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五痔為病證名[1]。出《備急千金要方》。肛門痔五種類型即牡痔、牝痔、脈痔、腸痔、血痔的合稱[1]。《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夫五痔者,一曰牡痔,二曰牝痔,三曰脈痔,四曰腸痔,五曰血痔。”其實早在馬王堆漢墓醫書《五十二病方》中已記有脈者、牡痔、牝痔、血(月寺)(痔)等病名。其治療方法與技術也很豐富。
4 牡痔·五痔
牡痔為病證名[2]。出《五十二病方》。癥為肛邊生痔,如棗大,時痛時癢,或下膿血;或肛內生小肉,上有孔竅,根蒂較小[2]。相當于肛漏或混合痔[2]。
5 牝痔·五痔
牝痔為病名[3]。出《五十二病方》。即肛邊有漏孔,漏管彎曲,便后出血的病癥[3]。相當于肛漏[3]。又《圣濟總錄》卷一四一描寫牝痔癥狀為:“肛邊生瘡而出血也。”
6 脈痔·五痔
脈痔為病證名[4]。出《五十二病方》。《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四:“肛邊生裂,癢而復痛出血者,脈痔也。”相當于肛裂[4]。又《外臺秘要》卷二十六引《集驗方》及《醫心方》卷七引《龍門方》:“五痔中均有脈痔。”泛指出血性痔[4]。
7 腸痔·五痔
腸痔為病證名[5]。《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四:“肛邊腫核痛發寒熱而血出者,腸痔也。”即肛門周圍膿腫而伴有惡寒發熱者[5]。
8 血痔·五痔
血痔為病名[6]。出《五十二病方》。《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四:“因便而清血隨出者血痔也。”即有明顯便血癥狀的內痔[6]。治宜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疏風利濕,可選用槐角丸[7]。
9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23.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73.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23.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85.
-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00.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61.
-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2.
治療五痔的穴位
- 秩邊
的功效。秩邊穴有疏通經絡、強健腰膝之功,治腰痛、五痔、尿赤等有關胞宮之疾。秩邊穴主治病證:秩邊穴主治...
- 三焦窬
利濕作用。治膀胱淋漓遺尿、小腹脹滿,心煩、血痢、五痔、淋濁、帶下,凡病有關小腸者,皆可取此。按小腸外...
- 八遼窬
利濕作用。治膀胱淋漓遺尿、小腹脹滿,心煩、血痢、五痔、淋濁、帶下,凡病有關小腸者,皆可取此。按小腸外...
- 小腸俞
利濕作用。治膀胱淋漓遺尿、小腹脹滿,心煩、血痢、五痔、淋濁、帶下,凡病有關小腸者,皆可取此。按小腸外...
- 脊中
《針灸大成》:主風癇,癲邪,黃疸,腹滿,不嗜食,五痔便血,溫病積聚,下利,小兒脫肛。《類經圖翼》:小...
- 更多治療五痔的穴位
治療五痔的方劑
- 五痔散
:《雜病源流犀燭·身形門》卷二十八方之五痔散主治痔瘡。《直指》卷二十三方之五痔散:組成:鱉甲(醋浸...
- 猬皮散
。主治:癰疽膿血內漏,諸漏壞敗,男發背、女乳房及五痔。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腹以酒送下,1日3次。...
- 白礬丸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五痔連年不愈,及瘺下膿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0丸,...
- 何首烏丸
人血虛,風邪停滯,手足痿緩,肢體麻痹,皮膚瘙癢;五痔下血。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用溫酒或飯...
- 車前散
。摘錄:《圣惠》卷九十二《秘傳外科方》引《李防御五痔方》:車前散:處方:食茱萸1分,車前子1分,雄黃...
- 更多治療五痔的方劑
治療五痔的中成藥
- 參蛇花痔瘡膏
治:清熱燥濕,消腫止痛。用于風傷腸絡、濕熱下注型痔(內痔、外痔、混合痔)引起的便血、肛門紅腫熱痛等...
- 消痔靈
院研制。主要成分為五味子提取物、明礬等。用以治療痔瘡。《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載有消痔靈注...
- 消痔靈注射液
院研制。主要成分為五味子提取物、明礬等。用以治療痔瘡。《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載有消痔靈注...
- 九華痔瘡栓
治:消腫化瘀,生肌止血,清熱止痛。用于各種類型的痔瘡、肛裂等肛門疾患。用法與用量:大便后或臨睡前用...
- 龜甲散
1分(研入),豬后懸蹄甲1兩(炙令微黃)。主治:五痔結硬,焮痛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錢,食前以溫粥飲...
- 更多治療五痔的中成藥
五痔相關藥物
- 復方消痔栓
痔栓漢語拼音:【成份】【性狀】【作用類別】本品為痔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收斂止血。用于治療各...
- 防衰益壽丸
吐泄瀉,腹脹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4.口干舌燥,痔漏出血酌減服量。5.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
- 金菊五花茶顆粒
濕,涼血解毒,清肝明目。用于大腸濕熱所致的泄瀉、痔血以及肝熱目赤,風熱咽痛,口舌潰爛。【規格】每袋...
- 更多五痔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五痔
- 《普濟方》:[卷二百九十六痔漏門]諸痔
方比圣丸治營衛不調。腸癖下血。及藥五痔下血不止。消散下部毒。不拘時。日二。椿莢(十兩炒)生蕈(二兩)...
- 《普濟方》:[卷二百九十五痔漏門]諸痔
芎黃白芍藥白礬()貫眾盈尺皂角(一錠去米飲下。療五痔下血不止方。槐子五色龍骨槲葉(炙令紫色)干姜芎當...
- 《太平圣惠方》:[卷第六十]治五痔諸方
夫五痔者。謂牡痔。牝痔。脈痔。腸痔。血痔也。其形證各條如后。又有酒痔。肛邊生瘡。亦有血出。又有氣痔。...
- 《圣濟總錄》:[卷第一百四十一痔門]諸痔
氣血耗,毒瓦斯乘虛,流入下部,所以積而為痔也。治五痔腫痛,下血不止,或榮衛滯澀,身體疼痛,大便風秘不...
- 《本草綱目》:[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藥]痔漏
酒煮曬為末服。)腐婢(積熱痔漏下血。)粟糠粟漿(五痔飲之。)糯米(以駱駝作餅食。)胡麻(同茯苓入蜜作...
- 更多古籍中的五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