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溫補脾腎是一種治療脾腎陽虛證的方法。脾腎陽虛臨床主要表現為腰酸肢冷、飲食不化、畏寒、尿頻或小便不利、浮腫、五更泄瀉等。針灸常選腎俞、命門、關元、脾俞、章門、足三里等穴,針用補法,宜灸。[1]
溫補脾腎系一種治療方法,治療脾腎陽虛證。由于脾腎陽氣在生理上的相互滋生和病理上的影響,臨床上脾陽虛可導致腎陽虛,腎陽虛多伴有脾陽虛,如脾腎兩虛,一般宜用本法雙補。《溫病條辨·濕溫》:“老年久痢,脾陽受傷,食滑便溏,腎陽亦衰,雙補湯主之。”
4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89.
有溫補脾腎作用的方劑
- 四君合四神加減方
分(炒),醋柴胡2分,五味子6分(炙)。功效:溫補脾腎,澀腸止瀉。主治:脾腎虛寒所致的慢性腸炎、腸結...
- 狗肉粥
ǒuròuzhōu處方:肥狗肉半斤。功能主治:溫補脾腎,去寒助陽,輕身益氣。主脾胃冷弱,腸中積冷,脹...
- 四維散
濕,蒸一飯頃,取起烘干,再為末。功能主治:功能溫補脾腎,澀腸止瀉。治脾腎虛寒,滑脫至甚,或泄利不能止...
- 紫石黃助陽方
肉桂6克,桑嫖蛸12克,九香蟲6克。功能主治:溫補脾腎。主腎陽虛衰。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
- 冷秘湯
克半夏9克大黃9克(后下)火麻仁12克功能主治溫補脾腎,潤腸通便。治脾腎陽衰,濁陰凝聚,大便秘結者。...
- 更多有溫補脾腎作用的方劑
有溫補脾腎作用的穴位
- 懸樞
用。懸樞穴具有助陽健脾、通調腸氣的功效懸樞穴有溫補脾腎、強壯腰脊之功,治腰脊強直不得屈伸等癥。懸樞穴...
- 懸柱
用。懸樞穴具有助陽健脾、通調腸氣的功效懸樞穴有溫補脾腎、強壯腰脊之功,治腰脊強直不得屈伸等癥。懸柱穴...
- 脊俞
功效。脊中穴有健脾利濕、解痙固脫作用。脊中穴有溫補脾腎之功,主治泄瀉腹滿,不嗜食,痔疾便血,小兒脫肛...
- 神宗
功效。脊中穴有健脾利濕、解痙固脫作用。脊中穴有溫補脾腎之功,主治泄瀉腹滿,不嗜食,痔疾便血,小兒脫肛...
- 脊中
功效。脊中穴有健脾利濕、解痙固脫作用。脊中穴有溫補脾腎之功,主治泄瀉腹滿,不嗜食,痔疾便血,小兒脫肛...
- 更多有溫補脾腎作用的穴位
有溫補脾腎作用的中成藥
- 四神丸
補骨脂120g、五味子60g、吳茱萸30g,具有溫腎暖脾,固澀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腎虛寒之腎泄證。本方...
- 右歸丸
君藥。熟地黃、山萸肉、枸杞子、山藥滋陰益腎,養肝補脾,填精補髓,取“陰中求陽”之義,為臣藥。佐以菟絲...
- 固精補腎丸
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8頁)。功能與主治:溫補脾腎。用于脾腎虛寒,食減神疲,腰酸體倦,早泄夢遺。...
- 歸參補血片
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11頁)功能與主治:溫補脾腎,益氣榮血。用于脾腎兩虛引起的虛勞貧血(缺鐵性...
- 痰飲丸
O16)計,不得少于0.40mg。功能與主治:溫補脾腎,助陽化飲。用于脾腎陽虛、痰飲阻肺所致的咳嗽、...
- 更多有溫補脾腎作用的中成藥
溫補脾腎相關藥物
- 參陽膠囊
參陽膠囊漢語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溫補脾腎。用于脾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體倦乏...
- 補腎填精膠囊
填精膠囊漢語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溫補脾腎。適用于脾腎陽虛所致之神疲乏力,氣短喘促,腰膝...
- 芪鹿益腎片
鹿益腎片漢語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溫補脾腎,祛濕化濁。用于脾腎陽虛,癥見:面色蒼白,畏寒...
- 歸參補血片
用類別】本品為虛證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溫補脾腎,益氣榮血。用于脾腎兩虛引起的虛勞貧血,缺鐵性...
- 固精補腎丸
用類別】本品為虛證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溫補脾腎。用于脾腎虛寒,食減神疲,腰酸體倦。【用法與用...
- 更多溫補脾腎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溫補脾腎
- 《類經》:[十六卷疾病類]五十六、臟腑諸脹
邪,則直清陽明,除之極易;凡屬虛勞內損者,多從溫補脾腎而愈,俱得復元。或臨證之際,有虛實未明,疑似難...
- 《女科經綸》:[卷四胎前證下]妊娠下利黃水屬脾虧氣陷
脾土,宜平肝補脾。若黃而兼白,乃子令母虛,須補脾肺。若黃而兼黑,是水反侮土,必溫補脾腎。若黃而兼赤...
- 《女科精要》:[卷一]崩漏門諸論
、麥冬、桑耳灰、木耳灰之類。久則亦多虛寒,而宜溫補脾腎者,當以脈侯之。然血癥多兼用黑藥者,以血者火之...
- 《醫燈續焰》:[卷十一]水病脈證第七十
苓散。有脾肺虛弱,不能通調水道者,宜用補中益氣湯補脾、肺、六味丸補腎。有心火克肺金,不能生腎水,以致...
- 《雜病廣要》:[臟腑類]滯下
下焦而作痛者,必加吳茱萸。其或痛不至甚,則但以溫補脾腎為主,使脾腎漸安,則痛當自止,此不必治其痛也。...
- 更多古籍中的溫補脾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