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tóng shén gàn quē
2 英文參考
dry defective pupil[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papillary metamorphosi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dry defective pupil[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pupillary metamorphosi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瞳神干缺(dry defective pupil;papillary metamorphosis[1])為病證名[2]。見清·佚名《眼科易知》。又名瞳人干缺、瞳神缺陷[3][2]。是指以黃仁與晶狀體黏著,致瞳神邊緣參差不齊,呈鋸齒狀或花瓣狀,部分或全部失去展縮功能,黃仁色澤干枯不榮為主要表現的眼病[4]。古代文獻最早在《秘傳眼科龍木論》中僅有瞳神干缺的記載,至《證治準繩·七竅門》,才以瞳神緊小的發病特征命名,并作了比較全面地論述[5]。瞳神緊小和瞳神干缺二者瞳神見癥雖有差別,實則同為黃仁病變,且瞳神干缺是由瞳神緊小失治而成[5]。其病因復雜,變化較多,且易反復發作。若治療失當,往往并發他癥而導致失明[5]。
瞳神緊小、瞳神干缺頗類西醫學之虹膜睫狀體炎,瞳神干缺又多見于慢性虹膜睫狀體炎[5]。
4 瞳神干缺的病因病機
瞳神干缺常由肝腎虧損,虛火上炎引起[3]。多因瞳神縮小失治,黃仁與其后黃精部分或全部粘附所致[3]。
2.外感風濕,郁久化熱;或素體陽盛,內蘊熱邪,復感風濕,風濕與熱搏結于內,上犯清竅[5]。
5 瞳神干缺的癥狀
瞳神干缺患者瞳神失去正圓,邊緣參差不齊,黃仁干枯不榮[5]。
瞳神干缺癥見“金井不圓,上下東西如鋸齒,缺參差”(《銀海精微》),或如梅花等狀,清瑩之瞳神亦可為白色或黃色膜障內遮,視力銳減,至失明[3]。
瞳神干缺有急性、慢性之分[5]:
5.1 急性
瞳神干缺急性患者,起病即有羞明流淚,眼珠墜痛而拒按,眉棱骨痛,或痛連額顳,視物模糊,或自覺眼前似有蚊蠅飛舞等癥[5]。
檢視眼部,可見抱輪紅赤,黃仁色暗,紋理模糊,瞳神縮小,展縮失靈。黃仁之瞳神緣易與其后之晶珠粘著(圖1),以致瞳神偏缺不圓(圖2)。若用集合光檢查法或裂隙燈顯微鏡檢查,黑睛內壁有白色塵狀或點狀物附著(圖3),神水變混。嚴重者·可見黃液上沖。
圖1 瞳神干缺側面觀
圖2 瞳神干缺正面觀
圖3 黑睛內壁沉著物
5.2 慢性
瞳神干缺慢性患者,自覺眼前飄移之黑花較多,其余眼部見癥與前者基本相似,但病勢較輕。檢眼鏡下可見玻璃體混濁。此病情發展緩慢,容易反復發作,常致瞳神干缺。若瞳神邊緣與晶珠完全粘連,則瞳神閉鎖;若瞳后晶珠表面結成灰白膜障,則可封閉瞳神(圖4)。兩者皆能阻斷神水由瞳神后方向前流出,以致神水瘀積于內,壓迫黃仁,向前膨隆,眼珠脹硬,繼發綠風內障。由于神水的變化,尚可引起晶珠日漸混濁,以致盲不見物。
圖4 瞳神膜閉側面觀
此外,病情嚴重或遷延日久者,還可導致神水枯竭,眼珠萎軟而失明。
6 瞳神干缺的治療
6.1 辨證治療
瞳神緊小初起,以實證及虛實夾雜證為常見。實證多因外感風、濕、熱邪或內有肝膽郁熱而起,發病比較急重。虛實夾雜證常由肝腎陰虧,火旺于上所致,抑或病久傷陰,邪熱未除,轉化而來,其病程常較纏綿。臨證時,應結合全身癥情進行辨證。
實證常用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等法;虛實夾雜,陰虛火旺之證,則予滋陰降火。至于病到后期,邪氣雖退,肝腎虧虛,目暗不明者,又宜滋補肝腎,利竅明目。
瞳神緊小在開始內治的同時,必須重視局部用藥及時擴瞳,以防瞳神干缺。
6.1.1 瞳神干缺·肝膽實熱證
瞳神干缺·肝膽實熱證(dry defective pupil with pattern of liver-gallbladder excessive heat)是指肝膽蘊熱,以眼痛頭疼,熱淚頻流,羞明難睜,眼前有黑花漂浮,視物不清,抱輪紅赤,黑睛后壁可見羊脂狀或色素樣沉著物,神水混濁,黃仁紋理不清,瞳神干缺或神膏混濁,全身可伴有口渴喜飲,舌紅苔黃,脈弦而數為常見癥的瞳神干缺證候[4]。
6.1.1.1 癥狀
眼痛頭疼,熱淚頻流,羞明難睜,眼前有黑花漂浮,視物不清,抱輪紅赤,黑睛后壁可見羊脂狀或色素樣沉著物,神水混濁,黃仁紋理不清,瞳神干缺或神膏混濁,全身可伴有口渴喜飲,舌紅苔黃,脈弦而數[4]。
6.1.1.2 方藥治療
6.1.2 瞳神干缺·肝腎陰虛證
瞳神干缺·肝腎陰虛證(dry defective pupil with liver-kidney yin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肝腎陰虛,以患病日久,眼干澀不適,眼脹痛,視物朦朧,抱輪紅赤時輕時重,黑睛后壁細尖狀或色素狀沉著物,黃仁紋理不清或部分干枯變白,瞳神干缺狀如花瓣,神膏細塵狀混濁,全身可見心煩不眠,咽干舌燥,舌質紅,苔少有裂紋,脈細數為常見癥的瞳神干缺證候[4]。
6.1.2.1 癥狀
病勢較緩和或病至后期,眼干澀不適,視物昏花,赤痛時輕時重,反復發作,瞳神多見干缺不圓[6]。常兼見頭暈失眠,五心煩熱,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細而數等[6]。
患病日久,眼干澀不適,眼脹痛,視物朦朧,抱輪紅赤時輕時重,黑睛后壁細尖狀或色素狀沉著物,黃仁紋理不清或部分干枯變白,瞳神干缺狀如花瓣,神膏細塵狀混濁,全身可見心煩不眠,咽干舌燥,舌質紅,苔少有裂紋,脈細數[4]。
6.1.2.2 證候分析
病勢較緩和或病至后期,眼癥時輕時重及反復發作等,屬正虛而邪不盛,正邪相搏,互有進退的表現。因素體陰虛或病久肝腎陰虧,陰精不能上濡于耳,以致眼干澀不適,視物昏花,瞳神干缺。火炎于上,故目赤頭暈。火擾心神則失眠。陰虛水不制火,故五心煩熱,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細致。[6]
6.1.2.3 治法
6.1.2.4 方藥治療
可用五瀉湯或補腎明目丸加減[3]。
可用杞菊地黃丸[備注]杞菊地黃丸(《醫級》):六味地黃丸加枸杞、菊花。 主治:白澀癥、宿翳、瞳神緊小、瞳神干缺、綠風內障、圓翳內障、青風內障,視瞻昏渺、近視、遠視、胎患內障。加減治療[6]。原方以六味地黃丸為基礎,滋養肝腎之陰,壯水制火;枸杞、菊花增強養陰補血,益精明目的作用。若用于陰虛火旺,眼部赤痛較重者,宜加醬寒泄熱之知母、黃柏,共奏滋陰降火之功。[6]
6.1.3 瞳神干缺·脾腎陽虛證
瞳神干缺·脾腎陽虛證(dry defective pupil with spleen-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脾腎陽虛,以瞳神邊緣參差不齊,呈鋸齒狀或花瓣狀,部分或全部失去展縮功能,黃仁色澤干枯不榮,視物模糊,眼疲勞,體胖乏力,動輒心悸,氣短,舌淡,苔薄,脈細為常見癥的瞳神干缺證候[4]。
6.1.3.1 癥狀
瞳神邊緣參差不齊,呈鋸齒狀或花瓣狀,部分或全部失去展縮功能,黃仁色澤干枯不榮,視物模糊,眼疲勞,體胖乏力,動輒心悸,氣短,舌淡,苔薄,脈細[4]。
6.2 外治法
6.2.1 局部使用擴瞳劑
發病之初即用藥物迅速充分擴瞳,既可防止瞳神干缺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嚴重并發癥,又有助于緩解眼部疼痛。常用藥為1%阿托品液或軟膏,每日點眼1~3次(每次滴阿托品眼液后,應壓迫內眥部3~5 min),或視病情而定。[6]
6.2.2 滴用清熱解毒眼液
可用黃芩眼藥水[備注]黃芩眼藥水(《臨床眼科學》):黃芩100 g制法:將黃芩用蒸餾水沖洗干凈,以適量蒸餾水煎煮1h,濾出藥液,藥渣再加蒸餾水煎30 min,濾出藥液,將兩次藥液合并濃縮至150~200 ml為止。然后加入95%乙醇(約為藥液之兩倍量),靜放5~6h后,間接加熱蒸發乙醇,至無酒精味為止,濾出藥液加入5%活性炭煮沸過,再加蒸餾水至1000ml,過濾后煮沸滅菌即可。其pH值為6.5。 主治:瞳神緊小、瞳神干缺,花翳白陷、凝脂翳。或10~50%千里光眼液[備注]千里光眼藥水(《醫院制劑》修訂本):千里光全草50g,蒸餾水適量,共制成100 ml。 制法:取千星光洗凈,瀝干,切細,加5~6倍乙醇,浸2~8日,過濾,藥渣再用4~5倍量乙醇浸2日,合并兩次浸液,回收乙醇,濃縮液加蒸餾永50ml,攪拌,加石蠟2g,在水浴上加熱使完全熔化,冷后,于冰箱中放置1h,將凝結在藥面上之石蠟除干凈,溶液再加蒸餾水至100mL加1%活性炭,攪拌加熱煮沸10 min,放冷;抽濾脫炭,過濾至澄明,用蒸餾水調整至100ml,即得。 主治:暴風客熱、金疳、白澀癥、赤膜下垂、血翳包睛、瞳神緊小、瞳神干缺。[6]。
6.2.3 局部熱敷
6.3 針灸治療
6.3.1 體針
取穴:睛明、攢竹、瞳子髎、絲竹空、肝俞、足三里、合谷[6]。
6.3.2 耳針
6.4 其他療法
7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6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64.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 ^ [5] 廖品正.中醫眼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01-104.
- ^ [6] 廖品正.中醫眼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101-104.
治療瞳神干缺的方劑
- 調氣四物湯
,香附6g,五味子3g。功能主治:行氣活血,收斂瞳神。主瞳神受損而散大者。各家論述:方中四物湯活血養...
- 十大將軍沖翳散
翳障遮睛,內則垂簾,外則蒙蔽。烏風內障,腦汁下浸瞳神,瞳神歪小,瞳神下陷,瞳神倒側,瞳神不動。青光內...
- 破血明目湯
母草9g。功效:祛瘀通絡。主治:由外傷而致之血灌瞳神。加減:痛甚者,加沒藥6g以活瘀止痛;眼眶青腫者...
- 救瞳湯
山藥3錢,丹皮5錢。功能主治:雙目不痛,瞳神日加緊小,口干舌苦。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
- 清痰飲
)1錢,青黛6分。主治:因患頭風,痰厥頭疼,以致瞳神散大。用法用量:以白水2鐘,煎至1鐘,去滓熱服。...
- 更多治療瞳神干缺的方劑
治療瞳神干缺的中成藥
- 八厘散
《瘍醫大全》卷三十六方之八厘散:處方:土鱉蟲(焙干)乳香(去油)沒藥(去油)血竭各3克生半夏(大者...
- 復方石斛片
治:滋養肝腎,益氣明目,用于昏眇內障,視力減退,瞳神散大及圓翳內障,云霧移睛之視物昏朦,迎風流淚等癥...
- 固本丸
治稟受天真虛弱,肝腎二經不足,以致痘后兩目清白,瞳神或開大,外無翳障,只艱于視者。用法用量:每服20...
- 滋腎丸
甘草4錢,人參3錢。主治:烏風內障。不癢不痛,其瞳仁不開大,漸漸昏沉,又無翳障,是由氣澀使然。用法用...
- 琥珀還晴丸
清熱明目。用于肝腎兩虧,虛火上炎引起;內外翳障,瞳孔散大,視力減退,夜盲昏花,目澀羞明,迎風流淚。用...
- 更多治療瞳神干缺的中成藥
治療瞳神干缺的穴位
- 魚尾
針迅速刺破該穴處的皮膚,使之出血數滴,然后用無菌干棉球按壓針孔,隔日1次。治療期間,每日熱敷患處數...
- 目外眥
針迅速刺破該穴處的皮膚,使之出血數滴,然后用無菌干棉球按壓針孔,隔日1次。治療期間,每日熱敷患處數...
- 瞳子髎
針迅速刺破該穴處的皮膚,使之出血數滴,然后用無菌干棉球按壓針孔,隔日1次。治療期間,每日熱敷患處數...
- 目瞳子
針迅速刺破該穴處的皮膚,使之出血數滴,然后用無菌干棉球按壓針孔,隔日1次。治療期間,每日熱敷患處數...
- 后曲
針迅速刺破該穴處的皮膚,使之出血數滴,然后用無菌干棉球按壓針孔,隔日1次。治療期間,每日熱敷患處數...
- 更多治療瞳神干缺的穴位
古籍中的瞳神干缺
- 《證治準繩·雜病》:[第七冊七竅門上]目
熱蒸不清,故上亦不清,澄其源而流自清矣。(一云瞳神干缺證,其睛干澀,全無淚液,或白或黑,始則疼痛,后...
- 《銀海指南》:[卷二]腎經主病
火搏水陰也。瞳神散大,氣不裹精也。瞳神發白,水源干涸所致。黑珠滿紅,名胭脂內障,屬相火上浮,水不能...
- 《審視瑤函》:[卷五運氣原證]內障
,甚則陷沒俱無,為終身疾矣。亦有頭風熱癥,攻走蒸干精液,而細小者。皆宜乘初早救,不然,悔之不及也。...
- 《審視瑤函》:[卷五運氣原證]內障
如銀內障分輕重,輕則中間一點欄,重則瞳神皆白亮,瞳中怫郁氣相干,治傷真氣并思慮,細小勞精強視瞻,滯澀...
- 《張氏醫通》:[卷八七竅門上]神水將枯
膏澤內竭之候。凡見此證。必成內障。若失調理。久久瞳神緊小。內結云翳。漸成瞽疾。蓋瞳神小者。肝熱腎虛。...
- 更多古籍中的瞳神干缺
瞳神干缺相關藥物
- 溴甲托品滴眼液
良反應發生,按常規壓迫淚囊部,對個別出現面紅、口干、脈速類似阿托品樣反應者,應適當對癥處理。(2)...
- 托吡卡胺滴眼液
吸收,滴眼后應壓迫淚囊部2~3分鐘。2.如出現口干、顏面潮紅等阿托品樣毒性反應應即停用,必要時予擬...
- 磷酸可待因糖漿
腹瀉癥狀而誤診;⑸顱腦外傷或顱內病變,本品可引起瞳孔變小,模糊臨床體征;⑹前列腺肥大病因本品易引起尿...
- 托吡卡胺滴眼液
收,滴眼后應壓迫淚囊部2~3分鐘。(2)如出現口干、顏面潮紅等阿托品樣毒性反應應即停用,必要時予擬...
- 磷酸可待因片
腹瀉癥狀而誤診;⑸顱腦外傷或顱內病變,本品可引起瞳孔變小,模糊臨床體征;⑹前列腺肥大病因本品易引起尿...
- 更多瞳神干缺相關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