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濕熱內蘊指濕熱蘊釀于中焦脾胃及肝膽。濕為重濁黏滯之邪,阻礙氣機,與熱邪相合,則濕熱交困。熱因濕阻而難解,濕受熱蒸而使陽氣更傷。臨床表現為熱勢纏綿、午后熱高、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滿、不思飲食、大便黏膩不爽,小便不利或黃赤,或有黃疸等癥。[1]
4 參考資料
治療濕熱內蘊的方劑
- 二妙散
泔水浸,炒)各等份,具有清熱燥濕之功效,主治因濕熱內蘊,流注于筋骨、下肢、帶脈等所致的濕熱下注證,為...
- 馬齒莧解毒湯
龍牡30克(先煎)。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濕。主濕熱內蘊,感受毒邪,濕熱毒邪搏結,壅滯肌膚所致。用法用...
- 鼻竇炎口服液
散熱,清熱利濕,宣通鼻竅的功效。用于風熱犯肺,濕熱內蘊所致的鼻塞不通、流黃稠涕;急慢性鼻炎,鼻竇炎見...
- 回令丸
用法用量:每服3錢,淡鹽水送下。各家論述:妊娠濕熱內蘊,寒邪外束,故小腹疼痛,胎因不安焉。川楝子瀉內...
- 當歸拈痛湯加減
白術10克,黨參30克。功能主治:清熱利濕。主濕熱內蘊。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摘錄:...
- 更多治療濕熱內蘊的方劑
治療濕熱內蘊的中成藥
- 鼻竇炎口服液
散熱,清熱利濕,宣通鼻竅的功效。用于風熱犯肺,濕熱內蘊所致的鼻塞不通、流黃稠涕;急慢性鼻炎,鼻竇炎見...
- 參芪肝康膠囊
芪肝康膠囊的功能主治:祛濕清熱,調和肝脾。用于濕熱內蘊、肝脾不和所致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
- 苦黃顆粒
苦黃顆粒的功能主治:清熱利濕,疏肝退黃。用于因濕熱內蘊引起的黃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退黃。苦黃顆粒的用...
- 雙虎清肝顆粒
功能與主治:清熱利濕,化痰寬中,理氣活血。用于濕熱內蘊所致的胃脘痞悶、口干不欲飲、惡心厭油、食少納差...
- 復方仙鶴草腸炎膠囊
mg。功能與主治:清熱燥濕,健脾止瀉。用于脾虛濕熱內蘊所致的泄瀉急迫、瀉而不爽,或大便溏瀉、食少倦怠...
- 更多治療濕熱內蘊的中成藥
濕熱內蘊相關藥物
- 復方仙鶴草腸炎膠囊
性狀】【功能主治】清熱燥濕,健脾止瀉。用于脾虛濕熱內蘊所致泄瀉急迫,瀉而不爽,或大便溏瀉,食少倦怠,...
- 痔疾栓
功能主治】苗醫:中醫:解毒燥濕,收斂止血。用于濕熱內蘊所致的內痔少量出血。【規格】每粒重2克【用法用...
- 黃地養陰顆粒
養陰清肺,清熱除濕,涼血通絡。適用于肺腎陰虛,濕熱內蘊,血熱瘀阻所引起的尋常型痤瘡。【規格】每袋裝1...
- 雙苓止瀉口服液
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清熱化濕,健脾止瀉。用于濕熱內蘊,脾虛失健所致的小兒腹瀉,可伴有發熱、腹痛、口...
- 兒瀉停顆粒
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清熱燥濕,固腸止瀉。用于濕熱內蘊型小兒腹瀉,癥見:大便稀薄,或伴有發熱,腹痛,...
- 更多濕熱內蘊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濕熱內蘊
- 《張聿青醫案》:[卷十]泄瀉
草果仁炒冬瓜皮豬茯苓某胃主盛納,脾司運化,脾虛濕熱內蘊,失健運之權。合夜腹滿,清晨得泄方適。濕熱無徹...
- 《溫病條辨》:[卷二·中焦篇]濕溫
(三錢),白通草(一錢),滑石一錢。九十、滯下濕熱內蘊,中焦痞結,神識昏亂,瀉心湯主之。滯下由于濕熱...
- 《醫方簡義》:[卷三痢疾瘧疾]中和湯
○如挾怒挾食者。加柴胡濃樸(各一錢)凡痢下皆因濕熱內蘊。膠于腸胃。初起必日夜無度。腹痛后重。口渴喜飲...
- 《醫門法律》:[卷五痢疾門]痢疾論
受濕熱多寡,輒投合成丸藥誤人者,醫之罪也。痢由濕熱內蘊,不得已用苦寒蕩滌,宜煎不宜丸。丸藥不能蕩滌,...
- 《針灸大成》:[卷九]醫案
粕,流至于此,若無七情四氣所干,則潤澤而下。或濕熱內蘊,邪氣所加,則壅滯而作腫痛。予制以加減搜風順氣...
- 更多古籍中的濕熱內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