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時行為病名。
3 感冒四時不正之氣所致的流行性疾病
時行又名時氣,為感冒四時不正之氣所致的流行性疾病。《諸病源候論·時氣候》:“時氣病者,是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冷,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病無長少,率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4 冬季感受不正之氣,至春而發的疾病
時行與傷寒、溫疫源本小異。《肘后備急方》卷二:“傷寒、時行、溫疫,三名同一種耳,而源本小異。其冬月傷于寒,或疾行力作,汗出得風冷,至夏發,名為傷寒。其冬月不甚寒,多暖氣,及西風使人骨節緩惰受病,至春發,名為時行。其年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曰溫病。”
5 傷寒、溫疫的俗稱
時行是傷寒、溫疫的俗稱。《肘后備急方》卷二:“又貴勝雅言,總名傷寒。世俗因號為時行。”參見時氣、疫、疫癘等條。
治療時行的穴位
- 后溪
主身熱惡寒。主眥爛有翳。主泣出而驚。《玉龍歌》:時行瘧疾最難禁,穴法由來未審明,若把后溪穴尋得,多加...
- 頭臨泣
補平瀉法約1min,再留針10~15min,留針時行針1~2次;經上法治療后,還有余痛或疼痛仍不減輕...
- 陽之陵泉
min,每日1次,每周治療5次,4周為一療程。同時行中風頭皮針治療。共治療30例,均取得滿意療效。治...
- 期門
手法,調節針感,使針下出現酸、麻、脹、重感,發作時行強刺激手法,緩解后改為平補平瀉法,均留針30mi...
- 陽陵泉
min,每日1次,每周治療5次,4周為一療程。同時行中風頭皮針治療。共治療30例,均取得滿意療效。治...
- 更多治療時行的穴位
治療時行的方劑
- 茜根汁
nzhī《痘治理辨》:方名:茜根汁組成:茜根汁。主治:時行瘟毒痘瘡。用法用量:煎汁,入酒,正發預服。...
- 九味槐花散
黃連、枳殼、青皮、陳皮、烏藥、雞腳草。功能主治:時行疫癘,發為陽毒,遍身發丹癢。用法用量:加谷芽、燈...
- 人參干葛湯
半兩,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1分。主治:時行表不解,壯熱惡寒。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
- 洗心涼血湯
,木通5分,枯芩5分,梔子5分,甘草4分。主治:時行赤眼癥。用法用量:水煎,熱服。眼痛極紅者,用2-...
- 內府解瘟丹
黃5錢。功效:防時疫,辟蛇蝎毒物。用法用量:遇有時行,日焚1-2丸。制備方法:上為細末,用榆面3合,...
- 更多治療時行的方劑
治療時行的中成藥
- 解暑片
附錄ⅠD)。功能與主治:辟穢開竅,止吐止瀉。用于時行痧疫,頭脹眼花,胸悶作惡,腹痛吐瀉,手足厥冷,或...
- 羚翹解毒丸
2錢,荊芥1錢半。功效:清熱,化毒,解表。主治:時行感冒。用法用量:每服2錢,白開水送下。制備方法:...
- 丹參膏
2兩,連翹2兩,桑白皮2兩,牛膝2兩。主治:傷寒時行,賊風惡氣,在外即肢節麻痛,喉咽痹;寒入腹,則心...
- 二陳合劑
項下的滲漉法(附錄57頁),用70%乙醇作溶劑,時行滲漉,漉液回收乙醇;陳皮蒸餾提取揮發油;藥渣與其...
- 荊防敗毒丸
類別:適應癥/功能主治:清熱散風,發表解肌。用于時行性感冒,惡寒發熱,頭痛咳嗽。規格:每10粒重1克...
- 更多治療時行的中成藥
時行相關藥物
- 注射用異戊巴比妥鈉
的是維持呼吸和循環功能,施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必要時行氣管切開,并輔之以有助于維持和改善呼吸和循環的相...
- 司可巴比妥鈉膠囊
的是維持呼吸和循環功能,施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必要時行氣管切開,并輔之以有助于維持和改善呼吸和循環的相...
- 水合氯醛
為10g左右。中毒搶救:維持呼吸和循環功能,必要時行人工呼吸,氣管切開。在因水合氯醛過量中毒的病人,...
- 異戊巴比妥片
的是維持呼吸和循環功能,施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必要時行氣管切開,并輔之以有助于維持和改善呼吸和循環的相...
- 注射用異戊巴比妥鈉
的是維持呼吸和循環功能,施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必要時行氣管切開,并輔之以有助于維持和改善呼吸和循環的相...
- 更多時行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時行
- 《傷寒論辯證廣注》:[卷之二]纂注傷寒例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此承上文君子固密不傷于寒而言。是以辛苦...
- 《仲景傷寒補亡論》:[卷二十]小兒瘡疹下十八條
戾如此。雍曰。考漢魏醫方無所見。至東晉王。始有治時行熱惡毒瘡方。隨巢元方始有疫癘瘡論候。其言皆不甚詳...
- 《證治準繩·傷寒》:[卷一總例]四時傷寒不同
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于四時之氣皆能為病(即下文時行之氣)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
- 《傷寒證治準繩》:[卷一總例]四時傷寒不同
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于四時之氣皆能為病(即下文時行之氣)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
- 《圣濟總錄》:[卷第二十二]傷寒疫癘
日,抄三錢匕,水二盞,煎一盞半,去滓分溫三服。治時行疫癘,壯熱咳嗽,頭痛心悶。前胡湯方前胡(去蘆頭)...
- 更多古籍中的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