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首鉛
拼音:shǒuqiān首鉛出《本草原始》。指初次月經。...
- 外治壽世方初編
拼音:wàizhìshòushìfāngchūbiān英文:《外治壽世方初編》為方書名。四卷。清·鄒存淦撰。刊于1877年。本書仿《理瀹駢文》體例,輯錄了臨床各科疾病的多種外治法的治療方藥,共分68門,載方約2200余首。現存清刻本、1936年臺灣鉛印本及《珍本醫書集成》本。...
- 外科傳薪集
拼音:wàikēchuánxīnjí英文:《外科傳薪集》為外科方書。一卷。清·馬培之撰。撰年不詳。本書記述作者的外科臨床備用方劑共200余首,不分類,說明也較簡略。現有《珍本醫書集成》本。195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鉛印本。...
- 集驗良方拔萃
拼音:《jíyànliángfāngbácuì》《集驗良方拔萃》醫方著作。又名《集驗良方》、《拔萃良方》。二卷。清·恬素輯。刊于1841年。本書選收以外科疾病為主的驗方近200首,分別介紹其主治、配方及用法。內容簡要實用。現存初刻本等多種清刻本,又有石印本和鉛印本。...
- 潛齋簡效方
拼音:《qiánzhāijiǎnxiàofāng》《潛齋簡效方》醫方著作。一卷。清·王士雄輯。刊于1853年。本書收錄民間驗方100余首,分為頭風、面皺、肺癰等40余類予以簡要論述,選方大多簡便實用。未附王氏所撰《潛齋醫話》。現存清刻本和民國鉛印本。...
- 幼科釋謎
拼音:yòukēshìmí英文:《幼科釋謎》為兒科著作。六卷。清·沈金鰲撰。刊于1774年。前4卷論兒科診法,并將主要病證(無痘科)分為24門(類),各編四言韻語一首,予以綜括。韻語之后,復采前人學術經驗,闡述對于該病的辨證立法和治法。后2卷為諸病應用方。本書曾收入《沈氏尊生書》。現存清刻本、1957年出鉛印本。...
- 鉛
炎癥狀和體征時,須和脊髓灰質炎及白喉性神經麻痹區別。治療:鉛中毒的治療要點為:1.清除毒物,杜絕鉛毒繼續進入在輕癥中毒患者,斷絕鉛的來源,已能遏止出現危重的癥狀。對誤服大量含鉛藥物而致中毒的病兒,,首先必須用1%硫酸鈉或硫酸鎂洗胃,使形成不溶性硫化鉛,防止大量吸收。繼之向胃內注入硫酸鎂15~30g導瀉。2.促進鉛的排泄,目前常用的驅鉛療法(1)依地酸二鈉鈣:該藥同細胞外的鉛形成穩定的化合物而不進...
- 華佗神醫秘傳
漢·華佗撰,唐·孫思邈集。本書不見于一般書目和前人引錄,卷首有孫思邈、徐大椿序言各一篇,亦均系托名之作。其內容包括病理秘傳、臨床秘傳、神方秘傳及內、外、婦、產、兒、五官、皮膚、傷科、結毒、急救、奇癥、獸醫、制煉、服餌等;并有華佗《注倉公傳》一文。雖非華氏原著,但有一些不見于其他方書而有臨床參考價值的方藥。此書于1920年由上海古書保存會鉛印發行。現存1922年等多種鉛印本,1982年彭氏點校本。...
- GBZ37—2015職業性慢性鉛中毒的診斷
毒控制所、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上海市楊浦區中心醫院、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沈陽市職業病防治院、廣西壯族自治區職業病防治院、中南大學、江西省職業病防治院、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白銀市第一人民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杜永鋒、李建平、黃金祥、楊愛初、匡興亞、賈曉東、閻波、梁啟榮、胡建安、李巍、丁宛瓊、孫德興、李慧玲、張愛華、劉媛。本標準所替代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 GBZ/T160.10—2004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鉛及其化合物
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鉛及其化合物》(Methodsfordeterminationofleadanditscompoundsintheairofworkplace)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布,自2004年12月01日起實施,同時代替GB/T16010—1995。GB/T16011—1995、GB/T16009—1995、WS/T127—1999、WS/T126—1999。本標準首次發布于1995年...
- 全血鉛
895),EP(r=0.7743,P<0.001,n=895)和ZPP(r=0.7326,P<0.0025,n=895)也呈顯著相關。目前在鉛接觸危害監測和診斷中,B-Pb測定已成為生物接觸指標中的首選指標。在觀察鉛對職業性接觸危害、妊娠(胎兒)、兒童認知能力以及成人腎功能影響的研究中都把B-Pb作為主要的,或唯一的生物監測指標,而且都觀察到這些有害影響與B-Pb濃度有關。1991年美國CDC在...
- 重金屬中毒性腎病
病變外,可有尿酸升高及痛風表現,腎臟的早期表現為近曲小管功能障礙,可見低分子蛋白尿,氨基酸尿,糖尿及磷酸鹽尿;晚期主要表現為TIN,出現間質纖維化,腎小管萎縮,腎硬化,最后可致CRF。鉛中毒的治療,首先是脫離環境停止接觸,一般應用Na2-Ca-EDTA(依地酸二鈉鈣)靜脈滴注,用二巰丁二鈉(NaDMS)注射或二巰丁二鈉(DMSA)口服治療,對于慢性腎衰者治療同一般保守療法;臨床上常用促進鉛排泄的...
- 神仙小圣藥
拼音:shénxiānxiǎoshèngyào《回春》卷四:方名:神仙小圣藥別名:神仙小圣丹組成:紅鉛半盞(真女首經更佳,2-3次出者次之,其色紅黃為上,純紅者為中,紫黑者不用),朱砂5錢(用辰州豆片者佳,有精神為最)。功效:烏須發,延壽。用法用量:用人乳送下。即歸室中靜養21日,然后方許出門動作。制備方法:先將紅鉛拌入朱砂放瓷盆內,日曬月照49日畢,飛仙池文武火升3炷香,其藥透蔑過一邊,冷定開...
- 藥治通義
拼音:《yàozhìtōngyì》《藥治通義》治療學專著。十二卷。日本·丹波元堅撰。約成書于19世紀中期。本書論述用藥的方法和原則,方劑的配伍與組成,汗、吐、下、清、溫、補等治法要旨,以及各種劑型,藥物分量、藥物的服用、藥物貯藏和外治法等方面內容。全書百余篇文章,每篇均首引歷代醫家的原文,附以作者的按語,是一部有關藥物治療理論的專著。現存1935年鉛印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 傷寒論淺注補正
·唐宗海撰。唐氏比較推崇陳念祖《傷寒論淺注》,但又認為“此書注解,尚有缺誤”。遂在陳書的基礎上予以補缺正誤,前六卷為六經證治原文,于每經篇首補總論一篇以明大旨。卷七為其所補,包括有識方藥離合論、古方加減論,古今方劑大小論、服藥法論、勸讀十則、醫病順其自然說等。書中還對三焦實質進行探討。由于唐氏試圖用中西匯通的觀點詮釋補正,難免在某些方面有主觀片面或牽強附會的見解。現存多種清刻本、石印本、鉛印本。...
- 湯頭歌訣
4年。書中選錄中醫常用方劑300余方,編成七言歌訣200余首。分為補益、發表、攻里、涌吐等20類。以七言歌訣的形式加以歸納和概括。每方附有簡要注釋,便于初學習誦,是一部流傳較廣的方劑學著作。刊印后相應地出現了多種后人續補、增注或改編的作品。其中1961年人民衛生出版社的《湯頭歌訣白話解》,就是本書較為詳明的一種注釋本。現存清刻本、石印本、鉛印本50余種。《湯頭歌訣》全文在線閱讀:http://zh...
- 群經見智錄
拼音:《qúnjīngjiànzhìlù》《群經見智錄》醫論著作。三卷。惲鐵樵撰。卷一首論《內經》之發源、成書、讀法及總提綱;次述易理、太極、《內經》與《易經》、五行、四時及甲子;卷二為扁鵲、倉公醫案及仲景《傷寒論》之研究等;卷三系對余云岫《靈素商兌》一文所作的論辨。本書對《內經》理論大膽提出了新見解,對學者有頗多啟發。現存1922年武進惲氏鉛印本等。...
- 鄉藥集成方
1433年。廣泛采摭中朝醫籍,分類匯輯醫方。所引中國醫籍占絕大多數,大約有一百數十種方書,所引朝鮮醫籍僅僅數種。該書卷首為“針灸法”,引《針灸資生經》。卷1~75為各科醫方。分疾病為57門,959證。述病源931條。收方10706首。針灸法1479條。卷76~85為《產藥本草》,遍考朝鮮藥物630余種,并選錄諸書有關論述,頗具文獻價值,在朝鮮影響深遠。我國現存1942年朝鮮京城府杏林書院鉛印本。...
- 重樓玉鑰
較實用。1949年后有影印本。后鄭瀚又于1804年另撰《重樓玉鑰續編》一卷,未及刊行。1929年經章洪均整理,并附入鄭氏家傳的《喉癥白腐》一書,由裘吉生收入《三三醫書》第三集中。現存清刻本、石印本和鉛印本多種。《重樓玉鑰》全文在線閱讀:http://zhongyiguji.21tcm.com/415/zhonglouyuyue/index.shtml《重樓玉鑰續編》([清]方成培)全文在線閱讀:...
- 簡明醫彀
年。本書以介紹臨床各科疾病證治為主,附有成方、驗方并醫論等。卷首有要言一十六則(多為醫論)和制藥、煎藥、服藥法等,頗多經驗之談。卷一-五,內科雜病,兼及五官、口齒病證;卷六-八分述幼科、婦科、外科病證,述證簡要而方治詳備,主方后附有成方及簡效方。孫氏于本書自序中稱:“其書備而不冗,約而不漏,義類淺顯,人人可解,若射必有彀,故命曰《簡明醫彀》”。現存多種明刻本、198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鉛印本。...
- 古今名醫方論
拼音:gǔjīnmíngyīfānglùn英文:《古今名醫方論》為方書。四卷。清·羅美輯。刊于1675年。本書為作者所撰《古今名醫匯粹》的姊妹篇。共選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劑及自訂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醫對該方方義的評述。從數萬醫方中選出百余首方劑,其選方不為不精;所選皆名醫經驗之方,則不難斷定。選方切于實用。現存多種精刻本,多種石印本,1949年后有鉛印本。...
- 寒溫條辨摘要
zhāiyào》《寒溫條辨摘要》溫病著作。又名《瘟疫條辨摘要》。二卷。清·楊璿、陳良佐原著,呂田集錄,刊于1811年。呂氏推崇真如陳氏所著《二分晰辨》,并贊揚《寒溫條辨》一書“使寒溫之辨,朗若列眉”(見引言),遂摘其要。首辨溫病與傷寒在病源、脈癥及有關治療方面之異同。其次分述多種溫熱病癥及有關雜病證治,兼及婦女、小兒溫病等,可供臨床參閱。現存初刻本等十余種清刻本及1941年上海醫學書局鉛印本等。...
- 成方切用
)。清·吳儀洛撰。刊于1761年。本書在《醫方考》及《醫方集解》的基礎上選錄古今成方1180余首。卷首為制方總義及內經方;卷1~12將方劑分為治氣、理血、補養、澀固等24門。每方記明主治、組方、配伍及方義,有的方劑注明出處。選方大多切于實用,注釋也較詳明,可供臨床參考。原書之末另附《勿藥元詮》1卷,系有關養生的論述,建國后出版排印本已予刪去。現存三種清刻本。1958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鉛印本等。...
- 古今醫方集成
拼音:《gǔjīnyīfāngjíchéng》《古今醫方集成》為方書名。分上、下二冊。吳克潛編。刊于1936年。書中按照方劑筆劃排列收集古今醫方約一萬余首,按照方劑筆畫排列,每方介紹方名、出處、主治、功效、藥物及用量、炮制、服法等項。為方劑學的工具參考書。但書中對不少方劑的用法,記述較簡略;有些方劑的出處尚欠確切。現存1936年大眾書局鉛印本。...
-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拼音:《lèibiānzhūshìjíyànyīfāng》《類編朱氏集驗醫方》醫方著作。十五卷。宋·朱佐撰。刊于1266年。本書收集宋代醫家常用的方劑和單方1000余首。按病分為諸風、傷寒、諸氣、脾胃、痰飲、積聚、黃疸、虛損、頭痛、婦人、小兒、癰疽、補損、中毒及拾遺等15門。每卷前先列短論以為綱紀,然后依次因證列方。現有《宛委別藏》本。和1983年人民衛生出版社鉛印本。...
- 癸字化毒丸
拼音:guǐzìhuàdúwán處方:牛黃5分,鹿角屑3錢,沉香1錢,生生乳1錢,朱砂1錢半,雄黃1錢半,月月紅1錢半,白鮮皮1錢半,乳香1錢半,穿山甲1錢半,神水1錢(用出山鉛10斤打薄片20塊,塊上貼銀箔,取尖底缸2只一樣的,上缸開1孔,底中繩穿鉛片懸上缸,下缸盛米醋、火酒各10隅,缸口架瓷盆1個,將缸合好,用面條封固,以文火下燒,俟酒醋干,取出盆中者是),人中白2錢5分(擇鄉間誠實人家,不...
- 難經疏證
拼音:《nánjīngshūzhèng》《難經疏證》醫經著作。二卷。日本·丹波元胤撰。本書首列其父丹波元簡《難經解題》一篇,作者征引各家學說結合個人見解補其剩義。其后參考《難經集注》、《難經本義》、《難經經釋》等書,分別將八十一難予以疏證。所寫按語補足了注文之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考訂了《難經》的原文。現存日刻本、上海中醫書局鉛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三油膏
拼音:sānyóugāo英文:TripleOilPaste;概述:三油膏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兩首。《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八方之三油膏:處方:牛油、側柏油、香油、銀朱各一兩,鉛粉、麝香各二錢。牛油柏油香油銀朱各30克官粉麝香(研細)各6克制法:將三油共合火化開,入黃蠟一兩溶盡離火,再入余藥,攪勻成膏先將三油混合用火化開,入黃蠟30克,熔化盡離火;再人朱、麝、官粉等末攪勻成膏。用法用量...
- 內照法
拼音:nèizhàofǎ英文:《內照法》為藏象著作。舊題漢·華佗撰。為《中藏經》附錄部分。內照即從色、脈、癥的反映來鑒察內臟的病變。即“有諸內,必形諸外”之理論的具體發揮。全書共六篇,首篇僅列四時平脈之名而無論;二至五篇列論臟腑之間互相影響的病脈、病癥和選用藥物;第六篇辨色、脈、癥死候。有一定參考價值。現存周氏醫學叢書本,1981年由遼寧人民出版社鉛印本。...
- 重金屬污染診療指南(試行)
品保存運輸:血液和尿液樣品應當密閉、低溫儲存和運輸。(六)樣品測定質量控制。1.測定用標準應當溯源至國家標準。2.測定過程中應當采用二級標準物質或質量控制樣品進行質量控制。3.在測定樣品溶液前,應當首先進行二級標準物質或質量控制樣品測定,且結果在允許的參考值范圍內。4.無標準物質或質量控制樣品時,可采用加標回收率和平行樣檢測進行質量控制。5.建議實驗室建立質量控制圖對實驗室進行質量控制。6.異常...
- 化核膏
拼音:huàhégāo英文:概述:化核膏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兩首。《外科全生集》卷四方之化核膏:處方:壁虎十四條,蜘蛛二十八個,蝸牛三十六個,大麻油四斤,鮮何首烏藤葉、鮮菊根、鮮薄荷、鮮牛蒡草、鮮蒼耳草各半斤,連翹、玄參、苦參、白蘞、白芥子、僵蠶、水紅花子、大黃、荊芥、防風各四兩,制木鱉油、炒鉛丹各適量,丁香油一錢,麝香二錢,蘇合油一兩。壁虎14條蜘蛛28個蝸牛36枚大麻油2千克鮮何首烏藤葉...
- 久瘧全消方
èquánxiāofāng英文:概述:久瘧全消方為方劑名,出自《雜病源流犀燭·六淫門》卷十五方,即倪涵初治瘧第四方。別名:久瘧全消丸處方:威靈仙、醋莪術、炒麥芽各一兩,何首烏二兩,狗脊八錢,青蒿子、鉛丹、山甲珠、醋鱉甲各五錢。制法:上藥為細末,用山藥粉、飴糖各一兩,水糊為丸。功能主治:功能補消癥散結。治瘧疾日久不愈而成瘧母。久瘧,處暑后,冬至前,或間日,或非時,纏綿日久;并治瘧母。用法用量:每服...
- 駐世金丹
拼音:zhùshìjīndān《魯府禁方》卷二:方名:駐世金丹組成:紅鉛(要13-14歲清秀女子首經,陰干)2分5厘,人乳(要壯盛婦女初生男子乳汁,曬干)2分5厘,乳香2厘半(要透明者),朱砂2厘半(要有神者),秋石(用新小烏盆1個,入童便于內令滿,放凈去處陰地上,傾此童便在地下,烏盆坐于上,將布圍,日久盆外生出秋石,掃下用少許)。功效:大補元神,培養精氣,身體康健,耳目聰明,發白返黑,齒落更生...
- 拔毒生肌散
拼音:bádúshēngjīsǎn英文:badushengjipowder概述:拔毒生肌散為方名,外用散劑,同名方劑約有2首。中成藥拔毒生肌散的主要成分為紅粉、鉛丹、輕粉、煅龍骨、爐甘石、煅石膏、冰片、白蠟末。《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武漢方)之拔毒生肌散:處方:冰片1兩,凈紅升2兩4錢,凈黃丹2兩4錢,凈輕粉2兩4錢,煅龍骨2兩4錢,制甘石2兩4錢,煅石膏2兩4錢,白蠟末5錢。制法:上藥混合碾細,...
- 須瘡的放射治療
50kV的X射線、1mmAl濾過板,或100kV的X射線,0~1mmAl濾過板,SSD30cm。3.以上唇、頦下、左右下頜角為中心,采用四野垂直照射。4.照射野要包括整個胡須生長區,周圍用適當厚度的鉛皮、鉛橡皮或低熔點鉛板屏蔽。5.每次四野同時照射,每次每野0.75Gy,每隔2~3日1次,共照射4~6次。6.如果采用6MeV電子線,表面應覆蓋5mm厚的組織等效膜。注意事項:1.放射治療時要特別注...
- 膿腫性穿掘性頭部毛囊周圍炎的放射治療
固性病例,可以考慮先用淺層X射線脫發后再配合局部和全身抗微生物藥物治療。2.選擇50kV的X射線,1mmAl濾過板或100kV的X射線,0~1mmAl濾過板,SSD20~30cm。3.選擇適當厚度的鉛皮、鉛橡皮或低熔點鉛板屏蔽周圍正常組織。4.照射范圍要包括全部病變區,周邊擴大1~2cm。5.每次照射2Gy,每周2~3次,總量10~12Gy,可以達到短期脫發效果。6.也可以選擇6~9MeV電子線...
- 行軍萬應膏
1兩,荊芥穗5錢,紅花5錢,西茜5錢,蛇床子5錢,孩兒茶5錢,姜黃5錢,粉草1兩,豬油1斤,麻油1斤,桐油1斤。主治:跌打損傷,及一切無名惡毒,瘰疬、瘍核、痰核、積瘀、氣痞、風寒濕困等證。用法用量:隔水燉化,用紅布攤膏貼之。制備方法:入油內浸3日后,熬去滓,再煉,滴水成珠,先以廣丹10兩收就。加入鉛粉、掃粉、爐甘石(飛)各1兩,乳香、沒藥(各去油)、血竭、水銀各5錢,枯礬1兩,研極細,再收為膏。...
- 應痛膏
尖)半兩,木鱉子(去殼)半兩,芎半兩,延胡素半兩,密佗僧(煅,研)半兩(用麻油8兩熬前藥,令杏仁黃黑色為度,漉出藥滓,入后藥),乳香(研)1分,麒麟竭(研)1分,沒藥(研)1分,楓香脂(研)1分,鉛丹3兩。主治:癰疽發背,及諸種瘡腫。加減:發背,加附子末1分,同熬勻,用紙花子貼瘡上。制備方法:上先用油煎前十三味,去滓,入后五味再熬,用柳枝干攪勻,令黑色成膏青為度。《普濟方》卷三一五:方名:應痛...
- 立馬回疔丹
粉、白丁香各一錢,炙蜈蚣一條,雄黃、朱砂各二錢,乳香六分,麝香一字,砒石五分。蟾酥(酒化)1錢,硇砂1錢,輕粉1錢,白丁香1錢,蜈蚣1條(炙),雄黃2錢,朱砂2錢,乳香6分,麝香1字,金頂砒5分(用鉛1斤,小罐內炭火煨化,投白砒2兩于化烊鉛上煉,煙盡為度,取出冷定打開,金頂砒結在鉛面上,取下聽用)。制備方法:上藥為細末,面糊為丸,麥粒大。功效主治:《外科正宗》卷二方之立馬回疔丹主治疔瘡走黃。功在...
- 解毒仙草
拼音:jiědúxiāncǎo處方:金銀花嫩枝葉。制法:每年二、三月金銀花未曾起花時采取嫩枝葉,即放籃內蓋住,不可見太陽,攜回掛風頭陰干,用時以紙包置杯中,俟燥研細。功能主治:楊梅結毒。用法用量:每服1錢,加黑鉛1錢,土茯苓8兩打碎,7碗水煎3碗,每日早、午、晚各飲1碗,輕者20-30服,重者50-60服。注意:宜食瓜子、花生、茶、醋、公雞、鯉魚、豬首、牛羊肉、蝦子。摘錄:《瘍醫大全》卷三十四...
- 秘傳神仙延壽丹
肉)5兩,川骨脂5兩,雞頭實5兩,生地黃(酒浸,摘碎)5兩,熟地黃(同上制)5兩,萆薢5兩,川牛膝5兩,枸杞子(甘州者)5兩,杜仲(酒浸,炒,去絲)3兩,川芎(雀腦者)3兩,鴉片5錢,干山藥6兩,何首烏(泔水浸,黑豆蒸,甑下煮,以羊肉蒸熟為度)6兩,虎脛骨(酥炙,四肢痛加)6兩,蓮子(去皮心)6兩,茯神8兩,干茄根8兩(切寸長,飯上蒸熟,曬)。功效:滋補駐顏,固元陽,返老還童。用法用量:每服70...
- 大風水銀膏
同水磨2-3次,連水曬干)2兩,杜木鱉(去殼,細切薄片,另研)2兩,雄黃(另研)2兩,大風子(去殼,細切片)3兩,油核桃3兩(2味共研),桕油燭2斤。制法:上各為極細末,和勻,桕油化開,為丸。功能主治:遠年近日瘡癩,膿窠風癬,及鵝掌風。用法用量:用川椒、蔥白、甘草煎湯,洗去腌膿,軟絹拭干后用藥。手內揉軟,揩擦瘡上,2-3次效。注意:忌食雞、鵝、羊肉、豬首腸蹄、辛辣發毒之物。摘錄:《瘍科選粹》卷六...
- 天真丹
之天真丹主治腎虛陽痿,陰囊濕冷,遺精腰痛等證。用法用量:每服五十丸,空腹溫酒或鹽湯送下。每服50~80丸,空腹時溫酒下。摘錄:《醫學發明》卷七《飼鶴亭集方》之天真丹:組成:肉桂5錢,琥珀1兩,杜仲1兩,萆薢1兩,沒藥1兩,蘆巴1兩,戟肉1兩,小茴1兩,黑鉛1兩,補骨脂1兩。制備方法:酒糊為丸。功能主治:下元虛弱,陽虛濕勝,臍腹痼冷,腿腫如斗,囊腫如瓜,肌肉堅硬。用法用量:每服3錢,空心溫酒送下。...
- 二巰丁二鈉
巰琥珀酸鈉;二巰基丁二鈉分類:神經系統藥物抗豆狀核變性藥劑型:注射用二巰基丁二酸鈉:0.5g,1g。二巰丁二鈉的藥理作用:某些金屬進入體內后能與細胞酶系統的巰基相結合,抑制酶的活性,二巰丁二鈉是我國首創的廣譜金屬解毒劑,為二巰基類化合物,與金屬的親和力較大。它不僅可以與游離的金屬結合,而且還能奪取與機體組織、蛋白質和酶的巰基已經結合的金屬,形成不易離解的無毒性絡合物由尿排出,從而排除體內的金屬,...
- 二巰基丁二鈉
巰琥珀酸鈉;二巰基丁二鈉分類:神經系統藥物抗豆狀核變性藥劑型:注射用二巰基丁二酸鈉:0.5g,1g。二巰丁二鈉的藥理作用:某些金屬進入體內后能與細胞酶系統的巰基相結合,抑制酶的活性,二巰丁二鈉是我國首創的廣譜金屬解毒劑,為二巰基類化合物,與金屬的親和力較大。它不僅可以與游離的金屬結合,而且還能奪取與機體組織、蛋白質和酶的巰基已經結合的金屬,形成不易離解的無毒性絡合物由尿排出,從而排除體內的金屬,...
- 二巰基琥珀酸鈉
巰琥珀酸鈉;二巰基丁二鈉分類:神經系統藥物抗豆狀核變性藥劑型:注射用二巰基丁二酸鈉:0.5g,1g。二巰丁二鈉的藥理作用:某些金屬進入體內后能與細胞酶系統的巰基相結合,抑制酶的活性,二巰丁二鈉是我國首創的廣譜金屬解毒劑,為二巰基類化合物,與金屬的親和力較大。它不僅可以與游離的金屬結合,而且還能奪取與機體組織、蛋白質和酶的巰基已經結合的金屬,形成不易離解的無毒性絡合物由尿排出,從而排除體內的金屬,...
- DMS
巰琥珀酸鈉;二巰基丁二鈉分類:神經系統藥物抗豆狀核變性藥劑型:注射用二巰基丁二酸鈉:0.5g,1g。二巰丁二鈉的藥理作用:某些金屬進入體內后能與細胞酶系統的巰基相結合,抑制酶的活性,二巰丁二鈉是我國首創的廣譜金屬解毒劑,為二巰基類化合物,與金屬的親和力較大。它不僅可以與游離的金屬結合,而且還能奪取與機體組織、蛋白質和酶的巰基已經結合的金屬,形成不易離解的無毒性絡合物由尿排出,從而排除體內的金屬,...
- 二巰琥珀酸鈉
巰琥珀酸鈉;二巰基丁二鈉分類:神經系統藥物抗豆狀核變性藥劑型:注射用二巰基丁二酸鈉:0.5g,1g。二巰丁二鈉的藥理作用:某些金屬進入體內后能與細胞酶系統的巰基相結合,抑制酶的活性,二巰丁二鈉是我國首創的廣譜金屬解毒劑,為二巰基類化合物,與金屬的親和力較大。它不僅可以與游離的金屬結合,而且還能奪取與機體組織、蛋白質和酶的巰基已經結合的金屬,形成不易離解的無毒性絡合物由尿排出,從而排除體內的金屬,...
- 琥巰酸
巰琥珀酸鈉;二巰基丁二鈉分類:神經系統藥物抗豆狀核變性藥劑型:注射用二巰基丁二酸鈉:0.5g,1g。二巰丁二鈉的藥理作用:某些金屬進入體內后能與細胞酶系統的巰基相結合,抑制酶的活性,二巰丁二鈉是我國首創的廣譜金屬解毒劑,為二巰基類化合物,與金屬的親和力較大。它不僅可以與游離的金屬結合,而且還能奪取與機體組織、蛋白質和酶的巰基已經結合的金屬,形成不易離解的無毒性絡合物由尿排出,從而排除體內的金屬,...
- 二巰琥鈉
巰琥珀酸鈉;二巰基丁二鈉分類:神經系統藥物抗豆狀核變性藥劑型:注射用二巰基丁二酸鈉:0.5g,1g。二巰丁二鈉的藥理作用:某些金屬進入體內后能與細胞酶系統的巰基相結合,抑制酶的活性,二巰丁二鈉是我國首創的廣譜金屬解毒劑,為二巰基類化合物,與金屬的親和力較大。它不僅可以與游離的金屬結合,而且還能奪取與機體組織、蛋白質和酶的巰基已經結合的金屬,形成不易離解的無毒性絡合物由尿排出,從而排除體內的金屬,...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