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足陽明胃經為十二經脈之一。與足太陰脾經相表里。五行屬土。本經從鼻旁迎香開始,上至鼻根中,向旁邊交會足太陽膀胱經,向下沿鼻外側,進入上齒槽中,出來夾口旁的地倉,環繞口唇,向下交會于任脈的承漿穴,退回來沿下頜出面動脈部的大迎,過下頜角前下方的頰車,向上經耳前、鬢發前緣,到頭角部的頭維,再到前額中部,它的下行支脈,從大迎穴前直下頸動脈搏動處的人迎,沿著喉嚨,進入鎖骨上窩,向下貫穿膈肌,入屬胃腑,聯絡脾臟;它外行的主干,從鎖骨上窩向下經乳中,挾臍兩旁天樞下行,進入到腹股溝動脈部的氣沖;它在腹內的一條支脈,從胃下口開始,經腹腔到腹股溝與外行的主干合而下行,經髖關節前的髀關,到股四頭肌隆起處的伏兔,下向膝髕中,沿脛骨外側,到足背部的沖陽,再經中趾內側趾縫,出其末端厲兌;另有一條支脈,從膝下3寸處分出,向下進入中趾外側趾縫,并出其末端;它的又一條支脈,從足背部分出,走到大趾的內側端,交于足太陰脾經。[2]
足陽明胃經[2]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胃經
- 《吳醫匯講》:[卷七]周身經絡總訣(有小序)
心之支者,并系目之內角,名曰內,小支至而膀胱起,胃經還約于其旁(小腸之支者至目內,膀胱之脈起于目內,...
- 《金針秘傳》:[四、經脈孔穴起止圖說]周身經絡總訣(有小序)
,心之支者并系目之內角,名曰內。小支至而膀胱起,胃經遠約于其旁。(小腸之支者,至目內,膀胱之脈、起于...
- 《十劑表》:[十劑表上]足少陰腎經
火秦艽見足陽明胃經獨活甘苦辛微溫入腎治一宣通陽明胃經艾見足太陰脾經夏枯草苦辛寒入肝腎和血脈散結氣養...
- 《十劑表》:[十劑表上]足太陰脾經
宣陽明胃經通微溫入腎肝脾利關節通經脈血氣白蘚見足陽明胃經當歸見手太陰肺經赤芍藥見手補太陰肺經黨參見手...
- 《保嬰撮要》:[卷十二]頭面瘡
、口反、承漿、頤后、頰車、耳前、發際額顱者,皆屬胃經;發于目內上額尖,至后腦項者,皆屬膀胱經;既察其...
- 更多古籍中的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