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曈子髎為經穴名(Tóngzǐliáo GBl)。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陽膽經。為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瞳子:即瞳孔;髎:骨隙。穴在小眼角外緣骨隙中,橫對瞳孔,故名。位于面部,目外眥外側0.5寸凹陷中。側伏或正坐仰靠取穴。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眼輪匝肌→顳筋膜→顳肌。有巰風朋目的作用。主治頭面、眼目等疾患,如頭痛眩暈、目赤痛癢、目淚出、多眵䁾、目生云翳、青盲雀目、眉棱骨痛、口眼歪斜、喉痹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血管性頭痛、結膜炎、角膜炎、屈光不正、夜盲、視神經萎縮、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等。—般斜刺0.5~0.8寸;禁直接灸。[2]
瞳子髎[2]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童子
- 《普濟方》:[卷三百四十八產后諸疾門]產后血暈
馬通飲子(出圣惠方)治產后血暈狂語。不識人狂亂。童子小便(五合)生地黃汁(一合)赤馬通(七枚)紅雪(...
- 《普濟方》:[卷二百三十六勞瘵門]骨蒸(附論)
后。鬼神不敢近。若被毒蛇惡物所青蒿心(三枚細切)童子小便(三大斗)生地黃(三挺竹刀切搗)東引桃枝(半...
-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一]治骨蒸勞諸方
(一兩涂醋炙令黃去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童子小便一大盞。入桃柳嫩枝各一握長。七莖。豉五十粒治...
- 《普濟方》:[卷二百三十五勞瘵門]勞瘵(附論)
(一個別為細末)豉(三百粒)蔥白(二十一根打破)童子小便(半升)東引桃柳李桑枝(各七莖粗如筋頭大各七...
- 《圣濟總錄》:[卷第一百六十產后門]產后血運
溫服,相次再服。治產后血運煩悶。地黃飲方生地黃汁童子小便上二味,各半盞相和,煎七分溫服,相次更煎服之...
- 更多古籍中的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