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四難指臨床上四種反映嚴重病證的脈象[1]。即:形氣相失、色天不澤、脈實以堅、脈逆四時[1]。《黃帝內經素問·玉機真臟論》:“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3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四難
- 《古本難經闡注》:正文
也。故用審而刺之者也。坊本誤人為下部法而應乎地。四難曰。脈有陰陽之法。何謂也。然。呼出心與肺。吸入腎...
- 《難經經釋》:卷下
金與陽金,自為配偶,而復其本體浮沉之性也。)三十四難曰∶五臟各有聲、色、臭,味,皆可曉知以不?然∶《...
- 《難經經釋》:卷上
有疾病而可決其必死也。按此當與三十七難合觀之。)四難曰∶脈有陰陽之法,何謂也?(陰陽,謂脈之屬于陰、...
- 《醫經讀》:診集
也一陰三陽者浮滑而長時一沉也各以其經名病逆從也(四難)首四句乃人身機括靈動處當細玩之脈有伏匿者謂脈居...
- 《友漁齋醫話》:[第二種橘旁雜論上卷]治貴人有四難
后漢郭玉謂,療貴人有四難∶“自用意而不任醫,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安間,不能使藥,三難也;好...
- 更多古籍中的四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