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十三鬼穴是古代治療癲狂等精神疾患的十三個經驗效穴[1]。出《備急千金要方》。因舊說精神疾患由鬼神作祟所致,治療穴位均冠“鬼”字為名,又以其數為十三,故稱十三鬼穴[1]。
歷代文獻記載略有差異,今多指人中(鬼宮)、少商(鬼信)、隱白(鬼壘)、大陵(鬼心)、申脈(鬼路)、風府(鬼枕)、頰車(鬼床)、承漿(鬼市)、勞宮(鬼窟)、上星(鬼堂)、男子的陰下縫穴或女子的玉門頭穴(鬼藏)、曲池(鬼腿)、舌下中縫穴(鬼封)等十三穴[1][2]。
《針灸聚英》所載的《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與此有所出入,少申脈、上星、曲池、陰下縫穴和玉門頭穴,增神庭、乳中、陽陵泉、行間[2]。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十三鬼穴
- 《經穴匯解》:[卷之八奇穴部第十二]四肢第四
即申脈穴也。)第六針大椎上入發際一寸。名鬼枕(即風府)火針七。三下。第七針耳前發際。宛宛中。(千翼無...
- 《類經圖翼》:[卷八經絡(六)]督脈穴
吐不止。千金云∶邪病臥冥冥不自知,風府主之。又十三鬼穴云∶此名鬼枕,治百邪癲狂,當在第六次下針。腦戶...
- 《經穴匯解》:[卷之四]手部第八
中。陷者。此穴也。捷法不可悉廢。亦不可深泥也。十三鬼穴。鬼路。即勞宮也。詳于間使。大陵(靈樞)一名心...
- 《針灸集成》:[卷四]督脈
治感冒風寒嘔吐不止○邪病臥冥冥不自知風府主之又十三鬼穴云此名鬼枕治百邪癲狂當在第六次下針(千金云)腦...
- 《類經圖翼》:[卷十經絡(八)]奇俞類集
,半在肉上,灸七壯,不止,十四壯,炷如雀矢。又十三鬼穴,于第二次下針,刺手大指爪甲下,入肉三分,穴名...
- 更多古籍中的十三鬼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