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質酸酶是使透明質酸產生低分子化作用的酶之總稱。目前已發現有各種不同類型的酶:(1)水解透明質酸、軟骨素、硫酸軟骨素的β-N-乙酰基-D-氨基己醣苷鍵的氨基己醣內苷酶(EC.3·2·1·35睪丸透明質酸,肝溶酶體和皮膚的透明質酸酶);(2)水解透明質酸的β-D-葡糖醛苷鍵的葡糖醛內苷酶(EC·3.2·1·36,蛭);(3)裂解透明質酸的β-N-2酰基-D-葡糖胺鍵的葡糖胺內裂解酶型的酶〔EC.4.2.2.1肺炎雙球菌(Pneumococcus)、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梭菌屬(Clostridium)等的細菌透明質酸酶〕;(4)裂解透明質酸、軟骨素、硫酸軟骨素的β-N-乙酰基-D-己糖胺內裂解酶〔黃桿菌屬(Flavobacterium)和變形菌屬(Prot-ecus)等的軟骨素酶〕。這些酶的各自反應的最終產物也不一樣。(1)酶的終產物是以四糖為主,以己醣胺為還原末端的各種寡糖混合物;(2)是以葡醣醛酸為還原末端的寡糖混合物;(3)、(4)是以△4-糖醛酸為非還原末端的不飽和雙糖〔但是鏈霉菌屬(Streptomyces hyalurolyticus)的酶為飽和四糖和不飽和六糖〕。它們都作為粘多糖結構的研究和粘多糖的鑒定,定量的試劑而被廣泛應用,市售商品也多。動物肝透明質酸酶是粘多糖代謝分解排泄機制的一個環。前列腺素和蛭的透明質酸酶作用于結締組織的基質(matrix),破壞其高級結構,對于提高通透性具有作用。過去稱為擴散因子(Spreading fact-or)的,其實質不外就是透明質酸酶。
3 藥品說明書
3.1 透明質酸酶的別名
3.2 外文名
Hyaluronidase
3.3 適應癥
用于一些以緩慢速度進行靜脈滴注的藥物,如各種氨基酸、水解蛋白等,加快其擴散,利于吸收。
3.4 用量用法
1.臨用時,將本品粉末溶于等滲鹽水中,常用量50或150國際單位,配成每毫升含0.7、1.5或2.0單位的注射液,事先注射于灌注部位。 2.皮下注射大量的某些抗生素(如鏈霉素)或其他化療藥物(如異煙肼等)以及麥角制劑時,合用本品,可使擴散加速,減輕痛感。用法同上。 3.以本品150單位溶解在25~50ml局部麻醉藥中,再加入腎上腺素,可加速麻醉,并減少麻醉藥的用量。 4.與胰島素合用,可防止注射局部濃度過高而出現脂肪組織萎縮。胰島素休克療法中用本品100~150單位,促使胰島素吸收量增加,注射較小量即可達血中有效濃度,因而減少其危險性
3.5 注意事項
1.禁用于感染局部,以防引起擴散。 2.不能靜注。 3.應現配現用。
3.6 規格
注射用玻璃酸酶:每支150單位、1500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