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醫大辭典》·四方蒿
四方蒿為中藥名,出自《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技術資料選編·傳染病》,為廣州部隊衛生部《常用中草藥手冊》記載的溪黃草之別名[1]。
3.1 四方蒿的別名
3.2 來源及產地
唇形科植物線紋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Hamilt. ex D. Don) Hara及溪黃草R. serra (Maxim.) Hara.的全草[2]。分布我國西南、中南地區及浙江、福建等地[2]。
3.3 性味
苦,寒[2]。
3.4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散瘀[2]。主治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腸炎,小便癃閉,跌打瘀腫。[2]
3.5 四方蒿的用法用量
煎服:15~30g(鮮品60~90g)[2]。
3.6 化學成分
本品含β-谷甾醇、胡蘿卜甾醇苷、熊果酸、硬脂酸等。預試還含黃酮苷、酚類、氨基酸、有機酸[2]。
4 唇形科香薷屬植物四方蒿的葉、花或全草·《全國中草藥匯編》·四方蒿
4.1 拼音名
Sì Fānɡ Hāo
4.2 四方蒿的別名
沙蟲藥、四棱蒿、黑頭草、白香薷、大香薷、滇香薷、雞肝散、雞骨柴
4.3 來源
為唇形科香薷屬植物四方蒿Elsholtzia blanda Benth.,以葉、花或全草入藥。四季可采。鮮用或切碎曬干,或研細備用。
4.4 性味
辛、微苦,平。
4.5 功能主治
發汗解表,利濕止痛。用于感冒、腸炎、痢疾、腎炎、腎盂腎炎;外用治濕疹,腳癬。
4.6 四方蒿的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
4.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5 參考資料
用到中藥四方蒿的方劑
- 紅油
u英文:概述:紅油為方劑名,出自《外科全生集》卷四方。別名:紅油膏處方:紅砒一錢。制法:敲碎,以麻油...
- 如圣金刀散
文:概述:如圣金刀散為方劑名,出自《外科正宗》卷四方。別名:又名金刀散。處方:松香末七兩,枯礬、生白...
- 下痰丸
痰丸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三首。《驗方新編》卷四方之下痰丸:處方:白礬一兩,茶葉五錢制法:為細末,...
- 代杖湯
杖湯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兩首。《外科大成》卷四方之代杖湯:處方:乳香、沒藥、蘇木各二錢、蒲黃、木...
- 芎䓖湯
備急千金要方》卷四,但無方名。《備急千金要方》卷四方之芎䓖湯:組成:川芎、干地黃、黃芪、芍藥、吳茱萸...
- 更多用到中藥四方蒿的方劑
用到中藥四方蒿的中成藥
- 天水散
主治痘瘡潰破。用法用量:敷痘破處。《痘疹會通》卷四方之天水散:組成:人參、當歸、川芎、白術、陳皮、楂...
- 百部丸
子仁肉50粒,糖丸之,含化尤妙。《全生指迷方》卷四方之百部丸:組成:百部四兩,生地黃(取汁熬成稀膏)...
- 白帶丸
版)記載有白帶丸中成藥的藥典標準。《良朋匯集》卷四方之白帶丸:組成:艾葉、當歸(酒洗)、熟地黃各二兩...
- 玉泉散
,一日1~2次。貯藏:密封。《證治準繩·幼科》集四方之玉泉散:組成:犀角三錢,川芎、黃連各一錢,冰片...
- 紫草膏
與紫草膏調勻,和前藥末為丸。《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方之紫草膏:方名:紫草膏組成:紫草1兩,桂心1兩,...
- 更多用到中藥四方蒿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四方蒿
- 《驗方新編》:[卷二十二痧癥]痰喘氣急痧
急,六脈無根。若痧脹則有救,因放痧、用石五方、絲四方、稍冷服。又用土五方一服,昏迷即醒,脹喘俱平,更...
- 《外臺秘要》:[卷第三十三]安置產婦法二首
擁護,百鬼速去,莫相觸忤,三咒之訖,即燒火于產處四方,以井華水四器,亦置產處四方,各橫刀于水上,其刀...
- 《驗方新編》:[卷二十二痧癥]痧變腫毒
腫甚者屬陽,用木三方。白色平腫不起發者屬陰,用木四方。毒有半陽半陰,用木二方。穿破后貼太乙膏。若無膿...
- 《針灸大成》:[卷九]崔氏取四花穴法
蒸潮熱,咳嗽痰喘,羸痼疾。用蠟繩量患人口長,照紙四方,中剪小孔,別用長蠟繩踏腳下,前齊大趾,后上曲橫...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范序
一奇書也。朱君攜至宣城。謀與李令宗仁。繡梓以傳于四方。且請予序諸首。予惟傳曰。如保赤子。赤子甚不易保...
- 更多古籍中的四方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