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十一味木香散 (最后修訂于2009/12/11 0:48:47)[共91字]
摘要:《萬氏家抄方》卷六組成木香、腹皮、人參、桂心、米仁、茯苓、黃耆、訶子、白術、丁香、甘草。主治痘8-9日,灰白表虛,內虛泄瀉,腹脹。用法用量每服5錢,加生姜3片,水1鐘,煎5分,溫服。......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絳雪園古方選注》:[下卷痘疹科]十一味木香散
木香丁香桂心訶子人參半夏青皮甘草前胡大腹皮赤茯苓各等分每服五錢,姜三片,水一大鐘,煎六分,溫服。木香散,手太陰陽明之方也。肺氣表虛,變為寒燥,毒陷泄瀉,里虛表白,白必灰,灰必陷故君青藥不《絳雪園古方選注》清王子接公元1644-1911年
- 《保嬰撮要》:[卷十七]泄瀉切牙作渴之癥
陳文秀先生云∶痘瘡瀉水谷,或白色、或淡黃者,宜服十一味木香散,送肉豆蔻丸。若瀉多津液內耗,血氣不榮,其瘡雖起發,亦不能結靨。如身溫腹脹,切牙喘渴者難治,緣津液枯耗,而飲水不止,蕩散真氣,故多死也,速與十一味木香散救之,如不愈,急用十二味異功散。竊謂豆蔻丸治陽氣虛寒滑瀉之澀劑。蓋腎主大便,若因腎氣不固而致前癥者,宜用十一味木香散,或六君子湯送四神丸。若欲瀉不瀉,脾氣虛而下陷也,用補中益氣湯加肉豆蔻。
- 十一味能消丸
硝酸中不溶。處方土木香 30g小葉蓮 50g野姜 40g 沙棘膏38g訶子(去核) 75g蛇肉(麝香制) 25g大黃 90g 方海 25g寒水石(煅)100g硇砂 17g堿花 125g制法 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A)。功能與主治 化瘀行血,通經催產。 用于經閉,月經不調,難產,胎盤不下,產后瘀血腹痛。用法與用量
- 《保嬰撮要》:[卷十九]痘癢塌
以涼藥下之。竊謂前癥若色赤而有癢者,屬血虛有熱,用四物、牡丹皮。色白而兼癢者,屬氣虛有熱,用四君加芎、歸。若發熱大便秘結者,用犀角消毒散。發熱大便調和者,用麥門冬飲。寒戰渴瀉,喘嗽聲啞氣急,先用十一味木香散,如未應,急用十二味異功散,外用敗草散敷之。若寒戰切牙,煩熱喘渴足冷,灰白內陷,腹脹渴瀉者,皆不治。一小兒出痘六日,癢塌寒戰,錢密謂血氣虛寒。用十一味木香散二劑而漿貫;用參托里散,而靨脫。后痕作
- 《幼科證治準繩》:[集之五·心臟部三痘瘡(中)]渴
芩湯(痘泄利)五苓散(驚)宣風散(痘發熱)如瘡已出,或起發,或收靨,一向渴不止者,人參麥門冬散主之。海藏云∶若身熱小渴者,六味人參麥門冬散治之。如不愈,或身熱大渴者,七味人參白術散治之。又不愈,十一味木香散。人參麥門冬散麥門冬葛粉(各二錢)人參甘草升麻白術(各一錢)上銼細。加粳米一合,淡竹葉七片,水一盞,煎米熟,去滓溫服。六味人參麥門冬散麥門冬(去心,一兩)人參(去蘆)甘草(炙)陳皮白術濃樸(姜制
- 《證治準繩·幼科》:[集之五·心臟部三痘瘡(中)]渴
芩湯(痘泄利)五苓散(驚)宣風散(痘發熱)如瘡已出,或起發,或收靨,一向渴不止者,人參麥門冬散主之。海藏云∶若身熱小渴者,六味人參麥門冬散治之。如不愈,或身熱大渴者,七味人參白術散治之。又不愈,十一味木香散。人參麥門冬散麥門冬葛粉(各二錢)人參甘草升麻白術(各一錢)上銼細。加粳米一合,淡竹葉七片,水一盞,煎米熟,去滓溫服。六味人參麥門冬散麥門冬(去心,一兩)人參(去蘆)甘草(炙)陳皮白術濃樸(姜制
- 《醫學綱目》:[卷之三十七·小兒部心主熱]痘渴
〔丹〕陳十妹,年二十歲出痘而有孕七個半月,大渴,不甚出透,寒熱交作,血虛氣虛。人參白術黃陳皮甘草(炙)歸身(各一錢)姜三片,酒水各半盞,煎服。〔海〕瘡疹大腸閉澀,或發渴。四君子加栝蔞根、桔梗主之。若身熱小渴者,六味人參麥門冬散治之。如不愈,或身熱大渴者,七味人參白術散治之。又不愈,十一味木香散。六味人參麥門冬散麥門冬(去心,一兩)人參(去蘆)甘草(炙)陳皮白術濃樸(姜制。各半兩)上咀,每服三錢,
- 《保嬰撮要》:[卷十七]不治五癥
。又血氣尚弱,動止太早,病復皆兇。況肌肉嬌嫩,冒風易得感寒,頭痛身熱,則難治矣。腹脹氣促根窠不赤之癥陳文宿先生云∶痘瘡已出未愈之間,或瀉渴腹脹氣促,其瘡不光澤,不起發,根窠不紅,謂之表虛也。先與十一味木香散,以和五臟之氣,后與十二味異功散送七味肉豆蔻丸,以助臟腑之氣。竊謂痘瘡既出,不光澤,不起發,不紅活,或泄瀉作渴,或肚腹作脹,或氣促作喘,寒戰切牙,或手足指冷,肢體攣縮,作渴飲湯,陽氣虧損,內虛寒
- 痘瘡中
,四物湯,芎歸湯。血分虛寒宜溫者,五物煎。血虛血滯者,養血化斑湯。血虛血熱宜兼解毒者,涼血養營煎。氣血俱虛者,六物煎,八珍湯,十全大補湯。氣血虛寒,大宜溫補者,無如九味異功煎,六味回陽飲。即陳氏十一味木香散,十二味異功散,但虛寒而兼氣滯者宜用之,欲賴補虛,大有不及。凡攻下諸方,亦痘中所不可無,惟必不得已然后用之,勿得視以為常也。血虛秘結,大便不通者,四順清涼飲。里實多滯秘結者,前胡枳殼湯。表里俱實
- 《馮氏錦囊秘錄》:[痘疹全集卷三十一(余毒門)]發渴
燥膈焦而然也,必能食而大便秘,小便赤,舌燥咽干,宜人參白虎湯加黃連主之。若食少而大小便調,雖好飲傳伏湯,其咽間不燥者,此脾胃虛而津液不足也,宜人參麥冬散加減主之。如身熱作渴,手足微冷者,是脾胃氣虛,不能以行津液也,宜人參白術散主之。如腹脹泄瀉,或寒戰切牙者,是脾胃虛寒也,宜十一味木香散主之。如泄瀉氣促,手足并受者。是脾氣脫陷也,宜十二味異攻散主之。《馮氏錦囊秘錄》清代馮楚瞻公元1644-1911年
- 四味土木香散
中藥名稱四味土木香散拼音名SiweiTumuxiangSan來源本品系蒙古族驗方。性狀本品為黃白色的粉末;氣香,味極苦、微辛。鑒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淀粉粒扁平的廣卵形、三角狀卵形或類圓形,有尖突,直徑9~30μm,有的可見層紋。 薄壁細胞無色,長圓形或長多角形,含扇形菊糖塊。 纖維束無色,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處方土木香200g 苦參(去粗皮)200g 珍珠桿(去粗
- 六味木香散
中藥名稱六味木香散拼音名LiuweiMuxiangSan來源本品系蒙古族驗方。性狀本品為黃色的粉末;氣香,味辛、苦。鑒別 (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丙酮(10: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晾干。 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分別在與蓽茇對照藥材和胡椒堿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再用熱
- 痘瘡
錢希承治徐氏子痘而泄,眾以為不治。錢視之,則加數,已乃止,居頃之又作。眾以為必不可療。錢曰:急矣,非附子不可,一投少間,再投而愈。丹溪治從子六七歲,痘瘡發熱,微渴自利。一醫用木香散,每貼加丁香十粒。觀其出遲因自利而氣弱,察其所下,皆臭滯陳積,因腸胃熱蒸而下也。恐非有寒而虛,遠急止之,已投一貼矣。乃以黃連解毒湯加白術,與十貼以解丁香之熱。利止瘡亦出。其后肌常有微熱,而手足生癰癤。與涼劑調補月余安。一
- 痘瘡下
滲邾故也。按此說可見治痘者,即滲利亦忌,顧可妄為消伐以殘其氣血津液乎?陳氏曰:凡瀉頻津耗則血氣不榮瘡雖起發亦難收靨。如身溫腹脹,氣促咬牙,煩躁譫妄者皆難治,緣谷食去多,津液枯竭,故多死也,速宜與十一味木香散,或十二味異功散。萬氏曰:瘡未出而利者,邪并于里,實也,宜從清毒。瘡已出而利者,邪達于表,里虛也,宜治其虛。凡痘瘡所忌,惟內虛泄瀉,若溫之固之而不愈者,此不治之證。寒戰咬牙四十四寒戰者,陽中之氣
- 《楊氏家藏方》:[卷第七泄瀉方二十道]木香散
治脾胃久虛,泄瀉不止,全不思食,臍腹作痛,虛陽上沖,口中生瘡。及婦人產后下泄冷痢,悉皆治之。木香(一兩)破故紙(一兩炒)高良姜縮砂仁濃樸(生姜汁制炒。以上三味各七錢半)赤芍藥陳橘皮(去白)肉桂(去粗皮)白術(以上四味各半兩)胡椒(一分)吳茱萸(湯上件為細末。每服三錢,用豬肝四兩去筋膜,批為薄片,重重摻藥;銀、石器內入漿水一放溫空心《楊氏家藏方》宋楊倓公元960-1279年
-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七婦人心腹脹滿方論第十八]木香散
木香桂心白術干姜(炮)陳皮(去白)草果仁訶梨勒人參(各一兩)神曲(炒黃,三分)甘草(炙,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如茶點熱服。《婦人大全良方》南宋·嘉熙元年陳自明公元1237年
- 痘科
,若之火毒便非氣虛。今周歲嬰孩,面有清漿五六,背部根暈皆散,八日來不思納谷,反現嘔惡切牙、泄瀉渴煩等象,全屬里虛毒陷,若不急保脾胃,溫養氣血以營運漿汁,必致延挨告變。陳文中云∶渴瀉嘔惡,或腹脹,十一味木香散主之。憑理考古,不敢因循茍且也。九朝七味豆蔻丸,研入米飲內服。十朝瀉止能食,最是好處,但痂瘡甚薄,漿汁不濃,毒未化盡,半月后恐有余毒纏綿解毒為涼藥,脾胃尚弱,未可驟進,姑與健脾利水一二日,當停藥
- 《小兒痘疹方論》:論痘疹治法
里實者亦反是。若始出一日至十日。渾身壯熱。大便黃稠。乃表里俱實。其瘡必光澤起發滿肥。且易靨也。愚按治痘疹之法。與癰疽無異。若邪氣在里而實熱者。用前胡、枳殼散元氣。怯而虛熱者。用參四圣散。虛弱者。用紫草木香湯。虛寒者。用參內托散。虛寒內脫者。用木香散。若邪氣在表而實熱者。用麻黃甘葛湯。此要法也。余見各癥。凡瘡疹已出未出之間。或瀉渴。或腹脹。或氣促。謂之里虛。急用十一味木香散治之。愚按經云真氣奪則虛。
-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詮痘瘡(下)]腹脹(五十二)
而作脹者,其人必不能食,或大小便利,或腹中雷鳴,此皆脾胃中寒之證,速宜溫中以疏逐冷氣,冷氣散則脹自消矣,宜益黃散加姜制濃樸,或人參胃愛散加干姜。若胃寒兼虛,瘡白神倦,或氣促發厥者,惟溫胃飲及陳氏十一味木香散俱為要藥。若寒在脾腎,下焦不化而作脹者,非理陰煎不可。一、中氣本虛,或過用消伐,以致元氣無力,不能托送痘毒而陷伏作脹者,宜十宣散,或合二妙散或神香散。一、痘毒陷伏于里者,必有熱證相雜,如煩躁干渴
- 《保嬰撮要》:[卷十九]痘癇搐
二經風熱所致,先用柴胡梔子散加鉤藤鉤,后用加味逍遙散,而搐止,再用五味異功散而痘愈。一小兒痘將愈,發搐痰涌,頭目不清,脾虛氣弱,肝木侮之,先用五味異功散加柴胡、鉤藤鉤,搐愈而靨。柴胡二連丸治肝經實火。柴胡宣黃連胡黃連各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湯下。補中益氣湯(方見寒戰切牙)六君子湯(方見不靨悶亂)四神丸(方見泄瀉切牙)十一味木香散(方見頂陷灰白)《保嬰撮要》明薛鎧公元1368-1644年
-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四烈集·痘疹詮痘瘡(中)]痘瘡中論列方(四十)
保元湯(痘一)調元湯(痘二)五味異功散(補四)四君子湯(補一)五福飲(新補六)九味異功(煎因二三)四物湯(補八)五物煎(新因二)十二味異功散(痘二二)二陰煎(新補十)六物煎(新因二十)十一味木香散(痘二一)二仙散(痘二十)六氣煎(痘二五八)十全大補湯(補二十)十宣散(痘十四)八珍湯(補十九)六味回陽飲(新熱二)溫胃飲(新熱五)理中湯(熱一)七味白術散(小七)養中煎(新熱四)理陰煎(新熱三)七味安
- 《保嬰撮要》:[卷十九]痘喘癥
散犀角(如無,用升麻)牡丹皮當歸生地黃赤芍藥生甘草(等分)上每服三五錢,水煎。紫草甘草枳殼湯紫草甘草枳殼(各等分)上每服一二錢,水煎。五味子湯參蘇飲前胡枳殼散(三方見涕唾稠粘)六味地黃丸人參白術散(一名七味白術散,二方見發熱屬陰陽)圣濟犀角地黃湯(方見頂陷心煩)人參清膈散(即十六味清膈散,方見頂陷心煩)十一味木香散(方見痘灰白色)葶藶木香散(方見腹脹氣促)《保嬰撮要》明薛鎧公元1368-1644年
-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詮痘瘡(下)]腹痛(五十一)
而嘔惡吐瀉,腹無服滿而但有疼痛者,溫胃飲、理中湯加肉桂、木香,或小建中湯,隨宜用之。若胃氣虛寒作痛而喜按者,黃建中湯。一、寒犯中焦,氣滯作脹,而腹痛或泄瀉者,和胃飲,或抑扶煎加丁香、木香,或陳氏十一味木香散。一、脾腎虛寒,下腹作痛,瀉利不止者,胃關煎。一、誤飲冷水涼茶,寒濕留中,小水不利而腹痛者,五苓散或加木香,或用小建中湯。一、飲食停滯,中滿作痛者,大、小和中飲,或保和丸加木香、砂仁。若大便不通
- 《古方匯精》:[卷三婦科門]一味歸經飲(十)
(治月經逆上。出于口鼻。)韭汁一小杯。和童便溫服。吐血咯血昏暈等癥。服此方亦能取效。《古方匯精》清愛虛老人公元1644-1911年
- 《古方匯精》:[卷二外科門]一味濟陰散(八)
(治癰疽。發背。一切瘡毒。紅色高腫。屬陽者。)槐花(凈米一升炒焦為末)分作二服。將一服。每日好酒服四五錢。一服。老酒煎。調敷患處。四五日即愈。《古方匯精》清愛虛老人公元1644-1911年
- 《古方匯精》:[卷二外科門]一味升陽散(九)
(治癰疽。發背。一切瘡毒。白色漫腫。屬陰者。)遠志肉(四兩)將二兩。用陳酒二碗。煎至一碗。又投好酒半碗。臨睡時溫服。將渣。同下存遠志肉二兩。七服《古方匯精》清愛虛老人公元1644-1911年
- 《古方匯精》:[卷三婦科門]一味厭紅散(六)
(治血崩不止。)陳棕(三錢燒灰存性)陳酒調下。前癥由氣不攝血。照方服。加用補中湯。(見內癥十號)八珍湯。(見內癥十三)相《古方匯精》清愛虛老人公元1644-1911年
- 《醫學衷中參西錄》:[一、醫方(一)治陰虛勞熱方]4.一味薯蕷飲
喘稍定,脈稍斂,可容取藥,方中仍重用山藥而愈(詳案在仙露湯下)。一室女,月信年余未見,已成勞瘵,臥床不起。治以拙擬資生湯,復俾日用生山藥四兩,煮汁當茶飲之,一月之后,體漸復初,月信亦通。一婦人,產后十余日,大喘大汗,身熱勞嗽。醫者用黃、熟地、白芍等藥,汗出愈多。后愚診視,脈甚虛弱,數至七至,審證論脈,似在不治。俾其急用生山藥六兩,煮汁徐徐飲之,飲完添水重煮,一晝夜所飲之水,皆取于山藥中。翌日又換
- 《古方匯精》:[卷三婦科門]一味利關散(九)
(治赤白沙淋諸癥。)真赤茯苓五錢為末。空心豆腐漿調下。《古方匯精》清愛虛老人公元1644-1911年
- 《時方歌括》:[卷下滑可去著]一味白術酒
治傷濕身盡痛。即白術一兩。酒煎服。不能飲者以水代之。按神農本草經云。白術氣味甘溫無毒。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疽。止汗除熱消食。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饑。原文只此三十四字。陳修園曰。白術主治風寒濕三者。今而成痹。而除濕之功。則更大焉。死肌者。濕邪侵肌肉而麻木不仁也。痙者。濕流關節而筋勁急也。疸者。濕乘脾土肌肉發黃也。濕久郁而為熱。濕熱交蒸。故自汗而熱發也。脾受濕則失其健運之常。故食不能消也。白術性能燥濕。
- 《古方匯精》:[卷三婦科門]一味生新飲(五)
(治干血癆癥。)全當歸(五錢酒洗)水酒各半。濃煎。分早晚服。半月取效。前癥由于先天不足。兼之七情所傷。照方服。加湯丸并《古方匯精》清愛虛老人公元1644-1911年
- 獨一味軟膠囊抗炎鎮痛作用研究
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并抑制乙酸所致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對乙酸扭體法與熱板法的研究顯示獨一味軟膠囊具有明顯的鎮痛效應。結論獨一味軟膠囊具有明顯的抗炎鎮痛作用。【關鍵詞】獨一味軟膠囊;抗炎;鎮痛獨一味[LamiophlomisRotata(Benth.)Kudo]產于西藏大部,生于高海拔的高山碎石灘、河灘地或石質草甸,無法人工栽培,是藏、蒙、納西等民族的民間常用藥,含有生物活性極強的黃酮類(木犀
- 上海交大教授揭示藏藥獨一味有效鎮痛機制
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王永祥課題組對藏藥獨一味鎮痛的分子作用機制研究最近取得重要突破,其研究成果近日在國際麻醉學權威雜志《Anesthesiology》上發表。 據了解,獨一味為唇形科獨一味屬植物,又名獨步通,藏語稱“大巴”、“打布巴”,主要分布于我國中西部地區如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等地,是近千年來藏族和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常用的止痛藥。獨一味水提物早在1989年就被國家醫藥管理局批準作為口
- 獨一味膠囊
獨一味膠囊藥品名稱:獨一味膠囊生產企業:甘肅獨一味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97)衛藥準字Z-89號規格:0.3g/粒劑型:膠囊劑省份:甘肅省申請編號:2000135公告號:26公告日期:2000-12-21保護級別:2級保護起始日:2000-12-21保護終止日:2007-12-21保護期限:7年批件號:2000269證書號:2000131保護品種號:ZYB2072000131是否同品種:功能主治
- 獨一味片
獨一味片藥品名稱:獨一味片生產企業:甘肅獨一味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92)衛藥準字Z-46號規格:每片相當于原藥材1g劑型:片劑省份:甘肅省申請編號:2001172公告號:延長保護期第4號公告日期:2001-10-9保護級別:2級保護起始日:2001-10-13保護終止日:2008-10-13保護期限:7年批件號:2001347證書號:20011671保護品種號:ZYB20720011671是否
- 藏藥復方獨一味滴丸對血瘀癥大鼠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藏藥復方獨一味滴丸對血瘀大鼠血液流變學的影響。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隨機分為6組:正常對照組(N組,不做任何處理)、模型組(B組,建立急性血瘀模型)、復方獨一味膠囊組及復方獨一味滴丸高、中、低劑量組,于實驗第5天造模,第6天灌胃后1h,下腔靜脈取血,測定全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結果模型組大鼠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小板聚集率均明顯增高。與模型組比較復方獨一味滴丸高劑量
- 獨一味局部用藥治療牙周炎35例
;③牙周探診深度(PD)≥4mm,并伴有牙齦紅腫疼痛、探診出血,或牙周袋溢膿,x線片示牙槽骨有不同程度吸收;①無全身系統性疾病,無遺傳病史,非孕期及哺乳期婦女,無藥物過敏史。將患者分為2組:獨一味組35例,碘甘油組39例。 2治療方法 獨一味組和碘甘油組分別采用獨一味軟膠囊(海南海神同洲制藥有限公司)或碘甘油(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藥物材料廠)治療。首先用生理鹽水沖洗牙周袋,棉卷蘸于并隔濕
- 獨一味片
獨一味片藥品名稱:獨一味片生產企業: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批準文號:ZZ-0271-粵衛藥準字(1996)第121396號規格:每片相當于原藥材1g劑型:片劑省份:廣東省申請編號:2001207公告號:延長保護期第4號公告日期:2001-10-9保護級別:2級保護起始日:2001-10-13保護終止日:2008-10-13保護期限:7年批件號:2001346證書號:20011
- 獨一味膠囊止血、鎮痛220例臨床觀察
結果獨一味膠囊治療鼻腔手術及鼻出血患者,止血總有效率91.4%,鎮痛總有效率90%,效果明顯。結論獨一味膠囊治療鼻腔手術及鼻出血患者止血、鎮痛作用顯著,且用藥方便,起效較快,無毒副作用。 關鍵詞獨一味鼻腔填塞止血鎮痛 鼻腔手術及鼻出血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均為鼻腔填塞,鼻出血嚴重者往往需要前后鼻孔填塞。個別患者在治療期間因多次填塞引起頭痛、鼻痛,有的雖經填塞仍有滲血及少量出血,造成病人對鼻出血及鼻腔
- 養生并非一味惡補藥補應避開中藥之毒
體功能的不平衡,但如果你吃了這些反倒使身體產生不平衡,那就是“毒”了。 舉個眾所周知的例子。人參是不是好藥?是!但要看給誰用。人參有很強的補虛養氣作用,血虛者也適用。但如果給了氣血方剛的年輕人吃,十有八九會流鼻血。一般地講,補陰藥藥性甘寒,多服易傷陽氣;補陽藥藥性溫燥,常用則傷陰助火;補氣藥多黏膩,過服會損傷脾胃;補氣藥多壅滯,多用會是腹脹納呆,這些都是濫用藥物當作保健品的惡果。所以,藥用在需
- 一味“黃土”的急救傳奇
《尚書•洪范》云:“土爰稼穡,能化生萬物。中國作為一個古老的農耕文明國度,國人對黃土的崇拜由來已久。黃土,除了生養萬物以哺育人類,還能用來救急以起死回生,是一味可以就地取材的良藥。最早對黃土的使用,見載于《金匱要略》,在此書第二十四篇《禽獸魚蟲禁忌》中有治療吃生肉中毒的方子,這個方子就是由單味黃土組成。要“掘地深三尺,取其下土三升,以水五升,煮數沸,取澄清汁,飲一
- 大黃:一味帶動學術與產業發展的中藥
許多有效成分,這些都沒有研究質量標準。建立這三種大黃的指紋圖譜成了當務之急。中藥所還在進行大黃種子種苗質量標準的研究,研究野生大黃轉為人工種植,因為野生的道地藥材畢竟有限,總有一天資源會枯竭。 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研究員鄭俊華,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所研究員李鐵林,中日友好醫院副主任醫師徐蒙等也在大黃論壇上作了精彩的報告。摘自:《中國中醫藥報》文/本報記者徐春柳作者:大黃:一味帶動學術與產業發展的中藥
- 波姆光術后配伍獨一味治療宮頸糜爛療效觀察
受波姆光治療中的中、重度宮頸糜爛患者224例,臨床觀察2個月;其中治療組144例,應用獨一味膠囊配合波姆光治療,對照組80例,單純波姆光治療。治療組陰道流血量、流血時間及創面愈合時間與對照組,提示獨一味配合波姆光治療中、重度宮頸糜爛能夠減少術后出血,促進創面愈合。【關鍵詞】波姆光;獨一味;宮頸糜爛;治療 宮頸糜爛是婦女常見病、多發病、積極預防宮頸糜爛對提高婦女健康水平有重要意義。目前,治療宮頸糜
- 一味徐長卿治急慢性蕁麻疹
蕁麻疹于中醫有風疹、赤面游風、風丹等病名,乃過敏性疾病。其癥表現為皮膚突現風團,瘙癢莫名,急性者驟起而驟消,慢性者反復發作,頗為頑固。筆者老師石恩駿認為其病理固然為風邪挾寒熱襲之,內蘊肌表而疏泄不利所致,也可因腸胃不和,蘊濕生熱,郁于肌膚所發,其癮疹紅多白少,紅者固然多與風熱有關,白者未必為風寒所客,血虛血瘀及氣虛者,常見于慢性蕁麻疹。石恩駿曾長期用防風通圣散治蕁麻疹有效,后以此方加徐長卿則療效可
- 周子君:一味譴責懲戒醫務人員也會增加患者風險
個大環境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很難改善當前醫患關系緊張的局面。從國內外的醫療實踐看,醫院出現的絕大多數醫療差錯,并非由于醫務人員的素質、道德、責任心有問題,而是由于制度、規章存在缺陷。有研究顯示,一味地譴責和懲戒醫務人員,不僅不能實現對醫療差錯的有效控制,反而可能增加患者的醫療風險和經濟負擔。如今,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醫療糾紛、保護自身利益,一些醫生對病人進行“過度治療”,即使是不必要的檢查,也讓
- 獨一味配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產中應用的臨床觀察(附680例報告)
【摘要】目的探討人工流產前30min服用獨一味18g,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4mg終止早孕的臨床效果。方法將孕8~10周需終止妊娠并要求無痛人工流產的680例孕婦隨機分為觀察組(530例)和對照組(150例)。前者在人工流產前30min服用獨一味18g,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4mg,后者不用;觀察兩組術中宮頸松弛擴張情況、腹疼及術后出血量。結果觀察組宮頸松弛擴張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
- 基因體檢不要一味求快
是檢查準確率卻有較大差別。基因檢測查一個疾病,需要檢查可能致病的基因位點,檢查的位點越科學結果就越準確。成都的基因檢測機構大都是把樣本帶到北京或上海檢測,需要一定時間周期。為了保證檢測準確,大家在選擇基因體檢時不要一味求快,檢測位點不能太少。”謝院長還強調,基因體檢的重要作用在于預防疾病,這就涉及到通過專業醫生指導,讓體檢者注意平時的生活、飲食習慣,不讓致病基因表達,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作者:
- 藏藥獨一味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新進展
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2.骨科疾病李煜明采用獨一味膠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0例,并設對照組40例進行比較觀察,取得良好療效,治療組治愈9例,好轉2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十分顯著(P0.01)。王韜在傳統治療基礎上加用獨一味膠囊治療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并與傳統療法對比,早期療效顯著,治療1個月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優良率達82.2%,與對照組(50%)比較差異顯著。李飛躍
- 獨一味膠囊治療頑固性細菌性陰道病療效觀察
最小22歲,平均34.5歲。100例均以白帶增多、色黃、有異味、局部癢感為主要癥狀,白帶檢查線索細胞陽性,兩組病例均為隨機抽取,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治療組:口服獨一味膠囊(甘肅獨一味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0110102101),每次3粒,每日3次,同時清潔陰道及宮頸穹隆后將獨一味膠囊1粒置于陰道深處,隔日1次,10日為1個療程,經期暫停局部用藥。(2)對照組:口服甲硝唑片(武漢
- 獨一味膠囊用于藥流術中對患者影響的臨床觀察
服藥過程中加用獨一味膠囊,經臨床觀察有明顯腹痛減輕、出血量減少、術后陰道流血時間短及術后殘留少等優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獨一味是藏、蒙、納西等民族民間草藥,最早載于藏醫名著《四部醫典》、《月王藥診》。國內有關人士從獨一味葉中采用經典方法結合現代技術,首次從中分離鑒定了十種化合物,測定了17種氨基酸及其含量,還分析了21種無機元素,對其中的總黃酮和皂甙的含量也進行了分析,并做了止血試驗、鎮痛試驗
- 防治H7N9禽流感不能一味清熱
隨著H7N9禽流感病例逐漸增多,人們的惶恐情緒也漸漸升溫,作為醫務工作者,預防和治療此病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筆者是一名中醫師,對各個省市發布的預防和治療處方不敢茍同,他們大多數用的是一派清熱解毒藥物,如銀花、連翹、板藍根類。不客氣講,這樣做有誤導民眾之嫌。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靈魂。一見流感就聯想到清熱解毒,是違背中醫原理的。禽流感屬于中醫外感病的范疇,外感發熱原因大多是受寒后身體的良性反應,不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