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酥龜甲為龜甲的炮制品。龜甲的炮制唐代已有,見《千金翼方》。龜甲為龜科動物烏龜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及腹甲[1]。酥龜甲表面黃色,質松脆,略有醋氣[1]。龜甲味咸、甘,性微寒,歸肝、腎、心經,具有滋陰潛陽,益腎強骨,養血補心,固經止崩的功效,用于陰虛潮熱,骨蒸盜汗,頭暈目眩,虛風內動,筋骨痿軟,心虛健忘,崩漏經多。龜甲質地堅硬,有腥氣,功善滋陰潛陽,用于肝風內動,肝陽上亢[1]。龜甲經過砂炒醋淬后質變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矯臭矯味[1]。制龜甲以補腎健骨,滋陰止血力勝,常用于勞熱咯血,腳膝痿弱,潮熱盜汗,痔瘡腫痛[1]。
3 酥龜甲的炮制方法
唐代有炙法(《千金翼方》)[1]。
宋代增加了酥炙、醋炙(《重修政和經使證類備用本草》)、酒制(《圣濟總錄》)、酒醋炙(《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煅制(《類編朱氏集驗醫方》)、童便制(《瘡瘍經驗全書》)等方法[1]。
元明時期有酒浸(《丹溪心法》)、豬脂炙(《本草發揮》)及灰火炮后酥炙、酒炙(《本草綱目》)等炮制方法[1]。
清代又增加了豬脂炙后燒灰(《本草述》)、油制(《洞天奧旨》)、熬制(《吳鞠通醫案》)等法[1]。
現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砂炒醋淬等[1]。
凈龜甲的制法:取原藥材,置蒸鍋內,沸水蒸45分鐘,取出,放入熱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凈皮肉,洗凈,曬干[1]。或取原藥材用清水浸泡,不換水,使皮肉筋膜腐爛,與甲骨容易分離時取出,用清水洗凈,日曬夜露至無臭味,曬干[1]。
酥龜甲的炮制方法為:取砂子置熱鍋內,武火加熱至靈活狀態,投入大小分開的凈龜甲,炒至質酥表面黃色時,取出,篩去砂子,立即投入醋中淬之,撈出,干燥[1]。
每100kg龜甲,用醋20kg[1]。
4 酥龜甲的性狀
龜甲為不規則的小碎塊,表面淡黃色或黃白色,有放射狀紋理[1]。內面黃白色,邊緣呈鋸齒狀,質堅硬,可自骨板縫處斷裂[1]。氣微腥,味微咸[1]。
酥龜甲表面黃色,質松脆,略有醋氣[1]。
5 龜甲的性味歸經
龜甲味咸、甘,性微寒。歸肝、腎、心經。
6 龜甲的功效與主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龜甲具有滋陰潛陽,益腎強骨,養血補心,固經止崩的功效。用于陰虛潮熱,骨蒸盜汗,頭暈目眩,虛風內動,筋骨痿軟,心虛健忘,崩漏經多。
龜甲質地堅硬,有腥氣,功善滋陰潛陽,用于肝風內動,肝陽上亢[1]。如治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的鎮肝熄風湯(《醫學衷中參西錄》)及虛風內動的大定風珠(《溫病條辨》)[1]。
制龜甲以補腎健骨,滋陰止血力勝,常用于勞熱咯血,腳膝痿弱,潮熱盜汗,痔瘡腫痛[1]。如治陰虛發熱,骨蒸盜汗的大補陰丸、筋骨痿弱的虎潛丸(《丹溪心法》);治經行不止或崩中漏下的固經丸(《醫學入門》)[1]。
7 酥龜甲的炮制作用
龜甲質地堅硬,有腥氣,功善滋陰潛陽,用于肝風內動,肝陽上亢[1]。如治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的鎮肝熄風湯(《醫學衷中參西錄》)及虛風內動的大定風珠(《溫病條辨》)[1]。
砂炒醋淬后質變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矯臭矯味[1]。制龜甲以補腎健骨,滋陰止血力勝,常用于勞熱咯血,腳膝痿弱,潮熱盜汗,痔瘡腫痛[1]。如治陰虛發熱,骨蒸盜汗的大補陰丸、筋骨痿弱的虎潛丸(《丹溪心法》);治經行不止或崩中漏下的固經丸(《醫學入門》)[1]。
8 龜甲的炮制研究
龜甲主含骨膠原,多種氨基酸,如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胱氨酸、纈氨酸、賴氨酸等;還含鉻、錳、銅、鋅、磷、鎂、鐵、鉀、鈣等多種無機元素[1]。
8.1 對化學成分的影響
(1)實驗結果表明,龜上甲的砂炒品、砂炒醋淬品的煎出量高于生品,總氨基酸含量、總含氮量順序均是砂炒醋淬品>砂炒品>生品,說明砂炒醋淬龜甲有助于其成分的溶出[1]。
(2)龜背甲和龜腹甲的化學成分基本相同,僅含量上有所差異[1]。例如微量元素Zn和Mn的含量,龜腹甲明顯高于龜背甲,而砂炒醋淬品的煎出物含量也是龜腹甲高[1]。
8.2 工藝研究
(1)在凈制工藝上,傳統的水浸泡去除筋膜殘肉,受季節氣候影響很大,一般浸泡需20~30天以上,由于藥物在浸泡過程中,大量細菌生長繁殖,導致藥物腐爛發臭,影響了藥物療效[1]。為此,各地進行了許多工藝改進研究,主要分為熱解法和酶解法兩大類[1]。熱解法主要是用蒸法、高壓蒸法、水煮法、水煮悶法和砂炒法處理;酶解法則采用蛋白酶法、酵母菌法和豬胰臟法處理[1]。改進后的凈制工藝具有縮短加工時間,制法簡便,操作過程易掌握,不受季節、氣候、場地所限,清潔衛生,不污染環境等優點,同時也不影響藥物的功效[1]。據實驗分析表明,用食用菌炮制龜甲,其中游離氨基酸、水解后氨基酸、總含氮量、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和灰分含量均高于傳統法[1]。微量元素Cr、Ca、Fe、Cu略高于傳統法,Al、Mn等略低于傳統方法,對人體有害的As、Pb含量低于傳統法,說明改進后的工藝優于傳統法[1]。
(2)從烘法炮制龜甲的實驗結果來看,炮制品的最大煎出率優于《中國藥典》(砂炒醋淬)法,而飲片加工損耗率卻大大低于《中國藥典》法[1]。再之,不同溫度、不同時間所得的炮制品,其有效成分煎出率不同,溫度太低或時間太短,藥材酥脆度不夠,煎出率就低;反之,溫度太高或時間太長,藥材過于酥脆或近于焦化,可供煎出的物質受到破壞,同樣煎出率亦低[1]。
9 酥龜甲的貯存方法
10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酥龜甲
- 《顧松園醫鏡》:[卷十一·書集虛勞]虛勞所忌飲食諸物及卻病之法并忌火炙
〔退勞熱在骨,及陰虛往來寒熱之上品。〕龜甲〔補腎陰,退骨蒸,酥炙,各四、五錢。〕加圓肉〔十枚。〕骨蒸...
- 《本草綱目》:[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水龜
。【修治】以龜甲鋸去四邊,石上磨凈,灰火炮過,涂酥炙黃用。亦用酒炙、醋炙、豬脂炙、燒灰用者。【氣味...
- 《普濟方》:[卷三百三十一婦人諸疾門]赤白帶下
方)治女人下焦寒冷成帶下赤白濁。白馬蹄鱉甲鯉魚甲龜甲蜀椒(各一兩)磁石甘草杜仲萆當歸續斷芎服。一本無...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七蟲魚部]龜甲
可多用,龜甲非千年自死者則有毒也,故方書所載,敗龜板者,取其長年則得陰氣最深,故有益陰之功耳。若新剖...
- 《普濟方》:[卷三百四十六產后諸疾門]產后惡露不絕
。腹中時痛。面色萎黃。羸瘦無力。鹿茸(一兩去毛涂酥炙令黃)卷柏(半兩)桑寄生(半兩)當歸(半兩銼微...
- 更多古籍中的酥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