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溫化寒痰為治法[1]。指用具有溫陽祛寒化痰作用的方藥,治療寒痰證的治法[2]。
4 參考資料
有溫化寒痰作用的方劑
- 白術散
卷三十三引《古今錄驗方》之白術散功能健脾養胎,溫中祛寒。主治妊娠胎動不安。運用:若腹痛,加芍藥;心下...
- 苓桂術甘湯
有促進、調節作用,又有廣譜抗過敏作用,抗炎、抗氧化損傷作用,并對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抑殺作用,因而對...
- 祛痰劑
法各不相同。如脾失健運,濕聚或痰者,治宜燥濕健脾化痰;火熱內盛,灼津為痰者,治宜清熱化痰;肺燥陰虧...
- 大黃附子湯
,其組成為大黃9g、附子12g、細辛6g,具有溫里散寒,通便止痛之功效,主治里寒積滯內結,陽氣不運所...
- 五苓散
,凡脾虛不運,氣不化水之水濕內停,小便不利,或為蓄水,或為水逆,或為水腫,或為痰飲,或為泄瀉等,均...
- 更多有溫化寒痰作用的方劑
有溫化寒痰作用的穴位
- 溫溜
溫即溫暖,溜即流通,此穴有溫通經脈之功,善治肘臂寒痛,故名溫溜。主治寒熱頭痛,頭風,眩暈,面腫,面...
- 逆注
溫即溫暖,溜即流通,此穴有溫通經脈之功,善治肘臂寒痛,故名溫溜。主治寒熱頭痛,頭風,眩暈,面腫,面...
- 池頭
溫即溫暖,溜即流通,此穴有溫通經脈之功,善治肘臂寒痛,故名溫溜。主治寒熱頭痛,頭風,眩暈,面腫,面...
- 溫留
溫即溫暖,溜即流通,此穴有溫通經脈之功,善治肘臂寒痛,故名溫溜。主治寒熱頭痛,頭風,眩暈,面腫,面...
- 蛇頭
溫即溫暖,溜即流通,此穴有溫通經脈之功,善治肘臂寒痛,故名溫溜。主治寒熱頭痛,頭風,眩暈,面腫,面...
- 更多有溫化寒痰作用的穴位
有溫化寒痰作用的中成藥
- 五苓散
,凡脾虛不運,氣不化水之水濕內停,小便不利,或為蓄水,或為水逆,或為水腫,或為痰飲,或為泄瀉等,均...
- 半硫丸
能主治:《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方之半硫丸功能溫腎逐寒,通陽泄濁。主治心腹痃癖冷氣,及老年虛冷便秘,...
- 四神丸
味子60g、吳茱萸30g,具有溫腎暖脾,固澀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腎虛寒之腎泄證。本方是治療脾腎陽虛泄...
- 蘇合香丸
60g、水牛角60g,具有芳香開竅,行氣溫中之功效。主治寒閉證。蘇合香丸是溫開劑的代表方,既是治療...
- 四虎散
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10頁)。功能與主治:溫散寒痰,消除腫痛。用于跌打損傷,寒濕痰滯,腫脹痹痛。...
- 更多有溫化寒痰作用的中成藥
溫化寒痰相關藥物
- 苓桂咳喘寧膠囊
。【功能主治】溫肺化飲,止咳平喘。主治外感風寒,痰濕阻肺,癥見咳嗽痰多,喘息胸悶氣短等。【用法與用...
- 麻黃止嗽丸
品。【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感冒風寒,無汗鼻塞,咳嗽痰喘。【用法與用量】口服...
- 參蘇宣肺丸
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化痰。用于痰濕阻肺,感冒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周身不適...
- 桂龍咳喘寧膠囊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降氣平喘。用于外感風寒、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痰涎壅盛。【用法與用量】...
- 保寧半夏曲
聲,胸膈滿悶,痰少咯吐不爽,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形寒怕冷。3.哮病急性發作,伴呼吸困難、心悸、紫紺者...
- 更多溫化寒痰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溫化寒痰
- 《壽世保元》:[卷一本草]藥性歌括
(共四百味)諸藥之性。各有奇功。溫涼寒熱。補瀉宣通。君臣佐使。運用于衷。相反畏惡。立見吉兇。人參味...
-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草部
人參味甘、氣溫、微寒,氣味俱輕,陽也。陽中微陰,無毒。(茯苓為之使,反藜蘆,惡鹵咸。生上黨者良,如人...
- 《醫述》:[卷五·雜證匯參]溫熱
藥緩肝,昏閉用幽芳開竅,熱痰之投溫膽,蓄血而論通瘀。○風為天之陽氣,溫乃化熱之邪,兩陽熏灼,先傷上焦...
-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八章·傷寒兼證]第八節·濕溫傷寒
(一名濕溫兼寒)。【因】伏濕醞釀成溫。新感暴寒而發。多發于首夏初秋兩時。但濕溫為伏邪。寒為新邪。新...
-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八章·傷寒兼證]第六節·風溫傷寒
(一名風溫兼寒。俗稱風寒包火。)【因】伏氣溫病。感冷風搏引而發。或天時溫暖。感風寒郁而暴發。一為伏...
- 更多古籍中的溫化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