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相反(clashing antagonism[1])為藥物七情之一。出《神農本草經》。指兩種藥物合用,能產生或增強毒性反應或副作用的配伍關系[2][1]。如烏頭反半夏[2]。細辛反藜蘆。后世將相反藥物歸納為“十八反”。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相反
- 《普濟方》:[卷五方脈藥性總論]六經藥性
身。去上風。梢。去下風。與干姜、藜蘆、白蘞、芫花相反。芎辛純陽。少陽經本藥。治頭眩頭痛。細辛辛純陽。...
- 《本草綱目》:[序例上]《神農本經》名例
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當用相須、相使...
- 《醫學綱目》:[卷之二·陰陽臟腑部]診法通論
,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脈結者生,代者死)。上陰陽相反脈狀者,以王氏經文之脈形狀移置。如陳氏《三因》云...
- 《醫原》:[卷下]燥氣論
之大法也。或又曰∶誤藥不可以救乎?曰∶難也,藥病相反也。燥邪用燥藥,一相反也;肺喜清肅,而藥用濁烈,...
- 《醫宗金鑒》:[卷三]四診心法要訣
不得其脈,得克則死,得生則生。【注】此明色脈相合相反,生死之診法也。凡病人面青脈弦,面赤脈洪,面黃脈...
- 更多古籍中的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