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問二便為診斷學術語[1]。為問診內容之一。十問之一[1]。大、小二便的變化,不但反映有關臟腑的病變,還可以識別疾病的寒熱虛實[1]。
4 問大便
問大便要了解排便的次數、形狀、顏色、氣味及排便前后的感覺等[1]。
4.1 辨證分型
大便秘結難解,稠黏臭穢或夾有膿血,伴有實熱脈證的,多屬實熱證[1]。
排便次數多,暴迫下注,熱結旁流,里急后重,伴有腹痛、肛門灼熱,便后稍舒的,多屬大腸實熱或濕熱證[1]。
大便稀溏,完谷不化,色淡白,帶腥氣,或滑泄不禁,腹無痛苦,便后不適,或秘結而腹無脹痛,脈弱舌淡的,多屬脾腎虛寒證[1]。
大便色黑如柏油樣的,多屬胃腸內出血、瘀血;紫色如醬的,多屬濕熱[1]。
5 問小便
5.1 辨證分型
黃赤短少的屬熱或濕熱,清白而長的屬寒,尿清次數增多,或排尿失禁,或老年體弱夜尿多的,多屬腎氣虛[1]。尿頻、尿急、尿痛、尿血,可因濕熱或淋證所致[1]。《景岳全書·傳忠錄》:“二便為一身之門戶,無論內傷外感,皆當察此,以辨其寒熱虛實。”
6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問二便
- 《幼科指南》:四診
安煩苦欲之間。先問飲食,能食不食,渴與不渴。次問二便,或調和,或通,或秘,或干。發熱無汗,此邪在表...
- 《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卷上]小建中湯
腹大,按之軟,吸吸有聲(是乃濕熱,不是寒凝。)問二便不爽,平日嗜飲聚濕變熱,蟠聚脾胃。蓋濕傷太陰,...
- 《醫碥》:[卷之四·雜癥]咽喉
探吐,或飲汁亦妙,或以汁和醋含漱,皆可。此證必問二便,便利者浮游之火上攻,宜消風熱,降氣解毒。喉痛...
- 《醫宗金鑒》:[卷四幼科雜病心法要訣二二四]審病
安煩苦欲何知,次問飲食能食不食,渴與不渴,又次問二便或通或柲,而后病源可識矣,如發熱無汗,此邪在表...
- 《重樓玉鑰續編》:論喉痹關乎運氣而有火濕寒之異
第三日始發寒熱。若頭痛則兼傷于寒,須疏風散寒。問二便如何?便利者,乃浮游之火上攻,宜消風祛熱,降氣...
- 更多古籍中的問二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