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3 《中醫大辭典》·烏骨雞
烏骨雞為中藥名,出自《普濟方》,即《本草綱目》記載的烏骨雞的別名[1]。
3.1 烏骨雞的別名
烏雞、藥雞、武山雞、羊毛雞、絨毛雞、松毛雞、黑腳雞、叢冠雞、穿褲雞、竹絲雞
3.2 來源
雉科動物烏骨雞(家雞Gallus gallus domesticusBrisson之一種)除去內臟的全體[1]。
3.3 性味歸經
3.4 功能主治
養陰,退熱,補中[1]。主治虛勞瘦弱,骨蒸潮熱,脾虛泄瀉,消渴,崩漏,赤白帶,遺精,白濁[1]。
3.5 烏骨雞的用法用量
煨食或入丸、散[1]。
3.6 化學成分
4 《全國中草藥匯編》·烏骨雞
4.1 拼音名
Wū Gǔ Jī
4.2 烏骨雞的別名
烏雞、武山雞、羊毛雞、絨毛雞、松毛雞、黑腳雞、叢冠雞、穿褲雞
4.3 來源
雉科動物烏骨雞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骨肉。全年均可加工。
4.4 性味
甘,平。
4.5 功能主治
補肝腎,益氣血,退虛熱。用于陰虛潮熱,消渴,遺精,帶下,久痢。
4.6 烏骨雞的用法用量
多入丸劑。
4.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5 《中華本草》·烏骨雞
5.1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綱目》:烏骨雞,有白毛烏骨者,黑毛烏骨者,斑毛烏骨者,有骨、肉俱烏者,肉白骨烏者;但觀雞舌黑者,則骨肉俱烏,入藥更良。
5.2 拼音名
Wū Gǔ Jī
5.3 英文名
Black-bone Silky Fowl
5.4 烏骨雞的別名
烏雞、藥雞、武山雞、羊毛雞、絨毛雞、松毛雞、黑腳雞、叢冠雞、穿褲雞、竹絲雞
5.5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雉科動物烏骨雞去羽毛及內臟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采收和儲藏:宰殺后去羽毛及內臟,取內及骨骼鮮用。亦可凍存、酒浸貯存,或烘干磨粉備用。
5.6 原形態
烏骨雞,體軀短矮而小。頭小,頸短,具肉冠,耳葉綠色,略呈紫藍。遍體毛羽色白,除兩翅羽毛外,全呈絨絲伏;頭上有一撮細毛突起,下頜上連兩頰面生有較多的細短毛。翅較短,而主翼羽的羽毛呈分裂狀,致飛翔力特別強。毛腳,5爪。跖毛多而密,也有無毛者。皮、肉、骨均黑色。也有黑毛烏骨、肉白烏內、斑毛烏骨等變異種。
5.7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各地均有人工飼養。烏骨屬于肉用型品種,與其他家雞相比,烏骨雞具有以下幾種特征:①形態特征和類型分化性狀明顯,表明它具有很外的馴養歷史和很高的馴化水平。②吡食性強,掘土習性明顯,適應于集群放牧飼養。③體態輕盈、靈活、好闐。④就巢性強,成雞每產蛋20枚左右即出現“抱窩”行為,停止產蛋1個月左右。故每年只產蛋50-60枚。⑤生長發育較慢,一般幼雛到60天齡時,體重僅60g左右,180天齡時才能性成熟,開始產蛋。⑥比其他雞種更能適應潮濕氣候。⑦營養價值及藥用價值高于其他雞種。
資源分布:主要有3個類型:①白絲羽烏骨雞。主產于江西泰和地區,擴散到了全國各地,以及國外。②白扁羽型烏骨雞。主產于浙江省江山地區,擴散到華東各地。③黑扁羽型烏骨雞。主產于云南昭通地區、陜西略陽地區,數量也比較多,僅零星擴散到全國各地。
5.8 性狀
本品體小,頭小,其皮肉、骨、嘴均呈烏色,亦有肉白者,但其內為烏色,以骨、肉、舌、俱烏煞費苦心為佳。
5.9 化學成份
含銅、鋅、錳等元素,還含胡蘿卜素(carotene)、烏雞黑素等。
5.10 藥理作用
食入烏雞骨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5.11 炮制
將烏骨雞宰殺后浸入開水中,除去毛及內臟。
5.12 性味
味甘;性平
5.13 歸經
肝;腎;肺經
5.14 功能主治
補肝腎;益氣血;退虛熱。主虛勞贏瘦;骨蒸癆熱;消渴;遺精;久瀉;久痢;崩中;帶下
5.15 烏骨雞的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或入丸、散。
5.16 注意
凡實證,邪毒未清者不宜服。
5.17 附方
5.18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烏骨雞補血益陰,則虛勞贏弱可除,陰回熱去,則津液自生,渴自止矣。陰平陽秘,表里固密,邪惡之氣不得入。心腹和而痛自止。益陰,則沖、任、帶三脈俱旺,故能除崩中帶下一切虛損諸疾也。
2.《滇南本草》:補中止渴。
3.《綱目》:補虛勞贏弱,治消渴,中惡,益產婦,治女人崩中帶下虛損諸病,大人小兒下痢噤口。
5.19 摘錄
《中華本草》
6 食療作用
烏骨雞為雉科動物,因皮、肉、骨嘴均為黑色,故而得名,但人工飼養的烏骨雞有毛白骨烏,也有斑毛烏骨及向白骨烏幾中。烏骨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蛋白質含量比鴨肉、鵝肉多;烏骨雞還含有豐富的黑色素,入藥后能起到使人體內的紅血球和血色素增生的作用。因此,烏雞自古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滋補上品。
6.1 烏骨雞的營養價值
現代醫學研究,烏雞內含豐富的黑色素,蛋白質,B族維生素等18種氨基酸和18種微量元素,其中煙酸、維生素E、磷、鐵、鉀、鈉的含量均高于普通雞肉,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卻很低,烏雞的血清總蛋白和球蛋白質含量均明顯高于普通雞,烏雞肉中含氨基酸高于普通雞,而且含鐵元素也比普通雞高很多,是營養價值極高的滋補品。
6.2 烏骨雞的選購
用烏骨雞制作的烏雞白鳳丸,是滋養肝腎,養血益精,健脾固沖的良藥。
6.3 烏骨雞適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每次約150克.
老年人、少年兒童、婦女,特別是產婦食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宜食。
6.4 烏骨雞的食療功效
烏骨雞性平、味甘;
食用烏雞,可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松、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癥等有明顯功效。
1. 烏骨雞用于食療,多與銀耳、黑木耳、茯苓、山藥、紅棗、冬蟲夏草、蓮子、天麻、芡實、糯米或枸杞子配伍。
2. 將20克天麻溫水浸泡一天后與一只烏骨雞猛火燒開,文火慢燉,可治神經衰弱癥。
3. 烏骨雞燉天麻可治神經衰弱;
4. 用陳年老醋燉對糖尿病有改善作用。
6.5 烏骨雞的食用建議
烏雞連骨(砸碎)熬湯滋補效果最佳,可將其骨頭砸碎,與肉、雜碎一起熬燉,最好不用高壓鍋,耐用砂鍋熬燉,燉煮時宜用文火慢燉。不宜用高壓鍋,吃起來更有別具一格的美味。
7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61.
用到中藥烏骨雞的方劑
- 烏雞脂粥
:wūjīzhīzhōu《圣惠》卷九十七:方名:烏雞脂粥組成:烏雞脂1兩,粳米3合。主治:耳聾久不愈...
- 麻雞丸
拼音:májīwán處方:大麻子(炒過)、烏雞1只。制法:用大麻子和飯飼烏雞,經1-2個月。如用,去...
- 胡荽丹
拼音:húsuīdān處方:烏雞1只(令凈),胡荽子適量。功能主治:反胃。用法用量:胡荽子入雞縫之,...
- 烏雞臛
拼音:wūjīhuò《養老奉親》:方名:烏雞臛組成:烏雞半斤(細切),麻子汁5合,蔥白1把。主治:老...
- 烏雞肝粥
:wūjīgānzhōu《圣惠》卷九十七:方名:烏雞肝粥組成:烏雞肝1具。主治:肝臟風虛,眼暗。用法...
- 更多用到中藥烏骨雞的方劑
用到中藥烏骨雞的中成藥
- 烏雞桂圓補酒
號:WS3-B-1707-94處方:龍眼肉20g烏雞(去毛爪內臟)20g香加皮4g黃芪10g玉竹8g...
- 烏雞丸
《類證治裁》卷八方之烏雞丸:方名:烏雞丸組成:烏骨雞1只(男用雌,女用雄,去皮去穢,留內金,洗腸留...
- 婦科白鳳片
ian標準編號:WS3-B-1936-95處方:烏雞(去毛、爪、腸)145g艾葉25g牛膝(鹽制)1...
- 復方烏雞酒
Jiu標準編號:WS3-B-3903-98處方:烏雞20g當歸8g桑寄生5g紅棗20g黃精8g益母草...
- 艾煎方
于醋中,煎取3合,去滓收汁于熟銅器中,入鯉魚膽、烏雞膽各1分,和勻,即以槐木去皮,闊3指,長1尺,向...
- 更多用到中藥烏骨雞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烏骨雞
- 《本草綱目》:[禽部第四十八卷禽之二]雞
,作餛飩,入豉汁煮食,三五服效。(《養老書》)烏骨雞【氣味】甘,平,無毒。【主治】補虛勞羸弱,治消...
- 《證類本草》:[卷第十九禽上]丹雄雞
合銀口含,須臾色如金。雞又不可合葫蒜及李子食之。烏雞肉不可合犬肝、犬腎食之。小兒食雞肉好生蛔蟲。又雞...
- 《臨證指南醫案》:[卷九]產后
重則髓枯蓐損。莫道贈言之不詳也。(陰虛夾暑)雄烏骨雞(一只)人參(二兩秋石拌)鮮生地(三兩)柏子仁...
- 《壽世保元》:[卷七]調經諸方
黃。四肢無力。頭暈眼花目眩。宜服四物補經湯。兼服烏雞丸調理。四物補經湯香附當歸白芍(酒炒各六分)熟地...
- 《本草綱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藥]眼目
目、目暗,入黃連,取汁點。)海螵蛸(同銅綠泡獸〕烏雞膽鴨膽雞子白(并點赤目。)冠血(點目淚不止。)驢...
- 更多古籍中的烏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