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4 泛指各種溫病、熱病·溫熱病
溫熱病(warm-heat disease[1])為病名[2]。見《外臺秘要》卷四。是指感受溫熱病邪引起的一類溫病[1]。為溫病的別稱[2]。泛指各種溫病、熱病[2]。也有以感受熱邪的輕重與季節的不同,分稱為“溫病”與“熱病”者[2]。《類證活人書》卷五:“因春溫氣而變,名曰溫病;因夏熱氣而變,名曰熱病。溫、熱二名,直以熱之多少為義。”
4.1 溫病
溫病多種外感急性熱病的總稱[3]。后世泛稱“溫熱病”[3]。《黃帝內經素問·評熱病論》:“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溫病一般起病較急,發熱較甚,傳變較快,容易化燥傷津,后期尤多陰枯液涸等[3]。溫病的治療,一般按衛、氣、營、血或三焦辨證理論,選用解表、清氣、和解、化濕、通下、清營涼血、開竅、息風、滋陰、回陽固脫等法[3]。因發病季節、四時之氣、流行特點的不同,有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暑溫、秋溫、春溫、溫瘧、秋燥、伏氣溫病、晚發等區別[3]。
4.2 熱病
熱病泛指一切外感熱性病,意同廣義的傷寒[4]。《黃帝內經素問·熱論》:“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5 溫病之一種·溫熱病
溫熱病為病名[2]。見《外臺秘要》卷四。為溫病之一種[2]。指溫病之偏熱盛而不兼風、寒、暑、濕等他邪者[2]。《溫病條辨·上焦篇》:“溫病者,有風溫、有溫熱、有溫疫、有濕毒、有暑溫、有濕溫、有秋燥、有冬溫、有溫瘧。”又:“溫熱者,春末夏初,陽氣弛張,溫盛為熱也。”
6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8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81.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10.
治療溫熱病的穴位
- 大都
》:主卒霍亂,下利不止。《醫宗金鑒》:大都主治溫熱病,汗不出。經外奇穴名·大都:大都為經外奇穴名。...
- 經始
身,營養機體,維持各臟腑組織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動。溫補少沖可治療心陽虛衰、心氣不足、心血不足、心絡瘀...
- 少沖
身,營養機體,維持各臟腑組織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動。溫補少沖可治療心陽虛衰、心氣不足、心血不足、心絡瘀...
- 間使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或溫針灸3~7壯,艾條溫灸5~10分鐘。間使穴的配伍...
- 厲兌
,齒齦炎,口?,鼻衄,鼻炎,扁桃體炎,胸腹脹滿,熱病,多夢,癲狂,咽喉腫痛,心腹脹滿,胃炎,胃脘疼痛...
- 更多治療溫熱病的穴位
治療溫熱病的方劑
- 涼開劑
suscitation)為方劑學名稱。是指以清熱開竅藥為主配伍組成,治療溫熱病神識昏迷證的開竅劑。...
- 甘露飲子
疸病,肢體微腫,胸滿氣短,小便黃澀;或時身熱,溫熱病,咳嗽,消渴,肝郁頭痛,衄血,痛經。用法用量:...
- 白虎湯
水煎至米熟,去渣,分三次服。水煎至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一日三...
- 知母解肌湯
兩,葛根3兩,石膏3兩,甘草2兩(炙)。主治:溫熱病,頭痛、骨肉煩疼,口燥心悶者;或是夏月天行毒,...
- 冬瓜湯
極清暑濕,無論病前病后,用以代飲,妙不可言,即溫熱病用之亦良。摘錄:《壽世新編》《辨證錄》卷五方之...
- 更多治療溫熱病的方劑
治療溫熱病的中成藥
- 羚羊清肺散
功能與主治: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化痰息風。用于溫熱病,高熱神昏,煩燥口渴,痙厥抽搐及小兒肺熱咳嗽。...
- 新雪片
呼吸道炎、咽炎、氣管炎、感冒所引起的高熱,以及溫熱病之煩熱不解。用法與用量口服,小片一次4片,大片...
- 新雪顆粒
腺炎、上呼吸道炎、氣管炎、感冒所引起的高熱以及溫熱病之煩熱不解。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瓶,一日2...
- 萬應錠
之萬應錠主治小兒停痰積熱,發熱不退,大便不爽;溫熱病胃腸實熱,斑疹丹痧,暑濕痰熱,赤白滯下,實熱便...
- 銀翹散
又有芳香辟穢的功效,在透解衛分表邪的同時,兼顧溫熱病邪多夾濁之氣的特點。薄荷、牛蒡子味辛而性涼,疏...
- 更多治療溫熱病的中成藥
溫熱病相關藥物
- 三黃清解片
:【成份】【性狀】【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于風溫熱病所致發熱咳喘,口瘡咽腫。【規格】基片重0.2克【...
- 強腎片
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用淡鹽水或溫開水送下。【不良反應】【禁忌】孕婦禁用。【注意事...
- 舒筋活血定痛散
傷,閃腰岔氣,傷筋動骨,血瘀腫痛。【用法與用量】溫黃酒或溫開水沖服,一次6克,一日2次;或用白酒調...
- 七寶美髯丸
克【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淡鹽湯或溫開水送服。【不良反應】【禁忌】兒童、孕婦、糖尿病...
- 益元黃精糖漿
用量】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2次,早晚空腹時用溫開水沖服。【規格】每瓶裝100毫升【不良反應】【...
- 更多溫熱病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溫熱病
- 《醫述》:[卷五·雜證匯參]溫熱
參透此關,其治兩感之溫證,十全八、九矣。○按∶溫熱病亦有先見表證而后傳里者。蓋溫熱自內達外,熱郁腠...
- 《重訂廣溫熱論》:[第一卷溫熱總論]論溫熱本癥療法(添加)
病,暑病者,熱極重于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若更感異氣...
- 《傷寒論綱目》:[卷七]溫病
溫病如此。則知熱病亦如此。是則不渴而惡寒者。非溫熱病矣。然或有不因新中風寒。亦見惡風惡寒之癥者。蓋...
- 《溫熱逢源》:[卷中]辨正張石頑傷寒緒論溫熱各條
,其論亦至悉矣。惟篇中于冬溫、春溫、溫疫等證與溫熱病,未能尋源溯流,條分縷析,學人眩焉。茲錄其有關...
- 《葉選醫衡》:[卷上]溫病熱病解
證,非如傷寒從表而始也。或者不悟此理,乃于春夏溫熱病,而求浮緊之脈,不亦疏乎?不知緊為寒脈,有寒邪...
- 更多古籍中的溫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