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tōng bí
2 英文參考
relieving stuffy nos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unblocking stuffy nos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注解
通鼻(unblocking stuffy nose)為中醫治法名[1]。是指用具有祛邪扶正,通利鼻竅作用的方藥,治療鼻病的方法[2][1]。
4 參考資料
有通鼻作用的穴位
- 面八邪
剖: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有清頭風、明眼目、通鼻竅等作用。主治頭面、五官及局部疾患。如頭痛、眩暈...
- 鼻通
拼音:bítōng英文:概述:鼻通為經外奇穴別名,即上迎香。出《常用新醫療法手冊》。位于面鼻部,鼻骨...
- 臨泣
織→帽狀腱膜→腱膜下疏松結締組織。有清腦明目、宣通鼻竅的作用。主治頭目、神志等疾患,如頭痛目眩、目赤...
- 上迎香
gxiāngEX-HN8)。出《銀海精微》。別名鼻通、鼻穿、穿鼻。在面部,當鼻翼軟骨與鼻甲的交界處,...
- 鼻穿
用,主治久流冷淚。上迎香配印堂、合谷、肺俞,有宣通鼻竅的作用,主治鼻塞,鼻淵。上迎香配魚腰、睛明、攢...
- 更多有通鼻作用的穴位
有通鼻作用的方劑
- 蒼耳散
5克制法:上藥曬干,研為細末。功能主治:散風邪,通鼻竅。主風邪上攻,致成鼻淵,鼻流濁涕不止,前額疼痛...
- 涂囟膏
別名:杏仁膏、通鼻散組成:杏仁半兩,蜀椒6銖,附子6銖,細辛6銖。主治:小兒鼻塞不通,涕出。用法用...
- 細辛丸
甘草)1兩,桂心1兩,芎1兩,附子1兩。主治:鼻塞腦冷,流清涕。用法用量:綿裹納鼻中,密封塞,勿...
- 回疳散
頭發5錢(燒存性)。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疳爛通鼻孔。用法用量:先用花椒湯洗凈,摻藥于疳上。3-4...
- 藿膽鼻炎膠囊
揮發油含量不得少于6.0%。功能與主治:清風熱,通鼻竅。用于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竇炎及過敏性鼻炎。用法...
- 更多有通鼻作用的方劑
有通鼻作用的中成藥
- 滴通鼻炎水
。功能與主治:祛風清熱,宣肺通竅。用于傷風鼻塞,鼻窒(慢性鼻炎),鼻鼽(過敏性鼻炎)、鼻淵(鼻竇炎...
- 藿膽鼻炎膠囊
揮發油含量不得少于6.0%。功能與主治:清風熱,通鼻竅。用于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竇炎及過敏性鼻炎。用法...
- 鼻炎寧沖劑
關的各項規定(附錄10頁)。功能與主治:清濕熱,通鼻竅,疏肝氣,健脾胃。用于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竇炎,...
- 鼻通丸
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2頁)。功能與主治:清風熱,通鼻竅。用于外感風熱或風寒化熱,鼻塞流涕頭痛流淚,慢...
- 通竅鼻炎顆粒
白術(炒)。通竅鼻炎顆粒的功能主治:散風消炎,宣通鼻竅。用于鼻淵,鼻塞,流涕,前額頭痛;鼻炎,鼻竇炎...
- 更多有通鼻作用的中成藥
通鼻相關藥物
- 藿膽片
性狀】【作用類別】本品為鼻窒、鼻淵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芳香化濁,通鼻竅,去肝膽之火;有消除或...
- 通鼻抗感劑
名稱:通鼻抗感劑漢語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通竅,散寒,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寒,鼻塞、鼻...
- 藿膽滴丸
語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清熱化濁,宣通鼻竅。用于風寒化熱,膽火上攻所致的鼻塞欠通,鼻淵頭...
- 通竅鼻炎膠囊
語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散風消炎,宣通鼻竅。用于鼻淵,鼻塞,流涕,前額頭痛;鼻炎,鼻竇炎...
- 鼻通滴鼻劑
劑漢語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清風熱,通鼻竅。用于外感風熱或風寒化熱,鼻塞流涕,頭痛流淚,...
- 更多通鼻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通鼻
- 《醫宗金鑒》:[外科卷下發無定處]楊梅結毒
痛如破者,內服天麻餅子,鼻吸碧云散;若鼻塞不通,宜吹通鼻散,甚效。毒攻咽喉,腐爛臭蝕者,宜服硫黃不二...
- 《外科心法要訣》:[卷十三發無定處(中)]楊梅結毒
痛如破者,內服天麻餅子,鼻吸碧云散;若鼻塞不通,宜吹通鼻散,甚效,毒攻咽喉,腐爛臭蝕者,宜服硫黃不二...
- 《本草綱目》:[草部第二十卷草之九]石胡荽
,無毒。時珍曰∶辛,溫。汁制砒石、雄黃。【主治】通鼻氣,利九竅,吐風痰(炳)。去目翳,塞鼻中,翳膜自...
- 《醫心方》:[卷第三十]五果部第二
。(和名久利。)柿《本草》云∶味甘,無毒,寒,主通鼻耳氣,腸不足。《陶注》云∶火熏者性熱,斷下。日干...
- 《傷寒審證表》:陽明
癥)陽明中風脈弦浮大短氣腹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干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
- 更多古籍中的通鼻
通鼻藥品說明書
- 滴通鼻炎水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通鼻抗感劑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復方熊膽通鼻噴霧劑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