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外科十三方考》
2.1 組成
臭牡丹葉(又名矮桐子)。
2.2 功效
提膿生肌。
2.3 主治
2.4 十全生肌散的用法用量
用時以之撤布瘡瘍。并可以皮紙捻潤濕,蘸藥扦入管內。
2.5 制備方法
曬干為末,再入臼中,研成極細末。
古籍中的十全生肌散
-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大毒]內癰總論
補湯人參養榮湯艾附餅子神燈照法黃蠟餅蒸法蠟餅灸法生肌散(俱見首卷)《外科大成》清祁坤公元1665年...
- 《外科正宗》:[卷之三下部癰毒門]多骨疽論第三十八
百日外方出細骨,大小三十余塊,以十全大補湯并吹生肌散,兩月余而斂。中存一小孔簪腳大,通鼻透氣,致難...
-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大毒]內癰總論
稠者。朽骨將出肉淺可取。取出之骨。而存性。加入生肌散內。以還其原。則收口甚速。《外科大成》清祁坤公...
- 《簡明醫彀》:[卷之八]灸漏
五日,用翠云錠、信效錠子,以些許用入瘡口,歹肉去,好肉生。次上生肌散,內服大補托之藥。《簡明醫彀》...
- 《醫學衷中參西錄》:[一、醫方(三十三)治瘡科方]4.內托生肌散
調香油敷其軟處。二日,瘡破出稠膿若干。將此內托生肌散改作湯劑,投之,外敷拙擬化腐生肌散。七八日間瘡...
- 更多古籍中的十全生肌散