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目昏(blurred vision)為癥狀名[2]。見《素問玄機原病式》。又名眼昏(《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十四)、目昧(《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目昏昧(《審視瑤函》)、目瞀(《醫宗必讀》卷六)、目暗不明[2]、眼暗(《備急千金翼方》卷十一)、眼閹[2]、目茫茫(《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八)、目𥇀𥇀(王燾《外臺秘要》卷二十一)、目䀮䀮[2]、視物䀮䀮(《銀海精微》)、視物模糊[3]。指視物模糊不清楚的表現[3][4]。
4 視物䀮䀮的病因病機
《黃帝內經靈樞·大惑論》:“五臟六府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如久病虛羸,氣血兩虧;肝腎不足,精血暗耗;心營虧損,神氣虛乏;脾胃虛弱,運化失調;情志不舒,肝失條達;氣滯血瘀,玄府閉塞;風、火、痰、濕等上擾清竅,以及頭眼部外傷,均可使眼失去五臟六腑精氣的正常濡養,以致目昏[2]。
此外,風、火、痰、濕上擾清竅以及眼外傷等均可致目昏。
5 視物䀮䀮的治療
如久病虛羸,氣血兩虧,宜用八珍湯加減;若心營虧損,神氣虛乏者,宜用補心湯加減化裁。若情志不暢,肝失條達者,宜用柴胡疏肝散加減;若肝腎不足,精血暗耗者,宜用一貫煎加減;若氣滯血瘀,玄府閉塞者,宜用血府逐瘀湯加減。
6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38.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58.
-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治療視物??的穴位
- 陽白
,陽白主之。《備急千金要方》:主目瞳子痛癢,遠視??,昏夜無所見。《針灸大成》:主瞳子癢痛,目上視...
- 至宮
少陽、陽維之會。《針灸甲乙經》:青盲無所見,遠視??,目中淫膚,白膜覆瞳子,目窗主之。上齒齲腫,目...
- 至營
少陽、陽維之會。《針灸甲乙經》:青盲無所見,遠視??,目中淫膚,白膜覆瞳子,目窗主之。上齒齲腫,目...
- 目窗
少陽、陽維之會。《針灸甲乙經》:青盲無所見,遠視??,目中淫膚,白膜覆瞳子,目窗主之。上齒齲腫,目...
- 至榮
少陽、陽維之會。《針灸甲乙經》:青盲無所見,遠視??,目中淫膚,白膜覆瞳子,目窗主之。上齒齲腫,目...
- 更多治療視物??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