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托葉 (最后修訂于2010/2/24 13:10:23)[共487字]
摘要:指從葉柄或靠近葉柄基部的莖上生長出來的,除葉身外所有葉性器官都稱托葉。因此其外部形態,組織構造,著生位置,以及數目的多少,均隨著植物種類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在雙子葉植物中最為常見,如豌豆(Pisiumsativum)、香車葉草(Asp-erulaodorata)等生有和葉身性質相同的托葉,但亦有不少生長異質、異形或發生形式不同的托葉的。山毛櫸科(Fagaceae)、樺木科(Betulaceae)和榆科(Ulmaceae)有與構成冬芽鱗片相同的器官,直到枝條發生完了時仍能保持下來,而其他形式的普通葉占據了托葉的位置。在單子葉植物一般是不多見的,但也有例外的,如菝葜(Smiluxchina)則具有明顯的托葉。此外,禾本科的葉鞘也有認為是托葉的。整個裸子植物都不具有托葉。從植物的系統發生和個體發生的觀點來看,把不相同的幾種器官,歸納在托葉中的也是有的。此處托葉附生于復葉的小葉時稱為小托葉,以與托葉相區別開來。也有的托葉變態成刺(德stipulardorn)的例子,如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秦椒(Xanthoxylumpiperitum)。......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關于下發蒙藏維藥說明書【主要成份】項排序內容的通知
蘭、渣馴膏、余甘子、訶子(去核)、唐古特烏頭、綠絨蒿、土木香、小傘虎耳草、豆蔻、牛黃等二十一味。二十八味檳榔丸【主要成份】檳榔、大托葉云實、圓柏、小檗皮、紫草茸、藏茜草、冬葵果、蒺藜、菥蓂子、石榴子、刀豆、麝香等二十八味。二十九味羌活散【主要成份】羌活、鐵棒錘(根、葉及幼苗)、安息香、多刺綠絨蒿、降香、牛黃、天竺黃、麝香、沉香、藏菖蒲、棘豆、打箭菊等二十九味。二十九味能消散【主要成份】土木香、寒
- 扁蓄
iculareL.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10~40cm,常有白粉;莖叢生,匍匐或斜升,綠色,有溝紋,葉經生,葉片線形至披針形,長1~4cm,寬6~10cm,頂端鈍或急尖,基部楔形,近無柄;托葉鞘膜質,下部褐色,上部白色透明,有明顯脈紋。花1~5朵簇生葉腋,露出托葉鞘外,花梗短,基部有關節;花被5深裂,裂片橢圓形,暗綠色,邊緣白色或淡紅色;雄蕊8;花柱3裂。瘦果卵形,長2mm以上
- 生藥玫瑰花與月季花的鑒別
薔薇科落葉灌木,高約2m。莖直立粗壯,枝叢生,小枝除有皮刺、細刺和腺毛外,密生絨毛。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5~9,質較厚,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2~5cm,寬1~2cm,先端尖或鈍,基部圓形或闊鍥形,邊緣有鈍鋸齒,表面暗綠色,無毛而多皺,背面蒼白色,被柔毛,葉柄、葉軸有柔毛及疏生小皮刺;托葉披針形,大部分附著于總葉柄上,無鋸齒,邊緣有腺點。花單生或數朵叢生,直徑6~8cm,單瓣或重瓣,紫紅色或
- 葛根
ineRoot 別名 葛條、粉葛、甘葛、葛藤。 來源 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根。 植物形態 藤本,長約達10m,全株被黃褐色長硬毛。三出復葉互生,托葉盾狀著生,卵狀橢圓形;中央小葉菱狀卵形或寬卵形,側生小葉斜橢圓形,兩面被糙毛,背面較密;托葉盾形,小托葉針狀。總狀花序腋生,花密集;小苞片卵形或披針形;花萼鐘狀,萼齒5,上面2齒合生,下面l齒較長,
- 白頭翁偽品——星色草(Xingsecao)
llaceae)植物白鼓丁Polycarpaeacorymbosa(L.)Lam.的干燥全草。 [性狀] 根類圓錐形,表面淺棕黃色。莖圓柱狀,長10-30cm,直徑1-2mm,近基部有密生的葉片和托葉,上部二歧分枝,表面被白色絨毛。葉對生或輪生,葉片狹線形,長7-20mm,寬1mm;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棕色,兩面近無毛,無柄。托葉白色,膜質,披針形,長為葉之1/2或略長。果序傘房狀,白色,長
- 白花蛇舌草(Baihuashcshccao)HerbaHedyotisDiffusae
iffusaWilld.的干燥全草。 [性狀] 多卷曲或卷編成團,棕褐色或黑褐色。主很短,具短線狀側根;莖圓柱形,節間長5~28mm,粗0.5~1mm,具細小糙點;葉對生,線形,長10~40mm,寬2~4mm,無柄,基部與托葉連接;托葉長1~2mm,上部芒尖。花單朵或成對生于葉腋,有花梗;蒴果扁球形,長和寬2~2.5mm,灰褐色,具宿存萼片;果柄長2~4mm;種子多數,極細小。無臭,味淡。
- 《溫病正宗》:[上編·學說辯正]第四章·溫病學說之折衷
?其證狀壯熱、譫語、皮膚枯澀、舌卷、唇焦、足冷,即王海藏《陰癥略例》所謂陰極似陽之陰癥,實非溫病也。《臨證指南》、《溫證論治》,《景岳發揮》諸書,偽托葉天士之所作也。(天士生平未嘗著述,其所流傳于世者,泰半由于偽托,即《溫證論治》及《臨證指南》,乃葉派崇奉之靈符,一為顧景文之手筆,一出于華岫云之采輯。他如《景岳發揮》,為梁溪姚球所撰,坊賈因書不售,剜補桂名,遂致洛陽紙貴。曹畸庵《醫學讀書志》言之
- 鉤藤
iaStemwithHooks 別名 大鉤丁、雙鉤藤。 來源 為茜草科植物大葉鉤藤UncariamacrophyllaWall.的帶鉤莖枝。 植物形態 藤本;老枝四棱柱形。葉對生,革質,寬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0~16cm寬6~12cm,頂端急尖或圓,基部圓形或心形,上面光滑或沿中脈被短毛,下面被褐色短粗毛;托葉2裂。頭狀花序球形,總花梗被黃色粗毛;花被褐色粗毛,有香氣;花萼筒狀,5裂;花冠
- 蛇莓
為薔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indica(Andr.)Focke的全草。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白色柔毛。莖細長,匍狀,節節生根。三出復葉互生,小葉菱狀卵形,長1.5~4cm,寬1~3cm,邊緣具鈍齒,兩面均被疏矛橇,具托葉;葉柄與地片等長或長數倍,有向上伏生的白柔毛。花單生于葉腋,具長柄;副萼片5,有缺刻,萼片5,較副萼片小;花瓣5,黃色,倒卵形;雄蕊多數,著生于扁平花托上。聚合
- 郁李仁─
、小李仁。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歐李PrunushumilisBunge的種子。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高1~1.5m。樹皮灰褐色,小枝被柔毛。葉互生,長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5~5cm,寬1~2cm,先端尖,邊緣有淺細鋸齒,下面沿主脈散生短柔毛;托葉線形,早落。花與葉同時開放,單生或2朵并生,花梗有稀疏短柔毛;萼片5,花后反折;花瓣5,白色或粉紅色;雄蕊多數;心皮1。核果近球形,直徑約1.5
- 綿毛酸模葉蓼
licifoliumSibth。屬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白絨蓼。分布在全國各地。是為害水稻、小麥、棉花、豆類常見雜草。形態特征莖直立,高50—100cm,具分枝。葉互生有柄;葉片披針形至寬披針形,葉背密被白色綿毛層,葉面上有或無黑褐色斑塊和毛;托葉鞘筒狀,脈紋明顯。花序圓錐狀;花淺紅色或淺綠色。瘦果卵形。本種葉背具白色絨毛層,別于酸模葉葵。生態特點喜歡生于農田、路旁、河床等濕潤處或低濕地。作者:
- 酸模葉蓼
蓼、柳葉蓉等。分布在全國各地,北方尤其普遍。主要為害棉花、豆類、薯類、水稻、油菜、麥類等農作物。形態特征莖直立,高30—100cm,具分枝,光滑,無毛。葉互生有柄;葉片披針形至寬披針形,葉上無毛,全緣,邊緣具粗硬毛,葉面上常具新月形黑褐色斑塊;托葉鞘筒狀。花序穗狀,頂生或腋生,數個排列成圓錐狀;花被淺紅色或白色,4深裂。瘦果卵圓形,黑褐色。生態特點生于低濕地或水邊。是春季一年生雜草,發芽適溫15
- 蝎子七
mviviparum)的根莖。因其根狀莖粗短、肥厚,多須根,具有一些殘留老葉,形態就像一只蝎子,亦略似土蜂,故得此名。 珠芽蓼為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莖直立,不分枝,較細弱,呈紫紅色,常2—3個自根莖上生出。葉的形態有兩種,上部葉具長柄,葉片長圓形,卵形或披針形;下部Rf無柄,葉片披針形或線狀被針形,有長管狀膜質托葉鞘。6—7月在莖的頂端生出穗狀花序.花序中、下部常有珠芽。8—9月結卵形
- 算盤七
ltum)的根莖。因其根莖結節狀,形如算盤.故得此名。 支柱蓼為多年生草本。其根狀莖粗壯,結節狀,肉質,外皮呈棕色,內部紅色。莖多枝叢生,不分枝。基生葉卵形,具長柄;莖生,互生,卵形或廣卵形;下部的葉具短柄,往上的葉柄漸縮短至抱莖;有筒狀的膜質托葉鞘。花序為穗狀。5。8月開白色小花,6—10月結橢圓形瘦果,瘦果有3條棱。分布于新華、宋洛、老君山、木魚、大巖屋、紅河、松相等地。生長于海拔1300—
- 朱砂七
砂七 此藥為寥科植物金線草(Antenoronfiliforme)的全草,因其根莖呈朱砂色,故得此名。 金線草為多年生草本。高刃—l叨厘米。其根狀莖粗壯,呈結節狀。葉互生,橢圓形,兩面部有棕色斑點;葉柄被有長糙伏毛;具筒狀膜質托葉鞘。花序穗狀。7。9月開紅色小花,8—11月結卵圓形的瘦果。分布于盤龍、板倉、陽日、馬灣、紅坪、古水等地。生長于海拔600—1800米的山坡林下草叢中。 該藥具有祛
- 水紅花子
。 來源 為蓼科植物葒草PolygonumorientaleL.的果實。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1~3m,全株被長軟毛。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闊卵形或卵形,長10~20cm,寬6~12cm,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略心形,全緣,兩面均被軟毛;葉柄長;托葉鞘筒狀,褐色,膜質。圓錐花序頂生,略下垂;花淡紅色或白色;花被5深裂;雄蕊7,偶見8枚;花柱2。瘦果扁圓形,包于宿存花被內。花期7~8月,果
- 杠板歸
不過。 來源 為蓼科植物杠板歸PolygonumperfoliatumL.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 多年生蓼生草本。莖有棱,紅褐色,有倒生鉤刺。葉互生,盾狀著生;葉片近三角形,長4~6cm,寬5~8cm,先端尖,基部近心形或截形,下面沿脈疏生鉤刺;托葉鞘近圓形,抱莖;葉柄長,疏生倒鉤刺。花序短穗狀;苞片圓形;花被5深裂,淡紅色或白色,結果時增大,肉質,變為深藍色;雄蕊8;花柱3裂。瘦果球形,包
- 紅三七
enoronneofiliforme)的根莖。因其根莖內部紫紅色,又有類似于三七之功效,故得此名。 稀毛金線草為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有稀疏短柔毛。根莖粗壯,木質。莖直立,葉橢圓形或倒卵形,基部楔形,全緣;托葉鞘筒狀。總狀花序穗狀,花極稀疏,花被4裂,談紅色。瘦果卵圓形,棕色,光亮。6—7月開花,7—10月結果。分市于新華、板倉、宋洛、紅坪、下谷坪、大九湖等地。生長于海拔900—1900
- 玫瑰花
源 為薔薇科植物玫瑰RosarugosaThunb.的花蕾。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高約2m。莖枝有皮刺、腺毛,并密被絨毛。羽狀復葉互生;小葉5~9,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2~5cm,邊緣有細鋸齒,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及腺體;葉柄、葉軸有絨毛、刺毛和皮刺;托葉大部附著于葉柄,邊緣有腺點;葉柄基部的刺常成對著生。花單生或數朵聚生,有濃香氣;萼片5,披針形;花瓣5或重瓣,紫紅色至白色;雄蕊多數,著生于
- 蘇木
ppan (英)SappanWood. 別名 蘇方木、紅柴。 來源 為豆科植物蘇木CaesalpiniasappanL.的心材。 植物形態 灌木或小喬木,樹干有刺。二回羽狀復葉互生,有錐刺狀托葉,葉軸有棘刺;羽片9~12對,小葉10~15對,密生;小葉長方開長15~20mm,寬6~7mm,先端鈍崦微缺,基部偏斜,兩面近無毛,有腺點;無柄。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5裂,略不整齊;花瓣5,黃色
- 沙苑子
芪AstragaluscomplanatusR.Br.的種子。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莖較細弱,略扁,基部常傾臥,有白色柔毛。羽狀復葉互生;小葉9~21,橢圓形,長0.7~2cm,寬3~8mm,下面有白色柔毛;托葉小,披針形。總狀花序腋生,有花3~7朵;花萼鐘形,萼齒5,與萼筒近等長,有白色柔毛;花冠蝶形,淺黃色,旗瓣近圓形,先端凹,龍骨瓣與翼瓣約等長;子房密生白色柔毛,有短
- 仙鶴草
b.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達1m,全株具白色長毛。根莖短,常生1或數個根芽(越冬芽)。莖直立,被疏柔毛及腺毛。羽狀復葉互生,小葉大小不等,間隔排列,卵圓形至倒卵圓形,長2.5~7cm,寬1.5~3.5cm,邊緣有鋸齒,兩面均被柔毛;托葉近卵形。總狀花序頂生;花萼倒圓錐形,5裂,裂片基部生多數鉤狀剛毛,宿存;花瓣5,黃色;雄蕊5~15;子房半下位,花柱突出。萼筒于果熟時增厚,下垂
- 馬蹄還陽
馬蹄還陽 此藥為董菜科植物亙(Violavaginate)的帶根全草,因其葉形如馬蹄,故得此名。宣為多年生草本。其地下莖粗壯,粗約1厘米,長可達15厘米。有地上匍匐枝,通常在花期后長出。葉基生,心形,托葉上有褐色細脈。花數朵從莖基生出,花便與葉近等長,花淡紫色。4—6月開花,5—8月結果。果為橢圓形,長達1.5厘米。分布于神農架林區各地。生長于海拔1500~2100米的山坡、林下、巖石邊或溝谷
- 通草
科植物通脫木Tetrapanaxpapyriferus(Hook.)K.Koch的莖髓。 植物形態 灌木或小喬木;幼枝、葉背及花序被白或褐色星狀毛;髓大,白色,紙質。葉大,聚生莖頂,直徑50~70cm,5~11掌狀分裂,裂片又2~3裂,基部心形,全緣或有粗齒,葉柄粗長;托葉膜質,錐形,基部合生。多數球狀傘形花序集成大型復圓錐花序;花小,花萼不顯;花瓣4,白色,雄蕊4;子房下位,2室,花柱2,離
- 腫節風
bra(Thunb.)Nakai的全株。 植物形態 多年生常綠草本或亞灌木,高達2m。根莖粗大,支根多而細長。莖直立,多分支,節膨大。葉對生,近革質,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6~18cm,寬2~7cm,邊緣有粗鋸齒,齒尖具腺點;葉柄長約1cm,基部合生成鞘;托葉微小。穗狀花序1~3個聚生莖頂;苞片卵狀三角形;花小,無花被,黃綠色,芳香;雄蕊1,白色,棒狀,花藥2室;雌蕊球形,子房下位,柱頭近頭狀
- 雞骨草偽品(1)——假雞骨草(Jiajigucao)
cm,直徑2~7mm,表面紫黑色,木部發達。莖不繞曲,長10-30cm或更長,直徑0.5~2mm;表面紫褐或淡棕色,小枝和葉軸淺棕色,被短柔毛。雙數羽狀復葉,葉軸頂端有一小尖頭,小葉3對,倒卵形,長2.5~3.5mm;寬1.5~2.5mm;頂端鈍而有小突尖,基部圓形,淺黃棕色;下面疏被短柔毛,側脈每邊4~5條,網脈明顯;有的小葉多已脫落而只見葉軸,托葉極小;小葉柄極短、被短柔毛。氣微,味淡。作者:
- 含羞草
MimosapudicaL.的全草。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達1m。莖多分枝,遍體散生倒刺毛或銳刺。2回羽狀復葉,羽片2~4,掌狀排列,小葉14~48,長圓形,長6~11mm,寬1.5~2mm,邊緣及葉脈有刺毛;葉柄長1.5~4cm;托葉披針形,有刺毛。頭狀花序長圓形,2~3個腋生;花小,淡紅色;花萼鐘狀,有8個微小萼齒;花瓣4,基部合生;雄蕊4,伸出于花瓣之外。莢果扁,邊緣有刺毛,有
- 巴戟天
lIndianmulberryRoot 別名 雞腸風、雞眼藤、三角藤。 來源 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How的根。 植物形態 纏繞藤本。葉對生,膜質,長圓形,先端尖,背脈及葉柄被短粗毛;托葉干膜質。花序頭狀,有花2~10朵,生于小枝端或排成傘形花序,花梗被毛;萼管半球形,先端不規則齒裂;花冠白色,喉部收縮,4裂;雄蕊4,花絲短;子房下位,4室,花柱細短,2深裂
- 及已
葉細辛、四葉對。 來源 為金栗蘭科植物及已Chloranthusserratus(Thunb.)Roem.EtSchult.的全草。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約30cm。根莖粗短,橫生,細根密集。莖直立,節明顯,節間長2~3cm。葉互生,4~6片,生于莖上部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10cm,寬2.5~5.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有圓鋸齒,齒尖有1小腺體;葉柄長1~2cm;托葉
- 白花蛇舌草的質量研究
;白花蛇舌草、水線草和纖花耳草均采自藥圃并經鑒定。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2生物學研究 2.1植物形態白花蛇舌草為一年生披散小草本,莖扁圓柱形,從基部分枝。單葉對生、膜質、線形,長1~3cm,寬1~3mm,頂端急尖,側脈不明顯,無柄,托葉合生,長1~2mm,上部芒尖,花四數,單生或成對生于葉腋,花梗長0.1~1.5cm,萼管與子房合生,球形,略扁、宿存;花冠白色,筒狀,長3.5~4mm,裂片卵狀
- 蓼大青葉
ORII來源本品為蓼科植物蓼藍PolygonumtinctoriumAit.的干燥葉。 夏、秋二季枝葉茂盛時采收兩次,除去莖枝及雜質,干燥。性狀本品多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橢圓形,長3~8cm,寬2~5cm。 藍綠色或黑藍色,先端鈍,基部漸狹,全緣。 葉脈淺黃棕色,于下表面略突起。 葉柄扁平,偶帶膜質托葉鞘。 質脆。 氣微,味微澀而稍苦。鑒別 (1)本品葉的表面觀:表皮細胞多角
- 覆盆子
牛奶母。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華東覆盆子RubuschingiiHu的果實。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新枝略帶蔓性,紫褐色,幼枝綠色,被白粉,有少數倒刺。葉互生,近圓形,掌狀5裂,偶有7裂,邊緣具不整齊鋸齒,兩面脈上被白色短柔毛;葉柄散生細刺,托葉線形。花單生于枝端葉腋;萼片5,卵形或長橢圓形,被灰白色柔毛;花瓣5,近圓形,白色;雄蕊多數,生于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紅色,下垂,小核果密被淡黃白
- 羊蹄
名 牛舌頭、土大黃、野大黃。 來源 為蓼科植物羊蹄RumexjaponicusHoutt.的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m。莖直立。基生葉長橢圓形,長10~25cm,寬4~10cm,基部心形,邊緣具波狀皺折,葉柄長;莖生葉較小,基部楔形,托葉鞘筒狀,膜質。花序為狹長的圓錐狀;花兩性,花被片6,2輪,果時內輪花被片增大,卵狀心形,邊緣有不整齊的齒,全部生有瘤狀突起;雄蕊6;柱頭3。瘦果寬
- 鉤藤
時可見白色點狀皮孔,被黃褐色柔毛。 多數枝節上對生兩個向下彎曲的鉤(不育花序梗),或僅一側有鉤,另一側為凸起的疤痕;鉤略扁或稍圓,先端細尖,基部較闊;鉤基部的枝上可見葉柄脫落后的窩點狀痕跡和環狀的托葉痕。 質堅韌,斷面黃棕色,皮部纖維性,髓部黃白色或中空。 無臭,味淡。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濃氨水使濕潤,加氯仿30ml,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1→100)5ml使溶解,濾過,濾液分作三
- 黃芪
tragalusmembranaceus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根。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上部有分枝。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12~18對;小葉片廣橢圓形或橢圓形,下面被柔毛;托葉披針形。總狀花序腋生;花萼鐘狀,密被短柔毛,具5萼齒;花冠黃色,旗瓣長圓狀倒卵形,翼瓣及龍骨瓣均有長爪;雄蕊10,二體;子房有長柄。莢果膜質,半卵圓形,無毛。花期6~7月,
- 疾藜
、蒺骨子、刺蒺藜。 來源 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的果實。 植物形態 一年生匍匐草本,多分枝,全株有柔毛。羽狀復葉互生或對生;小葉5~7對,長橢圓形,長6~15mm,寬2~5mm,基部常偏斜,有托葉。花單生于葉腋;萼片5;花瓣5,黃色,早落;雄蕊10,5長5短;子房上位,5室,柱頭5裂。花期6~7月,果實8~9月。 生于田野、路旁及河邊草叢。各地均產。主產河
- 金蕎麥
rumcymosum(Trev.)Meisn.的根莖。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0.5~1.5m。根莖粗大,呈結節狀,橫走,紅棕色,莖直立,有棱槽,綠色或紅褐色。葉互生,戟新詩三角形,長寬幾相等,先端突尖,基部心狀戟形,邊緣波狀;托葉鞘近筒狀斜形,膜質。花小,集成頂生或腋生的聚傘花序;花被子片5,白色;雄蕊8;子房上位,花柱3。瘦果卵形,具3棱,紅棕色。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生于
- 細辛偽品(1)——絲穗金粟蘭(Sisuijinsulan)
根莖圓柱狀,節間長1~3mm,有的可達6~7mm,有碗形莖痕。須根細長彎曲,密生于節上,棕黑色,直徑1~1.5mm;皮部折斷后易和木部剝離,露出木心。整不分枝,具縱校,表面淺棕色;節處棕黑色,具殘存托葉,節;旬長4~10cm。葉對生,被縮,通常4片集生于莖頂部,完整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12cm,寬2.5~6cm,頂端短尖,總部楔形,邊具圓齒,灰綠色,兩面均無毛,側脈每邊4~6條,葉柄長
- 昆明植物所在蕁麻科性狀演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基于最大簡約法構建的蕁麻科15個形態性狀的演化趨勢蕁麻科(Urticaceae)是一個全球分布的大科,也一直是分類學上較為困難的類群。該科植物的形態特征復雜多樣,并且很多重要的分類性狀(如花、果實、托葉、苞片等)的形態極其微小,需要借助放大鏡、解剖鏡等設備才能鑒別。此外,該科蕁麻族(Urticeae)植物大多數植株都被刺毛,給采集和鑒定都帶來了很大困難。因此,該科自1789年成立以來,科下族間、屬
- 紫萁貫眾
部分,曬干。 性狀 本品略呈圓柱形,稍彎曲,長10~17cm,直徑3~6cm。根莖無鱗片,上側密生葉柄殘基,下側著生多數棕黑色彎曲的細根。葉柄基部呈扁圓柱形,彎曲。長4~6cm,直徑3~5mm,具托葉翅,但翅多已落;表面棕色或棕黑色,橫斷面呈新月形或扁圓形,維管束組織呈U形,且常與外層組織分離。味微澀。 化學成分 含尖葉土極甾酮A(ponasteroneA)、脫皮甾酮(ecdysterone,
- 白花蛇舌草與鵝不食草的鑒別
色。主根一條,粗0.2~0.4cm,須根纖細,淡灰棕色。莖纖細,略帶方形或扁圓柱形,粗約0.1cm,有分枝,禿凈無毛,質脆易折斷,中央有白色髓部。葉對生,無柄,極皺縮,易破碎脫落,展平后葉片呈線形至線披針形,長1~3.5cm,寬0.1~0.2cm,有托葉長0.1~0.2cm。蒴果1個或2個生于葉腋,扁球形呈石榴狀,灰綠色或灰褐色,柄長0.2~0.3cm,氣微,味淡。鵝不食草:全草相互纏結成團,灰綠
- 仙鶴草
紅棕色,上部方柱形,四面略凹陷,綠褐色,有縱溝及棱線,有節;體輕,質硬,易折斷,斷面中空。 單數羽狀復葉互生,暗綠色,皺縮卷曲;質脆,易碎;葉片有大小2種,相間生于葉軸上,頂端小葉較大,完整小葉片展平后呈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托葉2,抱莖,斜卵形。 總狀花序細長,花萼下部呈筒狀,萼筒上部有鉤刺,先端5裂,花瓣黃色。 氣微,味微苦。鑒別 本品葉的粉末暗綠色。 上表
- 仙鶴草
紅棕色,上部方柱形,四面略凹陷,綠褐色,有縱溝及棱線,有節;體輕,質硬,易折斷,斷面中空。 單數羽狀復葉互生,暗綠色,皺縮卷曲;質脆,易碎;葉片有大小2種,相間生于葉軸上,頂端小葉較大,完整小葉片展平后呈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托葉2,抱莖,斜卵形。 總狀花序細長,花萼下部呈筒狀,萼筒上部有鉤刺,先端5裂,花瓣黃色。 氣微,味微苦。鑒別 本品葉的粉末暗綠色。 上表
- 藥用植物的基礎鑒別
和年齡因素是基礎。藥用植物研究應以經驗鑒別為基礎,采用有效組分、基因鑒別、參考成分鑒別,先進的標準不一定是化學的,能用最基礎的方法鑒定就是最好的。 根及根莖類藥材 根類藥材大多數來源于草本的雙子葉或單子葉植物,少數為蕨類植物。就根部而言,沒有節、節間和葉,一般無芽。雙子葉植物根一般主根明顯,常有分支,通常為圓柱形或長圓錐形,少數根部細長,集生于根莖上,如威靈仙、龍膽等。單子葉植物根多為塊根,
- 虎杖栽培技術
好,并能自行分根進行無性繁殖。 虎杖用途廣泛,可用于園林綠化、藥用及提取天然色素等。 1植物學特征 高2~3m,莖直立,圓柱形,中空,有凸起縱棱,散生紅色或紫色斑點。單葉互生,葉片廣卵形至卵狀橢圓形,全緣或有細鋸齒,托葉鞘膜質。雌、雄異株,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紅色或白色。瘦果卵形,具3棱,紅棕色或黑棕色,包于翅狀的花被內。野生于山坡林邊、溪谷及灌木林中。 2繁殖方法 2.1種子繁殖
- 決明子栽培新技術
決明子為豆科植物,別名草決明、鈍葉決明、馬蹄決明、野咖啡豆等,種子藥用。 決明子為一年生亞灌木狀草木,高60~110厘米。葉互生,偶數羽狀復葉,總軸在小葉間有腺體,似線形,托葉線裝錐親,早落,小葉6枚,倒卵形或長橢形倒卵狀,先端鈍而有小銳尖。花假蝶形,鮮黃色,成對腋生,生于最上面的聚生。花期為6~8月份,莢果近四棱形。果期為9~10月份。種子呈菱方形,一端較平,另一端斜形稍尖。外皮黃褐色或綠褐
- 有關決明子的栽培新技術
決明子為豆科植物,別名草決明、鈍葉決明、馬蹄決明、野咖啡豆等,種子藥用。 決明子為一年生亞灌木狀草木,高60-110厘米。葉互生,偶數羽狀復葉,總軸在小葉間有腺體,似線形,托葉線裝錐親,早落,小葉6枚,倒卵形或長橢形倒卵狀,先端鈍而有小銳尖。花假蝶形,鮮黃色,成對腋生,生于最上面的聚生。花期為6-8月份,莢果近四棱形。果期為9-10月份。種子呈菱方形,一端較平,另一端斜形稍尖。外皮黃褐色或綠褐
- 有關廣金錢草的加工方法
,斷面中部有髓。葉互生,小葉1-3枚,圓形或矩圓形,長2.5-4.5厘米,直徑2-4厘米,先端微凹,基部心形或鈍圓,全緣;上表面黃綠色或灰綠色,無毛,下表面具灰白色茸毛,側脈羽狀;葉柄長1-2厘米;托葉1對,披針形,長約0.8厘米。氣微香,葉微甘。以葉多、色綠者為佳。 ②商品規格 藥材商品主要有全草和切制品2種,均不分等級,為統貨。 (三)包裝與貯藏 全草干品可捆壓成件,外加蒲席包裹,再用
- 三白草
nensis (英)ChineseLizarbtailHerb 別名 五路葉白、塘邊藕、白花蓮。 來源 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chinensis(Lour.)Baill.的全草。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莖較粗,白色。莖直立,下部匍匐狀。葉互生,紙質,葉柄長1~3cm,基部與托葉合生為鞘狀,略抱莖;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5cm,寬3~6cm,先端漸
- 白花蛇舌草及其偽品的鑒別
色髓部。葉對生,無柄,多破碎,寬整葉呈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1~4cm,寬1~4mm,先端漸尖,邊緣略反卷或明顯反卷。花偶見,細小單生或雙生于葉腋,具短柄或不明顯。蒴果扁球形,直徑2~3mm,兩側各有一條縱溝,宿存萼頂端4齒裂,邊緣具短刺毛。氣微,味微苦[1]。 1.2傘房花耳草全草呈纏繞團狀,分枝較多;莖四棱形,且較粗而硬;花2~5朵集成腋生傘房花序;花梗極纖細,長0.5~1cm,托葉合生成鞘
- 赤小豆
科植物赤豆PhaseolusangularisWight的種子。 植物形態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90cm。莖上有顯著的長硬毛。三出復葉互生;頂生小葉卵形,長5~10cm,寬2~5cm,先端漸尖,側生小葉偏斜,全緣或3淺裂,兩面疏被白色柔毛;托葉卵形。總狀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冠蝶形,黃色,旗瓣具短爪,龍骨瓣上部卷曲;雄蕊10,二體。莢果圓柱形,長5~8cm。種子6~8粒。花期6~7月,果期7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