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烏梅肉為烏梅的炮制品。烏梅為薔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b.) Sieb. 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實[1]。烏梅肉為去核果肉,呈烏黑色或棕黑色,氣特異,味極酸[1]。烏梅肉的功效和適用范圍與烏梅同,因去核用肉,故作用更強[1]。
3 烏梅肉的炮制方法
漢代有“醋浸一宿,去核再蒸熟搗如泥”(《金匱玉函經》)的方法[1]。
唐代除沿用漢代方法外,還有蜜醋漬蒸、單蒸、熬制(《備急千金藥方》)等法[1]。
宋代有制炭(《重修政和經使證類備用本草》)、焙(《洪氏集驗方》)、炒焦(《類編朱氏集驗醫方》)等炮制方法[1]。
明代用醋煮(《普濟方》)、酒浸(《保嬰撮要》)、蜜拌蒸(《壽世保元》)等法[1]。
清代有麩炒(《食物本草會纂》)、鹽水浸(《本草便讀》)的方法[1]。
烏梅肉的炮制方法為:取凈烏梅,用清水潤軟或蒸軟后,剝取凈肉,干燥,篩去碎屑[1]。
取凈烏梅微淋清水濕潤,使肉綿軟,略晾,敲碎,剝取凈肉即成。或置蒸籠內蒸至極爛,放籮內揉擦,去核,取肉,曬干。(《中華本草》)
4 烏梅肉的性狀
烏梅為不規則的球形或扁圓形,表面烏黑色,皺縮不平[1]。果肉柔軟,果核堅硬,橢圓形,棕黃色,內含淡黃色種子1粒[1]。味極酸[1]。
烏梅肉為去核果肉,呈烏黑色或棕黑色,氣特異,味極酸[1]。
5 烏梅的性味歸經
烏梅味酸、澀,性平[1][3]。歸肝、脾、大腸經[1][3]。
烏梅味酸,性平,歸肝、脾、肺、腎、胃、大腸經(《中華本草》)。
6 烏梅的功效與主治
烏梅具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的功能[1]。用于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3]。
斂肺止咳;澀腸止瀉;止血;生津;安蛔。主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嘔吐;鉤蟲病(《中華本草》)
烏梅具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止血的功效[2]。
1.治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虛熱煩渴,蛔蟲病腹痛,便血,尿血,血崩,遺尿,帶下不止[2]。煎服:3~9g[2]。
3.治瘡瘍胬肉,烏梅炭研末敷;雞眼,用烏梅和鹽水、米醋研爛涂敷[2]。
生烏梅長于生津止渴,斂肺止咳,安蛔[1]。多用于虛熱消渴,肺虛久咳,蛔厥腹痛[1]。如治消渴證,煩渴多飲的玉泉丸(《丹溪心法》);治肺虛久咳的一眼散(《雜病源流犀燭》);治蛔厥腹痛嘔吐的烏梅丸(《注解傷寒論》)[1]。
烏梅肉的功效和適用范圍與烏梅同,因去核用肉,故作用更強[1]。
烏梅炭長于澀腸止瀉,止血,常用于久瀉,久痢及便血,崩漏下血等[1]。如治下痢不能食的烏梅丸(《雜病源流犀燭》),用烏梅燒存性為末,醋打米糊為丸,可治大便下血不止(《嚴氏濟生方》);治小便尿血(《本草綱目》);或燒灰為末,烏梅湯調下,治婦人血崩(《婦人良方》)[1]。
醋烏梅功用與生烏梅相似,但收斂固澀作用更強,尤其適用于肺氣耗散之久咳不止和蛔厥腹痛[1]。
7 烏梅肉的炮制作用
生烏梅長于生津止渴,斂肺止咳,安蛔[1]。多用于虛熱消渴,肺虛久咳,蛔厥腹痛[1]。如治消渴證,煩渴多飲的玉泉丸(《丹溪心法》);治肺虛久咳的一眼散(《雜病源流犀燭》);治蛔厥腹痛嘔吐的烏梅丸(《注解傷寒論》)[1]。
烏梅肉的功效和適用范圍與烏梅同,因去核用肉,故作用更強[1]。
8 烏梅肉的貯存方法
9 參考資料
- ^ [1]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制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127-128.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61.
-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用到中藥烏梅肉的方劑
- 梅蘇丸
an標準編號:WS3-B-0617-91處方:烏梅肉?200g紫蘇葉30g薄荷葉80g葛根20g檀...
- 烏梅肉丸
臺》卷二十五引《延年秘錄》:方名:烏梅肉丸組成:烏梅肉(熬)8分,熟艾8分,黃柏8分,甘草(炙)8分...
- 水葫蘆丸
方:川百藥煎(三兩)人參(二錢)麥門冬(半兩)烏梅肉(半兩)白梅肉(半兩)干葛(半兩)甘草(半兩)...
- 生姜烏梅飲
音:shēngjiāngwūméiyǐn處方:烏梅肉生姜各10克紅糖適量制法:將烏梅肉、生姜、紅糖...
- 平胬丹
:平胬丹為方劑名,出自《藥奩啟秘》方。處方:煅烏梅肉、硼砂各4.5g,輕粉1.5g,冰片0.9g。...
- 更多用到中藥烏梅肉的方劑
用到中藥烏梅肉的中成藥
- 梅蘇丸
an標準編號:WS3-B-0617-91處方:烏梅肉?200g紫蘇葉30g薄荷葉80g葛根20g檀...
- 冰霜梅蘇丸
號:WS3-B-2514-97處方:薄荷葉6g烏梅肉6g薄荷腦0.1g蔗糖640g制法:以上四味,...
- 梅蘇沖劑
ji標準編號:WS3-B-1020-91處方:烏梅肉96g薄荷112g紫蘇葉32g葛根16g制法:...
- 冰梅上清丸
標準編號WS3-B-1330-93處方冰片8g烏梅肉96g兒茶600g桔梗184g訶子123g山豆...
- 安蛔散
拼音:ānhuísǎn處方烏梅肉9克黃連蜀椒藿香檳榔各3克胡粉白礬各1.5克制法上藥為散。功能主治...
- 更多用到中藥烏梅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烏梅肉
- 《萬病回春》:[卷之三]泄瀉
(炙。各五分)陳皮藿香茯苓(去皮)良姜(各七分)烏梅(一個)上銼一劑,生姜三片、棗二枚、燈草一團,水...
- 《醫學綱目》:[卷之二十六·肺大腸部]咳嗽
〔羅〕九仙散治一切咳嗽。桑白皮人參桔梗阿膠五味子烏梅款冬花(各一兩)貝母(半兩)粟殼(八兩,去蒂,蜜...
- 《醫學入門》:[外集·卷三(病機)外感]傷寒用藥賦
躁者宜服。若脈微有汗,榮衛俱虛者,誤服則厥逆筋惕肉而亡。合病嘔而不利,葛根加以半夏;葛根加半夏湯∶...
- 《溫病條辨》:[卷三·下焦篇]濕溫
瘧,日久不已,勞則發熱,或有痞結,氣逆欲嘔,減味烏梅丸法主之。凡厥陰病甚,未有不犯陽明者。邪不深不成...
- 《證治準繩·類方》:[第二冊]咳嗽
,另研如泥)干山藥(刮去皮,四兩,研為細末)胡桃肉(四兩,去皮,另研如泥)上將牛骨髓、沙蜜,砂鍋內...
- 更多古籍中的烏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