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2 烏蛇止癢丸藥典標準
2.1 品名
烏蛇止癢丸
Wushe Zhiyang Wan
2.2 處方
烏梢蛇(白酒炙)、防風、蛇床子、關黃柏、蒼術(泡)、紅參須、牡丹皮、蛇膽汁、苦參、人工牛黃、當歸
2.3 制法
以上十一味,取防風、蒼術704g、蛇床子1395g、苦參100g和牡丹皮100g加水煎煮3小時,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另取關黃柏、當歸、紅參須、烏梢蛇及剩余的蒼術、苦參、蛇床子、牡丹皮共粉碎成細粉,與稠膏混勻,干燥,粉碎,配研加入人工牛黃、蛇膽汁,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包衣,制成1000g,即得。
2.4 性狀
本品為黑色的包衣濃縮水丸,除去包衣后顯棕褐色;氣香,味苦、辛。
2.5 鑒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橫紋肌纖維淡黃色或黃色,多碎斷,邊緣較平整,有細密平直或微波狀明暗相間的橫紋(烏梢蛇)。草酸鈣簇晶存在于無色薄壁細胞中,有時數個排列成行(牡丹皮)。草酸鈣針晶細小,長10~32μm,不規則地充塞于薄壁細胞中(蒼術)。
(2)取本品5g,研細,加乙醇15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蛇床子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蛇床子素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正己烷—乙酸乙酯(3:8: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 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3)取[鑒別](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濃縮至約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關黃柏對照藥材1g、苦參對照藥材1g,分別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苦參堿對照品,加乙醇分別制成每1ml含0.5mg和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五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異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水(5:1.5:3:1.5:0.3)為展開劑,另槽加入等體積的濃氨試液,預飽和15分鐘,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關黃柏對照藥材色譜和鹽酸小檗堿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置碘蒸氣中熏至斑點顯色清晰,日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苦參對照藥材色譜和苦參堿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A)。
2.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氫鉀溶液(24:76)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50nm。理論板數按鹽酸小檗堿峰計算應不低于5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研細,取約1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鹽酸溶液(1→18)—甲醇(1:1)的混合溶液5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300W,頻率40kHz) 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鹽酸溶液(1→18)—甲醇(1:1)的混合溶液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1g含關黃柏以鹽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計,不得少于0.50mg。
2.8 功能與主治
養血祛風,燥濕止癢。用于風濕熱邪蘊于肌膚所致的癮疹、風瘙癢,癥見皮膚風團色紅、時隱時現、瘙癢難忍,或皮膚瘙癢不止、皮膚干燥、無原發皮疹;慢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癥見上述證候者。
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2.5g,一日3次。
2.10 注意
孕婦慎用。
2.11 規格
每10丸重1.25g
2.12 貯藏
密封。
2.13 注:
2.13.1 烏梢蛇(白酒炙)
去頭(齊腮)及鱗片,刷凈,切小段。取凈烏梢蛇段加酒拌勻,蒸透,干燥。每100kg烏梢蛇用白酒20kg。
2.13.2 蒼術(泡)
除去雜質,洗凈,刨中片,干燥。取凈蒼術,置沸米泔水中,再煮沸,取出,用清水迅速漂洗1次,瀝干水,干燥(米泔水制法:米粉2kg加水至100kg,充分攪拌即得)。
2.14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3 烏蛇止癢丸中藥部頒標準
3.1 拼音名
Wushe Zhiyang Wan
3.2 標準編號
WS3-B-3368-97
3.3 處方
烏梢蛇 防風 蛇床子 黃柏 蒼術 人參須 牡丹皮 蛇膽汁 苦參 人工牛黃 當歸
3.4 性狀
本品為黑色的水丸,除去包衣后顯棕褐色;氣香,味苦、辛。
3.5 鑒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橫紋肌纖維黃色或黃棕色,多碎斷,邊緣較 平整,有細密平直或微波狀明暗相間的橫紋。草酸鈣簇晶數個排列成行或成片存在于薄 壁細胞中,直徑9~45μl。草酸鈣針晶細小,不規則地充塞于薄壁細胞中。內果皮細胞 棕黃色,細胞壁連珠狀增厚。纖維鮮黃色,壁厚,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 纖維淡黃色,壁厚,初生壁多少分離,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 的壁不均勻木化增厚。
3.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3.7 功能與主治
養血祛風,燥濕止癢。用于皮膚瘙癢,蕁麻疹等屬血虛郁熱、風 濕相搏證者。
3.8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2. 5g,一日3次。
3.9 規格
每10丸重1. 25g
3.10 貯藏
密閉,防潮。
廣州市藥品檢驗所 起草
4 烏蛇止癢丸說明書
4.1 藥品類型
中藥
4.2 藥品名稱
烏蛇止癢丸
4.3 藥品漢語拼音
4.4 藥品英文名稱
4.5 成份
4.6 性狀
4.7 作用類別
4.8 適應癥/功能主治
養血祛風,燥濕止癢。用于皮膚瘙癢,蕁麻疹。
4.9 規格
每10丸重
1.25克
4.10 烏蛇止癢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2.5克,一日3次。
4.11 禁忌
孕婦禁用。
4.12 不良反應
4.13 注意事項
1.服本藥時不宜同時服藜蘆、五靈脂、皂莢或其制劑;不宜喝茶和吃蘿卜,以免影響療效。
2.因糖尿病、腎病、肝病、腫瘤等疾病引起的皮膚瘙癢,不屬本品適應范圍。
3.感冒時,不宜服用本藥。
4.服藥期間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5.患處不宜用熱水洗燙。
6.不宜濫用護膚、止癢的化妝品及外用藥物。必需使用時,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時,如出現不良反應,應停藥,并向醫師咨詢。
8.小兒使用本品時,應在醫師指導下,減量服用。
9.服用一周后,癥狀無改善者,應向醫師咨詢,或停用本品,去醫院就診。
10.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11.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2.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3.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4.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4.14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4.15 烏蛇止癢丸的藥理作用
4.16 備注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古籍中的烏蛇止癢丸
- 《證類本草》:[卷第二十二下品]烏蛇
烏蛇無毒。主諸風瘙癮疹,疥癬,皮膚不仁,頑痹諸風。用之炙,入丸散,浸酒、...
- 《本草簡要方》:[卷之七鱗部]烏蛇
主治與白花蛇肉。烏蛇酒。制法功用。同白花蛇酒。烏蛇散。烏蛇三兩。(酒浸)犀角屑一兩。防風羌活黃芩苦參...
- 《本草綱目拾遺》:[卷四草部中]七葉黃荊
山黃荊附一名豬臥草。地五爪、珠子草、烏食草、烏蛇草、七弦琴。亦名七葉黃荊藤,生土墻腳下陰地,葉尖長,...
-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之五]六十二·眼癢極難忍外障
上所使。切宜鐮洗出瘀血。火針針陽白太陽二穴。后服烏蛇湯、還睛散、馬兜鈴丸即瘥。詩曰∶時時睛癢極難忍此...
- 《外科心法要訣》:[卷十三發無定處(中)]瘍風
延蔓開大。由風邪郁熱皮膚,居久不散而成斯疾。宜服烏蛇散,外用羊蹄草根,共硫黃蘸醋于銹鐵片上研濃汁,日...
- 更多古籍中的烏蛇止癢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