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wǔ ruǎn
2 英文參考
five kinds of flaccidit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five infantile flaccidit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five kinds of flaccidity in infants[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3 概述
4 小兒頭軟、項軟、手軟、腳軟、肌肉軟·五軟
五軟(five kinds of flaccidity[1]、five infantile flaccidity[2])為病證名[3]。是指以小兒頭項、口、手、足、肌肉等軟弱無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3][2][1]。見《嬰童百問》。五軟又名軟癱[3]。
4.1 病因病機
多因稟受不足,氣血不充,而致骨脈不強,筋肉痿弱[3]。《保嬰撮要》:“原其要,總歸于胃。蓋胃為水谷之海,為五臟之本,六腑之大原也。治法必先以脾胃為主,俱用補中益氣湯,以滋化源。頭項手足三軟,兼服地黃丸。”
4.2 分類
4.2.1 頭軟
4.2.1.1 病因病機
小兒先天胎稟不足,腎之陽虛髓弱,后天營養不良,脾之清陽不升,故頭軟不能抬舉[4]。
4.2.1.2 治療
4.2.2 項軟
項軟指項頸軟弱無力[5]。《世醫得效方·項軟》:“頸垂軟,頭不得正,或去前,或去后。”古稱天柱骨倒[5]。
4.2.2.1 病因病機
項軟為督脈病變,多因腎氣精髓衰耗所致[5]。《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屬五軟之一,常見于小兒體虛,也可見于老年陽氣衰退、虛勞、久病等[5]。
4.2.2.2 治療
治宜補腎填精,強健筋骨為主[5]。方如健骨散、生筋散等[5]。
4.2.3 手足軟
手足軟為五軟之一[6]。
4.2.3.1 病因病機
四肢為脾所主[6]。小兒胎稟不足,乳食失調,以致肝腎脾胃虛弱,故四肢無力,手軟不能握持,足軟不能站立[6]。
4.2.3.2 治療
治以補益為主[6]。先用補腎地黃丸滋補肝腎,繼用扶元散調補脾胃[6]。
4.2.4 肌肉軟
肌肉軟為五軟之一[7]。
4.2.4.1 病因病機
肌肉為脾所主,小兒乳食不足,脾胃氣虛,故肌肉虛軟,皮膚松弛,形體瘦弱,智力遲鈍[7]。
4.2.4.2 治療
治以補脾為主。宜扶元散[7]。
4.2.5 口軟
4.2.5.1 病因病機
4.2.5.2 治療
5 胎怯·五軟
五軟為病證名[3]。即胎怯[3]。出《古今醫統大全》。又名胎瘦、胎弱[9]。
6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20.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8.
-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66.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01.
-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80.
-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6.
- ^ [9]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90.
治療五軟的穴位
- 氣管
。氣管主要由14-16個半環狀軟骨構成,有彈性,軟骨為“C”字形的軟骨環,缺口向后,各軟骨環以韌帶...
- 下昆侖
癲癇,下肢麻痹或癱瘓,坐骨神經痛,足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現代又多用昆侖穴治療神經性頭痛,甲狀腺...
- 上昆侖
癲癇,下肢麻痹或癱瘓,坐骨神經痛,足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現代又多用昆侖穴治療神經性頭痛,甲狀腺...
- 穿鼻
損傷性膝關節痛,膝部神經痛或麻木,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膝關節酸痛,屈伸不利,膝髕腫痛不仁,下肢...
- 腰眼
疾,癆瘵,小腹痛,腎下垂,睪丸炎,腰肌勞損,腰部軟組織扭挫傷,尿頻,遺尿,虛勞,消渴等。拼音:yā...
- 更多治療五軟的穴位
治療五軟的方劑
- 健骨散
疳疾,體虛不食,及諸病后天柱骨倒,醫者不識,謂之五軟。用法用量:三歲兒用1.5克,薄荷酒調下。后用生...
- 扶元散
筋肉痿弱,致見頭項軟、手軟、足軟、口軟、肌肉軟等五軟者。用法用量:引用生姜、大棗,水煎服。備注:原書...
- 四十八侯貼項藥方
頭、白芷、地龍、五靈脂、赤小豆各等分。主治:小兒五軟。用法用量:生姜自然汁與酒同調,貼在項上,更服竹...
- 涼肝丸
,肝膈壅毒,致成障翳,腫便翳如銀色。肝膽伏熱而致五軟,面紅唇紅,肌熱。用法用量:先用秦皮湯洗之,然后...
- 貼項散
)、南星(生)各等分。主治:肝膽停熱,致令筋軟。五軟。用法用量:生姜自然汁調,攤貼患處。制備方法:上...
- 更多治療五軟的方劑
治療五軟的中成藥
- 消喘膏
攪勻,即得。性狀:本品為黑褐色至褐色半圓形的塊狀軟膏;氣辛涼。鑒別: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種皮柵...
- 安魂定魄丹
硫黃末,當為碧色,勻攪,即去火放冷,細研如粉,以軟飯和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驚邪癲癇,天行熱病,心...
- 消炎癬濕藥膏
后加入樟腦、冰片、攪勻,即得。性狀:本品為黃褐色軟膏;具特異臭氣和清涼感。檢查:應符合軟膏劑項下有...
- 耳炎藥膏
小檗堿,豬膽膏,攪勻,即得。性狀:本品為淡黃色的軟膏;氣清涼。檢查:應符合軟膏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
- 一掃光藥膏
,加入上述粉末,攪勻,即得。性狀:本品為橙黃色的軟膏;具特異香氣。檢查:應符合軟膏劑項下有關的各項...
- 更多治療五軟的中成藥
五軟相關藥物
- 參鹿補片
【標準來源】部標十五冊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藥品名稱】品名:參鹿補...
- 參鹿補膏
【標準來源】部標二冊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藥品名稱】品名:參鹿補膏...
- 參茸大補膏
【標準來源】部標二冊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藥品名稱】品名:參茸大補...
- 參茸片
【標準來源】部標二十冊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藥品名稱】品名:參茸片...
- 五子衍宗軟膠囊
【標準來源】國藥標準WS-064(Z-009)-2000請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
- 更多五軟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五軟
- 《兒科要略》:[第三章·兒科特征]第五節·弱癥
昔人謂小兒有五軟、五硬、五遲等證,又有雞胸、龜背、解顱、囟陷諸名,揆其原因,皆由營養不足,化育之力薄...
- 《推拿抉微》:[第四集·治療法]五軟五硬
小兒生后,有五軟五硬之證。乃胎元怯弱,稟受先天陽氣不足,不耐寒暑,少為六淫所犯,便爾五軟見焉。五軟者...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三]五軟五硬五冷五縮五反五緊五陷五腫五喘五肓五惡候
(兒科)五軟者,手腳腰背頸軟是也。五硬者,手腳腰背頸硬是也。五冷者,手香港腳唇面冷是也。五縮者,手腳...
- 《證治準繩·幼科》:[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五軟
五軟者,頭軟項軟、手軟腳軟、肌肉軟、口軟是也。無故,不舉頭,腎疳之病,項脈軟而難收,治雖暫瘥,他年必...
- 《醫宗金鑒》:[卷五雜證門]五軟
五軟稟賦不足證,頭項手足口肉肌,地黃丸與扶元散,全在后天調養宜。[注]五軟者,為頭項軟,手軟,足軟,...
- 更多古籍中的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