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水火之臟為人體器官名。指腎臟[1]。腎藏人身元陰、元陽,亦即真水和真火,故稱[1]。為五臟之一[2]。與膀胱相為表里[2]。主藏精,包括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由于生殖之精是人類生育繁殖最基本的物質,故稱腎為先天之本[2]。《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又主水,合三焦、膀胱二腑主津液,與肺、脾二臟同司體內水液代謝和調節,是人體水液代謝的重要臟器[2]。《黃帝內經素問·逆調論》:“腎者水臟,主津液。”又主骨、生髓,有充養骨骼、滋生腦髓的作用,故骨、腦的生長發育和功能活動,取決于腎氣的盛衰[2]。《黃帝內經素問·痿論》:“腎主身之骨髓。”齒更發長,亦與腎氣盛衰有關[2]。腎寄命門之火,為元陰、元陽之所藏,有“水火之臟”、“陰陽之宅”之稱[2]。腎上連于肺,其脈上貫膈,入肺中,故亦主納氣[2]。上開竅于耳,“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能聞五音矣”(《黃帝內經靈樞·脈度》);下開竅于二陰,司二便[2]。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水火之臟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十四]方脈夢遺精滑白濁合參
胃之不足者,然必傳于肝腎,而精乃走也。故心腎為水火之臟,法天生地施化成之道,藏精藏神,為五臟之宗主,...
- 《丁甘仁醫案》:[卷一]濕溫案
云∶自利不渴者屬太陰,自利而渴者屬少陰。少陰為水火之臟,為三陰之樞,少陰陰陽兩傷,上有浮熱,下有虛寒...
- 《金匱要略淺注》:[卷五]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治第十三
。名下消。上中二消屬熱。惟下消寒熱兼之。以腎為水火之臟也。)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亦一斗...
- 《醫述》:[卷三·傷寒提鉤]傷寒
傷寒偏死腎虛人。良非虛語。(吳天士)少陰腎經,水火之臟。邪傷其經,隨人虛實,或從水化以為寒,或從火化...
- 《證治準繩·雜病》:[第六冊大小腑門]遺精
謂之神,如是者,通言一身主宰之精神也。因心腎是水火之臟,法天地施化生成之道,故藏精神為五臟之宗主。其...
- 更多古籍中的水火之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