南等地均有培培。原產印度、馬來西亞等地。
2.原產我國南部。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以及云南等地有栽培。
9.8 化學成份
大蕉果實含已糖(hexose),糖醛酸(uronic acid),乙酸異戊酯(isoamyl acetate),多馬胺(dopamine),腎上腺素(epinephrine),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5-羥色胺(serotonin),蛋白質(protein),枸椽酸(citeric acid),14α-甲基-9β,19-環-5α-麥角-24(28)-烯-3β-醇[14α-methyl-9β,19-cyclo-5α-ergost-24(28)-en-3β-ol],31-去甲環鴉片甾烯酮(31-norcyclolaudenone),磷酸烯醇丙酮羥化酶(PEPC)。種子含黃烷-3,4-二醇類成分:左旋-(2S,3S,4R)-2,3-順式-3,4-反式-4,7-羥基黃烷-3,4-二醇[(-)-(2S,3S,4R)-2,3-cis-3,4-trans-4,7-dihydroxyflavan-3,4-diol],左旋-(2S,3R,4R)-2,3-反式-3,4-順式-4,7-二羥基黃烷-3,4-二醇[(-)-(2S,3R,4R)-2,3-trans-3,4-cis-4,7-dihydroxyflavan-3,4-diol],左旋-(2S,3R,4R)-2,3-反式-3,4-順式-4-羥基黃烷-3,4-二醇[(-)-(2S,3R,4R)-2,3-TRANS-3,4-cis-4-hydroxyflavan-3,4-diol]左旋-(2S,3S,4R)-2,3-順式-3,4-反式-4,5,7-三羥基黃烷-3,4-二醇[(-)-(2S,3S,4R)-2,3-cis-3,4-trans-4,5,7-trihydroxyflavan-3,4-diol]。果皮含31-去甲環鴉片甾烯酮,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櫚酸環木菠蘿烯醇酯(cycloartenyl palmitate) .香蕉果實含5-羥色胺(serotonin)。
9.9 香蕉的藥理作用
果肉中含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及二羥基苯乙胺甚多,日本所產者,含5-羥色胺在10-15μg/g。據測定,烏干達所產之香蕉(Musa paradisiaca) 中去甲腎上腺素含量為2μg/g,5-羥色胺為16.2μg/g。每日食入5-羥色胺10mg對胃腸功能并無障礙,但如食入過多,可能導致胃腸功能障礙。在測定尿中吲哚或兒茶酚胺時,不應吃香蕉。未成熟的香蕉肉對豚鼠的保泰松誘發性胃潰瘍,有預防(同時服用)或治療(服保泰松后15天再服香蕉肉)作用;對強制性不動所誘發的大鼠胃潰瘍也有保護作用,但對強的松誘發者則無效。這種保護作用可能是由于其中所含的5-羥色胺使胃酸降低,以及香蕉肉緩和刺激的原故,它無抗膽堿作用,也無中樞抑制作用。芭蕉樹葉及莖干的液汁(含5-羥色胺,但不含Dopa或去甲腎上腺素)能收縮離體豚鼠回腸及大鼠十二指腸,并升高犬及大鼠的血壓,這些作用可被阿托品及妥拉唑啉(PhentoLamine)所拮抗。干葉、莖之甲醇提取物有抑菌作用;成熟香蕉之果肉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有抑制真菌、細菌的作用。抗真菌物質可能是Musarin(C35H60O14N2)。
9.10 性味
味甘;性寒
9.11 歸經
肺;脾經
9.12 功能主治
清熱;潤肺;滑腸;解毒。主熱病煩渴;肺燥咳嗽;便秘;痔瘡
9.13 香蕉的用法用量
內服:生食或燉熟,1-4枚。
9.14 附方
治痔及便后血:香蕉二個,不去皮,燉熟,連皮食之。(《嶺南采藥錄》)
9.15 各家論述
1.《日用本草》:生食破血,合金瘡,解酒毒;干者解肌熱煩渴。
2.《綱目》:除小兒客熱。
3.《本草求原》:止渴潤肺解酒,清脾滑腸;脾火盛者食之,反能止瀉止痢。
9.16 摘錄
《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香蕉的方劑
- 冰糖燉香蕉
ngdùnxiāngjiāo《廣東民間驗方》處方香蕉2只冰糖適量制法將香蕉去皮,加冰糖適量,隔水蒸。...
- 葶藶草顆粒
為1.35~1.40(60℃±5℃)的清膏,另取香蕉油香精1g,用乙醇適量溶解。取清膏142g、淀粉...
- 救急痧藥水
,樟腦1兩,大茴香2兩,廣木香2兩,薄荷冰5錢,香蕉4兩,桂皮4兩,公丁香2兩,細辛2兩,大黃6兩。...
- 小兒感冒寧糖漿
仁水混勻,靜置,取上清液,加入揮發油及檸檬香精、香蕉香精適量,加水至1000ml,攪勻,濾過,分裝,...
- 燈臺葉顆粒
,加蔗糖適量,制成顆粒,干燥,噴人薄荷油1ml及香蕉香精適量,混勻,制成1000g,分裝,即得。性狀...
- 更多用到中藥香蕉的方劑
用到中藥香蕉的中成藥
- 葶藶草顆粒
為1.35~1.40(60℃±5℃)的清膏,另取香蕉油香精1g,用乙醇適量溶解。取清膏142g、淀粉...
- 小兒感冒寧糖漿
仁水混勻,靜置,取上清液,加入揮發油及檸檬香精、香蕉香精適量,加水至1000ml,攪勻,濾過,分裝,...
- 風熱清口服液
,濾過;濾液加甜菊素1.5g、羥苯乙酯2.0g、香蕉香精1.5ml,加水至1000ml,灌封,滅菌,...
- 復方丹參噴霧劑(復方丹參氣霧劑)
使溶解,加乙醇至650ml,加丙二醇325ml、香蕉香精6.25ml,加乙醇調整總量至1000ml,...
- 燈臺葉顆粒
,加蔗糖適量,制成顆粒,干燥,噴人薄荷油1ml及香蕉香精適量,混勻,制成1000g,分裝,即得。性狀...
- 更多用到中藥香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香蕉
- 《達生編》:重印達生福幼二編序
。方可了無遺憾矣。民國十八年己巳季秋古莘釋印光撰香蕉。芋頭。二種不可同時吃。嘉定徐子山言。一友吃香蕉...
- 《本草綱目拾遺》:[卷五草部下]香蕉
紀聞∶粵地濕熱,人多染麻風,所居室人不敢處,必種香蕉木本結實者于院中,一二年后,其毒盡入樹中,乃敢居...
- 《存存齋醫話稿》:[附錄]吳山散記
。惟此有益。蓋其酒中所含之醇。只百分之七八耳。【香蕉】富淀粉。含粘液汁。治常習性便秘。圭按蕉根搗汁冷...
- 更多古籍中的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