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胃排空 (最后修訂于2010/3/11 9:38:15)[共786字]
摘要:胃排空是胃內容物進入十二指腸的過程。其動力乃胃的收縮運動,只有胃內壓超過十二指腸內壓并克服了幽門阻力時才發生。胃的排空速率(dv/dt)為胃內壓(ps)與十二指腸內壓(po)之差和幽門阻力(Rp)的函數。dv/dt=(ps-po)/Rp胃的排空一般在食物進入胃后5分鐘即開始,即有部分排入十二指腸,從胃的排出物來看,一般進入胃的是固體、液體與固體的混合物,而離開胃的基本是流質,由于消化與排空同時進行,因此,胃的排空問題,實質上是如何把液體部分排出的問題。固體食物通過幽門阻力較大,當壓力梯度相等時,固體食物的排空速率比液體慢得多。一般糖類食物在胃停留1小時左右;蛋白質類停留2~3小時;脂肪類食物停留5~6小時以上。混合食物約4~5小時。影響胃排空的因素基于十二指腸與胃兩邊的壓力梯度,在近幽門區有一高壓帶長1~3厘米,當靜息時其內壓比胃竇內壓和十二指腸內壓都高5毫米汞柱或更多。靜息時,十二指腸內容物不能倒流入胃而胃內容物亦不會通過此高壓帶。當蠕動波向胃竇接近時,高壓帶松弛,壓力暫時下降,液體和部分食糜從胃入十二指腸。食物的質與量影響胃的排空,溶液或小顆粒懸浮液較固體物排空快,不能消化的固體物......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肝硬化患者胃排空的核素法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是否存在胃排空異常,探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存在胃排空延遲可能發生的機制。方法對3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A級14例、B級16例)和14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技術測定胃半排空時間(GET1/2)、餐后2h胃排空率。結果乙肝后肝硬化患者GET1/2為(94.02±11.98)min,餐后2h胃排空率為(49.69±11.84)%,對照組GET1/
- 肝硬化患者不同類型食物胃排空時間測定及其與血清NO關系初步探討
【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不同類型食物胃排空時間及其與血清NO水平的關系。方法分別應用實時超聲法和放射學方法對33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A級10例,B級17例,C級6例)和14例健康志愿者進食液體和半固體后胃排空時間進行測定,并測定其空腹血清NO濃度。結果肝硬化患者胃液體半排空時間為(48.6±8.71)min,而進食10mm小鋇條和半固體標準餐混合物后胃排空時間為(6.38±1.1
- 老年人食管癌切除術后胃排空障礙22例分析
胃排空障礙是食管癌切除術后一種少見的并發癥。老年人食管癌切除術后胃排空障礙報道不多。我院自1988~2002年共發生老年人食管癌切除術后胃排空障礙22例,現分析如下。 1臨床資料 22例老年胃排空障礙患者中,男18例,女4例。年齡60~72歲,平均(66±3)歲。其中,三切口手術頸部吻合14例,二切口手術頸部吻合1例,二切口手術胸膜頂吻合3例,左胸切口弓上吻合4例。患者中屬功能性胃排空障礙1
- 球囊擴張治療食管癌術后胃排空障礙
【關鍵詞】食管癌,手術治療,胃排空障礙,球囊擴張2001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共實施食管癌切除784例,其中頸部吻合226例,主動脈弓上吻合396例,主動脈弓下吻合162例,術后3例發生了嚴重術后胃排空障礙,其中2例病人二次手術均未能解決排空障礙,后經介入球囊擴張治療緩解了癥狀,術后分別隨訪了19個月、15個月和3個月,生活質量良好,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病例1.男性,6
- 腹部手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診治
【摘要】目的探討腹部手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措施。方法對收治的21例腹部手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者進行臨床分析,包括臨床特點、非手術治療的選擇及其措施。結果21例病人經多方檢查確診為功能性排空障礙,保守處理2~6周后均治愈。結論腹部手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為非機械性梗阻,常規措施能夠明確診斷,在胃腸減壓、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基礎上加用小腸內營養,以小腸運動帶動胃的蠕動,從而達到治愈
- 口服鋇膠囊行胃排空試驗的技術應用
【摘要】目的研究探討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功能及放射學法對胃運動障礙性疾病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自制直徑2.0mm,長10mm的鋇膠囊。選取36例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的受試者和24例健康自愿受試者對比。隨同250cal熱量的標準早餐服下10顆鋇膠囊,在6h內,每隔1~2h電視監視或攝片計數。結果健康者之鋇膠囊6h內全部排出胃腔,提示胃排空功能良好;非潰瘍性消化不良者27.8%的胃排空延遲,與健康
- 8.9 動態γ計數檢測
8.9 動態γ計數檢測 胃動力檢查是診斷有消化道癥狀患者胃腸動力改變的重要檢查方法,而胃排空檢查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項目。 臨床常用核素標記餐,患者取標準體位用核素掃描方法檢測胃排空。在不同生理情況下重復測定同一患者的胃排空,較在標準體位下一次檢查胃排空,對檢測患者胃排空異常模式的敏感性更高。 目前已研制出動態γ計數儀,并已成功用于健康志愿者及有消化道癥狀患者的胃排空檢測上。動態γ計數儀可對同一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竇壁內NO含量與胃排空關系的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運動障礙的發生機制。方法應用Griess法測定33例FD患者(20例胃排空正常的患者為FD1組,13例胃排空延遲的患者為FD2組)及4例正常人胃竇壁內一氧化氮(NO)含量。結果FD2組患者胃竇壁內NO含量比FD1組及正常組明顯增高,差異有顯著性(P0.05);FD1組與正常組胃竇壁內NO含量差異無顯著性(P0.05)。結論胃排空延遲的FD患者胃竇壁內NO
- 腹部手術后胃排空障礙的診斷與治療
關鍵詞胃排空障礙;腹部手術腹部手術后胃排空障礙(delayedgastricemptying,DGE)可見于各種類型的腹部手術。現將我院1996年1月—2004年12月診治的10例DGE分析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男7例,女3例,年齡32~68歲,平均50.4歲。原發病:胃潰瘍1例,十二指腸潰瘍1例,胃竇癌2例,肝膽管結石1例,門脈高壓癥1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例,廣泛小腸
- 食管癌切除術后胃排空障礙的臨床診治
【關鍵詞】esophagectomypostoperation;delayedgastricemptying食管癌切除術后胃排空障礙是一種發生率不高,但預后不良的早期并發癥。文獻報道發生率為0.53%~1.82%[1]。1993年4月~2007年4月我院共手術治療食管癌1309例,其中25例發生術后胃排空障礙,占同期患者1.91%。采取保守治療15例,手術治療10例,療效滿意,現總結如下。1臨床
- 胃癌根治術后胃排空障礙中西醫結合治療14例報告
胃癌根治術后胃排空障礙中西醫結合治療14例報告(pdf)[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根治術胃大部切除后胃排空障礙的診斷處理特點。方法2001~2004中我們行胃癌根治術胃大部切除320例,出現術后胃排空障礙14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320例中有14例(占4.37%)于術后第6~11天出現胃排空障礙癥狀,經泛影葡胺/稀鋇造影、胃鏡證實。全部病例均行根治術,其中B-Ⅰ式3例(3/210占1.42%)、B-Ⅱ
- 腹部手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14例臨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腹部手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發生機制、診斷和治療方法。 方法對1996年1月~2004年11月收治的14例腹部手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本組14例均經非手術治療10~41天后恢復胃動力而痊愈,無一例再手術。 結論注意患者全身及局部情況、圍手術期的處理、術式的選擇,功能性胃排空障礙(functionaldelayedgastricemptyin
- 梗阻性黃疸手術前后胃動力的臨床研究
梗阻性黃疸手術前后胃動力的臨床研究(pdf)臨床工作中經常看到一些病人出現梗阻性黃疸后,病人的上腹飽脹、食欲減退等癥狀逐漸加重,梗阻性黃疸的病人是否存在胃排空障礙、如何治療、中藥對改善胃動力是否有益,上述問題國內外均未見報道。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組共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齡35~70歲,中位年齡55歲,肝功能ChildA級60例,ChildB級20例,所有研究對象均無糖尿病,分4組
- PPPD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治療與護理
【摘要】目的探討保留幽門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護理。方法對2009年6月—2011年6月兩年以來本科15例術后發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析。結果經過胃腸減壓、腸內營養支持、加強護理等治療,取得良好效果,15例患者康復出院。結論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護理工作至關重要,關系到患者的治療轉歸和預后。【關鍵詞】保留幽門胰十二指腸切除(PPPD)術;胃排空障礙;護理 保留幽門胰十
- 腹部手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影響因素調查
【摘要】 目的:調查腹部手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functionaldelayedgastricemptying,FDGE)的影響因素。方法:2001年2月~2008年7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腹部手術治療562例患者接受FDGE影響因素調查。結果:562例腹部手術患者發生FDGE37例,占6.58%。FDGE組的平均手術時間、低蛋白血癥例數、胃部手術例數、睡眠質量指數和負性情緒總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 腹部手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15例分析
功能性胃排空障礙(functionaldelayedgastricemptying,FDGE)是腹部手術后,特別是胃癌根除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門靜脈高壓斷流術后常見的并發癥[1]。由于FDGE經保守治療后可治愈,而若誤遭手術治療則可能導致病情加重,延長恢復時間。因此正確的診斷和及時有效地治療對避免盲目再手術,減輕病人的痛苦有著重要意義。我院自1995~2005年共治療腹部手術后并發功能性胃排空
- 腹部手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診斷和治療
【摘要】目的探討腹部手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病因、診斷及治療方法。方法對2003年1月~2006年12月治療的22例腹部手術術后的功能性胃排空障礙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本組病例給予胃腸減壓、腸外營養支持或放置鼻空腸管行腸內營養支持,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及促胃腸動力藥物等治療后均治愈出院。結論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鏡檢查是診斷本病的重要手段,營養支持在其治療中
- 急性遠端結腸炎大鼠由于骨盆傳入神經敏感過高而延緩胃排空
14;[Epubaheadofprint]16炎性腸病患者通常在由炎癥部位的一小段距離里胃腸動力異常。科學家們在大鼠結腸炎模型上研究遠端結腸動力異常以及其病理生理改變。試驗前72小時采用三硝基苯硫酸滴注劑誘導建立實驗性腸炎模型,通過組織學及骨髓過氧化酶檢測確認炎癥模型是否成功。為評估胃腸動力,研究者檢測了胃排空、即胃內注射半流體的伊文思蘭液,30分鐘后腸道通過的遠端前緣及幾何中心。評估六甲季銨(2
- 針刺加隔姜灸治療胃病(脾虛證)90例臨床觀察
【摘要】目的觀察針刺加隔姜灸治療胃病(脾虛證)的療效。方法在前人針灸治療脾虛證的針灸穴位基礎上篩選足三里、三陰交兩穴,針后加隔姜灸。結果經針刺、隔姜灸1個療程后,患者食后腹脹、食欲不振癥狀改善明顯,有效率分別達91.5%、92.1%。治療前后紅細胞、血紅蛋白變化,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5)。治療前胃排空延遲者,經治療后復查胃內鋇條殘留率明顯降低,前后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
- 缺鐵對大鼠胃排空功能的影響及其機制
摘 要 目的:研究缺鐵對大鼠胃排空功能的影響及其機制.方法:將4wk齡Wistar大鼠60只隨機分為兩組:缺鐵性貧血(IDA)組和正常對照組,各30只,分別飼以低鐵和正鐵飼料(含鐵量分別為12.4mg/kg和385.5mg/kg),共8wk.采用酚紅排空試驗測定胃排空功能,計算排空率;用DCP-AES測定儀測定胃竇組織鐵含量;RIA法測定胃竇組織環核苷酸cAMP和cGMP含量;組化染色顯示胃竇肌
- 傾倒綜合征的研究進展
[關鍵詞]傾倒綜合征;胃排空;幽門 [中圖分類號]R656.6+1 傾倒綜合征(dumpingsymptoms)即胃空腸吻合術后出現的進食后綜合征,表現為“胃排空過快癥狀”,1922年Mix提出“傾倒”一詞,又稱為“胃空腸吻合術后傾倒胃”。嚴格地說,這一綜合征只見胃手術后的患者。通常將這一綜合征分為早期綜合征和晚期綜合征,前者表現為進食10~30min后出現的腹部和全身的癥狀,后者表現為進食
-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排空延遲與生活質量
2006年07月12日Gut2006;55:933-93949關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延遲是否有特定的癥狀,并且這種胃排空延遲是否就是引起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的原因一直存在爭議。近期的一項國外研究結果就是評估了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共有864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參與了4項臨床試驗。在這些研究中胃排空延遲定義為在進餐后4小時胃內仍有至少6.3%的食物殘留。在受試者中有290(34%)名患者存在胃排
-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胃排空的變化
2006Vol.25No.3P.209-21120(蘭州)為了觀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胃排空的變化,并探討其可能的作用機制。研究者對12只AMI模型大鼠(AMI組)和9只假手術大鼠(假手術組)用锝-99m亞錫噴替酸(99mTc-DTPA)標記的面粉糊灌胃后,分別在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照相儀下進行胃排空功能檢查;50min后處死AMI組大鼠,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計算心肌梗死面積;
- 胃復安與紅霉素合用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48例分析
【摘要】目的觀察胃復安與紅霉素合用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療效。方法采用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采用胃復安注射液10mg,肌注,每日2次,合用紅霉素注射液,每日6~8mg/kg,分2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以20滴/min速度早晚靜滴,連用21天。對照組用胃復安注射液10mg,肌注,每日2次,連用22天。B超測定并計算兩組治療前后胃排空率。結果經觀察治療組與對照組胃排空率比較差異有顯著
- 普外科術后胃排空障礙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普外科術后胃排空障礙是指腹部手術后出現的非機械性梗阻而導致的胃排空延遲,又稱胃癱、胃麻痹[1]。我院于1999年9月~2006年8月共治療本病18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病例全部是我院住院普外科手術病人,胃大部切除術后10例(BillrothⅠ式2例,BillrothⅡ式8例),近端胃切除1例,直腸癌術后(Miles)1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1例,脾切除術
-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術后殘胃排空障礙臨床分析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06-8106(2004)18-2086-02 胃癌根治性遠側胃大部切除術后常并發功能性殘胃排空障礙(functionaldelayedgastricemptyingFDGE),文獻報道發生率為1.9%~4.7%[1~3],近10年我科遇見28例,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199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行胃癌根治性遠側胃大部切除術218
- 四磨湯促進早產兒胃排空42例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四磨湯口服液促進早產兒胃排空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將90例早產兒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48例采用常規綜合治療,治療組42例加用四磨湯口服液。結果對照組總有效率87.5%,治療組總有效率95.3%,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且治療組在胃潴留、腹脹消失及達到足量喂養時間上均優于對照組(P<0.01)。結論四磨湯口服液促進早產兒胃排空療效顯著,值得推廣。【關鍵詞】四磨湯口服液
- 非營養性吸吮對早產兒胃排空及胃食管反流的影響
2005年04月15日中華兒科雜志2004Vol.42No.10P.772-7765分次數;pH<4總時間;最長酸反流時間。結果NNS組胃半排空時間快于對照組[分別為(58.33±22.94)分,(73.75±17.76)分],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38例早產兒中出現GER者32例,占84.2%;NNS組反流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分別為9(2~31)次,(5~31)次,P<0.05];pH
- 睡眠剝奪對大鼠胃排空及胃腸激素的影響
2005年11月17日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8卷21期-4236-42379國內(陜西)一項研究探討了睡眠剝奪對大鼠胃排空及胃腸激素的影響。按隨機數字法將SD大鼠分為:單獨籠養組,睡眠剝奪1d組,3d組,5d組,7d組和對照組,各組8只。采用小站臺水環境法建立大鼠睡眠剝奪模型。用放射性核素99Tcm灌胃測定大鼠胃液排空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胃黏膜中胃泌素、胃動素、生長抑素水平。結果顯示,睡眠剝奪條
- 糖尿病病人胃排空及小腸運動時間變化的研究
2005年12月19日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4年24卷4期-211-21218國內(湖北)的一項研究觀察了糖尿病病人液體和固體混合餐后胃排空及固體食物在小腸的運行情況。采用雙核素標記液體和固體后,用SPECT探頭采集感興趣區圖像,計算胃排空和小腸運行時間指標。結果顯示,糖尿病病人固體全胃半排空、近端胃半排空、遠端胃最大計數時間均較正常人明顯延遲,40%~44%病人超過正常范圍,延遲相時間均數變化
- 13C標記辛酸呼氣試驗和超聲波檢查法評價犬半固體胃排空的比較
2005年10月18日AmJVetRes.2004Nov;65(11):1557-62.23英國的一項研究采用13C標記辛酸呼氣試驗(13C-OBT)和超聲波檢查法(GEU)比較了犬的半固體胃排空率。研究對象為10只健康犬。在進食含有13C-辛酸的標準餐(面包、雞蛋和脫脂乳)之前禁食12h。采用一只6.5MHz的傳感器顯示胃竇情況,測量由胃的冠狀和腹側直徑確定的橢圓形區域的面積。在攝入試驗餐之前
- 蘋果醋延遲1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作用的研究
2008年04月15日BMCGastroenterol.7(1):46醫學空間(MEDcyber.com)4月15日消息—既往在健康人群中進行的研究顯示,蘋果醋具有通過延緩胃排空而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的作用。國外的研究人員近期針對糖尿病患者,評估了蘋果醋的這一作用。共有10名1型糖尿病和糖尿病性胃輕癱的患者入組該項研究,其中1人已接受了迷走神經切斷手術。采用標準化的即時超聲檢查方法分別檢測了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功能及其癥狀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的胃液體排空功能,探討各種類型FD與胃液體排空功能的關系,及胃液體排空率與患者癥狀的相關性。方法按羅馬Ⅱ診斷標準診斷的FD患者,分為運動障礙型(25例),潰瘍型(20例),非特異型三組(12例),設健康對照組(11例)。所有患者接受胃鏡及腹部B超檢查,排除上消化道及腹腔臟器的器質性病變,并檢測Hp。然后通過B超用胃竇
- 中西醫結合治療手術后殘胃排空延遲癥8例
胃大部分切除后殘胃排空延遲癥是一種功能性胃排空障礙。近幾年來,筆者遇到了8例,經中西結合治療,現將典型病例介紹如下。中藥方劑:木香20g,厚樸20g,枳實20g,赤芍20g,蘇梗15g,萊服子50g,大黃15g。病例舉隅:某,男,49歲。經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行BⅢrothⅡ式胃大部分切除術,吻合口通暢,手術經過順利。術后第8天進平流質后出現腹脹、嘔吐,吐出物為草綠色胃液,又行胃腸減壓,每天胃液10
- 針灸在上消化道鋇餐透視中對促進胃排空的研究
【摘要】目的評價針灸與胃動力藥在鋇餐透視中增加胃動力的應用價值。方法136例胃腸鋇餐檢查所示胃排出遲緩及障礙者,隨機分為針刺組76例和口服胃動力藥組(對照組)60例,針刺組采用針刺足三里、上巨虛、耳穴,部分兼刺中腕、內關、太沖。對照組給予口服嗎丁啉。結果76例胃排空遲緩及障礙者,經針灸后72例鋇劑可迅速排出,占9474%;60例口服嗎丁啉者,50例鋇劑短時內排出,占833%。結論針刺足三里或兼
- 食管癌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患者的護理
2005年06月24日中華護理雜志2005Vol.40No.2P.103-10415(山東)為了總結8例食管癌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患者的護理經驗,研究者對8例患者加強心理護理,消除緊張情緒,嚴格禁食及胃腸減壓,并輔以高滲鹽水及糖皮質激素洗胃,以消除腹脹,減輕胃黏膜及吻合口水腫,加強靜脈內及腸內營養支持,以糾正營養不良,保證水、電解質代謝平衡,密切觀察預防并發癥發生。結果8例患者均于3~6周內康復
- 食管癌切除術后胃排空障礙8例原因分析
關鍵詞食管癌;排空障礙;胃 2000年1月—2003年12月經我科治療的食管癌患者1276例,其中8例術后并發胃排空障礙,占0.63%。經保守治療,胃鏡擴張幽門等處理,獲得臨床治愈。隨訪1年患者未再出現排空異常。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8例,男6例,女2例,年齡35~68歲,平均年齡54.8歲。術前8例經食管吞鋇檢查發現T4椎體平面以下食管狹窄,充盈缺損、管壁僵硬,長度3
- 胰腺手術后胃排空延遲
2007年11月26日Surgery.2007Nov;142(5):761-8.醫學空間(MEDcyber.com)11月26日消息-胃排空延遲(DGE)是胰腺手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在文獻中,不同的外科中心所報道的胰腺手術后DGE發生率存在很大差異,這主要是由于目前并沒有一個國際公認的DGE定義。多個外科中心使用不同的DGE定義,因此無法對不同的研究報道和手術技術進行有效的比較。德國海德堡大
- 胃大部切除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8例護理體會
【關鍵詞】胃大部切除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胃切除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又稱胃術后胃癱(gasdticatony),是胃大部分除術后常見早期并發癥之一。慶元縣人民醫院自1997年以來共為182例患者實施了胃大部切除或根治性胃大部切除術,術后共發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礙8例。雖然功能性胃排空障礙屬于自愈性并發癥,但持續時間較長,多數在2~4周內恢復,個別可持續6周[1],精心的護理對促進疾病痊愈、減少其他并發癥
-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臨床觀察
筆者于2000年3月~2004年12月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糖尿病胃輕癱82例,并與單用西藥治療進行對照,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條件:(1)WHO1980年糖尿病診斷標準;(2)具有上腹飽脹和(或)疼痛、噯氣、嘔吐等2種或2種以上消化不良癥狀并持續15天以上;(3)超聲檢查證實有胃排空延緩;(4)胃鏡或上消化道鋇餐檢查排除上消化道器質性病變,B超檢查排
- 腹腔鏡遠端胃切除后胃排空功能的評價
(SurgEndosc.2004Apr21)發表在今年4月號《內鏡外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數碼X線成像術檢查證實,對于早期胃癌患者,針對位于胃中1/3胃癌的保留幽門的腹腔鏡下遠端胃切除術(LAPPG)后胃排空功能優于不保留幽門的遠端胃切除術(LADG)。日本廣島Yoshida總醫院的UrushiharaT博士及其同事選取自1998年4月至2002年2月間接受腹腔鏡下遠端胃切除的52例早期胃癌
- 胃容量和胃排空對功能性消化不良飯量和餐后癥狀的影響
2005年09月19日Gastroenterology.2004Dec;127(6):1685-94.35美國的一項研究評價了胃容量(GV)和胃排空(GE)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進餐量和餐后癥狀的相對影響。對有慢性上消化道癥狀的患者進行了前瞻性評估。分別采用99mTc-單光子發射CT和閃爍掃描術測量禁食期間和飲入300mlEnsure后的GV和固體GE。檢測Ensure刺激后的最大耐受容量(MTV
- 胃癌根治術后殘胃排空障礙28例分析
我院1994年9月~2004年10月共行胃癌根治術368例,發生術后殘胃排空障礙28例,占8%,均經非手術療法治愈。現分析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本組28例中,男17例,女11例;年齡最小36歲,最大78歲,平均年齡56歲;手術至發病時間:最短者術后4d,最長者術后16d,平均在術后8.2d。1.2手術吻合方式及發病例數胃癌根治368例中行遠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Ⅰ式吻合術36例
- 胃大部切除術后殘胃排空障礙11例分析
【關鍵詞】胃大部切除功能性排空障礙Functionaldelayedgastricemptyingaftersubtotalgastrectomy:clinicalanalysisof11casesXUMing,MINZhi-jun,NIChun-ming.DepartmentofSurgery,NanhuiCenterHospitalofShanghai,Shanghai201300,China
- 胃大部分切除術后殘胃排空障礙18例臨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胃大部分切除術后排空障礙的原因和治療。方法回顧分析18例胃大部分切除術后功能性和機械性殘胃排空障礙的臨床特點,選擇手術和非手術治療的措施。結果經保守治療后痊愈、好轉11例,行手術探查7例,術中證實為機械性梗阻。1例行輸出、輸入段空腸側吻合,1例僅做探查并空腸造瘺。術后均治愈或好轉出院。結論胃大部分切除術后殘胃排空障礙可為功能性因素或機械性因素所致。根據其臨床表現、X線鋇餐或胃鏡檢
- 糖尿病胃輕癱的中醫分型治療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較長的患者,多存在神經病變,胃植物神經亦常受累,以致出現胃動力低下,胃排空延遲。糖尿病性胃功能紊亂已引起了臨床醫生愈來愈多的關注,隨著糖尿病其他急慢性并發癥的有效防治,消化系統的異常表現愈來愈突出,有資料報道,約50%的門診糖尿病患者存在胃排空延遲。糖尿病胃功能紊亂的發病機制詳細環節還不甚清楚,一般認為是由胃植物神經病變所致,也可能與胃腸激素分泌異常有關。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胰高
-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兒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關系
ylori)感染對功能性消化不良(FD)兒童癥狀、病理及胃排空的影響。研究者取FD兒童110例,H.pylori陰性組30例,H.pylori陽性組80例,H.pylori陽性組按不同的治療方案分A組(嗎丁啉組)30例,B組(H.pylori根除+嗎丁啉治療后復查H.pylori轉陰者)42例。比較各組癥狀積分、胃竇粘膜病理積分和胃液體排空情況。結果H.pylori陽性組飽脹和食欲下降癥狀重于陰
-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胃動力變化的研究
【關鍵詞】甲狀腺 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患者常伴有食欲亢進、易饑餓、多食、腹瀉等胃腸道癥狀,我院通過對甲亢患者胃排空的測定,了解甲狀腺功能亢進對胃運動功能的影響。 1研究對象 研究組選擇2005~2006年在我院就診的甲亢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6~70歲,平均36歲。所有病例均經實驗室檢查符合甲亢診斷標準,并排除消化系統及其他可影響胃腸運動的疾病,無胃腸道手術史。
- 胃復安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的臨床療效
良患者的早飽、上腹脹、腹痛、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燒心、噯氣等癥狀的臨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和無效率分別為92%、40%、52%、8%;對胃排空的有效率為60%。結論胃復安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較好療效而不良反應較少。【關鍵詞】胃復安;消化不良;胃排空;臨床療效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dtheclinicalefficacyandsafetyofmeto
- 食管癌術后反流與誤吸的預防性護理
ml經胃管注入保留30min,或糖皮質激素5~10mg,2次/d[2,3],取得較好的效果。56例患者胃腸減壓引流量減少至每天50~100ml,引出液中無明顯膽汁,進行胃管夾閉觀察后行X線胸透顯示胃排空良好后拔除胃管。6例在胃管夾閉期間又出現反流、胸悶、惡心、嘔吐,即再次胃腸減壓,經治療好轉后拔管。2.3指導患者采取正確體位食管癌術后反流與患者體位的關系密切。平臥位最易發生反流,而半臥位則反流減
- 新絡納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臨床觀察
筆者于2003年12月~2005年6月運用新絡納分散片治療糖尿病胃輕癱40例,并與嗎丁啉片進行對照,現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條件:(1)WHO1980年糖尿病診斷標準;(2)具有上腹飽脹或/和疼痛、噯氣、嘔吐等2種或2種以上消化不良癥狀并持續15天以上;(3)超聲檢查證實有胃排空延緩;(4)胃鏡或上消化道鋇餐檢查排除上消化道器質性病變,B超檢查排除肝臟、膽囊、胰腺疾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