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tiān xiān téng
2 英文參考
aristolochiae,herb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aulis aristolochia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utchmanspipe vin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erba Aristolochi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dutchmanspipe vin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天仙藤
天仙藤為中藥名,出自《本草圖經》[1]。為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 或北馬兜鈴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 的干燥地上部分[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Herba Aristolochi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dutchmanspipe vine(《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天仙藤的別名
7 來源及產地
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或北馬兜鈴Aristolochia comtorta Bge,的帶葉莖藤。主產浙江、江蘇、湖北、江西、河南等地。[1]
8 植物形態及生境
多年生纏繞或匍匐草本,有香氣。根圓柱形,外皮黃褐色。莖扭曲,有棱。葉互生,三角狀心形至闊卵狀心形,先端短銳尖或鈍,基部心形,基出脈5~7條,下面略帶灰白色。花3~10朵,簇生于葉腋;花梗細長;花被紫色,斜喇叭狀,基部膨大呈球狀;雄蕊6,貼生于肉質花柱上;子房下位,花柱6,愈合成柱體,柱頭短。蒴果倒廣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下垂,熟時裂成6瓣。種子扁平,有翅。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于路旁、溝邊陰濕處及山坡叢林中。
9 采制
7~9月采收,曬干。
10 性狀
莖細長圓柱形,略扭曲,直徑1~3mm;表面黃綠色或淡黃褐色,有縱棱及節;質脆,易折斷,斷面有數個大小不等的維管束。葉多皺縮,破碎,暗綠色或淡黃褐色,基生脈明顯,葉柄細長。氣清香,味淡。
11 性味歸經
12 功能主治
行氣利水,活血止痛。治妊娠水腫,風濕痛,胃痛,疝氣痛,產后腹痛。[1]
13 天仙藤的用法用量
煎服:6~12g[1]。
14 化學成分
本品含馬兜鈴酸C、馬兜鈴內酰胺、香草酸等。又含揮發油。[1]
含木蘭堿(magnoflorine)、輪環藤酚堿(cyclanoline)、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
15 藥理作用
本品的丙酮提取物對小鼠腹水癌有抑制作用。本品對豚鼠離體氣管有抗組胺致痙的作用。[1]
16 附注
同屬植物馬兜鈴A.debilis Sieb.et Zucc.莖葉,亦作天仙藤用。
17 天仙藤的藥典標準
17.1 品名
天仙藤
Tianxianteng
ARISTOLOCHIAE HERBA
17.2 來源
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Zucc.或北馬兜鈴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17.3 性狀
本品莖呈細長圓柱形,略扭曲,直徑1~3mm;表面黃綠色或淡黃褐色,有縱棱及節,節間不等長;質脆,易折斷,斷面有數個大小不等的維管束。葉互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三角狀狹卵形或j角狀寬卵形,基部心形,暗綠色或淡黃褐色,基生葉脈明顯,葉柄細長。氣清香,味淡。
17.4 鑒別
(1)[3]本品莖橫切面:表皮細胞類方形,外被角質層。皮層較窄。中柱鞘纖維6~10余層,連接成環帶,外側的纖維壁厚,向內側逐漸變薄。維管束數個,大小不等。形成層成環。導管類圓形,直徑10~170μm。有髓。
(2)取本品粉末3g,加乙醇5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天仙藤對照藥材3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 )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水- 甲酸(35:30:1: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7.5 檢查
17.5.1 水分
不得過10.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 第一法)。
17.5.2 總灰分
不得過9.0% (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K ).
17.5.3 馬兜鈴酸I限量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17.5.3.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為流動相A ,以1%冰醋酸溶液-0.3%三乙胺溶液(10:1)為流動相B,按下表中的規定進行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為250nm。理論板數按馬兜鈴酸I峰計算應不低于7000。
時間(分鐘) | 流動相A(%) | 流動相B(%) |
0〜13 | 35 | 65 |
13〜14 | 35→45 | 65→55 |
14〜27 | 45→47 | 55→53 |
27〜28 | 47→100 | 53→0 |
17.5.3.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馬兜鈴酸I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l.0ug的溶液,即得。
17.5.3.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人甲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33kHz)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7.5.3.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u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馬兜鈴酸I (C17H11NO7) 不得過0.01% 。
17.6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X A )項下的熱浸法測定,不得少于16.0%。[3]
17.7 天仙藤飲片
17.7.1 炮制
除去雜質,切段。
17.7.2 性味與歸經
苦,溫。歸肝、脾、腎經。
17.7.3 功能與主治
17.7.4 用法與用量
3~6g。
17.7.5 注意
本品含馬兜鈴酸,可引起腎臟損害等不良反應;兒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婦、嬰幼兒及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17.7.6 貯藏
置干燥處。
17.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8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6.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一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用到中藥天仙藤的方劑
- 勻血湯
》:組成:當歸、細辛、白芷、沒藥、澤蘭、甘草、天仙藤各等分。主治:因受風寒,思慮交會,氣血不調,右...
- 透紅勻氣散
1兩,沒藥1兩,澤蘭1兩,甘草1兩,茴香1兩,天仙藤1兩,厚樸1兩,乳香1兩,肉桂1兩,黑牽牛1兩...
- 加減十皮飲
大腹皮3錢,川樸1錢,制茅術2錢,蒲種殼1兩,天仙藤3錢,冬瓜皮4錢,陳皮1錢,絲瓜絡1錢5分,炒...
- 香連八物湯
錢,淡吳萸1錢,茯神3錢,蒼術1錢,厚樸1錢,天仙藤1錢,炒車前2錢。主治:脾胃俱虛,水瀉及霍亂。...
- 祛痛湯
》卷六:方名:祛痛湯組成:當歸4錢,川芎2錢,天仙藤1錢,杜仲3錢(炒),炒川斷2錢,生沙苑子3錢...
- 更多用到中藥天仙藤的方劑
用到中藥天仙藤的中成藥
- 安喘片
拼音:ānchuǎnpiàn中藥部頒標準:拼音名:AnchuanPian處方:野馬追6250g天仙子...
- 潰瘍片
拼音:kuìyángpiàn中藥部頒標準:拼音名:KuiyangPian標準編號:WS3-B-369...
- 潰瘍散膠囊
拼音:kuìyángsànjiāonáng中藥部頒標準:拼音名:KuiyangsanJiaonang...
- 胃痛寧片
拼音:wèitòngníngpiàn英文:胃痛寧片中藥部頒標準:拼音名:WeitongningPia...
- 潰瘍沖劑
拼音:kuìyángchōngjì中藥部頒標準:拼音名:KuiyangChongji標準編號:WS3...
- 更多用到中藥天仙藤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天仙藤
- 《證治準繩·女科》:[卷之四胎前門]胎水腫滿
腰以下濕熱腫,如內傷胃弱者,不可用也。天仙藤散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陳皮甘草烏藥(不必天臺...
- 《濟陰綱目》:[卷之八胎前門·上]胎水腫滿(即子腫子滿子氣)
食,狀似水氣,甚至足趾間有黃水出者,謂之子氣。天仙藤(洗,略炒,即青木香藤)香附子(炒)陳皮甘草烏...
- 《女科證治準繩》:[卷之四胎前門]胎水腫滿
腰以下濕熱腫,如內傷胃弱者,不可用也。天仙藤散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陳皮甘草烏藥(不必天臺...
-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天仙藤
頌)。流氣活血,治心腹【附方】新六。疝氣作痛∶天仙藤一兩,好酒一碗,煮至半碗,服之神效。(孫天仁《...
- 《婦人規》:[上卷胎孕類]安胎
飲食不甘,狀如水氣,或腳趾間出黃水,名曰子氣。天仙藤(洗略炒)香附(炒)陳皮甘草烏藥(等分)上每服...
- 更多古籍中的天仙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