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術名稱
2 臀位外倒轉術的別名
臀位外倒轉術;external Cephalic Version;外部頭位倒轉術
3 分類
4 ICD編碼
73.9101
5 概述
外倒轉術為產科臀位手術。 臀位約占分娩總數的3%~4%。臀位分娩的胎兒早產、胎膜早破及臍帶脫垂的發生率高,易致窒息和產傷。經陰道分娩的圍生兒死亡率約10倍于頭位產兒。臀位對產婦的危害為因手術產而帶來的并發癥多,如產傷、出血及感染。故應積極降低臀產率,合理選擇分娩方式,并提高接產技術。
妊娠30周時發現的臀位,半數以上能自轉為頭位。自然回轉多發生在34周前,而37周以后自轉的可能很小。外倒轉術是糾正臀位的方法之一,但有一定危險性,偶見早產、胎膜早破、胎盤早期剝離和胎死宮內。有人認為36~37周時行外倒轉術的成功率高,并發癥少。一旦發生胎盤早剝或臍帶纏繞等問題時可即行剖宮產,而太早行外倒轉術則易致早產,且無必要。
6 適應癥
外倒轉術適用于32~40周單胎臀位,經改變體勢或其他方法糾正無效者。
7 禁忌癥
1.外倒轉術可能危及胎兒的情況,如先兆早產、宮內窘迫、子宮出血、宮內發育遲緩及過期妊娠等。
2.外倒轉術可能危及母體或引起胎盤早剝的情況,如心臟病,中、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糖尿病,慢性腎炎,慢性高血壓及出血傾向等。
3.影響外倒轉術效果,并易引起并發癥的情況,如羊水過少、臍帶纏繞、胎頭仰伸、子宮畸形及子宮前壁胎盤等。B超提示臍帶繞頸者、胎盤前壁或前置胎盤者慎用。
4.不需要外倒轉的情況,如明顯頭盆不稱(包括骨盆狹窄和胎兒過大)和前置胎盤。
5.子宮畸形、子宮瘢痕或本次妊娠前曾行過多過密人工流產術者。
8 術前準備
2.B型超檢查 ①臀位分類(屬單臀、全臀、不全臀);②臀方位(骶左、右前,骶左、右后抑或骶左、右橫);③胎兒各徑線以估算胎兒體重;④胎盤位置;⑤有無臍帶繞頸;⑥羊水量;⑦胎兒畸形。
4.術前0.5~1h服硫酸舒喘靈4.8mg或0.5h前皮下注射間羥舒喘靈0.25mg。
9 手術步驟
1.排空膀胱,仰臥,臀部墊高,雙腿屈曲,略外展。用四步診法復查宮底高度、胎頭位置、臀位類型、先露高低,聽胎心。骶后位者囑孕婦向胎兒背部方向側俯臥位20min,使自然轉成骶橫或骶前位。腹壁上可撒一些滑石粉。
2.術者站孕婦右側,兩手朝骨盆入口方向握持胎臀,以腕關節的力量托起胎臀,向與兒頭位置相反的一側髂骨窩方向推移。即如兒頭與背同在母體中線一側者用后滾翻法(Backward Somersault),將兒臀推向胎兒腹側;兒頭與背不在同一側者用前滾翻法(Forward Somersault),將兒臀推向兒背一側(圖11.2.6.1-1)。
3.術者一手推臀,另一手推動兒頭向與兒臀相反方向回轉。注意保持兒頭俯屈,胎體彎曲,使得以越過子宮橫徑(圖11.2.6.1-2)。
4.兒頭被推至髂窩后即可暫停操作,檢查胎兒、注意孕婦反應,休息數分鐘后向下輕撥兒頭即可完成。外轉中如遇胎心異常,可以變動體位,10min仍不恢復正常者應轉回原位,或收住院觀察處理(圖11.2.6.1-3)。
5.兒臀已進入骨盆入口者,可由助手戴無菌手套,外陰消毒后將示、中指經陰道穹窿向上頂起先露部分,上下配合,促使兒臀移至骨盆入口以上,再推向髂窩,稱雙合倒轉術(Bimanual Version)(圖11.2.6.1-4)。
6.觀察半小時無異常,即以多頭腹帶或0.3m×1.2m的棉布包裹腹部,兒頭兩側塞入折疊的洗臉毛巾固定。繼續觀察1h。若無內出血征,胎心正常,即可離去。囑腹痛、出血或胎動異常即來急診。
7.術后3d復查,若胎頭仍高,可采取低矮坐位幫助入盆,以后每周復查1次,待胎頭半固定或全固定后,即可撤去腹帶。經產婦或羊水較多者易恢復臀位。
8.若外倒轉失敗,可囑孕婦每日2次膝胸臥位,1周后再試。影響成功的因素主要為單臀(Frank Breech,即伸腿臀)位及未被發現的子宮畸形。伸腿時雙腿起夾板作用,影響胎兒回轉,而在分娩時因胎兒雙腿并攏上伸,不易發生臍帶脫垂,產傷及死亡率均低于全臀(Complete Breech)及不全臀(Incomplete Breech)位,故遇外倒轉困難時不必勉強,此外,羊水少、先露已入盆、臍帶短、前壁胎盤等皆可影響外倒轉術的效果。
10 注意事項
1.凡骨盆狹窄、重度妊高征、高血壓、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羊水過少,先兆早產、胎兒宮內生長遲緩、胎兒宮內窘迫、前次有剖宮產史及切盼兒者等不宜行此術。
2.術后監測胎心正常,置毛巾松墊于胎頭兩側,腹帶包扎固定胎頭。
3.嚴密防止臍帶纏繞,胎盤早剝及子宮破裂等并發癥發生。
4.手術時手法應輕柔靈巧,可避免發生胎盤早剝并減少胎心率異常。
5.腹帶包腹時孕婦應平臥伸直兩腿,包布纏裹下腹部后,將卷成長條狀的毛巾墊在胎兒頸部兩側以固定胎頭。毛巾折成短筒狀,兩端粗細不等,粗端靠近胎兒頭部,細端在胎肩。
11 并發癥
1.胎盤早期剝離(Premature Separation of Placenta) 可出現腹痛、陰道出血及胎心異常,子宮易激惹、不放松、并有壓痛。B超可協助診斷。
2.臍帶繞頸或纏身 主要表現為胎心異常及回轉困難,將胎位復原后可能緩解,嚴重者胎死宮內。
3.胎膜早破。
4.早產 外倒轉后發生規律宮縮,宮頸消失以致擴張,陰道出血。
5.子宮破裂 主要發生在瘢痕子宮,與病例選擇不當和操作粗暴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