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溫經(warming womb and channels[1])是指用具有溫熱扶陽作用的藥物,治療寒滯胞宮、寒凝經脈或陽虛證的治法[2]。
4 參考資料
有溫經作用的穴位
- 天溫
nquánPC2概述:天溫為經穴別名,即天泉穴。出《針灸甲乙經》。天泉為經穴名(TiānquánP...
- 溫溜
ēnliúLI7;wēnliū;LI7概述:溫溜:1.經穴名;2.經外奇穴名。經穴名·溫溜:溫溜為經...
- 溫留
英文:WēnliúLI7概述:溫留即溫溜。見《針灸甲乙經》。溫溜為經穴名(WēnliūLI7)。出...
- 蛇頭
述:蛇頭為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溫溜。《針灸資生經》等作池頭。溫溜為經穴名(WēnliūL...
- 逆注
概述:逆注為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溫溜。溫溜為經穴名(WēnliūLI7)。出《針灸甲乙經...
- 更多有溫經作用的穴位
有溫經作用的方劑
- 溫經湯
血在少腹不去。用法用量:上以水1斗,煮取3升,分溫3服。方解:本方治證皆因沖任虛寒,瘀血阻滯所致。...
- 大溫經湯
之大溫經湯功能溫經養血,活血調經。治瘀血阻滯,致經水淋漓不止,暮即發熱,少腹里急,腹滿,手掌煩熱,...
- 小溫經湯
冷痛,久不受胎。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煎至8分,空心溫服。附注:溫經湯(《婦科玉尺》卷一)。...
- 黃芪桂枝五物湯
枝9g、生姜18g、大棗4枚,具有調養榮衛,益氣溫經,祛風散邪,補氣通陽,養血除痹之功效,主治因素體...
- 溫經止痛湯
錢,焦艾3錢,香附3錢,生姜2錢。功效:溫經散寒。主治:經期感寒,少腹冷痛,喜熱熨,經量少,色暗紅...
- 更多有溫經作用的方劑
有溫經作用的中成藥
- 少腹逐瘀丸
附錄ⅠA)。功能與主治:溫經活血,散寒止痛。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經后期、痛經、產后腹痛,癥見行經后錯...
- 溫經丸
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2頁)。功能與主治:養血溫經,散寒止痛。用于婦女血寒,經期腹痛,腰膝無力,濕...
- 溫經養血合劑
。功能與主治:溫經散寒,養血祛瘀。用于沖任虛寒、瘀血阻滯引起的少腹冷痛、月經不調、痛經、崩漏、不孕等...
- 溫經白帶丸
服用本藥,帶下量多氣臭者應去醫院就診。6.平素月經正常,突然出現月經量少,或月經錯后,或陰道不規則...
- 附桂紫金膏
的各項規定(附錄6頁)。功能與主治:溫經散寒,補氣養血。用于經血不調,血海虛寒,行經腹痛,經色黑紫...
- 更多有溫經作用的中成藥
溫經相關藥物
- 溫經養血合劑
。【功能主治】溫經散寒,養血祛瘀。用于沖任虛寒、瘀血阻滯引起的月經不調,少腹冷痛,痛經。【用法與用量...
- 溫經白帶丸
服用本藥,帶下量多氣臭者應去醫院就診。6.平素月經正常,突然出現月經量少,或月經錯后,或陰道不規則...
- 溫經止痛膏
經的輔助治療。【規格】4厘米×6厘米【用法用量】經前二日開始用藥,貼于下腹神闕、關元穴及兩側歸來穴...
- 溫經顆粒
名稱:溫經顆粒漢語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益氣健脾,溫經散寒。用于寒濕凝滯所致的痛經,癥見...
- 十二溫經丸
服用本藥。3.月經過多者不宜服用本藥。4.平素月經正常,突然出現月經量少,或月經錯后,或陰道不規則...
- 更多溫經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溫經
- 《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卷七]辨少陰病脈證并治全篇
而為向導也。程知曰∶三陰表法與三陽不同,三陰必以溫經之藥為表,而少陰尤為緊關,故用散邪溫經之劑,俾外...
- 《高注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
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癥唇口干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溫經湯方人參當歸芎芍藥牡丹皮阿膠(各二兩...
-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卷五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論一首、脈證合十四條、方十四首
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干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案沈尤所字下句。所。許同。即日晡所之所...
- 《張氏醫通》:[卷十婦人門上]經候
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干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
- 《傷寒論輯義》:[卷一]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行于山野貧賤之人。經絡受風寒致病者。或有效。只是溫經通氣而已。仲景楚人。此豈古溫針之遺法耶。案不中。...
- 更多古籍中的溫經
溫經藥品說明書
- 十二溫經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溫經白帶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溫經養血合劑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溫經顆粒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溫經止痛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