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痰濕即“濕痰”。
濕痰指濕濁內停日久而產生的痰證。又稱痰濕。多因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津液輸布失常,水濕停聚而成痰。癥見痰多而稀白、胸悶或惡心、喘咳、舌體胖而苔滑膩等。[1]
4 參考資料
治療痰濕的穴位
- 足通谷
,主治鼻鼽衄。足通谷配章門、豐隆,有健脾胃,祛痰濕,安神志的作用,主治癲癇,精神分裂癥。足通谷配大...
- 豐隆
伸肌腱之間→小腿骨間膜→脛骨后肌。有和胃氣、化痰濕、清神志的作用。皮膚→皮下組織→趾長伸肌→??長...
- 胃管
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中脘穴有理氣和胃、化濕降逆等作用。中脘穴治療疾病廣泛。由于胃與多條經脈...
- 上紀
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中脘穴有理氣和胃、化濕降逆等作用。中脘穴治療疾病廣泛。由于胃與多條經脈...
- 胃脘
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中脘穴有理氣和胃、化濕降逆等作用。中脘穴治療疾病廣泛。由于胃與多條經脈...
- 更多治療痰濕的穴位
治療痰濕的方劑
- 白術丸
能主治:《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下方之白術丸主治痰濕咳嗽,脈緩面黃,肢體沉重,嗜臥倦怠,腹脹而食不消...
- 分水止鳴湯
論述:《辨證奇聞評注》:口眼歪斜,由于脾失健運,痰濕阻滯。方用參、術補其胃氣,則痰濁自化;苓、夏化其...
- 抵圣湯
,去滓溫服。各家論述:產后瘀血內滯,脾胃不化,致痰濕阻遏其間,而脾不能運,胃不能納,故腹脹嘔吐不止焉...
- 枳實天麻湯
。主治:痰濕氣虛所致之眩暈。用法用量:上用水2鐘,加生姜3片,煎7分服,滓再煎服。加減:痰火脈數口...
- 玉竹粥
用法用量:每日2次,5~7天為一療程。注意:胃有痰濕致胃部飽脹、口膩多痰、消化不良、不喜歡水、舌苔厚...
- 更多治療痰濕的方劑
治療痰濕的中成藥
- 川貝梨糖漿
用量:口服,一次20~30毫升,一日3次。禁忌:痰濕咳嗽者忌服,其表現為咳嗽反復發作,咳聲重濁,痰多...
- 清熱涼血丸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1~2次。注意:痰濕氣郁之子煩者忌服。規格:每瓶裝6g貯藏:密閉,防...
- 化濁輕身顆粒
。功能與主治:滋補肝腎,清熱降濁。用于肝腎陰虛,痰濕郁結而致的單純性肥胖癥,以及肥胖癥伴有高血壓、糖...
- 苓桂咳喘寧膠囊
囊的功能主治:溫肺化飲,止咳平喘。主治外感風寒,痰濕阻肺,癥見咳嗽痰多,喘息胸悶氣短等。苓桂咳喘寧...
- 清熱涼血膏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5g,一日2次。注意:痰濕氣郁之子煩者忌服。規格:每瓶裝(1)30g,(2...
- 更多治療痰濕的中成藥
痰濕相關藥物
- 二陳丸
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燥濕化痰,理氣和胃。用于痰濕停滯導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脹悶,惡心嘔吐。【用法與...
- 貝母花片
注意事項】1.忌食辛辣、油膩食物。2.本品適用于痰濕咳嗽,其表現為咳嗽反復發作,咳聲重濁,痰多。3....
- 川貝雪梨膏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5克,一日2次。【禁忌】痰濕咳嗽者禁服,其表現為咳嗽反復發作,咳聲重濁,痰多...
- 二陳丸(濃縮丸)
注意事項】1.忌食辛辣、油膩食物。2.本品適用于痰濕咳嗽,其表現為咳嗽反復發作,咳聲重濁,痰多,色白...
- 復方半夏片
注意事項】1.忌食辛辣、油膩食物。2.本品適用于痰濕咳嗽,其表現為咳嗽反復發作,咳聲重濁,痰多,色白...
- 更多痰濕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痰濕
- 《丁甘仁醫案》:[卷二]瘧疾案
不思飲食,舌苔膩布,脈象弦滑,弦為少陽之脈,滑為痰濕之征。邪伏少陽,痰濕阻于募原,無疑義矣。今擬清脾...
- 《張聿青醫案》:[卷三]諸寒熱
左痰多,自覺身熱,而脈不甚數。此痰濕有余,郁遏陽氣。制半夏炒竹茹川桂枝廣橘紅云苓制香附砂仁末生熟薏仁...
- 《張聿青醫案》:[卷一]中風
象得以漸平。惟右半不遂,神呆不慧。其清曠之地,為痰濕彌漫,竅絡被阻,神機不運。不能一時開豁,惟徐以圖...
- 《丁甘仁醫案》:[卷八外科案]發背
所主,脊旁為太陽之經,督陽已衰,太陽主寒水之化,痰濕蘊結,營血凝塞,此陰疽也,勢勿輕視。急擬助督陽以...
- 《醫學課兒策》:正文
人有中有傷,有外感曰風濕,有直中曰濕痹,有內生曰痰濕,能條分縷晰其所以然歟?濕在上焦傷肺之見證若何?...
- 更多古籍中的痰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