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痰喘:1.經外奇穴名;2.病證名。
4 經外奇穴名·痰喘
痰喘為經外奇穴名。出《中國針灸學》。位于胸部。用繩從患者極泉穴量至乳中穴止,截去一半。以一端置極泉穴,一端向膻中穴斜引,繩盡處約對第四肋間處是穴。左右計2穴。主治痰喘、肺氣腫、喘息。一般灸3~5壯。[1]
5 病證名·痰喘
痰喘為病證名[2]。見《丹溪心法·喘》。指痰濁壅肺所致的氣喘[2]。
5.1 痰喘的癥狀
5.2 痰喘的治療
5.2.1 治法
5.2.2 方藥治療
《醫學入門·痰類》:“痰喘,必有痰聲。風痰,千緡湯或合導痰湯;痰氣,蘇子降氣湯、四磨湯;食積濕痰,古二母散、神保丸、大蘿皂丸。”
《類證治裁·喘癥論治》:“痰喘必滌其源,氣郁生涎,溫膽湯;火動生痰,清膈煎。”
《景岳全書·喘促》:“痰盛作喘者,雖宜治痰,如二陳湯、六安煎、導痰湯、千緡湯、滾痰丸、抱龍丸之類,皆可治實痰之喘也。六君子湯、金水六君煎之類,皆可治虛痰之喘也。然痰之為病,亦惟為病之標耳,猶必有生痰之本。故凡痰因火動者,必須先治其火,痰因寒生者,必須先去其寒,至于或因氣逆,或因風邪,或因濕滯,或因脾腎虛弱,有一于此,皆能生痰,使欲治痰,而不治其所以痰,則痰終不能治,而喘何以愈哉。”
5.3 關于喘證
喘證為證名。簡稱喘,亦名喘逆、喘促、喘息。以呼吸急促為臨床主癥,其發病與肺腎關系密切,蓋“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納升降失常,斯喘作焉。”(見《類證治裁·喘證論治》)。喘證頗多危急病情,須辨證精確,治療及時。
喘證以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為特征。嚴重者每致喘脫。為外感六淫,內傷飲食、情志,以及久病體虛所致。其病主要在于肺、腎,亦與肝、脾等臟有關。[3]
喘病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他臟病變影響,致肺氣上逆,肅降無權,出現氣短喘促,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不能平臥等癥狀的病證。一般來說,邪氣壅肺者為實喘,精氣內虛者為虛喘。[4]
喘證大要分為實喘與虛喘兩大類,實喘為邪氣壅肺,氣失宣降,治予祛邪利氣[3]。實喘的基本病理屬于“清濁相干,氣亂于肺。”(見《黃帝內經靈樞·五亂》)如外感六淫,水飲痰濁壅阻于肺,使肺氣失于宣降,此為實喘。稟賦虛弱或元氣虧損,使“肺主氣”的功能明顯削弱,以致腎不納氣,治予培補攝納[3]。
實喘以祛除病邪為大法,虛喘當補元攝納為主。不少患者,久病喘證,元氣已損,兼有病邪(痰濁、水飲、氣壅)者,屬于虛實夾雜之證,治宜兼用扶正與祛邪二法,通常在發病時,先以祛邪為主;邪去大半,則以扶正法為主。喘證發作,每兼咳嗽,亦須喘、咳同治。如喘而聲高氣粗,喉中痰鳴,聲如拽鋸者,稱之為哮喘,簡稱為哮。除藥物治療外,亦可配合針、灸、外治和藥物穴位電離子透入法。至于虛喘、實喘,又可因為病因、證候、體質等不同情況而分為多種證型。
喘證可見于多種急、慢性疾病的過程中。不但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證候之一,且可因其它臟腑病變影響于肺所致。為此必要時需結合辨病,與有關病篇互參,以便全面分析疾病的特點,并掌握其不同的預后轉歸。[3]
現代醫學的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心肺功能不全等病,在發生呼吸困難時,可參照治療。[3]
詳見喘證條。
6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21.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61.
- ^ [3]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65-70.
- ^ [4] 石學敏主編. 針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48-50.
治療痰喘的穴位
- 巨闕
。巨闕配膻中,有寬胸利氣的作用,主治胸痛,蓄飲,痰喘。巨闕配內關、心俞,治心痛、心悸。巨闕配關沖、支...
- 巨關
。巨闕配膻中,有寬胸利氣的作用,主治胸痛,蓄飲,痰喘。巨闕配內關、心俞,治心痛、心悸。巨闕配關沖、支...
- 心募
。巨闕配膻中,有寬胸利氣的作用,主治胸痛,蓄飲,痰喘。巨闕配內關、心俞,治心痛、心悸。巨闕配關沖、支...
- 巨缺
。巨闕配膻中,有寬胸利氣的作用,主治胸痛,蓄飲,痰喘。巨闕配內關、心俞,治心痛、心悸。巨闕配關沖、支...
- 豐隆
,氣血旺盛,至此溢入大絡,故名豐隆。主治痰多,哮喘,咳嗽,氣喘,急性支氣管炎,慢性咽喉炎,胸痛,頭...
- 更多治療痰喘的穴位
治療痰喘的方劑
- 玉粉丸
桐子大。功能主治:《潔古家珍》方之玉粉丸主治咳嗽痰喘。氣痰咳嗽,脈澀面白,氣上喘促,寒熱,悲愁不樂。...
- 二母散
每服三錢,水煎服。治產后惡露上攻,流入肺經,咳嗽痰喘,或覺腹痛者。別名:二母湯(《萬氏女科》卷三)。...
- 加減紫金丹
起,肌肉消瘦,內有邪熱瘀血,痞氣膨悶,睛藍體倦,痰喘咳嗽。功在消熱化痰,理氣健脾,潤肌定喘。主治胸骨...
- 秘授兒科萬病回春丹
治:小兒急慢驚風,發搐瘛疭;傷寒邪熱,癍疹煩躁,痰喘氣急,五府痰厥,痰涎壅滯;夜唬,吐乳腹痛;新久瘧...
- 清化丸
汁泡,蒸餅為丸,如彈子大。功能主治:治肺有郁火,痰喘咳嗽,睡不安寧,梅核氣,咳逆無痰,喉間如含炙臠,...
- 更多治療痰喘的方劑
治療痰喘的中成藥
- 氣管炎咳嗽痰喘丸
盛,氣促哮喘,不能躺臥,喉中作癢,胸膈滿悶,老年痰喘。氣管炎咳嗽痰喘丸的用法用量:每次30粒,每天2...
- 京制咳嗽痰喘丸
盛,氣促哮喘,不能躺臥,喉中作癢,胞嗝滿悶,老年痰喘。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0粒,一日2次,八歲以...
- 育嬰丸
2頁)。功能與主治:清熱鎮驚。用于小兒急熱驚風,痰喘咳嗽,發熱頭痛,惡心吐乳。用法與用量:口服,周歲...
- 雞鳴丸
1兩,天冬1兩,沙參1兩,旋覆花1兩。主治:咳嗽痰喘,日輕夜重,秋冬必發,或久咳聲啞,盜汗,不思飲食...
- 五更太平丸
8頁)。功能與主治:清熱養陰,潤肺止咳。用于肺熱痰喘,虛勞久咳。用法與用量:口服,睡時服1丸。規格:...
- 更多治療痰喘的中成藥
痰喘相關藥物
- 理氣定喘丸
主治】祛痰止咳,補肺定喘。用于肺虛痰盛引起的咳嗽痰喘,胸膈滿悶,心悸氣短,口渴咽干。【用法與用量】口...
- 洋參保肺丸
功能主治】滋陰補肺,止嗽定喘。用于陰虛肺熱,咳嗽痰喘,胸悶氣短,口燥咽干,睡臥不安。【規格】每丸重6...
- 咳喘寧
主治】宣通肺氣,止咳平喘。用于支氣管炎咳喘,老年痰喘。【規格】每片重0.6克【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
- 勒馬回片
份】【性狀】【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利尿。用于咳嗽痰喘,小便不利。【規格】【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
- 咳喘寧口服液
性狀】【功能主治】宣通肺氣,止咳平喘。用于久咳、痰喘見于痰熱證候者,癥見咳嗽頻作、咯痰色黃、喘促胸悶...
- 更多痰喘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痰喘
- 《痧脹玉衡》:[卷之中]痰喘氣急痧
先有痰喘氣急而痧脹因之,先治其痧,后治其痰氣。無令痧為本病之助,先有痧脹而痰喘氣急因之,但治其痧而痰...
- 《續名醫類案》:[卷十四]喘
患腳痛。往針,予謂此足三陰虛,針無益也。數年后患痰喘,胸中痛,晝夜不眠。予謂此腎虛,氣不歸元,峻補其...
- 《本草綱目》:[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藥]喘逆
上氣不得臥,炙研蜜丸,服一丸。風痰,同半夏煎服。痰喘咳嗽,以三挺分夾杏仁、巴豆、半夏,以姜汁、香油、...
- 《醫學衷中參西錄》:[三、醫論]7.太陽病小青龍湯證
次服。小青龍湯所兼主諸病,喘居其末,而后世治外感痰喘者,實以小青龍湯為主方,是小青龍湯為外感中治痰飲...
- 《雜病廣要》:[臟腑類]喘
,丸機之士,可以舉隅而反矣。(《直指》)戴云∶有痰喘,有氣急喘,有胃虛喘,有火炎上喘。痰喘者,凡喘便...
- 更多古籍中的痰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