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實證指因邪氣盛而正氣尚未虛衰而致的證候[1]。多由外邪侵入人體,或內臟功能失調,以致痰飲、水濕、瘀血等病理產物停留在體內所致[2]。與虛證相對。熱性病的實證,表現高熱,面赤,口渴,煩躁,譫語,或腹滿痛而拒按,便秘,尿短赤,舌質蒼老,苔黃干糙,脈實有力等[1]。實證所結聚的邪氣以氣血郁結、熱邪、水飲、停痰、食積、蟲積、癥瘕積聚等較為常見[1]。《黃帝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醫學心悟》:“假如病中無汗,腹脹不減,痛而拒按,病新得,人稟厚,脈實有力,此實也。”由于致病邪氣的性質及所在部位的不同,其臨床表現亦不一致[2]。一般有發熱、腹脹痛拒按、胸悶煩躁,甚至神昏譫語、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結、小便不利,脈實有力,舌苔厚膩等[2]。治宜瀉實祛邪[2]。
4 表實證
表實證指風寒之邪侵襲肌表,衛氣郁遏,腠理閉塞,以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體疼痛,脈浮緊為常見癥的證候[3]。《景岳全書·傳忠錄》:“表實者,或為發熱,或為身痛,或為惡熱掀衣,或為惡寒鼓栗,寒束于表者無汗。”如太陽病,頭痛發熱,惡寒無汗,脈浮緊等[4]。治宜解表發汗,用麻黃湯等方[4]。
5 里實證
1.里實證指外邪化熱入里,結于胃腸所出現的證候[5]。癥見壯熱、煩渴、腹痛、便秘等[5]。《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2.里實證指停痰、瘀血、食滯、蟲積等所致的證名[5]。《景岳全書·傳忠錄》:“里實者,或為脹為痛,或為痞為堅,或為閉為結,或為喘為滿,或懊𢙐不寧,或躁煩不眠,或氣血積聚,結滯腹中不散,或寒邪、熱毒深留臟腑之間。”治宜祛痰、理氣活血、消食導滯、殺蟲等法[5]。
6 實熱證
實熱證指邪熱亢盛,內外俱實的病證[1]。即感受陽熱之邪所致的證候[3]。見《此事難知·熱有虛實外何以別》。多因熱邪入侵,里熱熾盛,或痰瘀、宿食阻滯所致。《萬病回春·傷寒總論》:“傷寒陽毒斑黃者,狂叫欲走也。其癥表里俱實,內外皆熱,脈數有力而無汗,三黃石膏湯。”癥見壯熱煩躁,面紅目赤,渴喜冷飲,胸痛痰黃,腹痛拒按,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洪數、滑實等[1]。治宜清熱瀉火[1]。可選用白虎湯、調胃承氣湯、小陷胸湯等方[1]。
7 寒實證
寒實證指陰寒盛實所致的證候[6]。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多因寒邪入侵臟腑,或寒痰濕濁結滯所致[6]。癥見胸腹脹滿,身無熱,口不燥渴,四肢冷或腹痛便秘,脈象沉弦等[6]。《傷寒論今釋》:“其證喘鳴氣促,肢冷汗出,窒息欲死,故曰寒實。”治宜溫里通解。可選用大陷胸湯、三物白散等方[6]。
8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32.
-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68.
-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89.
-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45.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98.
治療實證的穴位
- 手太陰肺經
脈所過處)酸痛或厥冷、或掌心發熱。本經氣盛有余的實證,多見肩背酸痛,感受風寒而汗出,傷風,小便頻數,...
- 足陽明胃經
陽明象征陽氣極盛的經絡,故在適應力量上,對里熱和實證就容易發揮它的特點。《黃帝內經靈樞·經脈》:“胃...
- 穴位皮膚溫度變化
時相應的穴位皮膚溫度出現的異常變化。如對60例肝實證患者雙側肝俞、太沖穴的皮溫測試中,病人穴位皮溫測...
- 俞募穴
取治位于陽分(背部)的背俞穴;屬于陽性的病癥(腑病、熱病、實證),可以取治位于陰分(胸腹部)的募穴。...
- 跨骨
丘對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梁丘配胃俞、針刺得氣后,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留針25分鐘,留針期間間隔捻...
- 更多治療實證的穴位
治療實證的方劑
- 瀉下劑
氣。瀉下劑的分類:寒下劑:寒下劑,適用于里熱積滯實證。癥見大便秘結、腹部或脹或滿或痛、甚或潮熱、舌苔...
- 大黃附子湯
)。歌訣:大黃附子細辛湯,脅下寒凝疝痛方;冷積內結成實證,溫下寒實可復康。摘錄:《金匱要略方論》卷上...
- 麻黃湯
,增強免疫功能。本方把外感表虛自汗等列為禁忌證,實乃科學之至,因麻黃湯有解表發汗作用,表虛自汗者不...
- 疏鑿飲子
功效。主治因水濕壅盛,泛溢上下、內外而導致的陽水實證。本方是治療水濕泛溢表里而導致的陽水實證的代表方...
- 小薊飲子
血,利尿通淋之功效。主治下焦熱結。本方是治療血淋實證的常用方劑。現代常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結石...
- 更多治療實證的方劑
治療實證的中成藥
- 乙肝益氣解郁顆粒
),一日3次。注意:忌煙,酒,油膩;肝膽濕熱,邪實證者忌用。規格:(1)每袋裝10g(2)每袋裝10...
- 阿歸養血糖漿
量: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3次。禁忌:外感發熱實證患者忌服。不良反應:注意事項:1.脾胃功能不足者...
- 阿歸養血顆粒
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禁忌:外感發熱實證患者忌服。不良反應:注意事項:1.脾胃功能不足者...
- 表實感冒沖劑
拼音:biǎoshígǎnmàochōngjì中藥部頒標準:拼音名:BiaoshiGanmaoCho...
- 補中益氣膏
1.本品不適用于惡寒發熱表證者,暴飲暴食脘腹脹滿實證者。2.不宜和感冒類藥同時服用。3.高血壓患者慎...
- 更多治療實證的中成藥
實證相關藥物
- 生血復元口服液
】1.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2.感冒發熱、濕熱實證病人不宜服用。3.本品宜飯前服用;久置如出現少量...
- 復方烏雞丸
用。患有其他疾病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3.濕熱實證者慎用。經行有塊伴腹痛拒按或胸脅脹痛者不宜選用。...
- 人參袋泡茶
】1.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2.感冒發熱病人及實證、熱證者不宜服用。3.本品宜飯前服用。4.高血壓...
- 阿歸養血糖漿
15毫升,一日3次。【不良反應】【禁忌】外感發熱實證患者忌服。【注意事項】1.脾胃功能不足者,服用本...
- 補中益氣口服液
1.本品不適用于惡寒發熱表證者,暴飲暴食脘腹脹滿實證者。2.不宜和感冒類藥同時服用。3.高血壓患者慎...
- 更多實證相關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